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初見秦第一

韓非子·初見秦第一

韓非子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約公元前280年),卒於秦王嬴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韓非為戰國七雄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新鄭市)。韓非子原為韓國貴族,後為秦始皇賞識所用,最終遭到李斯等嫉妒他的才華,最終下獄而死。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道家、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韓非子》是韓非子主要著作的輯錄,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餘萬字。裡面的文章,風格嚴峻峭刻,乾脆犀利,裡面保存了豐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功利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韓非子主張君主集權,提出重賞罰,重農戰,反對儒、墨“法先王”(效法古代君王對國家的管理),主張變法改革。《史記》載: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可知當時秦王的重視。《韓非子》也是間接補遺史書對中國先秦時期史料不足的參考重要來源之一,著作中許多當代民間傳說寓言故事也成為成語典故的出處 《韓非子》由韓非所作,自古為帝王之學,歷代帝王必學之書,主講為君馭下之道。

基本介紹

  • 書名:《韓非子》
  • 作者:韓非
  • 類別:法家思想
  • 年代:先秦
  • 主張:法治
段落一,原文,注釋,譯文,淺析,段落二,原文,注釋,譯文,淺析,段落三,原文,注釋,譯文,淺析,段落四,原文,注釋,譯文,淺析,段落五,原文,注釋,譯文,淺析,作者簡介,作者思想,

段落一

原文

臣聞:“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為人臣,不忠當死1,言而不當亦當死。雖然,臣願悉言所聞,唯大王2裁其罪。

注釋

1.死:《易·豫·六五》:“貞,疾恆,不死。”《詩·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老子·四十二章》:“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大戴禮記·本命》:“化盡數窮謂之死。”《孟子·離婁下》:“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荀子·大略》:“流言止焉,惡言死焉。”《廣雅·釋詁四》:“死,窮也。”《後漢書·皇甫嵩傳》:“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常建《吊王將軍墓》:“戰余落日黃,軍敗鼓聲死。” 死有“窮、盡”的解釋,但此處只用本意:死罪,處死。
2.大王:這裡用指為秦昭王(公元前324——前251年)

譯文

我聽說:“不知道的開口就說,是沒有智慧;知道了而不說,就是不忠。”做臣子的,不忠誠就應該處死,說了不得當也應該處死。即使這樣,我還是願意把我所知道的都說出來,希望大王來判定我陳述見解的罪過。

淺析

初見秦,就是初次求見秦王。這篇文章又被編在《戰國策·秦策一》之中,據說是張儀說秦王,所以認為是張儀所作。而還有人認為是范雎所作、是蔡澤所作,更有人認為是呂不韋所作。眾說紛紜,不一而足。因此,我根據吳鼐所刻的《乾道本韓非子廿卷》(俗稱乾道本)作為底本,並根據其它影宋、明刻善本進行詮釋。

段落二

原文

臣聞:天下陰1燕2陽3魏4,連荊5固齊6,收韓7而成從8,將西面以與9秦10強為難。臣竊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謂乎!臣聞之曰:“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今天下之府庫不盈,囷11倉空虛,悉其士民,張12軍數十百萬,其頓首戴羽為將軍斷死於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白刃在前,斧鑕13在後,而卻走不能死也。非其士民不能死也,上不能故也。言賞則不與,言罰則不行,賞罰不信,故士民不死也。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有功無功相14事也。出其父母懷衽之中,生未嘗見寇耳,聞戰,頓足徒裼15,犯白刃,蹈爐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夫斷死與斷生者不同,而民為之者,是貴16奮死也。夫一人奮死可以對十,十可以對百,百可以對千,千可以對萬,萬可以克天下矣。今秦地折長補短,方數千里,名師數百萬。秦之號令賞罰,地形有利,天下莫若也。以此與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故秦戰未嘗不克,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開地數千里,此其大功也。然而兵甲頓17,士民病18,蓄積索19,田疇荒,囷倉虛,四鄰諸侯不服,霸王之名不成。此無異故,其謀臣皆不盡其忠也。

注釋

1.陰:《周書·王會》:“壜上張赤攣陰羽。”《詩·大雅·公劉》:“相其陰陽。”《周禮·大司樂》:“陰竹之管。”《周禮·柞氏》:“令剝陰木而水之。”《列子·湯問》:“達於漢陰。”《說文》:“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從阜,從侌。”這裡泛指北面之意。
2.燕:(Yān焉)周代諸侯國名。本作:匽、郾。姬姓;周召公之後,世稱北燕,擁有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西端,建都薊(今北京)。戰國時成為七雄之一。後滅於秦。
3.陽:《周禮·柞氏》:“利刊陽木而火之。”《爾雅》:“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穀梁傳·僖公二十八年》:“山南為陽,水北為陽。”《列子·湯問》:“河陽之北。”《說文》:“陽,高明也。”這裡泛指南面之意。
4.魏:諸侯國名。戰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魏文侯(名斯)是畢萬後代,和趙韓一起瓜分晉國。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戰國策·齊策》:“韓魏聞之。”《戰國策·魏策》:“滅韓亡魏。”《史記·魏公子列傳》:“不敢加兵謀魏。”
5.荊:(jīng晶)諸侯國名。《墨子·公輸》:“荊國有餘。”《呂氏春秋·察今》:“荊國之為政。”荊國即楚國。楚: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五霸之一。《孟子·梁惠王上》:“南辱於楚:寡人恥之。”
6.齊:周代諸侯國名,其疆土相當於今山東省大部分地區。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五霸之一。《孟子·梁惠王上》:“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
7.韓:周朝時的一個諸侯國,在今山西省韓城縣。為戰國七雄之一,在今山西省東部和河南省西北部。後為秦所滅。
8.從:(zong縱)古通“縱”。《楚辭·沈江》:“不別橫之與縱。”古人認為,南北為縱向,東西為橫向,這裡用為合縱之意。
9.與:《詩·鄘風·定之方中》:“ 望楚與堂,景山與京。”《荀子·王制》:“王奪之人,霸奪之與,強奪之地。”《史記》:“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彊。”《漢書》:“群臣連與成朋。”《說文》:“與,黨與也。從舁從與。與聲。”這裡用為朋黨、同類之意。
10.秦: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五霸之一。《孟子·梁惠王上》:“西喪地於秦七百里。”
11.囷:(qun軍)《詩·魏風·伐檀》:“胡取禾三百囷兮?”《國語·吳語》:“―而囷鹿空虛。”《禮記·月令》:“修囷倉。”《荀子·榮辱》:“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絲帛。”《考工記·匠人》:“囷窌倉城。”《說文》:“囷,稟之圓者。”這裡用為圓形的穀倉之意。
12.張:《戰國策·秦策一》:“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廣雅·釋詁三》:“張,施也。”這裡用為張設、部署、設定之意。
13.鑕:(zhì質)《公羊傳》:“負覉縶,執鈇鑕。”古多指腰斬刑具,兩斤相合,如後之鍘刀。這裡用為斧之意。
14.相:(xiāng香)《書·盤庚上》:“相時民,猶胥顧於箴言。”《詩·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詩·大雅·生民》:“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荀子·非相》:“相人,古之人無有也,學者不道也。”《史記·滑稽列傳》:“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這裡用為看之意。
15.裼:(xi希)《詩·小雅·斯乾》:“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禮記·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這裡用為古代加在裘上面的無袖衣之意。徒裼:露出上身,為赤膊上陣之意。
16.貴:《老子·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國語·晉語》:“貴貨而賤土。”《禮記·中庸》:“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荀子·大略》:“貴貴、尊尊、賢賢、老老、長長,義之倫也。”《荀子·宥坐》:“因麗節文,非無良材也,蓋曰貴文也。”《呂氏春秋·察今》:“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商君書·畫策》:“聖王者不貴義而貴法。”這裡用為崇尚、重視之意。
17.頓:(dùn盾)古同“鈍”。《孫子·謀攻》:“故兵不頓而利可全。”《韓非子·初見秦第一》:“兵甲頓,士民病。”《文選·檄吳將校部曲》:“兵不鈍鋒。”柳宗元《捕蛇者說》:“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這裡用為不鋒利之意。
18.病:《老子·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禮記·樂記》:“對曰:‘病不得其眾也。’”鄭玄註:“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荀子·非相》:“遠舉則病繆,近世則病庸。”《荀子·正論》:“王公則病不足於上。”《廣韻·映韻》“病,憂也。”這裡用為憂慮、擔心之意。
19.索:《易·震·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於其,躬於其,鄰無咎,婚媾有言。”《左傳·襄公八年》:“悉索敝賦,以討於蔡。”《玉篇·索部》:“索,散也。”《廣韻·鐸韻》:“索,散也。”這裡用為離散之意。

譯文

我聽說:天下各國以趙國為中心,北邊連結燕南面連結魏,又聯絡楚國加固與齊國的關係,收買韓國而成合縱之勢,準備對西面的秦國竭力作對。我私下裡譏笑他們。世上有三種亡國的情形,而天下各國都得到了,大概是這樣說的吧!我曾聽說,“以混亂的國家去攻擊有治理的國家必亡,以邪惡的戰爭去攻擊正當的國家必亡,以倒行逆施的人去攻擊順應人心的國家必亡。”如今天下各國府庫財物都不足,穀倉里都空虛,他們卻動員所有士民,設定軍隊數十百萬,其中磕頭披戴羽毛在將軍面前宣誓願意決一死戰不止千人,都說要決一死戰。但當雪白的鋒刃在前,砍斧鍘刀在後面督戰時,他們還是逃跑而不拚死。並非是他們不能拚死一戰,而是上層統治者不能拚死一戰。說好的獎賞不給予,說好的懲罰不施行,賞罰不講信用,所以士民們不願決一死戰。如今秦國頒布號令實行賞罰,有功無功要看事實驗證。
民眾從父母懷抱襁褓里出來後,有生以來沒有見到過賊寇,但聽說有戰事,立刻跺腳赤膊,迎刃而上,踏著火紅的爐炭火,決一死戰而衝上前的比比皆是。那決一死戰和決心生還是不一樣的,而民眾之所以為之,是崇尚奮勇死戰。如果一個人奮勇死戰就可以抵抗十人,十個人就可以抵抗百人,百人就可以抵抗千人,千人就可以抵抗萬人,一萬人奮勇死戰就可以征服天下了。如今秦國土地截長補短,方圓有幾千里,有名的部隊有數十百萬。秦國的法令賞罰,加上地形有利,天下各國都不如。憑這些取得天下,天下各國還不夠秦國占有。所以秦國作戰從沒有不攻克的,攻擊敵國從沒有不取得的,所當其鋒從沒有不打破的,開闢土地數千里,這是秦國的豐功偉績。然而現今兵甲不鋒利了,士民百姓擔憂了,府庫積蓄離散空了,田野耕地荒蕪了,穀倉也空虛了,四面相鄰的諸侯國不順從了,稱王稱霸的功名也不能成就。這沒有別的原因,是你手下的謀臣不能竭盡忠誠啊!

淺析

其實韓非子看到的都是表面現象,確實是秦昭王手下的謀臣沒有竭盡忠誠嗎?那么,為什麼秦昭王手下的謀臣沒有竭盡忠誠呢?是賞罰不明嗎?顯然不是,秦國的賞罰制度向來嚴明,向來有信,秦國軍隊之所以所向無敵,最後兼併六國而統一天下,靠的就是賞罰有信。然而自秦始皇一死,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秦國就迅速崩潰了。這也不是賞罰無信,而是民心所向,以及秦國在各地將領的按兵不動所導致的,這裡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韓非子的老師荀子所說的,不愛民,所以要失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秦國歷來都是嚴刑峻罰,從來沒有仁愛之心,所以秦國的謀臣們、將領們都不會為秦王決一死戰,都不會為秦王作出犧牲,所以他們可以奪得天下,但最終還要失去天下。

段落三

原文

臣敢言之:往者齊南破荊,東破宋1,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韓、魏,土地廣而兵強,戰克攻取,詔令天下。齊之清濟濁河,足以為限,長城巨防,足以為塞。齊,五戰之國也,一戰不克而無齊。由此觀之,夫戰者,萬乘之存亡也。臣且聞之曰:“削株無遺根,無與禍臨,禍乃不存。”秦與荊人戰,大破荊,襲郢2,取洞庭、五湖、江南,荊王君臣亡走,東服於陳3。當此時也,隨荊以兵,則荊可舉;荊可舉,則民足貪也,地足利也,東以弱齊、燕,中以凌4三晉5。然則一舉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而謀臣不為,引軍而退,復以荊人為和。令荊人得收亡國,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廟令,率天下西面以秦為難。
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天下又比6周7而軍華下8,大王以詔破之,兵至梁郭下。圍梁9數旬,則梁可拔;拔梁,則魏可舉;舉魏,則荊、趙10之意絕;荊、趙之意絕,則趙危;趙危,而荊狐疑11;東以弱齊、燕,中以凌三晉。然則是一舉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鄰諸侯可朝也,而謀臣不為,引軍而退,復與魏氏為和。令魏氏反收亡國,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廟令。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12之治秦也,用一國之兵而欲成兩國之功,是故兵終身暴露於外,士民疲病於內,霸王之名不成。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

注釋

1.宋:(sòng送)周代諸侯國名。《墨子·公輸》:“吾在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2.郢:(Yǐng影)古代中國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縣附近。《說文》:“郢,故楚都,在郡江陵北十里。從邑,呈聲。”
3.陳:周代的一個諸侯國,故都在今淮陽縣。《孟子·盡心下》:“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士狂簡。’”
4.凌:假借為“夌”。屈原《國殤》:“終剛強兮不可凌。”這裡用為侵犯之意。
5.三晉:春秋時期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所以後人稱此為三晉。
6.比:《易·比·辭》:“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凶。”《詩·唐風·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詩·小雅·六月》:“比物四驪,閒之為則。”陸德明釋文:“比,齊同也。”《詩·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禮記·樂記》:“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比於慢矣。”鄭玄註:“比,猶同也。”《莊子·逍遙遊》:“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陸德明釋文:“比,李云:‘合也’。”《孟子·梁惠王上》:“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荀子·修身》:“然夫士欲獨修其身,不以得罪於比俗之人也。”《廣韻·脂韻》:“比,和也。”這裡用為“相合、和同”之意。
7.周:《詩·小雅·鹿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詩·小雅·皇皇者華》:“載馳載驅,周爰咨謀。”《左傳·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國語·魯語》:“忠信為周。”《管子·人主》:“人不可不周。”《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禮記·緇衣》:“自周有終。”《孟子·盡心下》:“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周於德者邪世不能亂。”《荀子·勸學》:“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說文》:“周,密也。”這裡用為周密、周到之意。
8.華下:華陽為戰國時期時韓國地名,位於今河南省密縣東北。華下,即華陽城下。
9.梁:周時諸侯國名。戰國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於公元前362年遷都大梁,故稱梁。《戰國策·齊策四》:“游於梁。”
10.趙:周代諸侯國之一,戰國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帶。《戰國策·趙策》:“趙主之子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遺趙王書。”漢劉向《列女傳》:“趙將括。”
11.狐疑: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聽且渡。後用以稱遇事猶豫不決。《資治通鑑》:“尚懷狐疑。”
12.穰(Rǎng壤)侯:人名。即魏冉,原為楚國人,秦昭襄王母宣太后的異父弟,昭襄王時四次任相,因受封於穰地(位於今河南省鄧縣),所以稱為穰侯。

譯文

我大膽地說說吧:過去齊國向南打敗了楚國,向東攻破了宋國,向西征服了秦國,向北攻破了燕國,在中部能驅使韓國、魏國,土地廣闊而兵力強大,戰無不克,攻無不取,對天下各國發號施令。齊國那清澈的濟水和混濁的黃河,足夠用來當作防線;齊國的長城和巨防,足以用來作為要塞。齊國,是五戰都取勝的國家,但由於一次戰鬥失敗便沒有了齊國。這樣看來,所謂的戰爭,也關係著萬乘之國的存亡。而且我還聽說,“砍樹不留根,就不會與災禍為鄰,災禍就不會發生。”秦國與楚國發生戰爭,大破楚國,襲擊了郢都,奪取了洞庭、五湖、江南一帶,楚國君主、臣子都亡命逃跑,歸附於陳國。就在這個時候,如果隨著楚國的兵追下去,那么楚國就可以到手;楚國可以到手,那么楚國的民眾就足夠秦國使用,它的土地就可以足夠利用,再向東削弱齊國、燕國,在中部可以侵犯三晉。這就是一舉而霸王之名就成功了,四鄰諸侯就可以來朝賀了,但是那些謀臣們不這樣作為,引軍退後,恢復與楚國的和談。
使得楚國人得以收復已經滅亡的國家,聚攏已經四散的民眾,樹立起社稷壇上的神主,設定起宗廟裡的官員,率領天下他們的人向西與秦國為敵。這就是已經失去了稱霸天下的道路的一次機會。天下人又周密和同而進軍華陽城下,大王下令把他們打敗,秦兵直進到大梁外城下。圍困住大梁幾十天,那么大梁就可以攻下;攻下大梁,那么魏國就可以到手;魏國到手,那么楚國、趙國聯合抗秦的意圖就無法實現,那么趙國就會危險了;趙國危險了,而楚國人就會疑慮而徘徊不前;再向東削弱齊國、燕國,在中部就可以侵犯三晉。這樣一舉稱霸的名聲就成功了,四鄰諸侯就可以來朝賀了,但是那些謀臣們不這樣作為,引軍而退,恢復與魏國的和談。
使得魏國人回過頭來收復已經滅亡的國家,聚攏已經四散的民眾,樹立起社稷壇上的神主,設定起宗廟裡的官員。這就是失去稱霸天下的道路的第二次機會。從前穰侯魏冉治理秦國的時候,想用秦國一個國家的兵力來完成兩個國家的功業,因此士兵終年在外日曬雨淋,士兵們疲憊擔憂不堪,這是失去稱霸天下的道路的第三次機會。

淺析

按照韓非子所分析的,秦國確實失去了三次稱霸天下的機會,但如果秦國真的抓住了機會,是否就能稱霸天下了呢?當然,稱霸天下的機率是要大得多,能實現稱霸天下的願望。但如果按照韓非子的老師荀子的看法,稱霸天下容易,能守住天下,能得到天下人民的擁護,那就難得多了。

段落四

原文

趙氏,中央之國也,雜民所居也,其民輕而難用也,號令不治,賞罰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盡其民力。彼固亡國之形也,而不憂民萌1,悉其士民軍於長平2之下,以爭韓上黨3。大王詔以破之,拔武安4。當是時也,趙氏上下不相親也,貴賤不相信也。然則邯鄲5不守。拔邯鄲,莞6山東河間7,引軍而去,西攻脩武,逾羊腸9,降代10、上黨11。代四十六縣,上黨七十縣,不用一領甲,不苦一士民,此皆秦有也。以代、上黨不戰而畢為秦矣,東陽、河外12不戰而畢反為齊矣,中山13、呼沲14以北不戰而畢為燕矣。然則是趙舉,趙舉則韓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15魏、挾荊,東以弱齊、燕,決白馬16之口以沃17魏氏,是一舉而三晉亡、從者敗也。大王垂拱以須18之,天下編隨而服矣,霸王之名可成。而謀臣不為,引軍而退,復與趙氏為和。夫以大王之明,秦兵之強,棄霸王之業,地曾不可得,乃取欺於亡國,是謀臣之拙也。且夫趙當亡而不亡,秦當霸而不霸,天下固以量秦之謀臣一矣。乃復悉士卒以攻邯鄲,不能拔也,棄甲兵弩,戰19竦20而卻21,天下固已量秦力二矣。軍乃引而復,並於孚22下,大王又並軍而至,與戰不能克之也,又不能反,軍罷而去,天下固量秦力三矣。內量者吾謀臣,外者極吾兵力。由是觀之,臣以為天下之從,幾不難矣。內者,吾甲兵頓,士民病,蓄積索,田疇荒,囷倉虛;外者,天下皆比意甚固。願大王有以慮之也。

注釋

1.萌:(méng蒙)通“氓”。《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而知萌。”《韓非子·心度》:“親法,則奸無所萌。”《商君書·更法》:“知者見於未萌。”這裡用為比喻事情的發展趨勢或情況之意。
2.長平:地名。趙國的一個城邑。位於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方。
3.上黨:地名。韓國的一個城邑。位於今山西省東南部。
4.武安:地名。趙國的一個城邑。位於今河北省武安安西南。
5.邯鄲:地名。趙國的一個城邑。位於今河北省南部京廣鐵路線上。
6.莞:(guǎn管)古通“管”。這裡用為控制之意。
7.河間:戰國時趙國屬地,地處黃河與永定河之間,今屬河北省。
8.脩武:地名。趙國的一個城邑。位於今河南省獲嘉縣境內。
9.羊腸:地名。位於今山西省壺關東南。
10.代:地名。趙國的一個城邑。位於今山東省東北部和河北省蔚縣一帶。
11.東陽:地名。趙國的一個城邑。位於今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以東。
12.河外:滹沱河以東地區。
13.中山:地名。春秋時期諸侯國名。公元前296年被趙國所滅。
14.呼沲:地名。即滹沱河沿岸地區。
15.蠹:(du杜)《周禮·翦氏》:“掌蠹物。”《荀子·勸學》:“肉腐出蟲,魚枯生蠹。”《呂氏春秋·達郁》:“樹郁則為蠹。”《說文》:“蠹,木中蟲。”本意為蛀蟲之意。這裡引申為以喻侵蝕或消耗國家之意。
16.白馬:地名。古代黃河渡口,位於今河南省滑縣東北。
17.沃:《說文》:“沃,溉灌也。”《論衡·偶然》:“使火燃以水沃之,可謂水賊火。”這裡用為灌水之意。
18.須:《易·歸妹·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書·多方》:“天惟五年,須假之子孫。”孫星衍疏:“須者,《釋詁》云:‘待也。’”《荀子·王制》:“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楚辭·九歌·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雲之際。”洪興祖補註引李翰周云:“須,待也。”《篇海類編·身體類·須部》:“須,待也。”這裡用為等待之意。
19.戰:《詩·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國語·晉語五》:“是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戰於錞於、丁寧、儆其民也。”王引之述聞:“戰讀為憚,憚,懼也。”《論語·述而》:“子之所慎:齊,戰,疾。”《論語·子路》:“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爾雅·釋詁下》:“戰慄,懼也。”《廣雅·釋言》:“戰,憚也。”《漢書·高五王傳》:“股戰而栗。”這裡用為恐懼害怕之意。
20.竦:通“悚”。《詩·商頌·長發》:“不戁不竦,百祿是總。”《爾雅·釋詁》:“竦,懼也。”《漢書·李廣傳》:“怒形則千里竦,威振則萬物伏。”這裡用為恐懼之意。
21.卻:《楚辭·愍命》:“卻騏驥以轉運兮。”《儀禮·既夕禮》:“卻下而載之。”《莊子·人間世》:“吾行卻曲。”《戰國策·秦策》:“怒戰慄而卻。”《史記·魏公子列傳》:“北救趙而卻秦。”《說文》:“卻,節慾也。”《考工記·梓人》:“卻行仄行。”這裡用為後退之意。
22.孚:同“郛”。郭也。郭,城之外牆也。

譯文

趙國,是地處中央的國家,是各方民眾雜居的地方,它的民眾輕狂而難以使用,國家的法令沒有治理,賞罰不講信用,地形不便於防守,下面的百姓不能盡其力量。它本來就有了亡國的形勢,而又不擔憂民眾的發展趨勢,卻動員所有士民組成軍隊駐紮於長平城下,想要爭奪韓國的上黨郡。大王下令把他們打敗,攻克了武安城。在這個時候,趙氏家族上下不相親近,大小官員互相猜疑。而且邯鄲城的官員沒有盡職守責。這時攻邯鄲,控制山東河間地區,再引軍而動,向西攻脩武郡,越過羊腸要塞,降伏代郡、上黨郡。代郡有四十六縣,上黨郡有七十個縣,不用一副鎧甲,不辛苦一個士兵,這些都會成為秦國所有。
如果代郡、上黨郡不經戰鬥而全部歸秦國所有,那么東陽、河外之地不戰而全部歸齊國所有,中山、呼沲地區以北不戰而全部歸燕國所有。那么這樣趙國就可以到手,趙國到手後韓國就會滅亡,韓國滅亡後楚國、魏國就不能獨立;楚國、魏國不能獨立,那么一舉就可以破壞韓國,消耗魏國,挾持楚國,向東削弱齊國、燕國,決黃河上游白馬渡口之水以淹魏國,這樣一個行動就可以使三晉滅亡,南北合縱的聯盟就失敗了。大王只要垂衣拱手來等待,天下各國就會被收編而歸服,稱霸天下的名聲就可成功了。
然而您的謀臣不這樣作為,反而引軍而退,恢復與趙國的和談。以大王的明智,以秦國的兵力強盛,卻放棄稱霸天下的功業,土地竟然沒有得到,還被將要滅亡的趙國所欺騙,這實在是謀臣的笨拙啊。而且那趙國應該滅亡而沒有滅亡,秦國應該稱霸而沒有稱霸,天下各國實在是已經初次衡量到了秦國這些謀臣的智慧型了。秦國竟又動員所有的兵力去攻打邯鄲,結果不能攻下,丟掉了鎧甲兵器弓駑等,恐懼害怕向後退卻,天下各國又再次衡量到了秦國的實力。秦軍退卻而又復來,匯集在邯鄲城下,大王又另外派兵到來,但與敵人作戰又不能取勝,又不能退卻,等到軍隊疲憊不堪時才退回,天下各國第三次衡量到了秦國的實力。
對內人家看透了秦國的謀臣,對外人家消耗了秦國的實力。由此看來,我以為天下各國合縱抗秦,並不是什麼難事。在國內,我們兵甲鈍,士民百姓擔憂,積蓄離散空虛,田野耕地荒蕪,穀倉空蕩;在國外,天下各國和同的意向都很堅固。希望大王對這些情況能有所考慮。

淺析

本節韓非子又緊接著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力圖說明趙國是可以輕而易舉的消滅的,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四十八年十月,韓獻垣雍,秦軍分為三軍,武安君歸,王齔將,伐趙武安、皮牢,拔之。”這次秦軍從邯鄲“罷而去”,發生在公元前257年,當時魏、楚聯軍救趙,在邯鄲城下大破秦軍,經過長平之戰後,秦相范睢請求許可韓國割讓垣雍,趙國割讓六城獻秦。韓非子認為當時應該乘勝追擊,就可一鼓作氣占領半個天下。實際上可不可能呢?當然,也許可能,也許不可能,歷史的發展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段落五

原文

且臣聞之曰:“戰戰慄栗1,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紂2為天子,將率天下甲兵百萬,左飲於淇溪3,右飲於洹溪4,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與周武王5為難。武王將素甲6三千,戰一日,而破紂之國,禽7其身,據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傷。知伯8率三國之眾以攻趙襄主9於晉陽10,決水而灌之三月,城且拔矣,襄主鑽龜占兆,以視利害,何國可降。及使其臣張孟談。於是乃潛行而出,反知伯之約,得兩國之眾以攻知伯,禽其身,以復襄主之初。今秦地折長補短,方數千里,名師數十百萬。秦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輿天下,可兼而有也。臣昧死願望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從11,舉趙、亡韓、臣荊、魏、親齊、燕、以成霸王之名、朝四鄰諸侯之道。大王誠聽其說,一舉而天下之從不破,趙不舉,韓不亡,荊、魏不臣,齊、燕不親,霸王之名不成,四鄰諸侯不朝,大王斬臣以徇國,以為王謀不忠者也。

注釋

1.栗:《詩·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毛傳:“栗,懼也。”《大學·四章》:“‘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莊子·人間世》:“吾甚栗之。”這裡用為恐懼之意。
2.紂:殷商王朝的最後一個國君,名帝辛。《尚書?微子》:“我祖底遂陳於上,我用沈酗於酒,用亂敗厥德於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奸宄。卿士師師非度。凡有罪辜,乃罔恆獲,小民方興,相為敵讎。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殷遂喪,越至於今。”《史記?殷本紀》:“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之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巨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益廣沙丘苑台,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最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傳說其荒淫無度,酒池肉林,使得很多中下層官僚仿而效之,自己的財產不夠,於是便向人民橫徵暴斂,拚命收刮,弄得民怨沸騰、民不聊生。於公元前1044年被周武王推翻。《孟子·梁惠王下》:“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3.淇溪:今河南省東北部之淇水,流入衛河。左:東邊。飲:飲馬。
4.洹溪:今河南省北部之安陽河,衛河支流之一。右:西邊。
5.周武王:周文王之子,周國的開國君主。文王長子伯邑考被紂所殺。文王死後,由後立的太子發繼位,即周武王。武王即位的第二年,興師東至孟津伐商,但因時機不夠成熟,只得暫時還師。後來商王紂更加暴虐,殺比干,囚箕子,商朝矛盾急劇激化。周武王又率軍東征,渡孟津,與諸侯相會,作誓聲討紂的罪行。在甲子日清晨,周軍進至商郊,與紂兵於牧野決戰。牧野之戰,周軍全勝。紂被迫自焚而死,商朝亡。
6.素甲:《易·履·初九》:“素履,往,無咎。”《小爾雅·廣服》:“縞之簏者曰素。”《禮記·雜記下》:“純以素,訓以五彩。”孔穎達疏:“素,謂生帛。”《說文·素部》:“素,白致繒也。”這裡用指為“本色的布帛”之意。周武王當時在喪服,故作白甲。
7.禽:《易·師·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凶。”《易·井·初六》:“井泥不食,舊井無禽。”《新序·善謀》:“虞、虢共守之,晉不能禽也。”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推弱以克強,處小而禽大。”這裡用為“戰勝、克服”之意。
8.知伯:人名。“知”古通“智”, 智伯,荀氏,名瑤,私謚智襄子,所以史稱“智氏”、“智伯”,是智文子荀躒的孫子,春秋末期晉國六卿之一,勢力最大。公元前458年,他與韓、趙、魏三家滅掉了范氏、中行氏,瓜分了他們的土地。前455年,他又聯合韓、魏攻打趙襄子。前453年失敗而國滅身亡。
9.趙襄主:即趙襄子,名無恤,春秋末期晉國大夫,因其封邑之主,故稱趙襄主。
10.晉陽:地名。周代諸侯國名。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叔虞子燮父改國號為晉,春秋時居有今山西省大部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被其大夫韓、趙、魏所分而亡。《左傳·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晉於是始墨。”《呂氏春秋·慎行論》:“子夏之晉。”
11.從:(zong縱)古通“縱”。《楚辭·沈江》:“不別橫之與縱。”古人認為,南北為縱向,東西為橫向,這裡用為合縱之意。

譯文

而且,臣下我聽說過這樣的話:“戰戰兢兢,一天比一天謹慎,如果慎重對待所走的道路,天下就可以占有。”怎么樣知道這個道理呢?從前商紂王為天子,率領有天下士兵百萬,東邊在淇溪喝水,西邊在洹溪喝水,使得淇溪水乾洹溪水不流動,他用這樣的軍隊來與周武王為敵。而周武王只有穿喪服裝甲的士兵三千人,只戰鬥一天,就打破紂王國都,戰勝了商紂王,占據了他的土地並擁有了他的人民,而整個天下沒有受到損傷。智伯率領智氏、韓氏、魏氏三國的軍隊圍攻趙襄主在晉陽城,決開晉水河堤灌水入城達三月之久,就在晉陽城將被攻克時,趙襄主鑽龜殼算八卦,來預測凶吉,看看可以投降哪一國。於是就派遣出他的使臣張孟談。張孟談偷偷摸出晉陽城,使韓、魏兩家背叛了與智伯締結的盟約,用兩國合起來的軍隊攻打智伯,戰勝了智伯軍隊,恢復了趙襄子原來的地位。如今秦國土地截長補短,方圓也有幾千里,還有名震天下的軍隊數千萬。秦國的號令賞罰、地形便利,天下沒有哪一國能比得上。憑這些去攻取天下,天下各國就可以兼併而占有了。我冒著死罪請求面見大王,陳說一下破除各國縱橫聯盟、拿下趙國、滅掉韓國、讓荊國、魏國俯首稱臣、使齊國、燕國前來親附、從而成就稱霸王之名、使四方諸侯都來朝賀的謀略。大王如果真的聽說後,一開始如果各國縱橫聯盟不破,趙國拿不下來,韓國不滅亡,荊國、魏國不稱臣,齊國、燕國不來親附,霸王之名沒有享譽天下,四方諸侯不來朝拜,大王您就殺死我以告全國,讓所有人都知道我不是為大王忠心謀劃的臣子。

淺析

韓非子的中心思想就是要說服秦王抓緊時機進軍中原地區,因為韓非子也看透了所謂六國合縱其實是很脆弱的,根本不堪一擊。再加上當時連年戰亂,人民百姓已苦不堪言。所以他首先舉了周武王克商的例子,當時周國只是商王朝的一個小諸侯國,方圓不過百里,但周武王能一舉攻克殷商王朝,並不是依靠士兵奮勇殺敵的精神,而是他抓住了民心;商紂王百萬軍隊中,人人反殷,所以在周國軍隊行進中,商紂王軍隊紛紛棄戈反向,加入到周國軍隊中來,周國軍隊實際上並沒有遇到戰鬥抵抗,一路順暢到達殷商王都,商紂王在看到這種形式後,便自殺了。然後韓非子又舉了趙襄子拚死抵抗的例子來說明,只要得到人民擁護,即使被圍困三月之久,趙襄子的人民也決不會向智伯投降。這兩個例子充分說明了民心向背決定著一切,而在人民都不願意再有戰爭的戰國末期,如果某國能允諾平定天下,安撫百姓,那么,他就會得到所有人民的擁護。因為人民都已經厭惡了戰爭,厭惡了你爭我奪。所以韓非認為,現今的秦國比起之前的周國,形勢還要有利,關鍵就要看領導人的決策。

作者簡介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非”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韓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後,後人輯集而成的。據《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隋書·經籍志》著錄二十卷,張守節《史記正義》引阮孝緒《七錄》(或以為劉向《七錄》)也說“《韓子》二十卷。”篇數、卷數皆與今本相符,可見今本並無殘缺。自漢而後,《韓非子》版本漸多,其中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尤為校注詳贍,考訂精確,取捨嚴謹;梁啟雄的《韓子淺解》尤為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功力深厚。

作者思想

《韓非子·初見秦·第一》選自《韓非子》
韓非雖死,但他的思想卻在秦始皇、李斯手上得到了實施。韓非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諸家的一些觀點,以法治思想為中心。他總結了前期法家的經驗,形成了以法為中心的法、術、勢相結合的政治思想體系,被稱為法家之集大成者。
韓非著重總結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融為一本。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時指出,申商學說的最大缺點是沒有把法與術結合起來,其次,申、商學說的第二大缺點在於“未盡”,“申子未盡於術,商君未盡於法”。(《韓非子 定法》)韓非按照自己的觀點,論述了術 法的內容以及二者的關係,他認為,國家圖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權術,同時臣下必須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韓非的“術”主要在“術以知奸”方面有了發展。他認為,國君對臣下,不能太信任,還要“審合刑名”。在法的方面,韓非特彆強調了“以刑止刑”思想,強調“嚴刑” “重罰”。
尤可稱道的是,韓非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法不阿貴”的思想,主張“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這是對中國法制思想的重大貢獻,對於清除貴族特權、維護法律尊嚴,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