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於階(明戶部尚書陳於陛之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於階,字子升,河北曲周堤上村人。萬曆三年(1575)以進士令桐,南京戶部尚書陳於陛之弟,為官清廉,作風紮實,知令桐城期間,修城垣,重教育,興書院,為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實事,桐城官紳曾為他立碑建祠,“陳侯生祠碑記”即敘述了此事。此碑高2.4米,寬0.8米,刻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十一月初一,現立於浮山五雲岩內。

基本介紹

  • 本名:陳於階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河北曲周堤上村人
  • 主要成就:知令桐城期間,修城垣,重教育,興書院.
1人物生平,2人物評價,3.親屬,

1人物生平

陳於階,字子升,河北曲周堤上村人。萬曆三年(1575)以進士令桐,南京戶部尚書陳於陛之弟,其家鄉人陳為大臣二臣。至今在其故鄉流傳很多有關他們兄弟倆的故事!為官清廉,作風紮實,知令桐城期間,修城垣,重教育,興書院,為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實事,桐城官紳曾為他立碑建祠,“陳侯生祠碑記”即敘述了此事。此碑高2.4米,寬0.8米,刻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十一月初一,現立於浮山五雲岩內。陳於階其後升戶部主事,官至懷隆兵備,負有盛名。

2人物評價

主要貢獻: 清代著名的桐城籍文獻學家蕭穆曾撰文記敘了曲周陳公和邑紳盛汝謙、吳一介等人修築桐城磚城牆之事,我引述一下有關文字吧:桐城縣城自唐開元二十二年(734)遷至龍眠河西岸(即今址)後,就築有土城牆,至明代,因歷經風雨淪桑,已殘缺不全,瀕於傾圯。陳於階赴任後,認為桐城地居皖中,“抵天柱而枕龍眠,牽大江而引樅川,”既為兵家必爭之地,亦是商貿集散中心,需建完備的城池,於是陳公與桐城士紳一道制訂了建城方案,籌集了必需的資金,調集了擅長於建築的能工巧匠,就地起窯燒磚,歷時一年余,完成了營建磚城的重任。竣工後的桐城磚城城牆,周長6華里,通高3丈6尺,雉堞1673垛,有城門6座,東為“東祚門”,東南“向陽門”,南稱“南薰門”,西是“西城門”,西北“便宜門”,北名“北拱門”。整個工程耗銀21200兩,城池之固,居江淮之冠。工程竣工後,兵部尚書翁大立為此親撰《桐城城牆營建記》並勒石以昭。新建的桐城城牆,不僅以堅固著稱,而且構築精妙,依山臨河而似一隻“金龜”寓“金龜永壽”之意,六座城門恰如龜之首尾四足,桐溪渠、洙泗河猶同龜腸曲折其間。桐城磚砌城垣建成後,歷經風雨和戰火的考驗而屹立於江淮大地。崇禎八年至十五年(1635—1642),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先後數次攻城,終因守城官兵憑藉堅固的城牆而未果,故有“鐵打桐城”的美譽。抗日戰爭中,為便於城中居民疏散以避日寇空襲,1939年4月3日始,歷時半月,這座矗立在桐城大地上三百六十餘年的城牆被拆除。今日的環城路,即為當年古城牆的牆址,城牆雖不復存在,然環城路依然忠實地記錄了當年桐城人民創建的業績以及倡導者的精心籌謀之功。
陳於階文采蜚然,擅長書法,樅陽浮山之上的“盤谷關”、“紫霞關”、“水天洞口”諸字均為他所題刻,而滴水岩內“天河隊王”石刻更彰顯了他的靈慧心思。這副石刻是讚美滴水洞內懸瀑如天河墜玉的,卻書為“天河隊王”,為什麼呢?因為滴水洞底面積約200平方米,洞高約26米,洞內空谷回音,是一個天然的回音壁。洞頂的縫隙“一線天”中夾有一塊橢圓形的巨石,恰如“龍口銜珠”,而懸瀑從那“龍口”之中飛墜而下,水滴石穿,洞底形成了一串串大小深淺不一、形狀各異的天然小石臼,洞底早就毫土無存。這穿石之水,既然流出於“一線天”的“龍口”之中,並掉在這空谷回音的巨洞之下,當然可以稱之為“天河”之“玉”,而“墜”字本該以“土”為底,但是“石者,土之母也”,“墜”的上半部就落筆在石頭之上,而且這個洞底的土早被這“天河”之水沖光了,所以“墜”的下半部不見“土”字,真是此時“無土勝有土”啊!而細看“王”字,那中間的一橫最長,實際上是由兩筆構成的,即一短橫的右邊有一點,只是點得不太明顯,好象點錯了位置。我們有這樣的經驗,玉珠自高處掉在石上,落得越深彈得越高。那么,“玉”自“天河”而下呢?因此,這四個字應該讀為“天河墜玉”,這副石刻是陳公匠心獨運著意書錯的,包含著獨特的意境和審美情趣。

3.親屬

兄弟:陳於陛,其家鄉父老稱為“大臣,二臣”至今流傳著很多關於他們兄弟倆的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