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實小說在東西方文學坐標上

陳忠實小說在東西方文學坐標上

《陳忠實小說在東西方文學坐標上》以“陳忠實小說及其創作理論”為基本研究對象,以三秦人文科學工作者特有的地域優勢和文化興秦、文化強省的強烈責任感,聚集現代中國文學、古代文學、文藝學美學諸多學科教授,組建成團隊攻堅力量,運用暢廣元教授構建的“文學文化學”、葉舒憲教授創設的“文化人類學”批評理論體系,以及文藝心理學比較文學新歷史主義、文本細讀與傳記研究結合等多樣化研究的新理念、新視角、新方法,在東西方文化碰撞與交匯的宏大背景上,在東西方文學重自由對話與交流的坐標繫上,審視和研究了陳忠實小說文本中所蘊寓的豐盈的人文素養與情感體驗、美學理想與追求、文學資源與傳承、藝術成就與風格、創作規律與經驗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陳忠實小說在東西方文學坐標上
  • 作者馮望岳
  • ISBN:9787500484400
  • 類別文學理論
  • 頁數:282頁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2-0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 版次:1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參考文獻,後記,

內容簡介

《陳忠實小說在東西方文學坐標上》以“陳忠實小說及其創作理論”為基本研究對象,以三秦人文科學工作者特有的地域優勢和文化興秦、文化強省的強烈責任感,聚集現代中國文學、古代文學、文藝學美學諸多學科教授,組建成團隊攻堅力量,運用暢廣元教授構建的“文學文化學”、葉舒憲教授創設的“文化人類學”批評理論體系,以及文藝心理學比較文學新歷史主義、文本細讀與傳記研究結合等多樣化研究的新理念、新視角、新方法,在東西方文化碰撞與交匯的宏大背景上,在東西方文學重自由對話與交流的坐標繫上,審視和研究了陳忠實小說文本中所蘊寓的豐盈的人文素養與情感體驗、美學理想與追求、文學資源與傳承、藝術成就與風格、創作規律與經驗等。

作者簡介

馮望岳陝西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文學碩士。西安文理學院文學院教授。兼中國茅盾研究會理事,中國趙樹理研究會理事。堅持“教學就是服務,就是奉獻、就是助成人才”的理念,致力現代中國文學教學與研究,主要講授20世紀中國文學、現代詩歌研究等課程。已出版《郭沫若的文學世界》(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國現代文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等10餘種。發表《“蓬勃地奮飛”者的頌歌》(《名作欣賞》1983年第4期)、《從〈孤山的梅花〉到〈瓶〉》(《吉林師院學報》1984年第3期,復載於中國人民大學《郭沫若研究》1984年第4期,翌年獲陝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十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掠影》(《唐都學刊》1989年第2期,復載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89年第7期)、《試論郭沫若的中國文化觀》(《郭沫若學刊》1993年第1期,復載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研究》半年刊1993年第2期)、《趙樹理:“農民文學家”——審美誤識》(《晉陽學刊》2006年第5期)等文學、文化、教育論文100餘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獨異的創作主體與小說世界
第一節 從獨異而豐厚的文化世界走來
第二節 夸父般執著追求文學理想
第三節 自熱誠《信任》走向雄奇渾厚的《白鹿原》
第四節 生命體驗和藝術體驗在不斷“剝離”中超越
第五節 開放、發展著的“最高的現實主義”
第二章 文學文化學視點與小說文本研究
第一節 傳統文化視點與陳忠實小說
第二節 張載“關學”與陳忠實小說
第三節 關中歷史文化與陳忠實小說
第四節 陳忠實小說與關中民俗文化
第五節 陳忠實小說與關中家族文化
第三章 人類文化學視角與小說文本研究
第一節 女權缺失、女性悲劇與男權中心
第二節 俠匪文化與關中“黑娃現象”
第三節 阿Q形象與鹿三形象之異同觀
第四節 新歷史主義與白鹿原社會歷史風貌
第四章 陳忠實與東西方小說家比較研究(上)
第一節 陳忠實與趙樹理比較研究
第二節 陳忠實與巴金老舍路翎家族文學之比較研究
第三節 《白鹿原》與《四世同堂》對讀
第四節 陳忠實與柳青路遙賈平凹農村題材小說比較談
第五節 《紅旗譜》與《白鹿原》之比較研究
第五章 陳忠實與東西方小說家比較研究(下)
第一節 陳忠實小說之於契訶夫莫泊桑的文學世界
第二節 《百年孤獨》與《白鹿原》之比較研究
第三節 陳忠實與肖洛霍夫小說藝術之比較研究
第四節 陳忠實小說創作與精神分析學說
第五節 陳忠實小說之於昆德拉小說理論與創作
第六節 陳忠實小說近作與中西現代小說新潮
第六章 陳忠實小說理論與美學思想探論
第一節 小說創作歷程與悲劇意識
第二節 對欲望的展示和時間一維性的沉思
第三節 對個體的生存、死亡與家族存續關係的沉思
第四節 獨特的鄉土情結和文學創作
第五節 故事、情節、語言與文學傳達
第六節 仁禮觀念、女性倫理與女性人物塑造
結論:一項宏大而遠未完成的工程

參考文獻

專家鑑定(五篇)
教學就是服務、奉獻、助成人才——項目主持人馮望岳教授概況

後記

本書是陝西省社科課題規劃辦批准的基金項目成果。它是我與我的幾位合作者合力攻堅、辛勤耕耘的一分收穫。
蕭雲儒先生指出:“作為文化的藝術的批評,批評的主體和客體的關係是一種矛盾衝突中的辯證統一,要把握好並不容易。交往過多,熟悉會鈍化感覺,友誼會軟化犀銳;不了解不熟悉,特別是沒有一點感性的接觸,又容易隔靴搔癢、找不到感覺或感覺錯位。文學批評不是純然的理論演繹,它需要批評主體和批評客體一定程度的生命感應,情緒融通和感覺置換。”
可我與我的幾位合作者們卻是與陝西文學圈相對隔膜的學院派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者。雖說我於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在渭南師範學院中文系任教期間,因為協助段國超教授接待應邀講學的蕭雲儒先生、李星先生、王愚先生、李健民陳賢仲、蘇育生和陳忠實、莫申、賈平凹等文學評論家和作家,而認識陳忠實及其他諸位老師,並聽取過他們十分精彩的文學報告。但多年來,由於主要致心於教學工作,雖然也撰寫過黨永庵戈焰、陳忠實、賈平凹、王學民、呂剛等人的評論文字,但終究未能進入陝西文學圈內。我十分羨慕我尊敬的母校老師暢廣元教授、我的良師益友王仲生教授、李星先生、蕭雲儒先生們與陳忠實、路遙、賈平凹為代表的陝西地區作家的親密關係和真摯友誼。我們雖然沒有與逐漸成長為文學巨樹的文學批評客體自由對話交流的資格與條件,卻畢竟共同生活工作於一個古老而又充滿詩意與活力的現代大都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