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絞線乙太網

雙絞線乙太網 指的是一個乙太網物理層使用多根絕緣銅線電纜成對雙絞來傳送--也就是說,在這個網路里網際網路協定提供了數據鏈路層的服務。其他的乙太網電纜標準適用同軸電纜或者光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絞線乙太網
  • 外文名:Ethernet over twisted pair
  • 領域:計算機
簡介,纜線,乙太網,參看,

簡介

雙絞線乙太網指的是一個乙太網物理層使用多根絕緣銅線電纜成對雙絞來傳送--也就是說,在這個網路里網際網路協定提供了數據鏈路層的服務。其他的乙太網電纜標準適用同軸電纜或者光纖
有許多種不同的標準適用於這種基於的線的物理媒介。最廣泛使用的包括10BASE-T100BASE-TX1000BASE-T(吉比特乙太網), 速率分別為10Mbit/s, 100Mbit/s, and 1000Mbit/s (1Gbit/s)。這三種標準都使用相同的連線頭。更高速的設計幾乎都兼容較低速的標準,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同速率標準的設備可以自由混合使用。它們都使用8個觸點的水晶頭,通常在雙絞線乙太網中叫做RJ45。線纜通常使用四對或者更多的雙絞線。這三種標準中的每一個都同時支持全雙工和半雙工標準。按照標準,它們都在長達100米以上的距離正常運作。
標準名字來源於所使用的物理介質。數字指的是每秒最大理論傳送兆數。BASE是英文baseband的縮寫,表示沒有使用頻分復用或者其它頻率轉換技術;每一個信號在一個單一頻率上完全控制線纜。T代表雙絞線纜,在這裡每一對傳送信號的雙絞線互相纏繞以在(FEXTNEXT之間)減少電磁干擾串擾。在同一種傳送速率下有多種不同的標準,它們之間以一個字母或數字跟隨T之後的方式來區隔,例如TX。某些高速標準使用同軸電纜,則分配代號為CX

纜線

雙絞線乙太網標準中大多數線纜是纏繞成“直連線”或稱平行線(兩端接頭 pin 1 對 pin 1、pin 2 對 pin 2 等),而其他情況下需要纏繞成“交叉線”或稱跳線(即接受端對傳送端同時傳送端對接收端)。
10BASE-T和100BASE-TX僅需要兩對線即可運作,也即設備端的網卡僅使用了RJ-45接口中的兩對針腳:pins 1 和 2 (傳送信號),pins 3 及 6 (接收信號)。由於10BASE-T和100BASE-TX僅需兩對線而5類線有四對線,因此儘管不符標準但卻的確可以在一根5類線纜上利用正常情況下未被使用的線對(pins 4–5、7–8)以10和100 Mbit/s的速率來同時運行兩個網路。但是,1000BASE-T與乙太網供電需要同時使用四對線。
T568A或T568B標準規定了雙絞線的8根線接入RJ-45接口時的線序。兩個標準的區別是:傳送信號的一對線與接收信號的一對線交換了位置。習慣上為10或100 Mbit/s 乙太網纏繞線纜是依據T568A或T568B標準。線纜一端為TIA-568A標準纏繞而另一端以TIA-568B標準纏繞通常被稱為交叉纜線。一根交叉線連線起來的兩台設備,設備1的網卡的傳送端連線到了設備2的網卡的接收端,同樣設備1的網卡的接受端連線到了設備2的網卡的傳送端。對於10M網與100M網,不同性質的設備相連(如計算機與交換機之間)要使用交叉線。對於千兆網,使用了全部8根線的交叉線相連。
現在的交換機的各連線埠一般都能自動識別並自適應交叉線及平行線。因此,僅使用交叉線基本能適應各種情形。
在568標準的解釋中,Tip and Ting指的是TRS連線器,即等同於連線器的正負極部分。一個100BASE-TX傳送器提供三種不同電壓: +1V、 0V 或是 −1V。

乙太網

乙太網(英語:Ethernet)是一種計算機區域網路技術。IEEE組織的IEEE 802.3標準制定了乙太網的技術標準,它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子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定的內容。乙太網是目前套用最普遍的區域網路技術,取代了其他區域網路標準如令牌環FDDIARCNET
乙太網的標準拓撲結構為匯流排型拓撲,但目前的快速乙太網(100BASE-T1000BASE-T標準)為了減少衝突,將能提高的網路速度和使用效率最大化,使用交換機(Switch hub)來進行網路連線和組織。如此一來,乙太網的拓撲結構就成了星型;但在邏輯上,乙太網仍然使用匯流排型拓撲和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即載波多重訪問/碰撞偵測)的匯流排技術。

參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