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是由何梁何利基金設立的獎項,是三個何梁何利基金獎之一,授予在特定學科領域取得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者,尤其是在近年內有突出貢獻者。

1994年3月30日,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各捐資1億港元於在香港註冊成立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並設立何梁何利基金獎。1994年5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成立慶典。截至2017年3月,何梁何利基金的投資市值為6億8千3百萬港元。

據2019年1月何梁何利基金官網顯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每年評選一次。截至2017年,該獎共組織24次評獎,1021人獲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設立時間:1994年
  • 設立部門:何梁何利基金會
  • 獎勵類型:科學與技術進步
  • 評獎周期:每年一次
獎項歷史,獎項設定,組織流程,評選組織,申報條件,評選考核,獎勵情況,評獎結果,頒獎儀式,文化傳統,社會評價,

獎項歷史

1994年3月30日,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各捐資1億港元於在香港註冊成立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基金的投資市值總共3億9千萬港元。5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成立慶典。
2005年6月30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通過補充契約條款,基金捐款人統一變更為與捐款人有關的慈善基金有限公司。10月12日,經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批准修訂的基金信託契約之《補充契約條款》,將基金捐款人統一變更為“與捐款人有關的慈善基金有限公司”,即何善衡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梁銶琚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何添基金有限公司和利國偉博士之偉倫基金有限公司。
2006年,在何梁何利基金成立第12年時,增設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分設“產業創新獎”、“青年創新獎”和“區域創新獎”。

獎項設定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按學科領域分設下列獎項:(一)數學力學獎;(二)物理學獎;(三)化學獎;(四)天文學獎;(五)氣象學獎;(六)地球科學獎;(七)生命科學獎;(八)農學獎;(九)醫學、藥學獎;(十)古生物學、考古學獎;(十一)機械電力技術獎;(十二)電子信息技術獎;(十三)交通運輸技術獎;(十四)冶金材料技術獎;(十五)化學工程技術獎;(十六)資源環保技術獎;(十七)工程建設技術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獎人每人頒發獎勵證書和獎金20萬港元。

組織流程

評選組織

何梁何利基金會成立由各相關領域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精深學術造詣、熱心科技獎勵事業的專家組成的評選委員會。 評選委員會委員經過信託委員會批准、頒發聘任書後,獨立行使職能,負責評選工作。
評選委員會委員最多不超過20人,其中主任一人、副主任二人、秘書長一人,由內地學者和海外學者出任。 評選委員會委員內地學者和海外學者的比例,原則上每四名委員中,內地學者為三人,海外學者為一人。 評選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由基金信託契約補充條款規定的信託委員兼任。其中主任由補充契約所指明的與科技部有關的信託委員兼任,副主任二人分別由補充契約所指明的與教育部有關的信託委員和補充契約所指明的國際學者信託委員兼任。評選委員會秘書長由信託委員會任命、並徵得捐款人同意的人選擔任。
評選委員會委員每三年更換四分之一(不包括主任、副主任及秘書長)。
此外,評選委員會委員的聘任,貫徹相對穩定和適度更新的原則。其辦法由評選委員會制定。
評選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北京,掛靠科學技術部。
評選委員會根據評選工作需要,可組織若干專業評審組、獎項評審組,根據提名人的提名推薦材料對被提名人進行初評,產生獲獎候選人,提交評選委員會終評。
專業評審組、獎項評審組的評審由評選委員會任命。

申報條件

根據何梁何利基金評選辦法,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提名人由中國各學科領域和行業的著名專家、學者和高級管理人員組成。
  • 提名要求
(一)提名個數:請根據基金評選條件和標準,按照收到的紙質檔案規定,提名相應個數的候選人。
(二)提名獎種:根據評選章程,基金設立“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提名人可對其中兩項:“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候選人提名。請您在《推薦書》“獎項建議”欄目中,就被提名人適合的獎項提出建議,供評選委員會辦公室送審時參考。
(三)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中的“青年創新獎”授予年齡在45周歲以下的科技人員。
(四)請按照“《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推薦書》(以下簡稱《推薦書》)”填寫說明要求填寫推薦書。經形式審查不合格的將不予受理。
(五)根據《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科學技術部第3號令發布,10令修訂)第38條規定,凡涉及國防、國家安全領域保密項目的完成人,不得參加提名和評審;國防、國家安全領域不保密或已解密項目的完成人,可以被提名參加評選,但應出具相當於省、軍級單位的保密審查證明。
(六)何梁何利基金全部資金為專用於獎勵國內優秀科技工作者的社會公共財產。公平、公正、公開的評選原則是基金提名和評選工作的生命線。請認真閱讀《推薦書》中第5頁“提名人聲明”,堅持科學精神,秉持職業操守,對推薦的被提名人情況介紹做到客觀、真實、公正。
  • 報送材料要求
(一)請於何梁何利入口網站下載推薦系統軟體,認真閱讀系統說明書後,按要求填寫被提名人信息。
(二)請將推薦系統軟體生成的上報數據檔案(hnf後綴檔案)和推薦書word檔案(請勿提供docx後綴檔案)刻錄成光碟,數據檔案名稱及後綴名稱請勿刪改。
(三)列印word版推薦書、填寫帶紅章的《推薦書》封面(見郵寄的紙質件),將二者裝訂成冊作為書面材料原件。
(四)請將電子數據光碟及書面材料原件各1份,一併寄送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辦公室。

評選考核

何梁何利基金會各獎項獲獎人由評選委員會會議評定。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的獲獎人,由評選委員會根據專業評審組、獎項評審組的評選結果,評選審定。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獎人,由評選委員會全體會議,根據評選委員提名評選產生。評選委員會設立預審小組,必要時對候選人進行考察和聽證。
評選委員會會議貫徹“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實行一人一票制,以無記名形式表決確定獲獎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的候選人,獲半數贊成票為獲獎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的候選人,獲三分之二多數贊成票為獲獎人。
評選委員會在評定獲獎人名額時,應適當考慮獎種、學科和區域之間的平衡。
評選委員會評選結果揭曉前須徵求獲獎人意願,並通知捐款人及信託委員會。遵照捐款人意願,獲獎人應承諾於獲獎後,繼續在國內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工作不少於三年。
該基金每年適當時候舉行頒獎儀式,由評選委員會安排向何梁何利基金各獎項獲得者頒發證書和獎金,並通過新聞媒體公布獲獎人員名單及其主要貢獻。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總數不超過65名(原則上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名額的比例為3比1至2比1)。而獎金總額不超過該年度信託委員會審議通過的獎金總額。具體名額根據年度資金運作情況和評選情況確定。

獎勵情況

評獎結果

截至2017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共組織24次評獎,1021人獲得該獎。
年度獲獎獎項獲獎人
2017
物理學獎
陳仙輝
數學力學獎
唐志共
醫學藥學獎
陳薇(女)、果德安、劉奕志、李雲慶、李校堃、姜保國、王寧利、張學、趙銥民
農學獎
張福鎖、鄒學校、周雪平
工程建設技術獎
范瑞祥、李清泉、宋保維、楊偉
機械電力技術獎
劉宏
生命科學獎
徐國良
交通運輸技術獎
汪雙傑
資源環保技術獎
侯立安、龐國芳
地球科學獎
傅伯傑、萬衛星
化學獎
李玉良、唐本忠、謝毅(女)
2016
物理學獎
李建剛
數學力學獎
方岱寧、袁亞湘
醫學藥學獎
陳虎、竇科峰、樊嘉、付麗(女)、賈偉平(女)、沈洪兵、田偉
農學獎
黃路生、金梅林、茹振鋼
工程建設技術獎
樊會濤、李建成、劉永才、唐立
機械電力技術獎
焦宗夏、饒宏、宣益民
生命科學獎
邵峰
交通運輸技術獎
寧濱
資源環保技術獎
劉文清
地球科學獎
郭旭升
氣象學獎
宇如聰
天文學獎
韓占文
化學獎
張濤、張希
2015
物理學獎
葉沿林
數學力學獎
俞茂宏
醫學藥學獎
韓雅玲(女)、姜泊、蔣建新、馬丁、任進(女)、田志剛、於金明、張英澤
農學獎
桂建芳、尤民生、趙治海
工程建設技術獎
江涌、高仕斌、呂西林、孫聰、徐青
機械電力技術獎
高峰、羅安
生命科學獎
高福
地球科學獎
杜時貴、翟明國
氣象學獎
徐祥德
化學獎
錢逸泰、姚建年
2014
古生物學獎
朱敏
物理學獎
趙政國
數學力學獎
陳恕行、鄭曉靜(女)
醫學藥學獎
卞修武、董爾丹、顧曉松、李蘭娟(女)、尚紅(女)、張志願
農學獎
曹福亮、金寧一
工程建設技術獎
付夢印、何滿潮、黃江川、許波、楊德森
機械電力技術獎
蔣莊德、錢立志、趙淳生
生命科學獎
顏寧(女)
交通運輸技術獎
賴遠明
化學工程技術獎
李浩、宗保寧
資源環保技術獎
侯保榮、劉炯天、吳豐昌
地球科學獎
李廷棟
氣象學獎
戴永久
天文學獎
王亞男(女)
化學獎
萬立駿
2013
物理學獎
王貽芳
數學力學獎
龍以明
醫學藥學獎
周良輔、王琦、鄭靜晨、夏照帆(女)、高長青、鄭樹森、李兆申、赫捷
農學獎
王天宇、鄧秀新
機械、電力技術獎
楊華勇
電子、信息技術獎
何積豐、吳偉仁、姜文漢
冶金、材料技術獎
沈保根、王華明
工程建設技術獎
周建平、錢七虎、李陟、何琳
機械電力技術獎
王成山
生命科學獎
管軼
交通運輸技術獎
杜彥良
資源環保技術獎
任南琪、劉揚
地球科學獎
朱江、焦念志
天文學獎
崔向群(女)
化學獎
江雷、高松
2012
物理學獎
高鴻鈞
數學力學獎
胡海岩
醫學藥學獎
陳子江(女)、胡盛壽、王廣基、沈中陽、謝立信、陳國強
農學獎
徐濤、萬建民、王連錚、張洪程
機械、電力技術獎
薛禹勝
機械、電力技術獎
金東寒
機械、電力技術獎
楊紹卿
電子、信息技術獎
梅宏、段寶岩、田捷、趙沁平
冶金、材料技術獎
吳鋒、韓恩厚
工程建設技術獎
馬洪琪、劉尚合、劉尚合、歐陽曉平
生命科學獎
朱玉賢、鄧子新、李蓬(女)
交通運輸技術獎
何川
資源環保技術獎
劉加平、葛世榮
地球科學獎
翟裕生
氣象學獎
王會軍
化學獎
張永明、包信和、陳勇
2011
物理學獎
朱永元
數學力學獎
丁偉岳
醫學藥學獎
喬傑(女)、沈祖堯、孫穎浩、仝小林、石炳毅、溫浩
農學獎
吳孔明、陳溫福、榮廷昭
機械、電力技術獎
郭劍波、金紅光、黃慶學
電子、信息技術獎
李樹深、吳一戎、呂建、蘇毅
冶金、材料技術獎
楊銳
工程建設技術獎
王家勝、王巍、邱愛慈(女)、汪玉
生命科學獎
康樂、張明傑
交通運輸技術獎
康熊、蔣樹屏
資源環保技術獎
李文昌
地球科學獎
李獻華、楊元喜
氣象學獎
王斌
天文學獎
武向平
化學獎
任詠華(女)、鄭蘭蓀、顏德岳
2010
物理學獎
趙伊君、王恩哥
數學力學獎
李邦河
醫學藥學獎
范上達、王辰、王岩、趙玉沛、樊代明、
農學獎
管華詩、李玉、喻樹迅、李殿榮
電子、信息技術獎
郝躍、於全、陳關榮、劉永堅
冶金、材料技術獎
成會明、徐惠彬、高濂
工程建設技術獎
孫錦山、范立礎
機械電力技術獎
何雅玲(女)、張伯明
生命科學獎
周琪、金力、林鴻宣
交通運輸技術獎
周自全、田紅旗(女)
化學工程技術獎
李大東
資源環保技術獎
陳曦
氣象學獎
穆穆
天文學獎
趙剛
化學獎
洪茂椿
2009
物理學獎
李方華(女)、夏佳文
數學力學獎
陳木法、杜善義
醫學藥學獎
錢忠明、程書鈞、付小兵、張運、柴家科、曹洪欣
農學獎
孫寰、許為鋼、束懷瑞
古生物學、考古學獎
周志毅
電子、信息技術獎
費愛國、桂衛華、潘雲鶴
冶金、材料技術獎
陳國良、張孝文
工程建設技術獎
欒恩傑、邱志明、萬元熙
機械電力技術獎
周孝信
生命科學獎
張學敏、朱作言
資源環保技術獎
曲久輝
地球科學獎
陳曉非
天文學獎
吳連大
化學獎
趙東元、楊裕生
2008
物理學獎
秦國剛、詹文龍
數學力學獎
伍小平(女)、郭柏靈、楊衛
醫學藥學獎
段樹民、葉玉如(女)、陳曄光、王智彪、楊寶峰、丁健
農學獎
趙振東、李生秀
機械、電力技術獎
陸儉國
電子、信息技術獎
吾守爾·斯拉木、吳建平、彭翰生
冶金、材料技術獎
王曦、殷瑞鈺、李嘉祿、姜德生、李述湯
工程建設技術獎
陳定昌
機械電力技術獎
蔡睿賢
生命科學獎
陳潤生、陳曉亞
交通運輸技術獎
朱英富、何華武、張兵志
化學工程技術獎
謝克昌、王靜康(女)
資源環保技術獎
蘇義腦、王超
地球科學獎
鄭永飛、趙進東
氣象學獎
吳國雄
天文學獎
陸埮
化學獎
楊學明
2007
物理學獎
陳和生、鄭厚植、陳難先
數學力學獎
樂嘉陵、彭實戈
醫學藥學獎
蔣華良、胡之璧(女)、曾益新、尚永豐、強巴赤列、郭亞軍、韓德民、陳孝平
農學獎
吳明珠(女)、陳煥春、祖元剛
古生物學、考古學獎
陳均遠
機械、電力技術獎
葉聲華
電子、信息技術獎
方濱興、王圩、吳佑壽、懷進鵬、孫優賢
冶金、材料技術獎
都有為、俞耀庭、徐匡迪
工程建設技術獎
陳志傑、張恩和、賀祖明、趙憲庚、張曉鋒、張永維
生命科學獎
方精雲、孟安明、羅遼復、武維華
地球科學獎
魏奉思、楊經綏、黃潤秋
化學獎
侯建國、楊玉良、支志明
2006
物理學獎
張傑、雷嘯霖
數學力學獎
嚴加安、崔爾傑
技術科學獎
許祖彥、何新貴、郭桂蓉、黃瑞松、熊有倫、薛其坤、李相榮、柯偉、游志勝、邱定蕃、陶文銓、黃先祥、曹賀全、張懿
醫學藥學獎
吳天一、張伯禮、陳芬兒、陳香美(女)、王成琪、嵇汝運、侯凡凡(女)、李桓英(女)
農學獎
于振文、張齊生、張慧廉
生命科學獎
王恩多(女)、郭愛克、楊煥明、
地球科學獎
陳夢熊、汪集暘
氣象學獎
醜紀范
天文學獎
李惕碚
化學獎
陳洪淵、胡英
2005
古生物學獎
戎嘉余
物理學獎
吳式樞、夏建白、鄭志鵬
數學力學獎
劉應明、李大潛
技術科學獎
顧國彪、黃伯雲、李德毅、劉竹生、魏可鎂、莊釗文、張堯學、徐濱士、楊士中、朱鶴孫、劉迎建、張立同(女)、葉奇蓁、劉友梅、徐德民、劉吉平、王岩、徐元森
醫學藥學獎
池志強、曹雪濤、鄭樹(女)、趙國屏、張旭、孫曼霽
農學獎
向仲懷、唐克麗
生命科學獎
王志珍(女)、方榮祥、沈岩、鄭兆鑫
地球科學獎
程國棟、童曉光、李曙光、唐啟升
天文學獎
張家祥
化學獎
李燦、程津培、江元生、黃春輝(女)
2004
古生物學獎
侯先光
物理學獎
歐陽鐘燦、楊應昌、楊國楨、張煥喬
數學力學獎
段學復、杜慶華、林群、程耿東
技術科學獎
朱繼懋、嚴成忠、王桁、高自明、鄭守仁、李曉梅(女)、蘇哲子、範本堯、吳德馨(女)、林尊琪、薛永祺、王天然、黃樹槐、邱竹賢、屠海令、郭景坤、朱靜(女)、張建春、毛炳權、謝和平
醫學藥學獎
唐希燦、朗景和、戴尅戎、王紅陽(女)、郭加強、邱蔚六、孫鳳艷(女)、郎景和
農學獎
許啟鳳、李堅
生命科學獎
李家洋、張亞平、常文瑞
地球科學獎
許志琴(女)、朱日祥、許厚澤
氣象學獎
趙柏林
天文學獎
方成
化學獎
陳慶雲、白春禮、游效曾
2003
物理學獎
王乃彥、甘子釗、沈文慶
數學力學獎
胡和生(女)、吳承康
技術科學獎
歐陽平凱、傅依備、李鴻志、方秦漢、戚發軔、沈聞孫、王昂、邢球痕、周炳琨、郭光燦、鐘掘(女)、張鐘華、彭堃墀、胡壯麒、曾漢民、陳立泉、王陽元、王昂
醫學藥學獎
裘法祖、吳德昌、馬蘭(女)、曹學義、鐘南山
農學獎
謝華安、夏德全
生命科學獎
鄭國錩、饒子和、賀福初、張啟發、
地球科學獎
蘇紀蘭、傅家謨、趙文津、肖序常、丁仲禮
天文學獎
熊大閏
化學獎
佟振合、黃志鏜、沙國河、
2002
物理學獎
張仁和、李家明、湯定元、冼鼎昌、沈學礎、王世績
數學力學獎
李德元、童秉綱、王梓坤、俞鴻儒
技術科學獎
郭天民、孟執中、王哲榮、宋文驄、張貴田、周國泰、金鑒明、戴汝為、柴天佑、梁春廣、溫詩鑄、鄔賀銓、葉培大、闕端麟、張興鈐、薛群基、顧秉林
醫學藥學獎
黎磊石、黃志強、徐錦堂、俞夢孫、汪曾煒、肖傳國、金國章、吳祖澤、賀林、陳可冀、彭淑牖
農學獎
蓋鈞鎰、李振岐、盧宗凡、吳常信
生命科學獎
張永蓮(女)、孫大業、、
地球科學獎
田在藝、殷鴻福、謝學錦、鄂棟臣、古德生、塗傳詒
氣象學獎
丁一匯、李崇銀
化學獎
高鴻、張存浩、戴立信、王佛松、惠永正、高鴻
2001
物理學獎
郝柏林、魏寶文、陳佳洱、丁大釗、經福謙
數學力學獎
陸啟鏗、黃克智、鐘萬勰
技術科學獎
沈之荃(女)、袁權、何鳴元、王興治、陳厚群、范緒箕、潘鏡芙、徐曉白(女)、馬偉明、毛二可、李國華、王守覺、鄭南寧、顏鳴皋、王占國、王中光
醫學藥學獎
楊雄里、馮傳漢、石美鑫、陳凱先、甄永蘇、顧方舟、徐國鈞、劉新垣、陳賽娟(女)、徐建國
農學獎
石元春、山侖、朱之悌、朱有勇
生命科學獎
許根俊、張春霆、周堯、郝水、胡含、熊遠著
地球科學獎
劉振興、楊起、安芷生、姚檀棟、戴金星
氣象學獎
李澤椿
天文學獎
朱能鴻、孫義燧
化學獎
楊承宗、袁承業、張滂、張乾二
2000
物理學獎
王業寧(女)、賀賢土、蘇肇冰、解思深
數學力學獎
石鐘慈、王仁、郭尚平、丁夏畦
技術科學獎
竇國仁、周永茂、陳一堅、杜祥琬、劉永坦、王德臣、李濟生、龔惠興、陳懋章、潘際鑾、王守武、盧錫城、唐九華、蘇君紅、李志堅、徐祖耀、王震西、鐘香崇、龍期威
醫學藥學獎
張滌生、周維善、曾溢滔、王夔、程天民、李朝義、曲綿域、劉崇柏、石學敏
農學獎
李慶逵、孫善澄、劉大鈞、李玉山
生命科學獎
李載平、閻隆飛、洪德元、施教耐、黃翠芬(女)
地球科學獎
王水、任美鍔、常印佛、文聖常、張宗祜、陳運泰
氣象學獎
趙思雄
天文學獎
陳建生、席澤宗
化學獎
蔣錫夔、陳汝玉(女)、樓南泉、
1999
物理學獎
魏榮爵、徐敘瑢
數學力學獎
白以龍、周恆、馬志明
技術科學獎
朱永貝睿、袁渭康、顧心懌、王啟明、侯洵、陳火旺、林為乾、高鎮同、謝友柏、梁敬魁、張澤、吳中偉、康沫狂、盧柯、呂志濤、楊嘉墀、沈志雲、汪德熙、保錚、龍樂豪、呂敏、季文美、丁衡高、張仁豫、王越、張直中、李幼平、湯鴻霄
醫學藥學獎
夏家輝、王澍寰、王士雯(女)、彭司勛、翁心植、余應年、盛志勇、張禮和
農學獎
任繼周、余松烈
生命科學獎
洪孟民、陸寶麟、裴鋼、沈善炯、王明庥、田波
地球科學獎
郭令智、張彌曼(女)、李德仁、郝詒純(女)、丁國瑜、周新華
氣象學獎
黃榮輝
天文學獎
蘇定強
化學獎
蔡啟瑞、陸熙炎
1998
物理學獎
閔乃本、范海福、馬大猷、王迅
數學力學獎
楊樂、程民德
技術科學獎
岑可法、關傑、李未、徐至展、關橋、黃宏嘉、曾肯成、母國光、汪成為、李恆德、周廉、時鈞、沈寅初、高從堦、余國琮、劉玠、趙經徹、朱耀霄、殷之文、王補宣、劉天泉、祝源鈞、孫敬良、李椿萱、程開甲、吳征鎧、張沛霖、王永志、曹鶴蓀、葉正大、石青雲(女)
醫學藥學獎
韓啟德、俞永新、姜泗長、黃量(女)、聞玉梅(女)、吳旻、程國良、王永炎
農學獎
劉後利、楊守仁
生命科學獎
沈允鋼、尹文英(女)、施履吉、楊福愉、洪國藩
地球科學獎
陳俊勇、程裕淇、汪品先、陳顒、業治錚
化學獎
馮新德、張青蓮、戴安邦、林勵吾
1997
物理學獎
方守賢、汪德昭、何澤慧(女)、趙忠賢、彭先覺、謝希德(女)、葛墨林
數學力學獎
張涵信、胡海昌
技術科學獎
乾福熹、王之江、王小謨、王澤山、劉大響、張國成、張履謙、陸元九、嚴愷、吳自良、何多慧、何炳林、李依依(女)、陳欣(女)、汪家鼎、金怡濂、姚福生、姚熹、楊芙清、趙仁愷、柯俊、錢紹鈞、徐芑南、屠善澄、魏壽昆
醫學藥學獎
王正國、史濟湘、盧世璧、吳階平、陸道培、洪濤、顧健人、高守一、桑國衛、黎介壽
農學獎
王金陵、王濤(女)、顏濟
生命科學獎
王文采、劉建康、湯佩松、曾呈奎
地球科學獎
葉連俊、劉光鼎、孫樞、李德生、周立三、楊遵儀、施雅風、黃秉維
天文學獎
葉叔華(女)
化學獎
肖倫、黃耀曾、彭少逸
1996
物理學獎
馮端、鄭哲敏、黃祖洽、葛庭燧
數學力學獎
周毓麟、姜伯駒
技術科學獎
葉恆強、孫家棟、嚴東生、匡定波、閔桂榮、鄒競(女)、林蘭英(女)、張光斗、張福澤、陳芳允、陳學俊、陳能寬、陳家鏞、胡思得、徐僖、徐旭常、唐孝炎(女)、唐稚松、梁思禮、彭士祿、蔣民華
醫學藥學獎
史軼蘩(女)、朱既明、陳竺、鐘世鎮、唐由之、鞠躬
農學獎
傅廷棟、程順和、
生命科學獎
王德寶、旭日乾、沈榮顯、周開達、陳慰峰、婁成後、薛京倫
地球科學獎
陳述彭、胡聿賢、徐樹桐
氣象學獎
周秀驥、陶詩言
天文學獎
王綬琯、艾國祥
化學獎
唐有祺
1995
物理學獎
胡仁宇、趙忠堯、錢令希、謝家麟
數學力學獎
谷超豪、張恭慶、廖山濤、潘承洞
技術科學獎
王選、王希季、孫鴻烈、鄔江興、吳良鏞、李國豪、歐陽予、周興銘、陳俊武、顧誦芬、黃旭華、謝光選、潘家錚
醫學藥學獎
鄧蓉仙(女)、湯釗猷、宋鴻釗、顧玉東
農學獎
方智遠、莊巧生、李振聲、黃耀祥
生命科學獎
吳征鎰、梁棟材、韓濟生、翟中和
地球科學獎
劉東生、鄭綿平、塗光熾、徐克勤
氣象學獎
曾慶存
化學獎
徐如人、梁曉天
1994
物理學獎
郭可信
數學力學獎
王元、陳景潤
技術科學獎
王大中、王淀佐、莊逢甘、師昌緒、許學彥、吳澄、李國傑、閔恩澤
醫學藥學獎
王振義、吳孟超、侯雲德
農學獎
袁隆平
生命科學獎
鄒承魯
地球科學獎
王鴻禎
化學獎
郭慕孫、徐光憲、黃維坦

頒獎儀式

頒獎時間頒獎地點頒獎人備註
2007年10月31日
北京
——
2008年10月29日
北京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
2009年11月10日
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延東,科技部部長萬鋼
2010年10月20日
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延東
2011年11月8日
北京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
2012年10月29日
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
2013年10月30日
北京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
2014年10月29日
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延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
2015年11月4日
北京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
2016年10月21日
北京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
2017年10月25日
北京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寶文,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

文化傳統

  • 獎項宗旨
促進中國的科學與技術發展;獎勵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社會評價

何梁何利基金成立15年來,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評選原則,獎勵了一大批優秀科學家和工程師,成為我國社會力量創建科技獎項的成功範例,為激發我國科技發展活力、培養自主創新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何梁何利基金2009年度頒獎大會暨何梁何利基金成立15周年慶典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