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詩言

陶詩言

陶詩言(1919年8月1日-2012年12月17日),浙江嘉興人,天氣學家、動力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42年陶詩言從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44年底到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工作;1949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繼續從事氣象學的研究工作;1956年被提升為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5年1月起兼任南京大學氣象系教授;1986年當選第21屆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1996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2年12月17日14時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陶詩言主要從事大氣環流和天氣動力學研究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詩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嘉興
  • 出生日期:1919年08月01日
  • 逝世日期:2012年12月17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國立中央大學
  • 主要成就: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19年8月,陶詩言誕生於浙江省嘉興縣,幼時頑劣,國中開始發奮讀書,那時孤身一人在嘉興市第一中學求學,上學時的數學、物理課本就是英文教材,寒暑假時才能與遠在南京工作的父母團聚,每學期都拿到10元錢的獎學金。兩年半後,他跳級到南京中學
陶詩言陶詩言
1937年,考進位於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
1938年,二年級時轉入地理系氣象專業。
1942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後留校任教。
1944年底,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資深教授涂長望向剛上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的趙九章舉薦陶詩言到氣象研究所所工作。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陶詩言進入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繼續從事氣象學的研究工作。
1950年3月,中央軍委氣象局和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通力合作,成立了“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和“聯合氣候資料中心”,由陶詩言出任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副主任(顧震潮任主任)。
1954年8月,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由於陶詩言等人的正確判斷和預報,使國家和人民避免了重大的經濟損失,這一成功的預報,受到國務院的嘉獎。
1956年,由於在工作中有突出成績,被提升為研究員。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2年,當選為第20屆中國氣象學會副理事長。
1985年1月起,兼任南京大學氣象系(1944年成立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
1986年,當選第21屆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
1996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2年12月17日14時14分,陶詩言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50年3月,陶詩言出任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副主任,中心的任務一是完成抗美援朝戰爭的軍事氣象保障任務,二是向中國國內發布天氣預報。預報中心每天都向中國國內和朝鮮前線發出短期和中期預報,並積累了大量關於中國和東亞地區天氣分析和預報方法的寶貴經驗,為他以後的理論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世紀50年代,陶詩言和葉篤正合作,共同研究了東亞大氣環流。當時對冬季寒潮的預報深深地困擾著廣大預報員,他從北半球大氣環流出發,提出影響中國的寒潮主要有三條路徑,對中國寒潮和梅雨的研究劃分了入侵中國的寒潮路徑,指出長江流域的梅雨與東亞的北半球大氣環流突變有密切關係。50年代末,他首先倡導了對平流層大氣環流的研究,並親自參加了平流層環流的季節變化及其與對流層環流的相互關係研究。
20世紀60年代,陶詩言多次為中國國防科學技術的試驗,特別是“兩彈”試驗提供了準確的氣象保障,1964年-1967年,他多次到試驗基地工作,跟解放軍指戰員一起吃苦耐勞,有時連續幾天不睡覺,以極大的責任心,完成了國防試驗的氣象保障任務,先後立個人一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60年代末,陶詩言看到衛星雲圖已在已開發國家用於天氣預報,為填補氣象衛星雲圖套用於日常的天氣預報業務這項中國國內空白,陶詩言及時指導中國氣象衛星接收和衛星資料套用的研究工作,並親自參與中央氣象台衛星資料的套用研究,他著手研製衛星雲圖的接收設備,率領學生開展了衛星氣象學研究,編纂了《中國衛星雲圖使用手冊》,他還利用衛星雲圖發展了一套識別天氣系統的方法,特別是預報颱風發生、發展的方法,該方法推廣到全國,一直為廣大氣象台站所使用。最早將衛星資料用於中國大氣分析和預報,提出東亞季風獨立於南亞季風、兩者又有密切關係的觀點。系統研究中國暴雨活動規律、機制和預報,對中國天氣預報有重要指導作用。開創了中國利用氣象衛星監測災害性天氣,從而提高了天氣預報水平。
20世紀70年代,陶詩言對暴雨以及中小尺度系統的天氣學特徵及動力學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研究。
20世紀80年代後,陶詩言牽頭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開展季風研究,使中國在季風研究方面跨進世界先進行列。1981-1985年,陶詩言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與國家氣象局的幾位專家合作,研究利用衛星雲圖分析預報颱風的移動、強度變化以及災害性天氣出現的分析預報方法,提出了一個分析預報程式,已在中國沿海各省颱風預報業務中普遍使用。
  • 學術論著
截至2004年,陶詩言為中國當代天氣預報的理論和方法撰寫了許多論著,先後發表《中國冬季寒潮前後天氣型式轉變過程的研究》、《寒潮預告的幾點經驗》、《東亞溫帶低氣壓的統計研究》等科學論文80餘篇,主編和翻譯專著10多本,陶詩言從天氣過程的天氣學實例分析及統計分析總結出來的一些研究報告,如寒潮預報,在當時成為全國氣象工作者人手一冊的《天氣預報手冊》,對於指導天氣預報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04.11
《長江流域梅雨鋒暴雨災害研究》
陶詩言,張小玲,張順利著
北京:氣象出版社
2001.11
《1998年夏季中國暴雨的形成機理與預報研究》
陶詩言等著
北京:氣象出版社
2000.10
《涂長望文集》
涂長望著;陶詩言主編
北京:氣象出版社
2000.08
《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理論研究進展 3》
陶詩言等主編
北京:氣象出版社
2000.06
《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理論研究進展 2》
陶詩言等主編
北京:氣象出版社
1999.06
《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理論研究進展 1》
陶詩言等主編
北京:氣象出版社
1999.06
《溫室效應與氣候變化研究》
陶詩言等主編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6.10
《中國氣候新論》
陶詩言等編著
明文書局
1980.07
《中國之暴雨》
陶詩言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4.02
《平流層大氣環流及太陽活動對大氣環流影響的研究》
陶詩言等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4
《夏季亞洲副熱帶地區100毫巴流型的變化及其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進退的關係》
陶詩言,朱福康著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64
《冬夏對流層和平流層平均環流的一些特徵 摘要》
陶詩言等著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63.11
《中國夏季副熱帶天氣系統若干問題的研究》
陶詩言等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57.01
《氣壓形勢圖》
(蘇)布加也夫,鄧進上,陶詩言
北京:財政經濟出版社
1955.07
《大氣環流》
(蘇)帕哥鄉著;陶詩言,楊鑒初譯
北京:財政經濟出版社
1955
《東亞冬半年冷空氣活動過程的經驗研究》
陶詩言
中央氣象台
1955
《氣壓系統和鋒的預報》
陶詩言譯
中央氣象台
1954.12
《大氣的鋒》
(蘇)巴邱林娜,杜爾克吉著;陶詩言,李瓊芝譯
北京:財政經濟出版社
  • 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78年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80年
國家科委和國家農委頒發的科學技術成果推廣套用獎
1985年
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1987年
東亞大氣環流研究(與葉篤正院士等合作)
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1992年
《中國之暴雨》研究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
1994年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人才培養

陶詩言認為科研人員最重要的素質是:“會抓問題”。具體說就是搞科研必須具備三個素質,第一是發現問題的能力,第二是找尋到解決方法的能力,第三就是要有不怕失敗、不怕困難的勇氣。而這三點中他最看重第一點:“發現問題”。在做預報、搞科研的過程中,陶詩言培養了大批青年業務骨幹,他常對學生說,一個東西你去看它,要從自己的角度看出它的價值來。讀書,不是為讀而讀。比如看文獻,有的是思想方法新奇,有的是文筆優美;有時甚至通篇看完,你認為這個推論是不成立的,但或許裡頭有一句話特別精彩,有一幅圖比較獨特,這都是可取之處。無論它有什麼樣的不足,都不應該妨礙你去欣賞它並從中獲取所需。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來源
1956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6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1980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社會任職

陶詩言擔任過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氣候計畫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個人生活

陶詩言國小時就在家門口的體育場踢足球,中學時還是校隊的右前鋒。他的書櫃是清一色的專業書,還有就是《蕭邦》、《柴可夫斯基》、《莫扎特》。音樂,是陶先生唯一收藏的“閒書”。除了架上繁多的音樂家傳記,還有整箱整箱的VCD,工作之餘,陶詩言最大的享受就是沉浸在這些古典音樂中,聽貝多芬、蕭邦、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然而對音樂最刻骨銘心的記憶是在1997年,那一年相伴40多年的老伴離世。陶詩言家離海淀圖書城不遠,於是他就養成了逛圖書城的習慣,常看的報紙是《參考訊息》、《北京晚報》。

人物評價

陶詩言一生淡泊名利,從不挑剔,生活非常簡單,幾乎沒有任何物質上的追求,默默奉獻,品德高尚,為人極其低調,堪為典範。(《中國科學報》評)
陶詩言為中國天氣預報業務的建立、發展和培養大批天氣預報專家作出了重要貢獻,是中國當代天氣預報理論和方法的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評)
陶詩言敏銳的科研視角,卓越的洞察力和領悟力,作為一個氣象學學家,陶詩言學識淵博,在許多領域中研究成果卓著,他的特點是善於將氣象理論與預報實踐相結合。他的氣象理論與預報實踐相結合的學術風格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對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貢獻為氣象界所公認。(中國氣象局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