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華嚴寺

青島華嚴寺

青島華嚴寺,位於青島嶗山區王哥莊鎮返嶺後村西那羅延山上,屬於佛教臨濟宗。為嶗山中現存唯一佛寺。在明崇禎時(1628--1644)即墨人明代御史黃宗昌捐造,名華嚴庵,亦稱“華嚴禪院”,在寺的西邊山上,後毀於兵火。清初黃坦助慈沾禪師重建於今址,1931年改今名。清初重建後,整體建築宏偉典雅,為嶗山古代建築藝術之最,原為四進院落,有殿堂、僧寮、客房130餘間,建築面積2500餘平方米,占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島華嚴寺
  • 地理位置青島嶗山區王哥莊鎮返嶺後村西那羅延山上
  • 占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
  • 建築面積:2500餘平方米
簡介,建築景觀,華藏世界,

簡介

青島華嚴寺地圖
第一代住持慈沾臨濟宗傳人。華嚴寺位於共經二十代,20世紀20年代是鼎盛時期,寺僧達80多餘人。

建築景觀

寺廟共四進。第一進原有僧舍12間。第二進為藏經閣,閣中藏有清順治九年(1652年)刊本《大藏經》一部,明人手抄《冊府元龜》一部和明版經典142冊,計1000卷。該經等藏品經郭沫若鑑定,認為是國內珍寶,囑於保護。第三進為正殿。第四進為後殿即大悲殿。華嚴寺極盛時共有殿宇僧寮130餘間,僧侶80餘人。其寺庵布局嚴謹,結構精巧,殿宇崇宏,雙層歇山,四角飛檐,古樸清雅。華嚴寺前路西設有塔院一座,乃寺中歷代主持藏骨之處。塔頂兩株蒼鬆緊繞塔身,虬曲多姿,故得名“松抱塔”。寺前澗底西側有一巨石,石上有一圓洞,深不可測,用手拍之如魚鼓聲之,故名“魚鼓礦、旁有清人所鐫“雲穴”兩個篆字。寺後半坡“寂光洞”,洞大如屋。山頂一平石,名“望海樓”,立於石上,東望大海,明曠無阻。
藏經閣建在4米多高洞形的山門之上,呈方形;閣高8.2米,闊13.8米,深8米。閣中央大應立四棱形石柱,木構架為抬梁式屋頂,是重檐歇山式。登閣遠看,浩浩湯湯的大海直入眼底。西南群峰林立,閣下松竹青翠。從山門到海濱,通有石砌盤道,名為華嚴路,路旁林木茂盛,怪石嶙峋,可坐可依,遊人多在石上題刻。山門外有塔院一處,內有九級磚塔,為該寺第一代住持僧慈沾墓塔。二蒼松幡屈環抱塔身,名曰“松抱塔”。
四週遊廊貫通,環以雕欄,外檐木柱20撐頂,檐角飾“嘲風”,兩端飾“螭吻”。前為幕式牆,門窗結合在一起,穿堂門,無後窗,頂披黃綠琉璃瓦,雕甍高約40公分,鏤空雲龍
抗清英雄於七遺骨埋藏於寺前路西之塔院,正北為大殿,系斗拱單檐雕甍歇山式建築。內尊釋迦牟尼塑像;東西兩廊為禪堂。由大殿側門再拾級而上,又一院落,是為後殿,內尊觀音;側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住持慈沾師。東北角有西式小樓五間;小院內植桂花、牡丹,十分幽雅。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青島市政府設在這裡。
華嚴寺前西側有一塔院,四周環築圍牆,是寺中歷代住的藏骨。院中的一座七級磚塔埋葬著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師,有兩珠蒼鬆緊繞塔身,虬曲多姿,名“松抱塔”,60年代松樹枯死。與磚塔相對的石塔,是第二代住持善和的藏骨處。相傳是農民起義領袖於七兵敗出家,法名善和,圓寂後藏此墓之中。
華嚴寺門前有一條直通海濱的公路,名“華嚴路”,是1930年寺僧仁棟鳩工破石條築成。沿路蒼松夾道,翠竹成林;有時,煙靄橫空,白雲裊裊,如九天幻境。路旁有石刻“煙嵐高曠”、“東瀛曉色”、“無風海濤”、“蓮池會海”等。

華藏世界

1931年青島市代理市長沈鴻烈華嚴庵贈匾,將其改名為華嚴寺,抗日戰爭期間,日軍侵占青島,流亡的青島政府就設在這裡,後經多次修繕,“文革”期間,華嚴寺受到嚴重破壞,現在的華嚴寺是1999年修葺的。
經政府批准,華嚴寺現已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嶗山區在在積極制定規劃,即將在華嚴寺周圍建立國內唯一的以華嚴宗經典教義為依據的大型佛教文化風景旅遊區“華藏世界”。屆時,華嚴寺下方的“山海奇觀”,上方的“那羅延窟”,將與華嚴寺連為一體。在“華藏世界”中,將出現數千尊隨石形而雕造的佛像,蔚為壯觀。同時還將修建一座寶塔,紀念法顯從古印度求法歸國在嶗山登入的歷史往事。
華嚴寺現為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