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文廟

雲陽文廟

雲陽文廟位於雲陽鎮,為南召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縣張珙創建,後多次重修。據石碑記載:文廟原為“世傳楚王行宮”,楚襄王出巡閱邊時,曾路過雲陽住宿,建“行宮”一座,故名“楚王行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陽文廟
  • 地理位置:雲陽鎮
  • 占地面積:22500平方米
  • 景點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現狀,遺址情況,保護名錄,

遺址現狀

雲陽文廟位於雲陽鎮一小院內。
南召縣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雲陽文廟南北長180米,東西寬25米,占地面積為22500平方米。現存建築有照壁(已改觀)、戟門3間、東西廡各8間、明倫堂5間、配殿3間,另有碑碣5通,古柏樹2棵,以及伴池、狀元橋等,房屋均為硬山式建築。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縣張珙創建;正德八年(1513年),知縣李璽重修;歷經明代嘉靖,清代雍正、乾隆等重修續建,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學宮修建完備。解放前為縣立中學校院,今為雲陽第一國小校址。
照壁建於清乾隆七年,下部為一長方體底座,磚砌平台;中部為一長方體影壁;上部為七彩琉璃瓦護脊。
照壁正面和背面均用陶板鑲砌而成,用七彩描畫。照壁正面的中下方有三個拱形小門,拱形門兩側,分別鑲嵌著兩個栩栩如生的大鯉魚,下面是泛起波浪的大海,恰似一幅鯉魚跳龍門的圖案。寓意是:從學宮出來的學生都要魁名高中,成為國家之棟樑。
照壁脊頂及背面均為七彩琉璃瓦拼接而成的“二龍戲珠”圖形。整個照壁建築,結構嚴謹,工藝精湛高雅,氣勢雄偉壯觀。
照壁西一米處,聳立著一幢“下馬碑”,上面鐫刻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十二個大字。
“南召縣廟學記”碑建於明代成化十八年,據石碑記載:文廟原為“世傳楚王行宮”。據考,南召古時是楚國的邊界地。楚襄王出巡閱邊時,曾路過雲陽住宿,建“行宮”一座,故名“楚王行宮”。
“南召縣儒學之圖”碑,高0.76米,寬0.65米。畫面用線描陰刻法,以簡單線條鮮明地勾勒出文廟全部建築物及名稱。主要建築分三重,排列在由北至南的中軸線上。全部建築80餘間。該碑系明成化年間南陽府同知任義建廟時所立。

遺址情況

經過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國家文物局核定公布我縣不可移動文物55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0處。
全縣不可移動文物550處分類:
古建築121處,古遺址196處,古墓葬4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93處。

保護名錄

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
杏花山猿人遺址、小空山舊石器遺址。
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古建築1處,古遺址4處。)
丹霞寺及塔林、觀嶺新石器遺址、竹園新石器遺址、
下村冶鐵遺址、南召縣楚長城遺址
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0處:
古建築3處,古遺址3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3處,石窟寺及石刻1處。
(其中有19處是楚長城遺址)。
序號
名稱
時代
類別
1
寨上遺址
新石器時代
古遺址
2
亮馬台遺址
新石器時代
古遺址
3
榆樹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古遺址
4
白草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古遺址
5
小余坪遺址
新石器時代
古遺址
6
王莊遺址
新石器時代
古遺址
7
李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古遺址
8
潘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古遺址
9
蓮花池遺址
新石器時代
古遺址
10
娘娘廟遺址
戰國、宋
古遺址
11
沙堌堆冶銅遺址

古遺址
12
銀沙嶺冶銅遺址

古遺址
13
拐角鋪冶鐵遺址
漢、宋
古遺址
14
雲陽文廟

古建築
15
小關清真寺

古建築
16
太山廟冶鐵遺址
漢、宋
古遺址
17
轉角石村興峰寺

古建築
18
大竹園革命遺址
1938年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19
東溝革命遺址
民國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20
魏俊卿等四烈士殉難處
1942年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21
周家寨
戰國
古遺址
22
樓子朵寨
戰國
古遺址
23
川心朵寨
戰國
古遺址
24
周公垛寨
戰國
古遺址
25
祖師頂寨
戰國
古遺址
26
分水嶺關邊牆
戰國
古遺址
27
鯉魚垛寨
戰國
古遺址
28
西花園寨
戰國
古遺址
29
九里山寨
戰國
古遺址
30
關莊寨
戰國
古遺址
31
橫山羅圈寨
戰國
古遺址
32
上官小寨
戰國
古遺址
33
紅石崖寨
戰國
古遺址
34
銀洞嶺寨
戰國
古遺址
35
白莊邊牆
戰國
古遺址
36
洞街荊子垛寨
戰國
古遺址
37
水洞嶺寨
戰國
古遺址
38
頭道河寨
戰國
古遺址
39
北湖寨
戰國
古遺址
40
蠶業章程碑
清代
石窟寺及石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