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盤病毒病

面盤病毒病發生在美國、歐洲的太平洋巨礪和歐洲巨礪中。該病的流行季節為3~8月份,受害幼體的殼高為150mm以上。傳播可能是縱向感染,即來自潛伏感染的親牡蠣。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牡蠣幼蟲面盤病毒
  • 英文名稱:Oyster velar virus
病原,症狀與病理,診斷與防治,

病原

該病的病原是牡蠣幼蟲面盤病毒(Oyster velar virus,OVV) 屬虹彩病毒科,病毒粒子呈二十面體,直徑220~235nm,為DNA病毒。

症狀與病理

患病幼蟲活力減退,內臟團縮人殼內;面盤活動不正常,面盤上皮組織細胞失掉鞭毛,並且有些細胞分離脫落;幼蟲沉於養殖容器的底部,不活動。
病毒包涵體主要見於面盤上皮細胞內,其次是口、遠端食管上皮細胞,極少見於外套膜上皮細胞,呈嗜酸性,有少量嗜鹼性成分;受感染細胞腫脹,微絨毛等表面結構消失,核腫脹變大,最終細胞脫落。

診斷與防治

(1)診斷:在面盤、口部和食道的上皮細胞中,有濃密的球形細胞質包涵體;受感染的細胞肥大,分離脫落;脫落的細胞中含有完整的病毒顆粒。
(2)防治: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採取預防措施。將感染病毒的牡蠣幼蟲及時銷毀;用含氯消毒劑徹底消毒養殖設施;使用經鑑定無病毒攜帶的牡蠣做親體,並保存作為長期的繁殖種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