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洲古戰場

位於漢江、渚河分水嶺處的韓家洲,扼漢江渚河兩水要害,是歷史著名的古戰場,相傳劉邦項羽爭霸時曾在此征戰幾十回,河上至今還能挖掘到古時的箭簇、刀。韓家洲清一色韓姓,洲上人民尊崇韓信,不亞於曲阜尊孔。漢江兩岸至今流傳著“韓信埋母”的故事,韓母墳塋扼居洲首,引來八方遊客到此瞻仰。遼瓦店出土的舊石器與梅鋪發現的猿人洞遺址、青曲出土的猿化石遙相呼應,為考證漢江是人類文明發祥地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家洲古戰場
  • 位於:漢江、渚河分水嶺處的韓家洲
  • 地位:是歷史著名的古戰場
  • 得名:有韓氏人家遷來島上居住
地名由來,地理位置,歷史戰亂,傳奇典故,

地名由來

出鄖陽新城溯江西行25公里,便到了漢江與其最大支流堵河交匯處。堵河在這裡靜靜注入漢江,江心突兀聳起一座自然小島。形似一尾鯉臥波,迎著兩河激水嬉戲。小島面朝著堵河河口,因其在堵河和漢江匯流的北面。古人遂為之取名"堵陽";又由於堵河在此注入漢江後,西流一段再折向東流,因而此地又被人喚作"西流"。記不清哪朝哪代,有韓氏人家遷來島上居住,島隨人姓,得名"韓家洲"

地理位置

韓家洲雖說只不是個方圓0.18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在列國紛爭的春秋時期,卻是個風狂雨聚干戈迭起的戰場。這個小島之所以成為兵家心爭之地,是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理是因為它是古麇國的東方門戶。麇國定都錫穴,在今天王峰錫穴山門周圍。據《鄖縣誌》記載:錫穴山,城西百二十里,東臨漢水,北瞻天河,為麇子國都城。堵陽會當要衝,橫臥江心,扼制水陸,一旦失守,敵軍自然就可長驅直入了。

歷史戰亂

魯文公十年(公元前617年),楚穆王圖謀霸業,在厥貉(今河南項西縣)召集陳、蔡、庸、麇諸方國會盟,相約聯兵伐宋。麇國國君麇子不願為楚國勢力北進火中取栗,因而中途脫逃,引起穆王震怒,於是次年----魯文公十一年,派成心為帥領軍討伐麇國,在堵河口打了一場大仗,把麇軍打得大敗。後來楚國又再次伐麇,攻破堵陽,直逼錫穴。楚師兵臨城下,卻網開一面,罷兵而去,並沒有滅掉麇國。
公元前614年,楚莊王繼位-----就是歷史上那個著名的三睥不理堤而"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正當三年之後(公元前611年)奮發圖強之際,卻遇到了嚴重災荒,一時餓殍遍野,國遠維艱。楚國四鄰乘機作亂,庸麇聯合反楚。楚舉國震動,以至於關閉了北部申縣息縣的城門,以防備中原諸侯。後來,楚莊王聯絡了秦和巴國,又用反間計使群蠻離異,終於各個擊破,相繼滅了庸國和麇國,不用說,期間少不了在韓家洲幾番惡戰了。早幾年,島上農民在翻整"大寨田"時,刀槍箭鏃可謂俯拾皆是。鄖縣博物館陳列的古代兵器,大半出土於此,足見當年戰事之酷烈。隨著麇國併入楚國版圖,隨著楚莊王問鼎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韓家洲作為楚麇兵戰場的一頁,才就此翻過去了。

傳奇典故

談起這個小島,還有一處值得一提的景觀,就是"韓母墓"。相傳秦漢之際,島上來了個放牛娃,娃韓名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偷聽到陰陽先生論說,島上九里山是塊風水寶地,有王假獎相寶貴榮華之氣,且爾後必為姓冷的人氏所得。韓信不願讓肥水流到外人田裡,竟昧著天地良心,急忙急促地把老母活活葬到了山上。應了陰陽先生的讖言,"冷也是寒(韓),寒(韓)也是冷。"韓信後來果然發跡了,就是當年這個放牛娃流浪漢,因為蕭何的月下追賢,使他在楚漢相爭的舞台上成了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協助劉邦擊敗了"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成就了漢家四百年的天下,自己也以一介布衣作到淮陰侯的高位。但是末了,成為蕭何,敗也蕭何;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韓信還是死在高祖劉邦手裡,而且據說死得很慘,上不見天,下不見地,這大概是他當初昧著天地良心的報應吧。
傳說總歸是傳說,而一座古墓山陵般蔚然高聳於洲頭,給這個曾被腥風雨滌盪的古戰場,平添了一處人文景觀,這倒是真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