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研製歷史,產品分類,支架構造,優質特徵,適用範圍,急性心肌梗塞,不穩定型心絞痛,勞力型心絞痛,法洛四聯症,複雜先心病,使用方法,使用期限,質量問題,問題曝光,背景介紹,原因分析,解決方案,
研製歷史
20世紀八十年代初,一位阿根廷醫生構想用支架撐開硬化、狹窄的心臟冠狀動脈。
1984年,中國進行了第一例心臟支架介入手術。
第一代金屬支架
研發冠狀動脈支架最初的挑戰是,如何將它做得既韌又硬。支架韌,則可以通過方向不定、分支角度較大的冠狀動脈;支架硬,則可以撐住已被擴開的狹窄動脈內腔,使其不會回縮。支架設計工程師在選材和構造上,經過不懈努力,解決了種種的難題,終於成功地生產出了第一代動脈支架。
第二代藥物塗層支架
當金屬支架成功地用於臨床治療後,第二個挑戰就是如何克服人體對支架的“攻擊”。原來,機體把支架當成異物,把支架和動脈膜接觸的部位當成創傷區。有了創傷,人體就要對其進行修復。於是,動脈的支架處就會出現炎症反應。許多病人,尤其是糖尿病人,在金屬支架周圍出現嚴重的疤痕組織增生。這種疤痕組織增生,嚴重的時候可以造成暢通了的動脈重新狹窄,甚至堵塞。
科研工作者經過努力,終於將藥物和支架結合在一起,那就是在金屬支架表面“鍍上”一層藥膜。這種支架植入體內後,藥物便會緩慢釋放出來,抑制疤痕組織在支架周圍生長,保持冠狀動脈通暢。擔心支架作為異物刺激局部組織的顧慮消除後,醫生的手腳就放開了,支架的長度和使用範圍也增加了。有些病人甚至植入2~3個首尾相連的支架,在原來狹窄部位的前後“擴大戰果”。這種經藥物處理過的支架便是第二代動脈支架。
第三代生物可吸收支架
鍍膜支架上的藥物終會耗盡,到那時,醫生和患者又將面對開始的問題。21世紀初,比利時科學家報導了一種新型動脈支架。這種支架和傳統的支架不同,它可以在體內自行溶解,被機體吸收。這種新型支架在動脈狹窄時可以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當急性期過去、支架作用完成、血管重新塑形後,它可以溶解、消失,從而避免了局部炎症反應的不良後果。
研究發現,新型支架在植入7~10天后開始被機體吸收,3個月內完全消失,6個月後,將近80%的動脈仍然保持暢通。最重要的是,與經典支架相比,這種可溶性支架可能給病人留有多次導管治療的餘地。儘管初步試驗只有少量患者,而且擴張的動脈不是冠狀動脈,而是膝關節以下的小動脈。然而,大型臨床實驗已經在計畫之中。一旦經過冠狀動脈擴張實驗,證明了這種新型支架的擴張效果可與藥物塗層支架相比,醫患雙方就可以選擇第三代動脈支架。
產品分類
根據支架的設計不同,可以分為網狀支架(wallstent)、管狀支架、纏繞型支架、環狀支架。、
根據支架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316L不鏽鋼支架、鎳支架、鉭支架。
根據輸送方式的不同,分為球囊膨脹性支架和自膨脹性支架。
根據特殊用途而設計不同的支架,如適合分叉病變的支架和適合分支的支架以及針對冠狀動脈瘤或穿孔的帶膜支架。
支架構造
心臟支架使用的物料有不鏽鋼,鎳鈦合金或鈷鉻合金,而不同支架又有不同的構造:
1、傳統支架(bare-metal stent),單純的金屬網狀管。
2、塗藥支架(drug-eluting stent),以藥物抑制管道細胞增殖防止血栓的形成而展開支架。
3、覆蓋式支架。
優質特徵
理想的支架應具備以下特徵:
(1)靈活;
(2)示蹤性好;
(3)頭端(profile)小;
(4)不透x光;
(5)抗血栓;
(6)生物相容性好;
(7)擴張性能可靠;
(8)支撐力好;
(9)覆蓋好;
(10)表面積小;
(11)符合流體力學。
截止2011年,在套用的支架中,沒有一種支架能夠完全滿足上述所有特點,每種支架都有各自的特性,熟悉各種支架的特性是保證介入治療成功的保證。
適用範圍
不是每個冠心病患者都適合使用心臟支架,真正需要介入治療的病人約占20%。
急性心肌梗塞
心梗發生後6小時內應儘快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介入治療,快速開通已經閉塞的血管,其心功能恢復的效果比溶栓、藥物治療都要好。
不穩定型心絞痛
因有可能演變成急性心肌梗塞,適宜放置心臟支架。
勞力型心絞痛
患者走路稍遠一點,可能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症狀。而安靜地坐著或休息一會兒,症狀就會緩解。
法洛四聯症
患者冠狀動脈解剖異常,經皮右室流出道置入心臟支架較單純外科手術風險小。
複雜先心病
重度肺動脈狹窄或肺動脈閉鎖等複雜先心病,適宜經皮動脈導管內放置支架。
使用方法
治療時,醫生先將極細的導管通過血管伸到動脈狹窄的部位;然後,用一個可充盈的膠皮氣球將狹窄部位撐開;最後,將動脈支架撐在已被擴張的動脈狹窄處,防止其回縮。退出所有的導管後,動脈支架就留在了已經被擴張的動脈狹窄處。
使用期限
支架在植入術後6~8月時可出現支架內再狹窄,也就是說支架內可以出現再堵塞。最初金屬支架年代再狹窄的發生率約20%(15%~40%);藥物支架時代再狹窄發生率下降到9%左右。如果術後半年時複查冠脈造影,未出現支架內再狹窄,一般說來以後就很少會出現再狹窄了。 但並不是永遠都不會出現再狹窄了。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不一定完全歸於支架本身。如果支架植入後,患者未能堅持服藥,沒有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得不理想,原本正常的血管就可能會產生新的病變,支架部位出現再狹窄。
質量問題
問題曝光
2012年10月14日,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在第23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稱心臟支架一半不靠譜,暴利達9倍超販毒,在穩定的情況下,不建議做支架。
背景介紹
中國是心臟介入手術的大市場,且增速驚人。2000年中國心臟介入手術的數量是兩萬例,到了2011年,這個數據激增至40.8萬例,增長了20倍!有業內人士稱,中國每台心臟介入手術平均使用約1.6個支架,依此推算,2011年中國介入支架使用量超過65萬個!
原因分析
支架的瘋狂首先跟心血管病的爆發有關。截止2009年,我國心血管病人至少有2.3億,高血壓患者兩億,腦卒中患者700萬,心肌梗死患者200萬,心力衰竭患者420萬,先心病患者200萬,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兩個人患心血管病。同時,該報告還預估我國每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數大約在300萬人,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病。
瘋狂的另一個原因是暴利。安裝一個心臟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廠價格高數倍甚至十幾倍的錢。一個國產的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可到了醫院便成了2.7萬元;一個進口的心臟支架,到岸價不過6000元,到了醫院便成了3.8萬元。9倍的心臟支架暴利已經超過了販毒。
解決方案
合理地使用介入技術無可厚非,不過,支架泛濫則是中國醫學界非常可悲的現象。和心血管疾病做鬥爭最重要的手段是改變生活方式,而不是狂做支架,畢竟此病的根源在於後天不良的生活習慣。
“打麻將一天十幾、二十幾個小時不動,不僅會導致心肌梗死和卒中,還會造成一系列的惡果。長期坐著不動,腿上會長血栓,血栓脫落一旦走到肺部,會導致人猝死,比心肌梗死還快。所以要從文化傳統上改變不健康的習慣和行為。而且麻將桌上還容易激動,出現一些本該避免的危險事件。
事實上,18世紀一些醫學專家就描述了冠心病、心絞痛的症狀,那個時代沒有支架,沒有搭橋,也沒有硝酸甘油,當時一位英國醫生把病人組織起來,到空氣新鮮的森林裡伐木,每天鋸樹30分鐘,三個月後,絕大多數患者心絞痛消失了。
路在腳下、走向健康、從心做起。我想能走的走起來,能動的動起來,顯然會對高血壓、肥胖這些慢性病起到最大的效果。如果我們走起來,就找到了撬動健康中國的支點。這點力量可以獲得綜合的防治效果,對糖尿病、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實現一石多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