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仔木

雞仔木

雞仔木(學名:Sinoadina racemosa (Sieb. et Zucc.) Ridsd.)是茜草科、雞仔木屬半常綠或落葉喬木,高可達12米;樹皮灰色,粗糙;小枝無毛。葉對生,薄革質,葉片寬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上面無毛,下面無毛或有白色短柔毛;裂片近圓形,跨褶,早落。常排成聚傘狀圓錐花序式;花具小苞片;花萼管密被蒼白色長柔毛,萼裂片密被長柔毛;花冠淡黃色,花冠裂片三角狀,小蒴果倒卵狀楔形,5-12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貴州、湖南、廣東、廣西、台灣、浙江、江西、江蘇和安徽;日本、泰國和緬甸也有分布。多生長於海拔330-950米(雲南可達1300-1500米)處的山林中或水邊。

雞仔木木材褐色,供制家具、農具、火柴桿、樂器等。樹皮纖維可制麻袋、繩索及人造棉等。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半常綠或落葉喬木,高4-12米;未成熟的頂芽金字塔形或圓錐形;樹皮灰色,粗糙;小枝無毛。葉對生,薄革質,寬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9-15厘米,寬5-10厘米,頂端短尖至漸尖,基部心形或鈍,有時偏斜,上面無毛,間或有稀疏的毛,下面無毛或有白色短柔毛;側脈6-12對,無毛或有稀疏的毛,脈腋窩陷無毛或有稠密的毛;葉柄長3-6厘米,無毛或有短柔毛;托葉2裂,裂片近圓形,跨褶,早落。
頭狀花序不計花冠直徑4-7毫米,常約10個排成聚傘狀圓錐花序式;花具小苞片;花萼管密被蒼白色長柔毛,萼裂片密被長柔毛;花冠淡黃色,長7毫米,外面密被蒼白色微柔毛,花冠裂片三角狀,外面密被細綿毛狀微柔毛。果序直徑11-15毫米;小蒴果倒卵狀楔形,長5毫米,有稀疏的毛。花、果期5-12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四川、雲南、貴州、湖南、廣東、廣西、台灣、浙江、江西、江蘇和安徽;日本、泰國和緬甸也有分布。喜生於向陽處,多生長於海拔330-950米(雲南可達1300-1500米)處的山林中或水邊。常與甜櫧馬尾松米櫧、木荷、青岡天竺桂等混生,有時出現優勢林分。
雞仔木雞仔木

繁殖方法

採種:在20-40年生健壯的母樹上採種。雞仔木種子成熟即球狀果穗變成褐色,總梗、果柄乾枯,果球由硬而緊變成鬆軟,此時便應及時採摘,以免蒴果開裂,種子散落。採下的果球曬乾後稍加揉搓即可散開脫出種子。種子極其細小且具翅,最好用細眼網篩剔除果瓣、中軸、乾花葯等雜質。一般淨度較低。淨種去雜的種子貯藏於高幹燥地方。待次年春季播種。
雞仔木雞仔木
播種:雞仔木發芽需要十分充足的水分,甚至可以在被水淹沒的沙上發芽;發芽適溫為32℃;以濾紙作為發芽基質為好;置床後約20天開始萌發;60天內發芽率為27-30%;雞仔木一般採用撒播,不必覆土,但應保持床面有充分的水分,出土萌發。亦可條播,每畝播種量1.5-2千克。播種時,因其種子細小,細心操作,覆土要淺,並加蓋草。出苗後幼苗纖小,早期生長緩慢。需要精細管理。

栽培技術

幼苗撫育:幼苗出土後,揭除蓋草,此後,勤除雜草,天旱時灌水,一般二年生苗,供出圃造林。
雞仔木雞仔木
造林方法:雞仔木屬陽性樹種,除在山區規劃造林外,半山區、丘陵亦可栽植,株行距2米×2米或2.5米×2.5米均可。
撫育管理:造林後,每年中耕除草2次。待林木出現分化後,粉刺酌情疏伐。

主要價值

雞仔木是一種速生的用材樹種。材積年平均生長量0.011立方米。主幹明顯,通直、飽滿。樹皮率15.1%,木材橫斷面,生長輪明晰。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灰綠褐色,邊材黃灰色。紋理直,結構細,質重一般,略軟,加工容易,刨面光滑,乾燥過快,有開裂現象。可供農具、家具、樂器、箱合、火柴乾和室內裝飾裝修等。樹皮含纖維約28.8%,可制繩索、織麻袋供人造棉原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