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秧歌

韓城秧歌

韓城秧歌俗稱“唱秧歌”,是一種融民歌、說唱、舞蹈為一體,並向戲曲衍化、且初具戲曲雛形的演唱形式。屬陝西中國民間流傳的“小對對戲”形式,它與“渭華秧歌”、“洛川秧歌”等均屬兩三個演員表演的秧歌小歌舞。

韓城秧歌大都由一旦一醜(最多不超過三個角色)來表演有故事、有人物的演唱或小戲。多於正月十五夜晚在村中廣場上,鋪張草蓆做舞台,俗稱“地攤子”。組織邀請七、八對唱秧歌的藝人相繼表演,以歡度佳節,慶賀豐收。常演的劇目很豐富,題材廣泛,涉獵面廣。

2008年6月7日陝西省韓城市申報的“韓城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序號:783 Ⅴ-9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韓城秧歌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90  
  • 遺產類別:曲藝
  • 申報地區:陝西省渭南市韓城市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基本特徵,分布區域,相關道具,代表作品,傳承意義,傳承保護,傳承現狀,保護計畫,

歷史淵源

韓城秧歌的源頭有三種說法。一說源於後唐宮廷,如秧歌《彩樓配》中之表段子“正月十五君民樂,唐朝發明唱秧歌,天子耍醜耍得好,正宮娘娘把頭包”,此說乃民間傳聞,史無可考。另一說源於清代著名文士吳錫麟的《新年雜詠》。其中說,秧歌是由宋代的“村田樂”演化而來。秧歌即插秧之歌。再一說源於宋元雜劇。從音樂發展、表演程式的角度考察,韓城秧歌明顯受到宋元雜劇的影響,韓城秧歌在表演時,唱則不舞,舞則不唱。擊樂伴奏時,唱時不敲,敲時不唱。它的唱腔音樂屬曲牌聯套,頗似“諸宮調”的套曲。從“醜”、“包頭”的稱謂上講,也像從宋元雜劇沿襲而來,不難看出,從音樂到表演,在韓城秧歌中都能找見宋元雜劇雛形的影子。
韓城秧歌在1875年-1908年(清朝光緒年間)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1876年(光緒二年)韓城秧歌藝人韓敏卿帶領秧歌班子進京,被慈禧太后招進宮中演出,從此皇宮中設有“秧歌教練”專門教演秧歌。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韓城知縣吉冠英為了接待清廷派來的欽差張啟華,舉辦了一次韓城秧歌大會演,名角薈萃,盛況空前。演出從三月初三開始歷時十天,有一百五十位藝人登台表演,展示了韓城秧歌迷人的魅力和精湛的藝術。這兩次演出成為韓城秧歌發展史上的兩大盛事。詳細
韓城秧歌
韓城秧歌吸收了南方秧歌小調和秦腔、蒲劇、眉戶等戲曲的不少營養,湧現出秧歌紅藝人100多名。
20世紀四十年代,韓城秧歌開始走下坡路,至五、六十年代,韓城秧歌表演已很少見。
解放後,韓城秧歌被省、地、市文藝工作者挖掘並注入了新的活力,創編出了一批新的形式和內容的韓城秧歌劇目,也曾使韓城秧歌紅極一時。後來,韓城市文體局、文化館注重對韓城秧歌的保護和發展。分別出版了介紹韓城秧歌劇目和音樂的《韓城秧歌劇目選》和《韓城秧歌》,對韓城秧歌的劇目和音樂進行了廣泛的蒐集和整理。1998年曾組織韓城秧歌專場演出。韓城秧歌節目多次參加各類重大的演出與比賽,均獲得良好反響。

藝術特色

基本特徵

韓城秧歌富有獨特的表演形式,可謂風格獨特,別具一格。
其一,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從表演形式看,韓城秧歌的特色十分顯著,陝北人說“扭秧歌”,長安人叫“跳秧歌”,而韓城人則稱為“唱秧歌”,正好道出韓城秧歌以唱為主,說、表、舞兼而有之的藝術特色,體現了戲曲雛形及其發展趨向。韓城秧歌大多以二、三人上場演出,也有四人角色上場的,但以二人居多,故有“對對戲”、“秧歌戲”之稱。角色一般將丑角叫“耍醜的”,將旦角稱“包頭”,也有以男女區別角色,還有像現代小戲中的以姓名定角色。韓城秧歌一般遵循開場—正劇—退場的程式進行。開場部分又有幾個層次,首先丑角登台“拜場”,即唱一支“四六曲”表示自謙;“拜場”過後是說表,即丑角說表段子,或傳統段子或即興創作;說表下來是“請場”,即丑角請包頭上場,包頭唱“開門調”亮相;下來是“數花”,即丑角說表數說(褒貶)包頭;數花下來是“推接”,即由丑角唱“四六曲”表示推讓,包頭唱“四六開門曲”表示承接。至此,開場部分結束。正曲是一出秧歌的核心部分,一般由丑角、包頭用套曲聯唱的形式,表演一段簡單的劇情。退場是一出秧歌的結束部分,由包頭與丑角唱“四六曲”,以示自謙。如“一把扇子七根柴,鷂子翻身滾下來,咱二人不是捆柴的手,後場請出行家來”。這一組藝人下台,下一組藝人登台。韓城秧歌的包頭,以妖、巧、俏、媚為特點,動作嫵媚,婀娜多姿;丑角則以剛健悍勇見長,跺腳蹬腿,步態瀟灑。二人剛柔兼濟,對比強烈,其舞蹈圖案變化豐富,層次清晰,熱烈而不紊亂,細膩而不平寂。其二,唱腔音樂曲調豐富。韓城秧歌的百餘種曲調優美動聽,富有變化,風格多樣。其中既有說唱性的敘事體,又有民歌形態的單曲音樂,還有戲曲化了的曲牌聯套的音樂結構。韓城秧歌不僅重唱而且重“表”,這種表的因素,也滲透到曲調中來,形成了有說有唱、說中有唱的特點,韓城秧歌的唱腔還大量運用方言襯字、襯詞和襯句來增強其表現的內容,也形成了韓城秧歌別致的音樂特色。
韓城秧歌
其三,道具服飾簡單輕便。演出時,丑角畫白鼻樑,著便裝,腰系白褶裙,頭戴草帽圈,手執花扇或菸袋。旦角塗脂抹粉,畫眉貼鬢,紅襖綠褲,手執花扇或手帕。道具的巧妙運用,形成了韓城秧歌的一大特色。正所謂:“扇子能扇風,遮面又傳情,喜怒巧用扇,性情不一般,菸袋可作笛子吹,也可作馬鞭用,既可作各種兵器,又可當杖、拐、傘用”。

分布區域

韓城秧歌在韓城市境內多有分布,其中以板橋鄉、金城區、新城區最具代表性。
韓城市位於關中平原之東北隅,屬關中盆地與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形複雜,地貌多樣,山、原、川、灘兼有。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是山區,群山起伏,山巒聳翠,東南部為黃土高原和川道,地勢平緩,水多土肥。全境屬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較多,光照充足,適宜發展農業生產,尤以“大紅袍”花椒馳名。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屬陝西主要煤炭、鋼鐵、電力基地之一。

相關道具

早期韓城秧歌的道具很簡單,常用手帕、菸袋、花扇等,一物多用。
樂器只用三件打擊樂器:即馬鑼、大鑼、大鑔。後來加入了板鼓、小鼓。用弦樂為秧歌伴奏始於20世紀40年代,由民間老藝人楊文華用三弦為秧歌藝人衛百福伴奏。至20世紀60年代增加了板胡、二胡、笛子、嗩吶等一些民族樂器,後來還加入了電聲樂隊伴奏。

代表作品

韓城秧歌劇目豐富。劇目共挖掘整理出127折,出版96折。其內容包羅萬象,諸如神話傳說、歷史傳奇、民間故事、民俗風情等等。代表劇目有《自本熬話》、《游九洲》、《十月懷胎》、《割韭菜》、《鬧新房》、《五柱香》、《五更鼓》、《看花燈》、《鬧元霄》、《望江樓》、《張先生拜年》、《小寡婦上墳》、《繡荷包》、《送情郎》、《紡棉花》、《思情郎》、《上樓台》、《貨郎算賬》、《採花》、《算卦》、《國難》、《放學》、《織手巾》、《十二將》、《婚姻自主》等等。
曲調有117種,但歸納起來有50餘首。曲體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說唱音樂,是一種具有說唱性的敘事體。二是保留原民歌形態的結構形式,專曲專詞。三是曲牌聯套的結構形式。韓城秧歌的曲調主要有《十繡》、《十二將》、《十字句》、《開門調》、《四六曲》、《望江樓》等。

傳承意義

韓城秧歌是一種非常獨特的且具有濃郁地方風情的藝術形式。它既不同於陝北的“扭秧歌”,又不同於長安的“跳秧歌”。韓城人把它叫“唱秧歌”、“對對戲”、“秧歌戲”,都不太全面。它既像民歌、像曲藝,又像舞蹈、像戲曲,卻又不盡然,它實際上是“四不象”,是一種集民歌、舞蹈、說唱於一體,且具有戲曲因素的歌舞劇雛型的民間藝術形式。正因其所具有的獨特性,因而便也具有其獨特的非常重要的價值。
韓城秧歌“說、唱、表”兼而有之,是中國戲曲發展史上由曲藝走向戲曲的雛形,是研究中國戲曲發展的“活化石”。它既有說唱形態的“說秧歌”曲目,又有戲曲形態的“演故事”曲目,還有既說又唱的曲目,這對於探討中華戲曲的淵源、發展意義重大。
韓城秧歌完全不同於其它任何意義上的秧歌,它集民歌、說表、舞蹈、戲曲因素於一身,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在地方藝術表現形式中,獨樹一幟。而它的唱腔音樂優美豐富,是中國民間音樂藝術的一個寶庫,不少音樂工作者用它的曲調改編成為歌曲。

傳承保護

傳承現狀

韓城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文體局、文化館對韓城秧歌的發掘、搶救、繼承、弘揚雖然非常重視,也做了許多工作,但許多客觀因素仍然是無法改變。韓城秧歌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有過它的輝煌,但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秦腔、蒲劇、眉戶的興起,使得韓城秧歌在競爭中一步步走下坡路。五、六十年代,它退出城鎮,只有在鄉村山野才有其生存空間。八、九十年代,已幾乎見不到它的蹤影。
唱秧歌的老藝人相繼離世,新人無法接班。韓城秧歌再不挽救,將自然消亡。

保護計畫

近年來,韓城市共投資10餘萬元用於出版《韓城秧歌》和《韓城秧歌劇目選》等秧歌專著以及劇本創作、秧歌專場演出等事宜。
一、主要保護內容
1、韓城秧歌的組織及傳承;
2、韓城秧歌活動的正常開展;
3、秧歌藝人的保護、技藝的創新發展,新藝人的培養傳承;
4、藝術檔案的收集、歸檔保護。
二、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1993年12月和1995年12月,分別出版了《韓城秧歌》和《韓城秧歌劇目選》兩書,把省、市文化工作者收集的韓城秧歌音樂、舞蹈、唱詞、曲目、劇目以及有關韓城秧歌研究方面的論著幾乎全部收錄集中,可以說完成了韓城秧歌資料的有效保護工作。
2、1998年4月,韓城市文體局召開韓城秧歌保護挖掘專題會議,會議研究並制定了韓城秧歌保護與弘揚的相關舉措,並於同年5月23日,舉辦了韓城市秧歌專場演出。
三、十年保護目標
1、成立韓城秧歌保護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韓城秧歌的保護與發展工作的管理、協調與督導及資金落實。
2、完成韓城秧歌演出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錄像),特別是對老藝人的演出資料儘早錄製。
3、恢復1985年成立的“韓城秧歌學會”,並在各鄉鎮成立分會,特別是在板橋鄉、金城辦、新城辦成立分會。團結一批韓城秧歌愛好者,並在此基礎上,成立3-5個韓城秧歌演出隊,定期組織演出。
4、在韓城人民藝術劇院戲曲學校和星蕾藝術學校、韓城職專特設三個韓城秧歌培訓班,分別對其進行韓城秧歌方面的全面培訓,發現並培育韓城秧歌新苗。
5、編制韓城秧歌簡易讀本,向韓城市的所有中國小老師及學生髮放,要求作為音樂課必修教材。
6、聘請有關專家成立一個韓城秧歌創作組,創作一批韓城秧歌演出的精品腳本,以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需要。
7、每年五月二十三組織一台民間藝術專場演出,演出韓城秧歌節目。
8、韓城文體局、文化館要多組織韓城秧歌赴外演出,打造韓城秧歌知名品牌。
四、五年保護工作計畫
2006年 錄製完成韓城秧歌演出資料並歸檔,特別是老藝人錄音錄像資料;完善資料及檔案。
2007年 恢復韓城秧歌學會,在各鄉鎮(辦)成立分會,組建韓城秧歌演出隊3-5支,創作組1個,創造出一種民間韓城秧歌熱的氛圍,使韓城秧歌有骨幹演出隊伍和創作隊伍。
2008年 在市人民藝術劇院戲曲學校、星蕾藝校和韓城職專設立三個長期或短期培訓班,培養一批韓城秧歌繼承人。
2009年 編制完成韓城秧歌學生簡易讀本,在各中國小學校作為音樂必修課教材並開始普及,在本市普及韓城秧歌知識。
2010年 每年一度的包括韓城秧歌在內的民間藝術專場演出逐漸形成制度化,能發展起一支韓城秧歌文化產業。韓城秧歌演出隊伍壯大化、穩定化;有韓城秧歌精品湧現;以產業帶動韓城秧歌發展。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成立有行政主管領導掛帥和專家、業務幹部組成的領導小組。
2、各鄉鎮(辦)成立相應的韓城秧歌領導分組,一名鄉鎮領導掛帥。
3、各學校成立韓城秧歌普及組,負責韓城秧歌在學校的普及工作。
4、把韓城秧歌的保護與發展納入各部門及鄉鎮(辦)學校等單位的領導幹部考核內容,並實行領導責任追究制。
5、實行招商引資,發展起一項或幾項韓城秧歌文化產品,以此帶動韓城秧歌的創新和發展。
六、建立機制
1、在全社會建立一種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自覺行為機制。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營造適宜韓城秧歌發展的氛圍。
2、建立一種領導制度建設機制。以韓城秧歌發展為內容的領導輪換機制。
3、老藝人、新藝人、專家學者步調一致,互助互補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4、原味的原生態保護與不斷提高、發展、創新的協調保護機制。
5、發展韓城秧歌與開發韓城秧歌相關產業相結合與相促進的市場運營機制。
七、經費預算及依據說明
2006-2008年,健全韓城秧歌各類檔案並成立韓城秧歌演出隊,每年共需資金60萬元。
2009-2012年,用於韓城秧歌的普及提高,每年所需資金30萬元。
2013-2015年,用於韓城秧歌創作調演等,每年共需資金20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