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逸多菩薩

阿逸多菩薩

阿逸多譯曰無能勝。阿逸多菩薩即彌勒菩薩。彌勒是姓,譯曰慈;名字是阿逸多。姓與名合稱為「慈無能勝」。指彌勒菩薩修慈心三昧,以大慈度眾生,無人能超勝於他。

基本介紹

阿逸多菩薩簡介,阿逸多菩薩主要經典,

阿逸多菩薩簡介

阿逸多何以姓“慈氏”?蓮池大師於《疏鈔》云:“弗沙佛時,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故以慈姓。要之,“弗沙佛”,即釋尊於過去世三大阿僧祗劫修行完滿後,更須修百劫相好業之時,所事奉之佛。“彼佛(指弗沙佛)有二菩薩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釋迦牟尼,二名梅怛dá儷lì藥”(見《俱舍論記·卷十八》),其中梅怛儷藥即“彌勒菩薩”也。由此可知,釋尊與彌勒,過去世中曾為同門弟子。故蓮池大師云:“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者,其源於此。
《要解》云:“彌勒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故次列”。據《佛說觀彌勒菩薩下生經》記載,彌勒菩薩當來下生閻浮提示現成佛。現居等覺之位。等覺者,去佛一等,即一生補處位。
“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者,彌勒菩薩雖位居等覺,仍然二六時中,禮敬十方諸佛,以求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並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莊嚴佛淨土,以此為要務,勤行不輟。何以之彌勒菩薩亦是修念佛法門耶?根據有二:
一、《阿彌陀經》云:“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zhuó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行此難事”者,指修行此念佛法門,並因此念佛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大事業也。而成佛之後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何以故?眾生難以相信如此簡便之法即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此經文可知,釋迦牟尼佛確係修念佛法門而成佛的。(編者註:在《佛說阿彌陀經》中這一段講的是諸佛稱讚釋迦牟尼佛為此甚難稀有之事,這個事指的是“在五濁惡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眾生說這一難信之法”,所以“行此難事”並非是指釋迦牟尼佛依靠念佛而成佛。否則上下文中難以說通,也不符合文言文的句法。同樣,下文的“彌勒菩薩亦修念佛法門”證據也不充足)而今,彌勒菩薩亦復如是修念佛法門。何以故,昔時之同門師兄故,佛佛道同故。
(以上有誤,根據在《妙法蓮華經》中《化城喻品第七》中。
大通智勝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佛說無量壽經·下卷》中釋尊勸化彌勒菩薩修行念佛法門,求生淨土。其原文云:
“彌勒當知。汝從無數劫來,修菩薩行。欲度眾生其已久遠。從汝得道至於泥洹。不可稱數。汝及十方諸天人民一切四眾。永劫已來,展轉五道。憂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絕。與佛相值聽受經法。又復得聞無量壽佛。快哉甚善,吾助爾喜。汝今亦可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宜自決斷,端身正行。益作諸善。修己潔體,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應。人能自度,轉相拯濟。精明求願,積累善本。雖一世勤苦,須臾之間。後生無量壽佛國,快樂無極。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無復貪恚愚痴,苦惱之患。欲壽一劫、百劫、千億萬劫,自在隨意。皆可得之。無為自然。次於泥洹之道。汝等宜各精進,求心所願。無得疑惑中悔,自為過咎。生彼邊地七寶宮殿。五百歲中受諸厄也。彌勒白佛:受佛重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由上可知,彌勒菩薩應諾釋尊專精修學淨土。所以說彌勒菩薩亦是專修念佛法門的。要之,彌勒菩薩以等覺之位尚能專精修學淨土,如教奉行淨土,吾輩何人,敢與彼較,故於淨土,當如彌勒般:“受佛重誨。專精修學。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彌勒菩薩位居一生補處。現在兜率shuài內院,佛授記:四千年後(指兜率shuài天之四千年,相當於地球上“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下生此界。福德殊勝,於龍華樹下成佛,分三會說法,故稱“龍華三會”也。
據《菩薩處胎經》卷二《三世等品》記載:龍華三會中,第一會說法度眾九十六億,乃受持釋尊之五戒者;第二會說法度眾九十四億,乃受釋尊之三歸依者;第三會說法度眾九十二億,乃“一稱南無佛”者。由此可知,釋迦世尊之法運一萬二千年中,未能得度之上、中、下三根,於龍華三會中,悉可得道。但是,吾輩當冷靜沉思:與其於龍華三會中得度,遠不如今生求生淨土為捷速,何則,以其可免受五十七億六千萬年輪迴之苦耳。仁者善思維。
惑問:“兜率shuài天為欲界第四重天(此為豎說天道),未出三界,難道彌勒菩薩生死未了耶?”
答曰:“不然。兜率shuài天分為內外二院。兜率內院系娑婆世界中一生補處之等覺菩薩所居,乃實報莊嚴土之境界。昔時釋迦如來為一生補處之等覺菩薩時,亦從此兜率內院下生人間,八相成道(所言八相成道者:一、從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盤),示現成佛。而兜率shuài外院乃兜率天人(兜率天之凡夫)所居。外院不知內院事,內院全知外院事。喻如凡聖同居土中,凡夫難覲聖容,聖人卻知凡夫。兜率天中,亦復如是。
吾讀《月上女經》,感慨良多。最為尤顯者是:縱生兜率內院,不如求生淨土,更為快捷究竟。何以如是言焉?
月上女經》中載:毗摩羅詰jié之女,名“月上”,姿容端正,觀者無厭。其女生時有八種瑞相:(1)光明照宅zhái;(2)大地震動;(3)樹木自然流出酥油;(4)樂器自明;(5)天雨眾華;(6)伏藏zàng自開,而現雜寶;(7)生而不哭;(8)生而能言。舉手合掌,而能說偈。由此八瑞可知其福德之殊,生而不凡。及長,一切童子,爭欲娶之。約好七日之內,月上將自行選擇(類似中國古代拋繡球而擇婿之舉)。諸童子苦苦等待。至第六日,月上之女手出蓮華,華內有一如來形像。月上執華而出,諸童子欲強行爭娶。月上騰空而起,離地飛行。並說偈訶斥chì淫慾,引諸童子而往見佛。既到佛所,以手中蓮華供佛。佛以神力加持,月上手中又生出一蓮華,月上女又以此蓮華供佛,如是共生出十蓮華,共以十華供佛。月上亦共發十願(即每供佛一華,即發一願),佛為授記:記中,月上先生天上;次生末世而成護法;次生兜率天;次隨彌勒下生人間,受持正法;次生彌陀佛國;次供養十方諸佛,乃成月上如來。
由此《月上女經》可知:月上以如是之大福報,輾轉zhǎn,zhuàn多生,最後還是在阿彌陀佛國中始然成佛,吾輩未必有月上之福報,輾轉之中,難保不墮。所以吾輩又何苦輾轉多生始到阿彌陀佛國耶?與其輾轉多生,不如今生求生淨土更為直接也。然眾生成佛各有時節因緣,若此人今生成佛之緣成熟,即願發願求生淨土,一生定成就;若此人成佛之緣未到,縱勸其發願念佛,彼心亦不甘。以其緣未至故。則如月上,輪轉至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弘揚正法時期,其人聽聞淨土法門(彌勒弘法時亦當宣說《阿彌陀經》,所謂佛佛道同故),始肯發願求生淨土,然已是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以後之事矣。實在不值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一》載:梁、陳間,有傅fu4大士者,彌勒菩薩化身也。以佛經意義,廣大微妙。普通人民無緣受持。欲令一切人,同種善根。遂立轉輪藏,教人推令轉。若能推一匝,或復十、百匝,即與一大藏,結最勝因緣。其法,先建一殿,須數丈高,四面設樓(為備安置請出諸經也),中間安藏,先於地下開一圓穴,約八尺深,周圍逾丈,中鋪最厚方石以安藏柱,柱高與藏相等。去地二尺余,於柱之周圍,作一平輪,橫施二木,作十字形,以為推轉之據。地外作蓮華座,座上安蓮華,華上作八楞層,龕數層,以大藏經,貯於各面各層各龕,藏前供佛,示有所以。
有人慾推,先須禮佛,然後入穴去推,須三四人,少則難動;多則每方均可二人,或推三匝、七匝,或十、百匝,隨推隨念佛號,故名“轉輪藏”。
大士(指彌勒菩薩)設此妙法,又發大願:“若有轉此輪藏者,即與一切經典皆有因緣,承此善根,近則消除業障,增長福慧;遠則斷惑證真,成等正覺”。吾人但當以此功德,回向淨土,則可於現生出離五濁,直登九品矣。祈發心。

阿逸多菩薩主要經典

關於彌勒菩薩的主要經典是彌勒六部經又稱彌勒菩薩六部經。指敘述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及自兜率天下生閻浮提成佛時,其國土、時節、種族、出家、成道、轉法輪等事之六部經典。皆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六部為:(一)觀彌勒上生經,沮渠京聲譯。(二)彌勒下生經,鳩摩羅凰間(三) 彌勒來時經,譯者不詳。(四)觀彌勒菩薩下生經,竺法護譯。(五)彌勒下生成佛經,義淨譯。(六)彌勒大成佛經,鳩摩羅什譯。其中(一)(四)(六)三部另稱為彌勒三部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