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博(前清秀才)

陳天博(前清秀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天博(1910年-1990年),男,本名陳紹原,又名陳潤南,常用名陳天博,晚號後覺、銳津。籍貫廣東省番禺縣石樓村,祖父為陳浣薇,是前清秀才;父親為陳伯篆,是監生,俱是愛好書法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天博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10年
  • 逝世日期:1990年
  • 職業:書法家
  • 主要成就:擅長書寫康有為體書法
  • 出生地:廣東省番禺縣石樓村
  • 性別:男
簡介,生平,書法作品選,詩詞、對聯選萃,軼事,評介,

簡介

著名康體(康有為書體)書法家。齋名為“無奇軒”,又號“三塵樓”。1944年以四幅康體書法參加“華南文化展覽會”,其中有兩幅成為最高獎的“特選”;1985年獲“廣州市第一屆民眾書法比賽”一等獎。為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畫氣功科學研究會顧問。著名書法家區潛雲在《廣州日報》(1989年12月19日)刊發《試論嶺南書風與書派》一文,將陳天博先生與梁啓超、黃金海、吳子復等書法名家列為廣東碑派十子。為“康體四大名家”之一(其餘三人為:南京的蕭嫻、上海的劉海粟、河南的王澄)。
以上俱摘自胡榮錦著《陳天博先生書法紀念冊》)

生平

陳天博祖父為陳浣薇,是前清秀才;父親為陳伯篆,是監生,俱是愛好書法者。但他的書法是自學的,受父輩的影響不大。
4歲零五個月,陳天博入鄉間私塾讀書,學習《幼學詩》、《千字文》、《人之初》。
9九歲時,陳天博被人以石擊破頭顱,流血如注,後由路人以熟煙給他止血,拖他回家。翌年,腦漸覺有障礙,同時右手也覺不靈敏。
13歲時,在家摹臨成親王、歐陽詢孫過庭王羲之等的字帖。
15歲,跟叔父陳作勤出廣州,加入赤社美術學校暑期班。
[按:該學校校長為廣東省名書畫家胡根天。]
先生本來欲學國畫,但在這裡只教用木炭枝模仿石膏像,沒興趣。暑期結束後,遂返鄉繼續學習書畫。這時改學魏碑,所摹臨的,有張猛龍碑、鄭道忠墓誌、敬史君碑、張奢碑等。
20歲,在番禺一區第二十國小當教師,這時右手已不能執筆了。旋得了一本康有為字帖。見裡面的字型,雄健挺拔,極度喜愛,繼續買了兩本,用心摹臨。從這時起,開始勉強用左筆了。
1938年,28歲,這時日敵南侵,迫近三水,跟隨南喬國小校董何楚田逃難到四會逕口暫避。後得番禺縣長利樹宗收容(因縣府遷在這裡附近),並遣派工作。從此就在舊政府服務,當中失業過幾個月,一直做到解放
1942年,32歲,先生結婚,後生有兩女。
1944年,34歲,陳天博先生寫了四幅作品,均為康體,參加“華南文化展覽會”。其中有兩幅成為最高獎的“特選”。在廣州的國際俱樂部用紅紙榜出。該獎由當時著名書法家謝熙(1896~1983,字子祥,別號止園)評出,由教育廳許少珊科長頒獎。先生得獎金、獎狀。
[按:據先生及麥少麟、謝鍇等先生介紹,這個書法比賽,也就是通常說的東南五省書法比賽,是當時非常重要的一個文化獎項,獲得“特選”,即一等獎,堪稱一夜成名。]
獲獎後,先生被當時著名書法家謝熙邀請到位於廣州市文明路的“文緣館”,標潤格鬻書。(指如有客到,會接受客人指名書寫。這在當時是對書法家的一種殊遇)
[按:1943年,謝熙在廣州文明路開設“文緣館”,專門介紹廣州名家書畫,抗戰勝利前夕,遷往十八甫路。廣州書畫名流常集此切磋書畫技藝。]
1956年,46歲,到光榮印刷社再轉並永紅印刷廠工作。其後該廠轉產,改為錶帶廠。至1972年退休。
1980年11月,經胡根天介紹加入廣州書畫氣功研究會,被會長梁占江聘為顧問。
1985年,75歲,獲“廣州市第一屆民眾書法比賽”一等獎。
1988年 78歲,1月31日,獲得“龍年國際書法篆刻電視大賽”詩詞佳作獎(湖南電視台主辦)。6月18日為《羊城晚報》題字:未名副刊。
1989年 79歲,入住廣州市海珠區紅十字會醫院。
1990年 80歲,春(約3月間),卒。有殘稿《新草訣》遺世。(以上俱摘自胡榮錦著《陳天博先生書法紀念冊》)

書法作品選

以下俱摘自胡榮錦著《陳天博先生書法紀念冊》)
陳天博(前清秀才)
陳天博書左思名句
陳天博(前清秀才)
書唐人詩
陳天博(前清秀才)
陳天博在揮毫
陳天博(前清秀才)
陳天博八十自書詩
陳天博(前清秀才)
古詩

詩詞、對聯選萃

抗戰時北嶺思親
1938年時在中山
野煙漠漠雨迷離,
遊子他鄉動客思。
回首干戈橫舊路,
白雲彼望淚悲垂。
抗戰詩
哀鴻遍地山河缺,
孤掌難鳴負將才。
公有葫蘆我獨解,
霏霏雨露潤枯荄。
無題
森翁歡宴老中青,
書畫詩文互動稱。
愧我壯年猶不及,
夕陽西下意如冰。
登蓮花山塔有感
內浮練水外獅洋,
登塔抒懷景物長。
遙溯虎門焚毒繢,
林公我獨頌流芳。
附林公則徐對聯:
偶然風雨驚花落;
再赴樓台待月明。
甲子孟夏國慶頌一首調寄搗練子
迎國慶,黨恩深,
萬眾騰歡力更伸。
四化征途齊挺進,
氣吞牛斗震乾坤。
陳天博先生七十歲自輓聯
混世虛名自愧乾坤枉逆旅;
幽棲遲暮未能家國盡涓埃。
(1980年仲春)
以上俱摘自胡榮錦著《陳天博先生書法紀念冊》)

軼事

陳天博名字的由來
據陳天博先生說:他有個朋友叫陳光普,在先覺中學做老師。陳光普有個兒子叫陳洪博。有一天,陳天博先生做夢,見到自己扶著陳洪博的膊頭升天,醒後,給自己起了個名字:陳天博。
陳天博搦管高歌寄意樓
“嶺南二麥”之一的麥少麟麥華三堂弟,我認識他時,已年高70。身板硬錚的他並不萎靡,常常呲著一排假哨牙,用手捋著頭上短而硬的白髮,在他自號的“高歌寄意樓”吟詩寫字。
抗戰時期,避寇南來香港的文化名人葉恭綽、柳亞子就非常讚賞他的一手精絕的蠅頭小楷。那時在香港讀書的麥少麟又參加過簡又文主編的大型文叢《廣東文獻》的編寫工作。見過世面的麥少麟自然眼角很高。他的書法以二王法帖為基礎,雜以魏碑,文筆老辣,線條捷中帶澀,像他的樓名,富有豪邁之氣。
私下裡,麥少麟對廣州書壇並不太感冒。印象中,他最常向我提及的,是清季的大書法家吳道鎔。有一次聊得性起,他一把扯起我,從河南跑到河北的海珠路,在一家民居的門楣上,看吳道鎔留存在廣州不多的遺蹟。
上世紀90年代初,我隨麥少麟浮舟到江門訪陳白沙故居,面對明代廣東大儒質樸、天然的茅龍書體,他大表稱許,後來更在奉和我的《白沙故居》詩中寫道:“茅龍飛舞來南粵,端坐澄心一哲人。”
我欣賞麥少麟,是覺得他識得敬畏。
一天夜裡,我在以寫“康(有為)體”出名的陳天博家中聊起麥少麟。原來,他們兩人都是番禺鄉里。之前,彼此是知道對方的書名的。
80歲的陳天博忽地掙扎著站起來:“走,你帶我去見麥老。”
我一看,已經過了9點,說:“晏了,改天吧。”
陳天博像一匹高齡駱駝,緩慢而哮喘掙扎著,他氣咻咻說: “不,現在就去。去寫字!”
陳天博早年傷殘,右半身麻痹,不良於行。見書興大發的他很執著,我帶他飛“的士”漏夜訪麥少麟
我們不速而至。麥少麟意外一過,便嬉笑著和陳天博聊了起來。接著,他們便舒紙理筆,“一得閣”墨汁在硯上散發著翰香。
陳天博先寫。麥少麟邊看,邊低聲對我說:“他三十歲那年,一舉奪得東南五省書法大賽第一名,名震天南。那時他精壯,不比現在羸弱。他的字也比不上以前了。”
陳天博將新寫的“積健為雄”贈與麥少麟
輪到麥少麟寫了。他嫌墨太稀,拿起墨條在硯台上“霍霍霍”磨起來。等墨稍一稠,便醮墨狂書一斗大的“壽”字,字得圓潤婉轉之妙趣。他將字送贈陳天博。
然後兩人品評起對方的書法。過了半夜,他們談興正濃。
看著他們興高采烈,我忽生感慨。像他們這種互相推許,切磋藝術的事,很少見。在我認識的他們各自的學生中,彼此也鮮有交流,更遑論取長補短。他們更多的是互相指斥,自建樊籬,這或許是近年廣州書法疲弱的一個重要因由。
陳玉森先生悼陳天博輓聯
這副新發現的悼陳天博輓聯,是寫在一個信封面。好像是我寫的,但細考聯文,覺得應該是他的兄弟陳玉森先生寫的。聯文寫得很好。補註上出典。
太息童稚情親,暮年風儀,空憐八秩老衡門,原憲心期天可鑑;
況是殫精翰墨,齎志文場,僅剩一生唯手澤,康公筆法世誰傳。
原憲(前515~?)字子思,孔子弟子,今仲村鎮南屯人。原憲出身貧寒,個性狷介,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孔子為魯司寇時,曾做過孔子的家臣,孔子給他九百斛的俸祿,他推辭不要。孔子死後,原憲隱居衛國,茅屋瓦牖,粗茶淡飯,生活極為清苦。一次,子貢高車駟馬,拜訪原憲。原憲衣著破爛,出來迎接。子貢問:“夫子豈病乎?”原憲回答說:“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子貢聽後非常羞愧地走了。唐朝人吳筠有《詠原憲子》詩:“原生何淡漠,觀妙自怡性。蓬戶常晏如,弦歌樂天命。無財方是貧,有道固非病。木賜欽高風,退慚車馬盛。”原憲為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人之一,從祀孔子於曲阜孔廟大成殿前之東廡內。其故里因靠近南武陽城,南武陽城亦名原憲城。城北武山擂鼓台,傳為原憲墓。
齎:齎,懷抱的意思。(以上俱摘自胡榮錦著《陳天博先生書法紀念冊》)

評介

廣州市書法協會錢毅:磨鍊日久,更趨老辣。
著名書畫家胡根天細字好過康有為,大字康有為寫得好過陳天博。研治康體而卓有所成者,廣東僅陳天博一人耳。
著名書法家秦咢生:自學康體而能有成,十分難得。
著名畫家謝鍇:有點字超過康。用墨,運筆,自具風貌。
輓聯:
以上俱摘自胡榮錦著《陳天博先生書法紀念冊》)
陳天博(前清秀才)
麥少麟先生挽陳天博
陳天博(前清秀才)
古桂高書陳天博自輓聯
陳天博(前清秀才)
曾慶豐先生挽陳天博聯上聯
陳天博(前清秀才)
曾慶豐先生挽陳天博聯
陳天博(前清秀才)
陳天博書自輓聯上聯
陳天博(前清秀才)
陳天博書自輓聯
世界藝術品網之廣州詩書畫的相冊“陳天博康體書法藝術”介紹:康有為書法的唯一繼承人。
陳天博(前清秀才)
古桂高書陳天博自輓聯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