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油棕

非洲油棕

油棕原產地在南緯10°~北緯15°、海拔150m以下的非洲潮濕森林邊緣地區,是棕櫚科的一,屬於產油經濟作物,主要產地分布在亞洲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它們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產於西非的非洲油棕櫚,分布範圍為安哥拉甘比亞的西非地區、以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另一種是中美洲南美洲北部的美洲油棕櫚(又稱黑果棕櫚)。而我國引種油棕已有80多年的歷史。現主要分布於海南、雲南、廣東、廣西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非洲油棕
  • 拉丁學名:Elaeis guineensis Jacq
  • 別稱:油椰子、非洲油棕
  • :植物界
  • :棕櫚目
  • :棕櫚科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園林用途,其他,

形態特徵

野生非洲油棕櫚樹為單莖,高可達20米。羽狀葉,開許多簇狀密生小花,花為三萼三瓣。果實在開花6個月後成熟,簇生於短枝上,單個果實呈卵圓狀,長約4厘米,成熟時為黑色,基部為紅色。果肉和果核均含有大量油脂。單株樹的產果量為2至12簇不等,隨樹齡增長而逐年增加,每簇重15至25公斤。美洲油棕櫚樹幹沿地面匍生,葉片大而寬闊,但花、果與非洲油棕櫚相似。
非洲油棕非洲油棕

生長習性

油棕喜高溫、濕潤、強光照環境和肥沃的土壤。年平均溫度24~27℃,年降雨量2000~3000mm,分布均勻,每天日照5小時以上的地區最為理想。年平均溫度23℃以上,月平均溫22~30℃的月份有7~8個月以上,年降雨量1500mm以上,乾旱期連續3~4個月的地區能正常開花結果,但出現季節性產果。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pH5~5.5的土壤最適於種植油棕。
油椰子油椰子
油椰子油椰子

園林用途

主要產品是棕油和棕仁油。棕油精煉後是營養價值極高的食用油脂,可製造人造奶油;棕油主要用來製造肥皂、潤滑油、化妝品等,也是紡織業、製革業、鐵皮鍍錫的輔助劑等。棕仁油味美,除直接食用和製造人造奶油外,還用於製造高級肥皂、香皂和各種化妝品。此外,棕仁粕是很好的飼料和肥料。果殼可制活性炭,用作脫色劑和吸毒劑。脫果後的空果穗可制牛皮紙,作肥料、燃料和培養草菇等。未成熟的花序割開後流出的汁液,可釀酒、製糖和做飲料。
油椰子油椰子
油棕果含油量高達50%以上,有“世界油王”之稱。一株油棕每年可產油30-40千克,每畝產油可達100-200千克,採用優良品種,小面積一畝產油可高達600多千克。油棕畝產油量是椰子的2-3倍,是花生畝油量的7-8倍,所以被人們譽為"世界油王"。由於油棕的油脂產量特高,且用途比較廣泛,所以,近百年來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競相引種,我國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也於1926年開始種植油棕。
油椰子油椰子

其他

系分布熱帶非洲,學名為Elaeis guineensis之棕櫚科植物。所產之油具商業價值。在原產地西非和中非以及馬來西亞和印尼作為油料作物種植,在亞熱帶許多地方作為觀賞樹種植。在商業上,非洲油棕較為重要,該樹開許多小花,簇生於短枝上,結成一大簇卵形果實。果長4公分(1.5吋),成熟時黑色,基部紅色。加工時蒸其果實肉質外被以破壞其脂解酶,然後加壓榨取棕油。因含有胡蘿蔔素,棕油顏色很深。果仁也可用螺旋壓榨機榨取種仁油,其化學成分與果肉所提的油不同。棕油主要用於制肥皂、蠟燭和潤滑油等,亦可用於加工馬口鐵及塗覆鐵板。種仁油主要用於制人造奶油、朱古力糖等食品以及藥品。種仁油渣是良好的飼料。
非洲油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