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處胎經

菩薩處胎經

《菩薩處胎經》是西魏大統十六年年間的國寶級別經書。現收藏於京都知恩院。

竺佛念於姚秦弘始年間(399~416),譯出《菩薩瓔珞經》、《十住斷結經》、《出曜經》、《菩薩處胎經》、《中陰經》等五部,被譽為苻姚時期之譯經宗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菩薩處胎經
  • 價值::人間傳世最古老的寫經
  • 年代::西魏大統十六年(550年)
  • 等級::國寶
基本信息,經文,文物簡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菩薩處胎經
菩薩處胎經菩薩處胎經
等級:國寶
價值:人間傳世最古老的寫經
年代:西魏大統十六年(550年)
質地:紙
流入日本時間:古代(唐代)
收藏地:京都知恩院

經文

昔來無數劫 成佛身無數
今復入胎舍 欲度諸眾生
身淨無惡行 口行無虛妄
意行常慈悲 清淨菩薩道
愍彼眾生類 恆處四駛河
計常及斷滅 回向菩提道
勤苦獲此身 勿興穢污想
計身如丘墓 野乾之所伺
愚者深染著 耽愛不能舍
此身無反覆 晝夜欲唼[口*束]
九苦為關楗 如畫瓶盛糞
欲渴之所逼 何為生苦惱
如海吞眾流 愚者以為寶
身非金剛數 莫為眾惡行
受身要當殞 何不速行道
若人壽億劫 彼亦應舍欲
況壽不滿百 何不知止足
愚者恆自稱 宿福獲此身
應當快自恣 未樂便當終
此欲無牢固 非智而能守
夫人慾舍欲 十慧無想觀
欲非真實法 起滅如水泡
幻師之所造 變現若干像
愚者謂為實 求實無所得
空性本自空 終始無起滅
分別無想定 能盡眾生漏
文殊汝今知 十方無漏會
我入琉璃定 廣演方等法
十方恆沙佛 如我說無異
愍此群萌類 永處焰火舍
舍胎復受胎 往彼復來此
十方諸菩薩 積行恆河劫
雖處娑婆界 五苦五惱劫
如我十方界 方比於此土
周旋五道中 受罪此最劇
解空無定相 亦復無本際
究竟一相義 性自本虛寂
常想無起滅 有餘及無餘
昔我弘誓願 遍受五道胎
化濕卵胎中 亦說難有法
染著五陰者 與說無所有
十二牽連法 痴行生死本
墜墮四顛倒 為說四真實
苦諦無有諦 習盡道亦爾
欲我戒見受 亦及於四愛
分別真實性 虛無寂寞要
雖度生死岸 不處於涅槃
今處於母胎 說法悟群生
娑婆國土中 無數恆河沙
處胎說法者 濟度阿僧祇
虛空無邊界 佛國亦如是
眾生受識神 真實性不同
明慧所教化 隨類而度之
或見身而度 聞聲得解脫
或復思惟苦 集諦盡道本
思惟四意止 斷意四神足
五根及五力 七覺以為花
賢聖八品道 以用瓔珞身
分別彼我空 無想寂滅慧
不願有所求 永處空無慧
初入有覺定 三十不淨觀
逆順知有覺 入定解無觀
九次入初定 分別無覺觀
又樂滅盡道 初定不 (丹五) 行法
喜樂意已滅 安隱入四法
通慧諸大士 不以此為行
為諸煩惱故 應適前眾生
禪定經歷劫 形枯如槁木
三禪香氣熏 五枝不凋落
佛慧不可量 於有亦不有
無上最正覺 無生死亦無
吾從成佛來 游觀於三禪
設當入四禪 無說而得度
我觀虛空界 眾生無有依
諸佛神力智 乃能盡原本
斷漏諸學人 未能悉分別
道品甚深妙 二乘所不及
吾以天眼觀 慧眼及佛眼
四識所受形 亦復於中化
亦無地水火 形色可觀見
唯佛大神力 皆令至彼岸
十方諸佛土 恆沙阿僧祇
亦以道慧本 游處虛空界
設當以肉眼 觀空界眾生
欠口出入息 無數眾生入
爾時此等輩 各得成道跡
當知佛法身 真實不思議
佛為三界將 愍而濟一切
欲色無色有 令受道慧證
彼亦無淫怒 及痴眷屬眾
睹形即入道 豈須學無學
無量諸佛剎 成道各各異
或從有想成 或從無想成
不復修習此 真如四聖諦
菩薩清淨觀 入禪無礙道
羅漢辟支佛 入定各不同
生生不見生 豈當有生本
愚惑染著人 謂為生是我
吾我自稱我 不見有吾我
菩薩四禪行 緣覺亦不知
菩薩入初禪 三十無漏行
百七三昧定 出入息具足
二定七十二 自觀無我想
雖經累劫苦 不離於禪行
四住斷諸漏 乃逮此二禪
六住故猶豫 入定如水波
八萬四千行 猶尚不自製
我本於六住 十二劫退轉
常想起樂想 輪轉生死淵
大聖定光佛 記別心堅固
立志不退轉 爾乃逮三禪
斷除七萬垢 永滅無根本
無畏師子步 闡揚大法典
廣游諸佛剎 禮事常供敬
過去阿僧祇 諸佛世尊等
各各於本剎 誓願行佛事
心雖不退轉 常恐墮下劣
億千魔徒眾 不能動一毛
超越八住行 進入於菩提
可樂所戀著 永除無想念
除師尊父母 余者不顧戀
方成一禪行 名施度無極
習觀無等倫 九地通慧本
不復入滅盡 移坐即成佛
為緣眾生故 往詣佛樹下
廣及阿僧祇 普集在道場
十方無量界 諸佛世尊等
各各舒右手 善哉大師子
十力無所畏 堅固入四禪
慈愍群萌類 願速從禪覺
未度者使度 未脫者使脫
四識處幽冥 渴仰禪悅味
不達諸佛教 輒便自稱揚
復自內思念 用此身累為
畢取於涅槃 用度眾生為
諸佛各面現 善哉釋迦文
建立弘誓意 勿起退轉心
轉無上法輪 擊於大法鼓
聞者速解脫 不經劫數難
捷智無閡智 辯智通達智
道智明慧智 斷智無生智
不起盡滅智 消智九次智
無畏師子智 雷吼音響智
端坐不動智 大悲無礙智
身相莊嚴智 拔苦愍護智
結解無縛智 受別取證智
降魔破軍智 成無我慢智
意勇精進智 施不望報智
行忍受辱智 金剛十力智
住劫不動智 集眾和合智
最上導師智 慚愧法服智
菩薩誓願智 神足變現智
境界無礙智 斷意滅結智
清淨照明智 自識宿命智
玄鑒他心智 父母真淨智
分身剎土智 處胎無穢智
識定不亂智 一向信受智
入定觀察智 分別身相智
三十不淨智 滅災除患智
菩薩次第智 超越教化智
滅十二緣智 緣覺時悟智
聞聲受化智 出十二入智
觀慧無礙智 受道玄鑒智
一夜為劫智 以劫為日智
念佛佛現智 剎土清淨智
無有二乘智 獨步無畏智
悅可眾意智 所作已辦智
不造前後智 滅故無新智
入定除想智 觀內外身智
如來受慧智 賢聖默然智

文物簡介

這卷經書來頭極大,它是人世間手手相傳的最古老的經卷,而且可能也是世上僅存的西魏墨跡,價值無可估量。此卷為西魏大統十六年陶仵虎寫造,字大如豆,書法為北碑一派,筆意自如,全無石刻方拙之態,其超凡入聖之處,實有不可思議之妙。在京都國立博物館的敦煌國際大展上,當時俄羅斯將其掠奪的敦煌寫經一舉展出,但是都是考古所出,多有殘破。日方展出了幾件唐朝時候流入日本的寫經,精美至極,特別是這份菩薩處胎經,完全就是壓場的寶物,精美的紙張,穩健的筆意,一看就是難得一見的神品。

作者簡介

竺佛念,涼州(甘肅武威)人,東晉時知名譯經僧。幼歲出家,志業堅精,於諷習眾經外,兼習外典。前秦建元年間(365~384),僧伽跋澄與曇摩難提等來到長安,跋澄翻譯《婆須蜜所集論》,難提翻譯《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增一阿含經》《中阿含經》等,竺佛念即擔任傳語之職。
據梁《高僧傳》載,竺佛念於姚秦弘始年間(399~416),譯出《菩薩瓔珞經》《十住斷結經》《出曜經》《菩薩處胎經》《中陰經》等五部,被譽為苻姚時期之譯經宗師。《出三藏記集》則於五部之外加添《王子法益壞目因緣經》,《開元釋教錄》又增《菩薩瓔珞本業經》《鼻奈耶》《持人菩薩經》《大方等無想經》《菩薩普處經》《十誦比丘尼戒所出本末》等六部,計十二部七十四卷,然《持人菩薩經》以下皆已亡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