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黃柏鄉

集安市撤併的原行政區之一.黃柏鄉地處集安市城區東北23公里。原名黃柏甸子,因平甸地黃柏樹成林而得名。位於東經126019’~126033’,北緯41014’~41032’之間。東與青石鎮相連,西與陽岔鎮接壤,北與通化縣、渾江市毗鄰,西南與太王鄉交界,南臨鴨綠江。鄉境東西寬11公里,南北長 25.4公里,面積292.36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集安市黃柏鄉
  • 類型:原行政區
  • 隸屬:集安市
  • 位置:集安市城區東北23公里
行政沿革,資源優勢,經濟實力,

行政沿革

黃柏鄉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懷仁縣劃歸輯安縣,仍為祥和保。民國初期屬東一鄉祥和保。民國十二年始隸屬四區。偽滿時期屬輯安縣第一區大荒溝保黃柏甸子二甲,下套村以上歸四區良民保管轄。 1945年為八區政府所在地。
1956年 2月,成立黃柏鄉、良民鄉,隸屬黃柏區公所。同年8月,撤銷黃柏區公所,並將所轄黃柏、良民、大青溝、陽岔 4個鄉劃歸縣人委直接領導。
1958年9月,將大荒溝鄉、黃柏鄉、良民鄉合併成立黃柏鄉和鴨江人民公社。同年12月改稱黃柏人民公社。至1961年,崔京洙任書記,鄒本仁任社長。
1961年5月,黃柏人民公社調整為黃柏、陽岔2個人民公社。至1968年,黃柏人民公社由崔京洙、趙廣玉先後任書記,鄒本仁、季升東、鮑洪忠、隋增有先後任社長。
1968年8月,成立黃柏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至1980年,王華岳、郝志誠、王國升、曹啟文、逄學文先後任書記,趙廣玉、王華岳、郝志誠、王國升、曹啟文、逄學文、高玉峰先後任主任。
1980年8月,黃柏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改稱黃柏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至1983年,曹啟文任書記,劉太平、高立仁先後任主任。
1983年3月,黃柏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為黃柏鄉人民政府;轄黃柏、石湖、秋皮、下套、望江、蒿子溝、長川7個村。至1997年,孫敬波、朱世輝、鄒本春、鞠立福、由衛國先後任書記,高立仁、朱世輝、孫德成、孫公玉先後任鄉長。
1997年1月,撤銷黃柏鄉,將原黃柏鄉行政區域整建制劃人青石鎮。上年底,黃柏鄉有居民1785戶6286人(非農業人口413人),由漢族、朝鮮族、滿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組成。

資源優勢

黃柏鄉北部環山,南部臨鴨綠江一帶。年平均氣溫7.1CC,無霜期15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50~1000毫米。境內黃粘土、高嶺土資源十分豐富,是建築業制磚的優質材料。山脈主要有老虎山、四方頂子山、東老平坨、西老平坨、直溝嶺、二十四盤嶺、青石嶺、新開嶺等。主要河流有鴨綠江及支流石湖河、秋皮河等,水資源豐富,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15.8%,為發展養鴨、養魚等養殖業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境內有全市惟一的原始森林,山林面積占總面積的80%,森林資源和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有山芹菜蕨菜、山地瓜、龍芽楤木(刺龍芽、刺嫩芽)、猴腿、刺五加等山野菜,是生產野生綠色食品的山野菜資源的天然儲備庫。
主要礦產有鉀長石透輝石花崗岩等。域內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高句麗貴族墓葬長川1號墓、2號墓等名勝名跡。

經濟實力

黃柏鄉原以種植糧食為主。1985年,鄉黨委、鄉政府根據區域和資源優勢,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率先在下套村四組建立了全縣第一個山葡萄種植園。發展山葡萄185.9公頃,山楂307.1公頃,其它種類水果503.7公頃。建起了關東山珍製品廠,年生產山野菜、板栗、山楂罐頭等300噸。與日本合資組建了祥和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果茶等食品飲料),使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1997年,黃柏鄉並人青石鎮後,調整了農業種植結構,擴大了葡萄、板栗、山楂等種植面積。林下參的發展已成為全鄉重要致富項目。沿鴨綠江居住地的農民大力發展養鴨業,所產的鴨蛋馳名省內外,並申報了國家專利01996年,耕地面積483.6公頃,其中水田45公頃。有鄉辦企業、民營企業17戶。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1436.6萬元,其中農業收入539.5萬元,林業收入136萬元,牧業收入164.8萬元,哈什螞養殖、水產等漁業收入43.8萬元,工業收入262.2萬元,建築業收入48.5萬元,運輸業收入66.4萬元,商飲業收入54.4萬元,服務業收入28.5萬元,其他收入92.5萬元;人均純收入22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