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縣石窟

鞏縣石窟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位於鞏義市東北9公里大力山下。初建於北魏景明年間(500—503),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各代相繼鑿窟造像,形成石窟群。坐北向南,現存洞窟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龕225個、碑刻題記256方、佛像7743尊。石窟多呈方形,窟中有中心方柱,方柱四周鑿龕造像,龕內均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窟頂浮雕平棋,以第5窟藻井浮雕最為精美。

1982年國務院公布鞏縣石窟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鞏縣石窟
  • 地理位置:鞏義市東北9公里大力山下
  • 門票價格:30元/人
  • 著名景點藻井浮雕
  • 建造時間:北魏景明年間
基本簡介,石窟歷史,石窟特色,石窟藝術,內容與形式,佛像與佛雕,重點石窟,第一窟,第二窟,第三窟與第四窟,第五窟,附屬石龕,雕刻藝術高峰,鞏縣石窟影響,旅遊小帖士,景區概況,美食,購物娛樂,交通,周邊風景:,

基本簡介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鞏縣石窟寺在河南鞏縣城東北約8公里的大力山下,建於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原名希玄寺,宋代名十方淨土寺,清改今名。東西魏、北齊、隋、唐以及北宋,相繼在此鑿窟造像。現存5窟,256龕,7,743尊佛像和數十篇題記。石窟呈方形,有中心柱,柱四周鑿龕造像。窟頂雕支分格或平棋。佛像臉形方圓,衣紋疏朗,多呈靜態。總體風格與龍門石窟相近,但規模小,整體造像藝術水平也不如龍門石窟,但其中也不乏精品。題材除菩薩弟子天王力士,還有禮佛圖、神王、怪獸、伎樂等。第一窟門內兩側雕“帝後禮佛圖”,其餘三壁雕佛像和佛傳故事。壁腳雕神王、怪獸和伎樂人。“帝後禮佛圖”分三層六組,每層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導,後為帝後和侍從,前呼後擁,反映了皇室的宗教活動。構圖簡練生動,為中國現存浮雕中較完整者。

石窟歷史

石窟分東西兩區,第1、2窟在西區,第3、4、5窟在東區。第1、3、4窟均為方形中心柱窟。其中第1窟最大,窟內長寬各6.5米,高6米,中心柱長寬各2.8米,基座長寬各3.5米。窟門外兩側各雕一力士,高約 3米。兩力士外側應各有一組一佛二菩薩的摩崖造像,今僅存東側摩崖大佛(高5.3米)、 脅侍菩薩和西側一脅侍菩薩。崖面上有弟子、飛天等。窟內外相互聯繫為一宏偉的整體布局。第 2窟為未完成窟。第5窟最小,長寬各3.2米,高3米,無中心柱。第3、4、5窟窟門外側皆應為尖拱形門楣,門外兩側各雕一金剛,今僅存第 5窟外二身、第 4窟外一身金剛。
石窟寺修建年代不見史書記載。第4窟外119號龕唐龍朔(661~663)年間刻有“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碑”。碑文稱北魏孝文帝時(471~499)此處已建寺,時稱希玄寺。唐更名為淨土寺,宋明皆稱大力山石窟十方淨土禪寺,今簡稱石窟寺。造窟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重修石窟寺碑記:“……自後魏宣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但其依據不詳。據推測石窟大規模開鑿約在北魏後期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間。窟內外小龕紀年最早為北魏普泰元年(531),此外,有東魏、西魏、北齊直至唐宋各代年號。

石窟特色

石刻中的重要部分是第 1、3、4窟南壁門兩側的帝後禮佛行列浮雕。供養人行列浮雕形象在雲岡石窟中已經出現,因風化過甚,形象難於辨認。此外,龍門石窟賓陽洞帝後禮佛圖已被盜鑿,流入美國。鞏縣石窟的帝後禮佛浮雕為國內現存的重要代表性作品。其中又以第1窟的禮佛圖為最完整、精美。 第1窟禮佛圖浮雕在南壁窟門左右,各作3層,相向排列。東側系以帝王為首的男供養人群像,其中主像13人,人高約60厘米,侍從約40餘人,較主像矮小,高約40厘米,西側系以皇后為首的女供養人群像,其中主像11人,侍從約30餘人,皆略小於東側人物。帝王頭戴平天冠,右手持蓮枝,左手置於侍者所捧香爐中,兩側侍者或為王者牽衣,或持扇、持裝飾華麗的傘蓋。其餘男像皆戴高冠,各與身邊持傘、扇之侍從形成一組。女像頭戴蓮花冠,各自都有持傘、扇的侍從。每層浮雕由於方向、服飾的一致而形成強烈的整體感,而上部空間由於斜向的羽扇、傘蓋和飄動著的結帶以及人物的參差錯落而增加了畫面的變化。整個行列表現了貴族上層人物的雍容華貴和虔誠肅穆的宗教感情。其雕刻技法與龍門石窟不同。如龍門古陽洞景明四年 (503)比丘法生為孝文帝並北海王母子造像龕下供養行列,人高雖僅有20厘米左右,但局部雕鑿精細。鞏縣的則重整體,人物除僧尼袈裟有幾條衣紋,每個形象主要是靠圓渾的浮雕體積感構成,主像腹部的自然前挺及兩臂的動作,在侍從的眾多垂直線中異常突出。浮雕概括洗鍊的特點在窟內其他北朝石刻上也極為明顯。如第1窟東壁第1龕內比丘像、各窟壁腳的伎樂浮雕等。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頂部浮雕保存比較完整,製作也精美,為北朝石刻中所不多見。第1、3、4窟皆為平□。第1窟最精,平□各邊為十方格,內外 3層,內層圍繞中心柱為一周飛天;第2層分別為蓮花、卷草和化生;最外層刻不同的蓮花圖案。天花支條面上還刻有卷草,支條相交處有小朵蓮花,窟頂華麗異常。浮雕原敷有彩繪,殘存部分尚隱約可見。第3、4窟頂部皆為兩周,內層一周飛天。外層刻蓮花、卷草和化生。支條素麵無飾,僅在相交處刻小朵蓮花。第5窟藻井則以重瓣大蓮花為中心,四周為6個飛天,四角刻化生,並間以忍冬花紋,構圖活潑。各窟地面都鑿有與頂部浮雕相似的平□和蓮花裝飾,今只有第 5窟地面蓮花保存較好。

石窟藝術

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於佛教故事,興於魏晉,盛於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石窟藝術與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藝術是為當時信佛的人們服務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階級、各階層人物不同,他們所屬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樣,因而在造像與壁畫的題材上,也要根據自己那一宗派的經典造像。所以石窟藝術的發展,因時間地點的不同,發展情況也不一樣。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後漢人所開的窟畫出一些大乘經變以外,其餘早期開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經中的故事造像。這些石窟群中,遺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釋迦和菩薩等單獨的形象,其次則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尋求解脫)等故事畫像。這些畫像多數是根據《聲聞藏》各經創造出的,與外國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學小乘教唯禮釋迦的記載相同,與法顯玄奘等人所記天山南簏各國信仰小乘教的記錄也完全吻合。
石窟藝術是佛教藝術,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發生、發展的過程,它所創造的像、菩薩羅漢護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種故事形象,都是通過具體人的生活形象而創造出來的。因而它不能割斷與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聯繫,它不像其他藝術那樣直接地反映社會生活,但它卻曲折地反映了各歷史時期、各階層人物的生活景象。這應該是石窟藝術的一個特點。

內容與形式

石刻題材除菩薩、弟子、千佛、釋迦多寶並坐、維摩變、飛天等北魏石窟常見的造像外,最有特點的題材是禮佛行列、伎樂、神王、怪獸等浮雕。第1、3、4窟中心柱四面鑿龕,或一層或上下兩層。龕內為一佛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各窟四壁布滿千佛龕,3~16層不等。佛像龕鑿於千佛龕下部(如第1窟左、右、後三面千佛龕下各列4個佛龕)或置於千佛中間(如第3窟在三面千佛龕正中各鑿一佛龕)。佛像為褒衣博帶式,面貌方圓,嘴角上翹,表情寧靜,結跏趺坐,褶紋稠疊,有規律地垂於座前,富於裝飾感,保持著濃重的北魏風格。佛像頭光背光紋飾多已模糊不清,背光外側對稱刻飛天、蓮花、化生。龕楣多刻火焰紋、七佛蓮花、卷草或五邊形拱龕。第 3窟中心柱西面龕楣帷幔極為別致,楣中部刻3個饕餮,兩端為兩隻對稱龍,皆口銜垂幔及瓔絡。龕楣外側刻飛天或伎樂天,造型樸拙渾厚。神王、伎樂、供養人及怪獸等浮雕多刻在四壁和中心柱的下部。神王有獅首、龍首、象首、兔首、牛首、雙面人等形象,動作誇張,富於想像,雕鑿手法粗獷,與佛、菩薩形成鮮明對比。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佛像與佛雕

千佛龕為唐·乾封年間(666~667)雕造的,高一點五米,寬二點一二米,龕額為拱形,後壁除中間刻坐佛一尊外,滿壁刻有排列整齊的小佛龕計九九九個,合在一起,大小佛像正好是一千尊,故名‘千佛龕’。龕外兩側雕有四個豎長形的佛龕,內各刻一菩薩像,龕口兩側角又各刻一天王像。龕外東側刻有九個小佛龕。佛座下方有一塊造像題記,楷書,刻於唐·乾封年間。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鞏縣石窟內留有中心方柱,這是與其它石窟不同的特點。窟內有了中心方柱,自然就成了平頂,這和雲岡、龍門的穹窿頂,頂上繪有藻井,有顯著的不同。留中心方柱,是工匠根據岩石層斷裂紋較多、為防止石窟塌陷而採取的措施。有了方柱不但可以防止塌方,又可以增加石壁面積,使石工們在最突出的方柱上大顯身手,雕刻出像石塔一樣的大型藝術作品,給石窟增添不少內容,顯得更加豐富多彩。
窟壁雕刻大量的禮佛圖浮雕,是鞏縣石窟的又一特點。這裡五個洞窟中有三個洞窟有帝後禮佛圖浮雕,計十八幅。像這樣的大幅浮雕,龍門賓陽洞曾有過。然而賓陽洞的禮佛圖早在建國前被奷商和帝國主義分子互相勾結竊至國外,現在只能看到殘跡。鞏縣石窟里的禮佛圖除三幅損壞以外,其餘十五幅基本完好,這在現存的中國石窟藝術中可以說是極其難得的藝術珍品。洞窟內壁腳,雕刻大量的伎樂人,是鞏縣石窟的又一特點。這裡各窟的壁腳和中心方柱的基座下層均雕有伎樂人,伎樂人之多、造像之美是中國石窟中所僅見。在雲岡和龍門石窟中,有不少伎樂飛天,大都安排在壁面的上方或藻井上,他們像騰空飛舞的仙女,唯獨這裡把伎樂飛天變成了伎樂人安排在壁腳,顯然是表現供佛娛樂的交響樂隊,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這些伎樂人使用的樂器和演奏的姿勢,我們可以相當清楚地看到一千四百年前的樂器形狀和演奏方法。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在造像風格上,鞏縣石窟也有明顯的特點。雲岡石窟等北魏早期的造像,大都深目高鼻、秀骨清相,而鞏縣石窟的造像大都面貌方圓、表情寧靜。除在飛天中還保留有長面高鼻、眼眶深陷的特點之外,秀骨清瘦的形像,在石刻造像上,都看不到了。這種情況,說明石刻造像的藝術風格是逐漸由北魏向唐代演進。

重點石窟

鞏縣石窟分為五窟,除第五窟外,其餘四窟呈方形,有中心柱(窟內方頂與雲岡、龍門石窟之穹窿頂迥然不同),柱四面鑿龕設像(多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窟頂鑿平棋,雕蓮花、飛天等浮雕。佛像臉形方圓,衣紋疏朗,表情寧靜,與雲岡石窟等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相之造像不同。門內兩側雕‘帝後禮佛圖’,其餘三壁雕佛像與佛傳故事,壁雕神王怪獸及伎樂人。其中,帝後禮佛圖共十八幅,現存十五幅,人物眾多,場面熱鬧,頗能反映皇室之宗教活動。 自豫西三門峽市起,東到伊洛河口,黃河南岸有一堵天然屏障,蜿蜒綿延,這就是有名的邙山。邙山既沒有層巒疊嶂,也沒有林泉妙景,它是一道缺石少水、草木稀疏的黃土嶺。然而奇怪的是,這條睡蟒式的土嶺,到鞏縣老城北五華里處,卻孤峰突起,猶如一個力大無比的力士頂天立地,屹立在那裡,人們稱之為大力山。它背依黃河,面向伊洛,峰迴路轉,流泉潺潺,茂林修竹,鬱郁嶔嶔。它一反邙山缺石的常態,在大力山腳下露出一層巨大的灰黃色像刀削似的岩石,形成一個一個的懸崖峭壁。鞏縣石窟就雕造在這個天然的石壁上。窟前有寺,建於北魏·熙平二年(517),初名‘希玄寺’,宣武帝景明年間(500~503),始‘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唐初名‘淨土寺’,清改‘石窟寺’。東西魏、北齊、隋、唐以及北宋相繼在此鑿窟造像。今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成為遊覽勝地。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鞏縣石窟寺內,現有石窟五所,千佛龕一個,小型佛龕二五五個,摩崖大像三尊,共雕刻大小石像七七四三個,碑刻題記二百餘塊。鞏縣石窟雖不如雲岡和龍門石窟那樣雄偉龐大、氣勢磅礴,但它以小巧玲瓏、維妙維肖見長。

第一窟

第一窟是一個高、闊均為六米的正方形洞窟。石窟正中有頂天立地的中心方柱。方柱四面鑿有佛龕,龕內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座下面兩側雕一對蹲伏披毛的獅子。佛像的背光刻有象徵光明的火焰紋,兩側刻有對稱的飛天、化生和蓮花。方柱基座四周,雕有力士,形像各異。力士下面雕千奇百怪的神王,面孔猙獰,給人以恐怖之感。方柱上端各面皆為由化生、蓮花和垂鱗紋、彩鈴、飄帶組成的垂幔,刻工精細,美觀而莊重。石窟的四壁之上部,刻千佛龕,龕內千佛所著衣服,富於變化。東、西、北三壁千佛龕下各有四個大龕,龕楣及龕兩側有飛天、蓮花、忍冬和火焰等花紋圖案。南壁即洞門內壁兩側,千佛龕下為三層浮雕‘帝後禮佛圖’。禮佛圖生動而逼真地記錄了北魏統治者宗教活動的情景。左側三幅以皇帝為主,右側三幅以皇后為主。每幅上都有眾多侍從,有的為帝後執扇撐傘,有的捧持香爐和供品。行列前有身穿袈裟的和尚為前導,後面緊跟著儀態雍貴的帝後及為他們挈提拖裙的宮女。浩浩蕩蕩的儀仗隊簇擁著帝後進香禮佛。像這樣的帝後禮佛圖,在我國石窟藝術中保存這么完好並不多見。浮雕構圖協調,刀法圓熟,造型逼真,顯示出北魏工匠高超的藝術才能。 四壁的下部,也有浮雕。東、西、南三壁壁腳為伎樂人,北壁壁腳為怪獸。窟門外兩側的石壁上雕兩個威武的力士像,身高三米多,挺胸鼓目,形像森嚴。左側力士的上方雕有兩排羅漢,神態虔誠,像貌各異,與旁邊的一尊菩薩相呼應。

第二窟

第二窟是一個尚未完工的石窟,可能是因石質太壞,在中心方柱雕出蟲,發現頂部崩裂而停工。窟內今存小龕,為後代繼開。刻工精細的為東壁三個佛龕,視其風格為北魏時所造。中心方柱南面上、下鑿三個佛龕,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分別立於蓮花或蓮蓬之上。龕楣刻七尊佛像,兩側刻飛天,龕外兩側雕有比龕門還高的兩尊菩薩。佛龕題記為唐·龍朔三年(663)造。西壁四龕,題記為唐·乾封二年(667)造。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第三窟與第四窟

第三窟、第四窟的體制布局同第一窟大體相似,面積略小。窟內中心方柱的四面為佛龕,基座四周雕神王。窟內東、西、北三壁刻滿佛龕。南壁是禮佛圖。四壁下部,東、西、南三面雕伎樂人,北壁下浮雕怪獸。窟頂是界格式的平棋,每個格內刻有飛天、化生、蓮花,為平面浮雕,裝飾圖案性較強。第四窟的中心方柱正面鑿有上下兩個佛龕,上龕內的主佛,唐代曾給予裝塑(即在石像上加泥施彩),這與一、三窟不同。第四窟南壁的帝後禮佛圖,不像一、三窟那樣皆為三層,而是右側四層,左側兩層。左側禮佛圖下有一幅壁畫,這是中原地區石窟中所罕見的。

第五窟

第五窟最小,方三點二米,高三米,內無中心柱。窟頂為方形藻井,藻井中心是一個盛開的蓮花,周圍環繞六個凌空飛翔的飛天,四角有四個圖案化的化生佛,並間有忍冬紋,構圖完美,富麗華貴。窟門內壁上方雕刻佛像五尊,兩側各雕一尊立佛,肅穆地站在蓮花座上。其餘三壁均造一個大佛龕。窟門外壁兩側刻有金剛。尖拱形門楣 上刻有忍冬紋圖案。兩側還有許多北魏、東魏及唐代的造像佛龕和題記。兩側雕有一座九級佛塔,下三級為樓閣式建築形式,每一級都有佛像,如此佛塔實屬罕見。

附屬石龕

石窟外面除摩崖大像外,有些唐代小龕雕鑿亦非常精緻。如第4窟外壁唐龍朔二年的119號龕,系在加工平整的長方形壁面上開鑿的。佛坐蓮花座,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及二力士皆立於蓮蓬、蓮葉及蓮花上,以蓮梗將各像連結起來。龕楣以12個蓮上伎樂天組成。龕下部刻一排欄桿及雙手托欄桿的力神。龕底為6個怪獸。再下面為一排跪坐的供養人。在大約高75厘米,寬90厘米的平面上,形象豐富、生動有變化,是鞏縣石窟小龕中的突出作品。鞏縣石窟規模雖然不大,但它的總體設計和工匠的高超技藝,說明它應是帝室營建的,是研究中國早期石窟雕刻史的重要實物。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鞏縣石窟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區北5公里的河洛鎮大力山下,背山面水,風景秀麗。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享譽海內外的遊覽勝地。鞏義新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致力與石窟寺的紀念品的開發與製作。主要經營有鞏義特色禮品,收藏品,紀念品,名貴玉器,金石等物品。

雕刻藝術高峰

鞏縣石窟,開鑿於北魏晚期的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間,是北魏乃至北朝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它與洛陽龍門、大同雲岡石窟一起,構成了中國石窟雕刻藝術的第一個高峰。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北魏統治者十分崇信佛教,佛教被定為國教,孝文帝曾游希玄寺,賞銀與僧侶,令建寺院,宣武帝也曾因疾赴希玄寺禮拜佛像,還選拔能工巧匠,開鑿石窟,雕刻石佛,修整佛像和殿宇。在其倡導下,皇親顯貴紛紛效法,極盡佞佛之能事,加之遷都洛陽以後,與中原傳統藝術整合,文化昌明,經濟實力也有所增強。因而鞏縣石窟規模宏偉,藝術水平也空前提高。
鞏縣石窟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有三項:
第一,雕刻的整體布局整齊合理,它包含了多方面的內容,如石窟的外觀方面,窟內形式及雕刻本身的構造。其外觀無外廓,中心柱窟形,窟內而已,表現出全新的形式。
第二,是龕像發展和衣紋新形式的出現。
第三,創造了大場面的群像雕刻——禮佛圖。禮佛圖場面宏偉,方向、服飾一致,而形成了強烈的整體感,同時,藉助各種飾物,造成了全圖的層次感,使其富有變化。

鞏縣石窟影響

它位於京都(河南)洛陽東北約55公里處,邙山東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背依黃河,面向伊洛。這裡山明水秀,林木繁茂,修竹蔥鬱,自古以來就是洛陽地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石窟寺初名希玄寺,是一個雄偉壯觀的建築群。石窟雕刻始於宣武帝(元恪)景明年間(公元500-503年),以後的東魏、西魏、北齊、唐、宋、金、明,直至清代雍正年間,都進行過重修。佛像的雕造,以北魏為主,續刻以北齊和唐代較多。石窟寺有石窟五處,千佛龕一個,小佛龕二百五十五座,摩崖大佛三尊,大小石窟共七千七百四十三個,碑刻題記二百餘品。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旅遊小帖士

景區概況

鞏縣石窟寺是繼龍門石窟之後,北魏時期的又一座偉大的佛教藝術寶庫。它位於京都洛陽東北約55公里處。
鞏縣石窟鞏縣石窟

美食

長壽魚,是具有藥用價值的一道菜。其特點是味鮮,甜鹹酸三味俱全,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一年春天外出遊獵,過邙山,來到黃河之濱。故地重遊,神氣清爽。突然一條赤色鯉魚,躍出水面,在陽光下,金光耀眼。

購物娛樂

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建都洛陽、統一天下後,為了慶賀這一功業,在宮廷里張燈結彩、大擺宴席,盞盞宮燈,各呈艷姿。後來,宮燈的製作技術傳入民間。"宮燈"之名,由此而生。隋煬帝大業元年正月十五,在洛陽陳設百戲,遍布宮燈,飲宴暢遊,全城張燈結彩、半月不息。

交通

交通:在鞏義市區宋永昭陵南門乘旅遊公車可達 門票:15元/人

周邊風景:

鞏義市石窟周邊風景推薦:康百萬莊園,浮戲山雪花洞風景區,北宋皇陵,長壽山,青龍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