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花

面花

面花,俗稱“花花饃”,屬麵塑藝術。種類有婚禮、喪禮、壽禮、節日花饃。面花以普通麵粉為蕊,特等麵粉為皮,借用針、梳、刀、剪等工具,靠捏、剪、修、綴而成。

相傳它是古代圖騰金石禮器演化的產物,也是中國勞動婦女智慧的結晶。北方民間普遍盛行,尤以合陽、華縣面花為佳。

2014年11月,面花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面花(花花饃)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山西(陽城、聞喜、定襄、新絳)
  • 遺產編號:Ⅶ-53
  • 序號:829
  • 藝術屬性麵塑藝術
歷史源流,相關傳說,相關習俗,發展歷史,山東面花,黃驊面花,文化傳承,傳承意義,

歷史源流

面花起源於傳統民間祭祀活動,據宋代高承《事物紀原》一書記載,諸葛武侯征孟獲時,有人說,蠻人多邪術,須用人頭祭神,可借陰兵相助。諸葛武侯則用面包著牛、羊、豬肉做成人頭形狀,用以祭神,從此有饅頭之說。因此,中國民間面花起源於漢代,它是用為禮祭品出現的。
唐代已有面花作為祭祀供品之俗。到宋代時,面花藝術發展更為興盛。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翔實地記錄了當時的民俗生活,從中可以看出北宋時期的各種面花已經和生活中的歲時節令密不可分了。明代時,中國民間製作各種面花在當時頗為流行,人們用米麵裹餡搓成麵團,再利用形狀不同的果模扣制出各種各樣的面花,這種方法今天仍在使用。
清代,用印花模具製作麵點的方法有了許多實物可考。如過年用的“如意糕”,婚禮用的“龍鳳喜餅”“鴛鴦餅”端午節的“五毒餅”,中秋祭月的“暗八仙”“八寶”“玉兔搗藥”月餅,都極為常見。清末,在北京還出現了專門製作面人的藝人。這種面人更多的是作為孩童玩耍的玩具和可供人們觀賞的工藝品出售。其中以北京的”面人湯“湯子博、“面人郎"郎紹安以及稍晚的“面人曹"曹儀策最為著名。至近代,各種面花藝術則更加豐富多彩,品類繁多。

相關傳說

沈丘縣的“顧家花饃”,在國內很有點名氣。傳說是一位叫顧二別子的人首創而得名。顧家花饃一斤面做四十個丫腰葫蘆形的小饃饃.用木梳在上面豎摁一道花紋,饃尖兒用桃仁一點,一個栩栩如生的小壽桃便出現在你面前了。顧家花饃最大韻特點是蒸熟後乾透,經久不壞,長期存放不霉不裂,到食用時,一經蒸餾,復原如初。傳說清末,項城人竊國大盜袁世凱,為討取慈禧太后的歡心,曾拿沈丘花饃當貢品送進清宮,深得慈禧太后的讚賞,沈丘“顧家花饃”名聲大振,據說從那以後,“顧家花饃”又叫“貢饃”。
顧家花饃顧家花饃
“顧家花饃”表現題材極其廣泛,花樣繁多,如母子猴、小馬、小狗、小羊、面魚、變化多姿,神態各異。那稚氣的眼神,憨態可掬的動勢,令人愛不釋手。藝人技藝高超熟練。小動物的造型誇張、概括。
沈丘麵食玩具的設色,同樣受朱仙鎮木版年畫的影響。以品黃、品綠、大紅為基調,然後用黑色勾畫,藝人十分注意色彩的對比效果和各種人物、動物的神態刻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麵塑工藝,在河南乃至我國北方各省,都與傳統民俗密切聯繫,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每到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前,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做一些麵食藝術品,有的做成各種水果、面花,擺到堂屋的方桌上作為觀賞品。有的做許多花饃、壽桃、花糕,作為串親戚饋贈親友的禮品。而母親們要藉此機會為孩子們做許多戲劇人物、各種有趣的小動物作玩具供孩子們食用和玩耍。

相關習俗

靈寶的“窩窩花”,通稱“面花”,又叫“糕花”。糕花又分“高花”和“平花”兩個品種,“高花”製作時的方法是:手捏成形蒸熟後,再勾畫著彩,然後用竹籤插在圓形的面糕上,華麗秀美,形態逼真,五彩繽紛,是用在男女訂親時,女方贈送給男方家庭的禮品,示意姑娘心靈手巧;“平花”不染色,和面糕合為一體,渾厚豐滿,樸素大方,示意小伙子體魄健壯,堅強能幹。這是男方回贈姑娘家的,總之,充滿了生活情趣。

發展歷史

面花藝術品在傳統節日期間已進入市場,手藝較好的藝人大批製作,拿到集市和縣城、市區銷售,很受城裡人歡迎。這樣一來,“面花”不僅僅是節日中的食品,而且已經以“中國民間藝術品”的面目出現在商品市場上,產生了經濟效益。
據初步調查:濬縣的正月會,淮陽的二月會、登封的三月會上都有出售“面花”的藝人,沈丘槐店鄉的藝人們,過去大多是在春節前後才捏制、出售“面花”,變成長年製作出售,人們已經逐漸習慣於小孩過生日,老人作壽都要買些面花以示祝賀。值得一提的是遠至北京,近到山東、河北、安徽等省的一些傳統民間美術收藏家、美術工作者及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也都加入了購買的行列,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行收藏和學術研究。

山東面花

山東是以麵食為主的地區,麵製品在供祭天地祖先、慶賀生婚嫁娶以及歲時節氣禮儀風俗中,是決不能缺 少的。大型的棗糕棗饅頭以及印壓花紋的鍋盔大餅之外,膠東沿海一帶中國民間普遍的“餑餑子”果模製品的“魚兒果子”和“巧果”,更是手制面花的衍生品種。大大小小、各式花樣十分可愛的果模都離不開傳統紋式,如魚、雞、八寶、小獅子、蟬、瓜果、蓮子蓬、石榴桃兒、蝙蝠等。
在婚喪嫁娶、生辰壽歲和一年的吉日節期中,有經濟能力的人家都要烙上傳統稱魚兒果子的果模製品贈送親友。每年七月七日和孩子們的生日,家中要烤烙小型果模巧果,用紅線串起來,像項鍊一樣掛在兒童的脖子上,代表著祝福並膠合著人際關係。工匠刻制的果模造型與中國民間藍印花布的花紋造型十分相似,在中國民間美術中顯得分外協調。

黃驊面花

黃驊面花距今已有200年的歷史。古代黃驊土地貧瘠,小麥產量很低,人們生活清苦。每逢年節,人們沒什麼物品相送,就把不多的小麥磨成麵粉,蒸成壽桃、鯉魚等面花送給親戚朋友,圖個吉利。這樣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風俗習慣,加之面花相比饅頭等口感較好,就被人們逐漸接受,形成獨特的飲食文化。面花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使蒸面花有了更深的寓意。

文化傳承

在中國眾多的傳統民間面花藝術中,以豫西的靈寶和豫東的沈丘顧家的面花最為有名。靈寶面花,據考證明清時期已有。早年的面花是伴隨著當地民俗活動應運而生的,叫“窩窩花”,是當地民眾,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趕廟會,用來“祭神”的貢品。據老年人說:凡參加廟會的人,都要到廟裡來拜神,對神特別虔誠的人,便達成協定,輪流主持每年一度的盛儀。輪到誰,誰就要負責籌資,並在進入臘月後,把當地有名氣的“巧巧”們(有一手做面花技藝的巧媳婦),請到自己家裡捏“窩窩”(面花)。這些藝人文既心靈手巧,又格外虔誠,她們浴吃齋,精心捏出不重樣的面花,有龍、風、獅、虎、花、鳥、魚、蟲,“十二生肖”等等,形態逼真,栩栩如生。面花做好後,分別插在用麥草綁成的3個2米高的草塔上。
到了廟會這天,鞭炮齊鳴,香菸繚繞.主持人把“巧巧們”做好的“窩窩花"、“草塔",擺放在廟院當中,供神享用,求神保佑鄉民們四季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隨著時代的推移,社會的不斷進步,如今的農村已經向現代化邁進,農民用科學種田,基本上實現了旱澇保豐收,那種靠天吃飯,求神保佑的迷信思想已經逐步減少或捎失。面花這一古老的麵食藝術,已由供神的祭品,變成了新民俗活動中饋贈親友的禮品。如青年男女訂婚,小孩“作九”、“作滿月”,乃至建屋上樑,都要製作面花饋贈親友,達到吉利、祝賀的目的。

傳承意義

面花藝術既是秦東虎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民俗文化的瑰寶,被譽為古老虎文化的活化石:它既積澱著中華民俗文化的歷史沿革、風俗變遷,恩潮漲落,宗教替代的豐富內容,也是秦東人民現代智慧的結晶,可以毫不誇飾地說面花藝術是秦東文化與中華民苠整體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本土文化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課題;從它的起源、發展中不僅能挖掘虎文化的形成軌跡,而且可以從一個側面透視圪文花,周文化、伍文化的形成運作規律,揭示宮廷文化與中國民間文化的聯繫,瞥夏秦文化與周文化、喔文化、夏文化、楚文化,齊魯文化的交融與同化,具有重要的文化歷史意義;同時,面花藝術作為秦東人民原始文化心理,古代文化心理和龍代文化心理的綜合藝術物化,對於研究西部文化精神結構,進一步開發西部,亦具不容忽視的文化現實柞用基於此,本文擬對華州面花藝術的杜會功能作粗淺分析,以期引起同仁對此文化現象的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