響水口古街

響水口古街

響水特色,當數古街。最初都沿灌河、民便河而興,起始於漁船停泊地“灣口”,然後向東向南延伸。故最早的生意是魚行,有名的“十大惡”魚行就是典型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響水口古街
  • 起始:漁船停泊地“灣口”
  • 類別:古街
  • 所屬:灌南縣
響水口古街,清鹹豐元年,民國,

響水口古街

向東沿灌河南岸的街叫北大街,沿民便河東岸向南的叫南大街。街上商業興起,佛道僧侶也隨之而來,佛教首先在北大街南邊蓋起北庵,道教跟著在北庵東第一條汊港西邊蓋起了土地廟和城隍廟。而土地廟則是建築在北庵範圍內,故人稱“廟裡廟”,又因三廟緊鄰,故稱“兩步三廟”。三廟東有一條通灌河的港汊,彎彎曲曲,初名“九龍港”。人們逐步向港兩旁建房,在港汊上搭起石板以利通行,這石板橋還夾雜木,港汊東又有一蛋圓形水塘,有小溝通入九龍港,交匯處呈丁字形,人們在此處搭建了橋,九龍港上的大—些表若彩虹的橋,人稱“虹橋”,而九龍港也逐漸改名為“虹橋港”,後來港上全部用石板鋪蓋,形成街巷,命名為“向陽路”。虹橋旁的汊上,緊靠著又搭一南北小石橋,僅幾步遠,人稱“三步兩橋”。

清鹹豐元年

清鹹豐元年,太平軍切斷了清廷運河漕運,上海到山東、京都貨物,不得不走外海經響水口中轉,使響水口更加繁榮。由於該鎮人當時消防意識淡薄,時常發生火災。人們為了防火,聽信地理先生的指使,在鎮中南大街東,聚興巷北,虹橋港南的鎮中最高點,樹立起一根十丈多高的高桿,上面穿懸—條銅絲紮成的可測風向、風態、風速“餓鰲魚”,成為當時響水口標誌性建築物、人文第一景觀。這雖不能鎮火,卻對救火工作起到指示作用,附近二三十里外就能望見。
後來人口增多,冬春灌河水又鹹,為了解決吃水問題,清末民初,武前軍左路營第十五營駐軍響水口,營長蘇錫麟帶領士兵,將回瀾街東邊,東大街南邊原來耿家墳塋塘擴挖成一大吃水塘,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為人民做好事的蘇營長,尊稱為蘇大人,塘也命名“蘇大塘”至今猶存。
隨著外國資本的輸入,外國宗教也傳入了響水口,美國傳教士米德安牧師也在蘇大塘南邊建立了基督教堂,開始傳教。
虹橋港東,有一蛋圓形臭水塘,水黑如墨,後來被三十年代左翼作家孫石靈(響水人)美名曰“硯池井”,附近有條巷便叫硯池巷。
北大街延伸到東頭,被通入蘇大塘的港汊所阻,為了控制蘇大塘吃水不被灌河鹹水流入和方便上街行人,響水人便在這港汊上造了—座閘橋,橋成路通,命名為“得路橋”,是至今尚存的唯一古橋。建造年月無所查考,橋下的溝便稱為“得路溝”。

民國

據民國初年《江蘇六十一縣誌》記載,民國初年“響水口扼北潮河上之中流,海舶出入多在此下纜。商業之盛為諸鎮最”。而且外輪也不斷來響, 1933年在張芳如商會長的號召下,向各商號籌資在民便河入灌河口處,建造民便河上第一座木質大橋——北大橋。橋長48米,寬4.5米,九孔八排木樁,每排四根,中孔可以抽卸通船,上設風燈,供夜間照明,兩頭有木製廡殿型橋樓,上懸橫匾,上書四言古詩四句,每句占一面,從東到西依次為“東海回瀾”、“南襟淮甸”、“西挹朐秀”、“北枕雲台。”是當時響水詩人汪跋亭撰,西醫趙伯遠醫生冒武同舉之名書寫,下款並記有集資商號,這便是當年聞名遐邇的響水第一橋北大橋。
北大橋建成,緊接著又在民便河西灌河南岸建造三千噸級洋碼頭一座,長22米,寬3.7米。同時在碼頭南邊偏西建造成一幢3000平方米的大倉庫。庫形為兩幢並聯結構,中間設支柱。用紅磚瓦砌成,當時洋瓦頗為稀奇,稱之曰“洋瓦房”或“紅瓦房”。碼頭上有裝卸工(籮行)一千多人,日吐量達萬包。
與水運同時,陸路汽車運輸也開始發展。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的通榆公路,其東坎至板浦段也於1934年初通土路。最早的汽車運輸是丁慶生私營汽車,跑響水、北祿、大新集漣水一線。由孫篤生籌建於1932年的連雲汽車運輸公司,有汽車七輛,到1934年也在北大街與南大街“丁”字交叉處設連雲港車站,又在灌河上設木質汽渡平船,載重20—30噸,開闢了最早的通榆路汽車運輸。
北大橋南民便河上五十多米處又有一座簡易平木橋,比北大橋要低小一些,人稱中大橋。再南,在原人民橋身下,最初只有一四管木,日本人占據響水時,“蝦民”小隊長下令改建一能行汽車的“蝦民橋”,日寇投降後刷去“蝦”字改為“新民橋”,響水建縣後改建為水泥橋——“人民橋”。
1936——1937年前後,響水口商業到了鼎盛時期。灌河上德、意、葡、荷、英、美、日等中外商巨輪“春江”、“姆佑”、“亨泰”、“萬民”、“申太”、“遠順”、“華生”、“瑞祥”等號經常來響停泊,最大噸位為姆佑號7000噸級。每日出口達1800多噸。街道上商號密集,常駐商號有七八個省籍人,有30多家海貨行,以“十大惡”最出名,7家洋行,32家代理行,100多家大小商號,主要經營布匹、蘇貨、雜貨、百貨、糧油、菸草、銀器首飾、瓷器等,如德順昌蘇貨店、祥和、吉泰恆布店,胡榮昌、畢福昌雜貨店,張文生藥店,美商亞細亞煤油站,連西班牙商人也在響水口設有蛋行。服務性行業有熙泉、興泉兩浴室,牟恆源顏料店,以及大小客棧、酒樓、理髮室應有盡有。除了舊錢莊而外,中、申、交、農四大銀行在響水都有分行營業處,連英商花旗銀行在此也都有代辦處。有的商號銀行還能出票子,只有在響水市鎮內流通,叫“當街轉”。至於市鎮邊緣(主要在西大街)的糧行、柴草行、木行以及豬、牛行,更是因地制宜,不計其數。逢集日期是農曆二、四、七、九。
此外得路橋東有座天后宮,供奉護航女神天妃塑像,原為漁民出海祭祀求福之處。抗戰前在這裡創辦最早的響水口私立商業初級中學,是響水口最早的一所職業中學,又是響水地區共產黨地下黨員聚集發動學生運動的根據地,《紅日》作者吳強以及安其生、惲逸群等革命前輩,都曾在此校教過書。
響水鎮南半邊多是文化區,清末就有官學回瀾書院,民國後改建為灌雲縣第五區中心國民國小校,簡稱“五小”。在這裡培養出許多革命志士,韓培信同志就是五小的校友之一。
1939年農曆正月十一日,日寇侵占響水口,日商開設了“雪陵”、“三共”、“三井”、“共進”、“小田”、“大龍”、“小林”等七個集團型洋行和70多家日商行,建立了田中汽車站,造了“蝦民橋”,日貨充斥市場,強行收購糧、棉花、油料充作軍需,扼殺了民族工商業,出現了偽化的虛假繁榮,直到日寇投降才告結束。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又發動內戰,響水口為拉鋸地帶,戰火頻繁,經濟日益蕭條冷落,到解放前夕已滿目瘡痍。
解放以後,響水口劃歸濱海縣,後又劃為灌南縣,經濟稍有復甦。1966年建縣以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響水口的經濟和社會事業得以迅速發展,往日的響水古街已成偏僻的角落,通榆河的開發,使得縣城的舊街道大多不復存在。今日的響水縣城城區面積已擴大若干倍,並形成了以雙園路、灌河路為主的6橫3縱的道路格局,縱橫境內的204國道,已成為縣城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把響水縣城裝扮得更加美麗多姿。相信,不久的將來,具有水綠特色的海濱工商業城市將屹立在黃海之濱、灌河南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