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南白山羊

陝南白山羊

陝南白山羊分布於漢江兩岸的安康紫陽、旬陽、白河、西鄉、鎮巴、平利、洛南、山陽、鎮安等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陝南白山羊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偶蹄目
  • 亞目:反芻動物亞目
  • :牛科
  • 亞科:羊亞科
產地環境,體形外貌,品種性能,生產性能,養殖技術,羊的品種,

產地環境

陝南白山羊產於陝西南部地區。產區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南為巴山,北倚秦嶺,除漢中盆地及谷地外,境內山巒疊嶂,江河縱橫,海拔為1500~3000米。年平均氣溫為11.1~15.7℃(絕對最高氣溫為42.6℃,絕對最低氣溫為-21.6℃),年降水量平均為721~1237毫米,年蒸發量平均為1034~1961毫米,無霜期為200~278天。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甘薯及豆類。可以利用的草場為暖性灌草叢,主要為山地草叢類、山地灌木草叢類、山地稀樹草叢類三種類型。組成草場的植物約80餘科,共500多種,以禾本科為主

體形外貌

陝南白山羊頭大小適中,鼻樑平直。頸短而寬厚。胸部發達,肋骨拱張良好,背腰長而平直,腹圍大而緊湊。四肢粗壯。尾短小上翹。毛被以白色為主,少數為黑、褐或雜色。陝南白山羊分短毛和長毛兩個類型。短毛型又分為有角和無角兩個類型。有角短毛型羊按角型又可分為細小的線角和較粗大的板角兩種。角多呈扁刀狀,向上向後彎曲呈倒“八”字型,性情較溫馴。無角短毛型毛被短而稀粗,性溫馴,早熟易肥。長毛型亦分有角和無角兩個類型。有角長毛型羊的角亦多呈板角狀,性烈好鬥;無角長毛型羊肩、側、股部有9~17厘米長的粗毛。

品種性能

陝南白山羊成年公羊平均體高、體長、胸圍和體重分別為:58.40±6.56厘米,63.60±7.35厘米,74.07±7.43厘米,33.0±10.1公斤,成年母羊分別為:53.16±4.42厘米,57.98±5.08厘米,68.73±5.91厘米,27.3±6.0公斤。陝南白山羊皮板品質好,緻密富彈性,拉力強,面積大,是良好的製革原料。陝南白山羊中的長毛型羊每年3~5月和9~10月份各剪毛一次,不抓絨。成年公羊剪毛量平均為320±60克,成年母羊平均為280±70克。山羊鬍須和羊毛粗剛潔白,是制毛筆和排刷的原料。

生產性能

陝南白山羊具有良好的產肉性能。胸部發達,背腰長而平直,腹圍大而緊湊,四肢粗壯。被毛白色有光澤,分短毛和長毛兩型。短毛型毛稀、早熟、易肥、長毛型性好鬥。
體重:成年公羊為33千克,母羊為27千克。
屠宰率:6月齡為45.5%,1.5歲為50%,2.5歲為52%。肉呈紅色細嫩。板皮幅面大,緻密富彈性拉力強。
長毛型羊產毛量:成年公羊為0.32千克,母羊為0.28千克,羯羊為0.35千克。
繁殖力強,產羔率為259%。

養殖技術

養殖戶需要提高陝南白山羊的營養水平,種公羊配種後,要讓其採食充足的青草,並視種公羊的具體體況、配種次數、性慾強弱等,每天補飼麥麩、豆類、餅類等精飼料0.5~1.0公斤、雞蛋2~3個、骨粉10克、食鹽15克,分3次餵食,晚上可多飼餵一些,以便讓其在夜間休息時恢復體力。還要掌握好母羊的發情期,做到適時配種。母羊發情期為1~2天。母山羊發情30小時左右配種最適宜,尤其在發情末期配種,一般1次即可受孕。但是在配種實踐中,為了確保母羊受孕,一般通常在第一次配種後,間隔12小時對仍未發情的母羊進行第二次配種。
配種後的孕羊管理很重要,懷孕1個月左右的飼養管理是保證胎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由於母羊採食飼草中營養物質的局限性,應配合人工青飼料餵養,青飼料草質好,營養豐富,產草量高,同時還節約成本,新鮮的優質青飼料草,養殖戶可種植的青飼料草有牧素草、禾蕒草等。這些草富含可消化粗蛋白、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如果及時收割利用,消化率可達到75~80%。在餵養母羊時,青飼料要保持新鮮和清潔,防止發生霉爛。母羊配種受孕後,嚴禁在放牧中奔跑、躍溝,嚴禁進出圈舍時擁擠,嚴禁棍打、狗追和驚嚇。對於有習慣性或先天性流產的母羊,宜在有效時間內注射獸用保胎針劑或採取其它保胎措施。
陝南白山羊養殖,還不能忽略防病的問題,要保持圈舍衛生 每天至少清理糞便2次~3次,每月消毒3次~4次,並做好消滅蚊蠅工作。保證休息,就是創造適合羊休息的圈舍環境和運動場環境,使羊在高溫環境下能夠保持機體的生理機能,增強抵抗力,維持正常生產。 做好防治疾病,加強防疫工作,防止羊病常呈群發性或地方性流行。定期驅蟲,入夏給羊只注射阿維菌素,每公斤體重0.02毫升,以驅除體內外寄生蟲。防治腹瀉。羊只拉稀時,可採用早上空腹口服2支8萬單位的慶大黴素,連服2天即可。防疫注射,沒有注射過羊痘疫苗的羊只,一定要補註疫苗。

羊的品種

羊是與上古先人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動物食物,羊伴隨中華民族步入文明,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影響著我國文字、飲食、道德、禮儀、美學等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