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腺癌

陰道腺癌為少見的陰道惡性腫瘤,大概占原發性陰道腫瘤的4%~9%。陰道腺癌可在任何年齡出現。中腎管殘留的陰道腺癌見於年輕女子。其發病率自14歲開始上升,年齡範圍7~34歲,中位年齡19歲。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adenocarcinoma of  vagina,vaginal adenosis
  • 就診科室:腫瘤科,婦科
  • 常見發病部位:陰道
  • 常見病因:在懷孕時使用己烯雌酚
  • 常見症狀:陰道排液、陰道出血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陰道腺癌的病因未明。陰道本身無腺體,陰道腺癌可來自殘餘的中腎管、副中腎管及陰道的子宮異位內膜組織。
人類在妊娠晚期胎兒陰道發育成熟。在懷孕時使用己烯雌酚對胎兒生殖道有一定的影響。己烯雌酚使陰道的腺上皮存留導致陰道腺病。母親在懷孕早期使用己烯雌酚的女性發生陰道透明細胞癌增高的原因部分是因為陰道有大面積的異位腺上皮,陰道透明細胞癌與陰道腺病的輸卵管內膜細胞有關。母親在懷孕早期使用己烯雌酚的女性陰道輸卵管內膜型上皮面積增大,增加了與不明原因的輔致癌物質作用的機會,這些女性在初潮後體內的雌激素作為啟動因子促使癌的發生。母親使用己烯雌酚後通過子宮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在妊娠早期胎兒的陰道已有雌激素受體發育。己烯雌酚不是甾體激素,它不能在胎兒體內像甾體雌激素一樣被代謝,因此,會影響胎兒陰道的發育。

臨床表現

1.症狀
早期癌可無症狀,隨病程發展,可出現陰道排液、陰道出血。某些陰道腺癌可產生黏液,使陰道分泌物較黏稠。腫瘤侵犯膀胱時出現尿頻、尿急、尿血或排尿困難;侵犯直腸時出現里急後重、排便困難;侵犯陰道旁、主韌帶、宮骶韌帶,可有盆髂兩側或腰骶疼痛。
2.體徵
陰道病灶多數呈息肉狀或結節狀,也可呈扁平斑塊狀或潰瘍狀,質地較硬,表面有小肉芽,生長位置較淺,可在陰道表面蔓延以至累及大部分陰道。必須鑑別是原發性陰道癌還是從其他部位轉移而來。偶爾可見原發於腎臟、乳房、結腸或前列腺的癌首先表現為陰道癌

檢查

腫瘤標記物檢查、分泌物檢查。凡是陰道腫物或較明顯的糜爛者均應行陰道細胞學檢查和活檢以確診。病灶較局限、表淺、細小者,可在陰道鏡下進行觀察和活檢,或用盧戈碘液局部塗抹,在不著色處做活檢確診。必要時可行鎖骨上淋巴結細針穿刺或摘除淋巴結,並進行病理檢查。進行陰道雙合診檢查和直腸檢查。
由於透明細胞腺癌較容易發生肺和鎖骨上淋巴結轉移,故應做胸部X線攝片檢查。

診斷

陰道腺癌時常位於黏膜下而不能早期診斷,必須行陰道雙合診檢查和直腸檢查。陰道腺癌可由結腸、子宮內膜、卵巢、前列腺及胃轉移而來。由於陰道轉移性腺癌比原發性陰道癌常見,在診斷原發性陰道癌以前應排除這些臟器的病變。

鑑別診斷

陰道腺癌少見,因此發現陰道腺癌時,應先排除陰道外的原發癌灶累及陰道,常見的為子宮內膜腺癌、宮頸腺癌、尿道旁腺癌前庭大腺癌

治療

老年婦女確診為原發陰道腺癌之前應作宮頸管和宮內膜活檢。確診後按通常陰道癌治療。
1.手術治療
陰道腺癌的治療與陰道鱗狀細胞癌的治療相似。由於有宮內己烯雌酚接觸史的陰道透明細胞性腺癌發生在年輕女性,確診時的年齡較小,每種治療必須保護陰道和卵巢的功能。對於小的Ⅰ期病人採用充分的局部切除、腹膜後淋巴結切除及局部放射治療可得到較好的效果。
2.放射治療
Ⅰ期病人行組織內插植放射治療或陰道塞子放療,Ⅱ期病人除行上述處理外,應加全盆腔照射,使腫瘤基底劑量達到75~80Gy。當較晚期的病人行全盆腔照射時,在開始治療前可行卵巢移位,可以保護卵巢功能。晚期和復發病人常採用放射治療。
3.化學治療
未發現有效的化療藥物。常用多柔比星(阿黴素)及環磷醯胺。對復發病例用氟尿嘧啶(5-Fu)和長春花鹼有一定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