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鎮(河南省平輿縣陽城鎮)

陽城鎮(河南省平輿縣陽城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陽城鎮(原行政名後劉鄉,現行政名陽城鎮)位於平輿縣西北部22公里,地處平輿、汝南上蔡三縣結合部,東西連線項城駐馬店兩市,是貫通東西南北的交通中樞。據史料記載:原後劉鄉新集村周莊一帶古為陽城,春秋戰國所置,前 506年,蔡滅沈屬楚。因南臨一條發育古老的水道——荊河,取“山南水北為陽”之意,故名“陽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陽城鎮
  • 外文名稱:yangcheng
  • 別名後劉鄉
  • 行政區類別:河南平輿縣
  • 政府駐地:陽城鎮
  • 面積:99平方公里
  • 人口:67239
  • 方言:中原管話(漯項片)
  • 氣候條件:溫帶
  • 著名景點:陳勝紀念碑遺址、袁式祖墓
  • 車牌代碼:豫Q
  • 名人:陳勝、袁安 
行政黨務,歷史文化,陽城鎮農業,

行政黨務

陽城鎮行政
陽城鎮位於平輿縣西北部22公里,地處平輿、汝南、上蔡三縣結合部,東西連線項城、駐馬店兩市,是貫通東西南北的交通中樞。
平輿陽城鎮地理圖平輿陽城鎮地理圖
全鎮總面積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7150畝,轄張萬寨、張老人2個居委會,胡嶺、寺埠口、孫鮑、張莊、新集、劉寨、馬李坡、張營、西賈、嶺王、馬劉、劉吾、洪山廟、位莊、丁營等15個行政村,149個自然村,285個村民組,有15448戶,總人口67239人,其中農業人口67245人,非農業人口1317人。
陽城鎮黨務領導班子介紹
陳擁華:陽城鎮黨委書記
田建中:陽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楊文高:鎮黨委副書記 分管城建
王 明:鎮人大主席、分管民政、政法
陳海軍:鎮紀委書記、武裝部長、分管紀檢、武裝
王忠輝: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農業
賀若軍:正科級幹部、分管項目建設
王 玲:副鎮長、分管文教衛生
黃三虎:副鎮長、協助搞好城建
楊 鋒:黨委委員、黨委秘書、宣統委員、分管黨政辦
劉銀松:鎮綜治辦主任、分管計畫生育

歷史文化

陽城鎮燦爛的古代
據史料記載:原後劉鄉新集村周莊一帶古為陽城,春秋戰國所置,前 506年,蔡滅沈屬楚。因南臨一條發育古老的水道——荊河,取“山南水北為陽”之意,故名“陽城”。
汝南境秦代置陽城縣,既見於《史記》中的唐代人註疏,又見於明、清的方誌資料。《明一統志》卷三十一《古蹟》:“陽城故城在(汝寧)府界,漢置縣屬汝南郡,東漢省入汝陽”。明李本固《汝南志》、清嘉慶《汝寧府志》對陽城故城位置的記載亦同。康熙二十九年《上蔡縣誌》卷之一《輿地誌》記曰:陽城在上蔡縣東南,汝陽、平輿之間。“曹魏(應為東漢)廢入汝陽”。民國年間由藏勵龢先生主編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道:漢代陽城侯國(又稱陽城縣)“在今河南汝南縣界”。所謂“界”,即“境”也。“汝寧府界”、“汝南縣界”即汝寧府境,或汝南縣境。
平輿陽城鎮名人系列(1)
陳勝,字涉,汝南陽城(今平輿西北)人。年輕時給人當僱工耕田,經常對同伴們發出感慨:“苟富貴,勿相忘。”同伴們都笑他是痴心妄想。涉反駁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表明了非凡志向。秦二世謀位後,徵發河南各地壯丁900人奔赴長城邊的漁陽駐防。陳勝與陽夏人(今太康)吳廣二人被指定為隊長。隊伍在官兵監視下一路曉行夜宿,至大澤鄉卻遭遇一場連降二十天的大雨,耽誤了行程期限。按當朝例律全部要斬首。於是,陳勝便與吳廣、正陽人呂臣等決定揭竿而起,拚死抗爭。通過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等一番精心策動,殺掉秦尉,發動了中國歷史上首次農民起義,很快攻占陳縣。部下擁戴陳勝為王,建立國號張楚。義軍提出“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得到了天下的回響,起義軍風捲殘雲般地向西挺進,直逼鹹陽。後秦二世發驪山刑徒十萬,與起義軍激戰。吳廣戰死,陳勝撤出張楚國都陳縣,途中被車夫莊賈殺害。呂臣則率一支以奴隸為主力的蒼頭軍,退到正陽閭河一帶,繼續開展鬥爭。義軍曾一度攻下陳縣,殺死叛徒莊賈,並安葬了領袖陳勝。據說陳勝之墓一為明墓,一為暗墓。呂臣明著把陳勝葬在芒碭山,暗裡把屍骨運回了陳勝老家,這叫葉落歸根。老鄉們暗裡把陳勝埋葬之後,就對外傳說陳勝葬在了芒碭山,以防暴秦派人掘墓。關於陳勝的功績,太史公大為讚嘆,說:“涉雖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予陳涉之功所以甚秦之罪也。嗚呼!涉亦人傑也哉!”
《史記》和《漢書》,均載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鄉里在陽城。不僅如此,《明一統志》和汝南諸志的纂修者還在《人物誌》中聲明陳勝為汝南人,並為其著重立傳。如《明一統志》卷三十一《人物》:“陳勝汝南陽城(人),少時嘗與人庸耕,秦二世發閭左戌漁陽,勝與陽夏人吳廣,度失期法當斬,謀舉事。
據上述文獻資料所載(參閱《呂氏春秋·上德篇》“墨者,子孟勝,善荊之陽城君”條、《漢書·外戚恩澤侯表》汝南“陽城繆侯劉德”條以及《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輿地廣記》的記載),汝南陽城名稱的歷史沿革大致輪廓是:“春秋屬沈蔡,戰國屬楚”。在春秋戰國時期原後劉新集村委一帶是楚悼王王族陽城君封國,著名楚辭作家宋玉賦有“惑陽城、迷下蔡”之語。楚悼王去世時,陽城君在喪所圍攻吳起,誤射中王屍,按律治罪當斬,陽城君避難出走,楚收回封地。以後魏不斷聯合韓、齊等伐楚,魏、韓先後占領了楚國上蔡、安城等大片領土。原為楚國領土的汝南一帶成為楚魏二國之境,汝東形成一道楚、魏邊疆線——魏長城(鴻溝)。距魏長城不足8公里的陽城,成為楚國的軍事重鎮。
前221年,統一六國後,置陽城縣,屬陳郡;西漢陽城改屬汝南郡,地節四年(前66年)封宗正劉德為陽城侯。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劉向是劉德之子,王莽尊崇的國師劉歆是其孫。西漢末年王莽攝政,天下大亂,劉德曾孫劉颯(讀sà)嗣位後“敗絕”。東漢光武帝劉秀為削減官僚機構,減輕庶民負擔,去武官進文吏,省並郡縣,陽城併入汝陽。為平輿、宜春、汝陽三縣之地,後宜春、平輿縣裁,盡歸汝陽。
1913年汝陽更名“汝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51年4月26日決定,析汝南置平輿縣,汝東八個區劃歸平輿縣,陽城故城也劃入平輿縣境。
經考察,陽城故城位於汝南縣城東北29華里,上蔡縣城東南50華里,平輿縣城西北40華里的原後劉鎮周莊。東漢時因此處地脈高凸,水患不浸,成為世家大族袁安的莊宅。唐代建設陽城寺院,現存有袁氏墓群和陽城遺址及黃鷺殿遺址等。
“陽城”一名不但有文獻記載,也有史實見證
陽城鎮境內現有陽城故城遺址、戰國魏長城(鴻溝)遺址、戰國楚國的軍事城堡遺址、韓古城、袁家冢、商王廟、洪山廟遺址。從人文淵源上看,自殷商至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為主流,兼容東方齊魯文化、南方荊楚文化、北方燕趙文化和西方秦晉文化等周邊多種文化內涵。西漢末年,佛教東漸,“陽城”之地成了各派宗教勢力競相匯聚之處,境內道觀、塔寺遍布,儒、釋、道三家鼎足而立,並出現了一廟拜三佛的陽城寺院奇特文化景觀。
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陽城”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哺育了一大批彪炳史冊的文化名人。陽城是“四世三公”袁安的故里,同時也是袁氏的發祥地。有為反抗秦二世的暴政,發動了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陳勝。
平輿陽城鎮文化遺產系列(2)
袁家墓,位於陽城鄉孔東村西,東漢墓冢,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3座,南北排列,占地400平方米,高4.7米,是東漢和帝時司徒袁安及其家族的墓冢。中冢被日本侵略軍挖掘,北冢在文革期間被挖掘,只有南冢完整。北冢出土文物有鎦金連盞燈、高燈、玄武俑、鑲金背銘文刀、陶豬、五銖錢等,還有大量的塗坯彩陶器物碎片。墓室一側有完整的磚砌紅彩耳室。
陽城鎮西5公里的新集村袁家冢,埋葬著東漢時期著名的政治人物袁安及族人。如今,袁家冢地面存有兩座高約12米的巨大墳瑩,北冢為袁安之墓,南冢為袁安次子袁敞之墓。東漢汝南郡袁氏家族非常出名,即使是當代,許多袁氏後人都以是這一支的後裔而自豪。民國梟雄袁世凱就自認為是袁安後人,其家族宗譜以“汝南家聲舊,舜裔世澤長”開篇。清人顧泰民在遊歷袁安故里時寫詩稱:“縱是汝南多月旦,應教此事獨推袁。”
據香港袁氏宗親總會永遠會長袁雄昆介紹,全世界袁姓華人約800萬,有近200萬人認為自己是東漢袁安的後人,每年清明前後,來自世界各地的袁安後人只要有時間,不論路途遙遠,都會來到里拜祭祖先。
平輿陽城鎮文化遺產系列(3)
洪山廟,遠古名曰“穀神廟”,據考證是殷紂王之子殷洪大難餘生,自號“洪山隱居”(又稱洪山道人)隱遁處,殷洪發明了馬佩嚼,為我國提供馴馬技術,後拜師於原始天尊。傳說《洪範》即撰著於此。洪山廟創修於殷周,歷代重修,今存殘碑斷碣十餘塊。著名的有響石玄武座的“太子千秋”碑。主要殿閣為:洪君殿、先王殿、穀神殿、玉皇閣、牛王宮、馬王殿、龍王殿、奶奶殿、閻王殿等殿宇。
陽城鎮近現代歷史上的革命成長曆程
1937年秋,原在武漢、開封等地的汝南、平輿籍共產黨員和青年學生劉德勤(劉運福)、馬鴻謨、游志昆(游雲峰)、章振州、張子明、趙文衡(趙風藻)、商毅、左風崗(左明)、萬宗海、詹才華等先後返回家鄉。這批熱血青年,深受“一二?九”運動的影響,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他們大多是汝南六中畢業的學生,經過相互聯繫,發起成立了“汝南青年抗日救國團”。在團章中明確提出:本團是愛國青年的群體團體,宗旨為聯絡各界青年,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凡是具有正義感,主張抗日的人就進行聯合,對破壞抗戰著則無情鬥爭。在國共合作的抗日形勢下,他們取得了當地駐軍的支持,並呈請國民黨汝南縣政府備案批准。
1937年10月,青年抗日救國團在汝南城內後龍庭隆重舉行成立大會,各界代表知名人士近300人應邀參加。大會通了團章,民主推選游志昆為主任委員,趙文衡為副主任委員。團部辦公地點設在後龍庭,下設組織、宣傳、總務三個股。青年抗日救國團建立後,汝東各地紛紛回響,相繼建立 14個分團。陽城鎮的新集、張萬寨分團,負責人劉德勤(劉運福),他們以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為宗旨,以宣傳抗日組織青年、進行募捐、動員參軍、優撫抗日家屬和鍛鍊培養抗日骨幹,原後劉青年抗日救國團在劉德勤的領導下,一直堅持到1939年春,為革命事業作出了極大貢獻。
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南下到達汝東地區,因前有情敵阻攔,後有重兵追擊,為了按上級命令疾行,準時到達大別山區,保障一部分重型武器、軍需設備、被服等,不致途中丟失,甚至落入敵手,經劉鄧首長同意,劉鄧大軍後勤部門留一個營的兵力,以張萬寨北有南馬腸河,東有洪河、茅河,南有荊河,河流繞抱,此寨高壘深溝,固若金湯,河流遮蔽,區位偏僻的特點,出敵不意,建張萬寨兵站,因四周皆敵占區,守軍指揮員反覆走訪寨中各戶民眾,進行保密宣傳,並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與民眾共處,操練亦不出寨門,日夜站崗放哨,使當地土匪望而生畏。秘密從事供應、運轉、收發、保管各種軍用物資的工作。時稱“百裏白區一寨紅”。因駐軍宣傳工作到位,軍民關係融洽,該寨民眾覺悟高,保密工作做得萬無一失,張萬寨兵站一直堅持到汝南解放。
1949年2月,汝南全境解放,為使汝東的區級組織分布趨於合理,中共汝南縣委決定撤銷雙廟、東龍王廟、萬寨3個區,建立廟灣、西洋店、城東(李屯),將射橋更名寺平埠口。汝東設楊埠、平輿、寺平埠口、廟灣、西洋店、城東6個區。各區委領導成員亦進行調整,中共寺平埠口區委書記王登甲,區長郝石清,副區長王心法。
1948年夏,中共射橋區委、區政府在陽城鎮境建鄉村政權。胡志高,原後劉鄉胡嶺村人,胡嶺行政村長,同年被國民黨反動派網羅的土匪武裝殺害於胡嶺村一帶。朱合計,原後劉丁營人,1918年生,1947年參加革命,1948年在萬冢大劉莊犧牲。張文景,原後劉鄉魏莊人,1918年生,濱海軍區戰士,1948年,同張榮耀區長並肩戰鬥,壯烈犧牲於十字路鄉的魏莊一帶。
陽城鎮的名稱更改獲得人民政府的同意
平輿縣後劉鎮更名為陽城鎮後,原後劉鎮行政區域整體劃歸陽城鎮管轄,鎮政府駐地不變。

陽城鎮農業

平輿陽城鎮積極備“三秋”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制定應急預案。該鎮成立了以鎮長任指揮長的“三秋”工作指揮部,實行領導包片、幹部包村包田塊的措施,明確任務、層層落實責任。同時,還組織包村人員村幹部及教師成立了18個三秋突擊隊,針對孤寡老人、五保戶及外出務工人員等困難家庭進行救助幫扶,確保秋收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是加強宣傳。大力營造禁燒宣傳氛圍,提高村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利用宣傳車、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等形式進行宣傳。共出動宣傳車4輛,懸掛橫幅150 幅,張貼標語600條,明白紙25000份,公告200份。
三是加強督促檢查,加強包村領導和包村部門的職責,明確責任,要求包村幹部和包村單位提高認識,深入田間地頭工作,對各項焚燒措施的落實進行跟蹤督查,杜絕焚燒桔桿事件發生。
四是積極做好農機、化肥、農藥等農資供應。組織技術人員對全鎮所有農機具進行了全面檢修,並鼓勵村民積極購進新農機。供電所積極做好線路檢修工作,以確保秋收期間線路暢通。協調農資供銷部門積極做好農資供應,已準備優質良種25萬斤、化肥 250噸、農藥10噸。
五是實行獎懲制度,對在“三夏”工作中成績突出的,通報表揚並給予物質獎勵。對出現焚燒現象,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通報批評並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平輿陽城鎮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工作
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平輿陽城鎮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把做好土地流轉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工作。
以包村幹部、村幹部為主線,印製10000多份宣傳頁深入農戶、田間地頭,廣泛進行土地流轉相關政策的宣傳工作。
改變種植結構,廣泛種植高粱,積極協調河南海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每畝每年1000元的價格與廣大農戶簽約集中承包農民的土地,農民畝產可增收200多元。
積極協調招商引資企業用工、幫助農戶家門口就業,解決了廣大農戶從土地上解脫出來之後的就業再增收問題,每位務工農民年可增加收入2萬多元。陽城鎮土地流轉工作進展順利,已簽約土地流轉3600餘畝。
平輿陽城鎮抓好年關安全生產工作
陽城鎮連續多次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工作,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年關將至,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將此項工作抓好抓牢。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統一安排部署大排查工作,各個村社配合協調、落實具體工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引導相關部門對企業和個體做好安全排查。
二是加大排查力度,排除隱患。敢於對隱患和問題採取“零容忍”的態度,按照科學嚴謹、依法排查、實事求是的作風,不放過死角,認真檢查,確保大檢查取得實效。
三是堅持標本兼治,構建安全。各村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對本村的安全生產進行全面深入的大檢查,包括對小賣店、豆腐坊、個體生產作坊等特別是對學校和敬老院等公眾場所加大排查力度,排除隱患。
四是引導社會參與,全面監督。通過廣泛宣傳引導社會參與到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中。充分發揮輿論的作用,鼓勵民眾監督,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形成全民參與的多角度排查機制。
特色產業
全鎮以“農業增效,農民增富,財政增長,農村穩定”為目標,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和特色農業。在穩定58000畝優質小麥種植的基礎上,在張萬寨、孫鮑兩個村委示範種植“鄭麥98”優質品種2500畝。畜牧養殖業迅速發展,現存新上200頭以上的養豬場32個,新建馬李坡、洪山廟、寺埠口3個養殖小區,新增養殖專業戶360戶,全鎮能繁母豬總計4000頭,補貼金額40萬元。全鎮發展專業養殖村6個,現存欄生豬40000頭,年出欄70000頭,大牲畜2700頭,富有豫南最大養鴨基地之稱的陽城現有養殖禽35萬隻,全鎮畜牧業總產值達822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