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奧涅格

阿瑟·奧涅格

瑞士作曲家,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過小提琴、對位法、賦格與指揮。他的創作同時受到了近代法國音樂和德國音樂這兩種氣質不同的文化影響。作品數量龐大,體裁面也很廣。成名之作是交響詩篇《大衛王》,代表作有清唱劇《火刑堆上的貞德》,交響樂《太平洋231》和電影配樂《拿破崙》、《悲慘世界》、《罪與罰》、《沉默之城》、《福勒克斯船長》、《鮑爾。庫勞迪爾》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瑟·奧涅格
  • 外文名:Authur Honegger
  • 出生日期:1892
  • 逝世日期:1955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阿瑟·奧涅格 (Authur Honegger,1892-1955),瑞士作曲家,著名音樂活動家。1892年3月10日生於法國的勒阿弗爾,具有德國血統。自幼隨母親學鋼琴。1909-1910年在蘇黎世音樂學院學習,並經該院院長F·黑加爾的推薦於1911年入巴黎音樂學院從L·卡彼特、A·戈達爾蓋、Ch·維多和V·丹第等人學習小提琴、對位法、賦格與指揮等。
瑞士法郎紙幣上的阿瑟·奧涅格瑞士法郎紙幣上的阿瑟·奧涅格
奧涅格的作品題材極為廣泛,他的創作同時受到了近代法國音樂和德國音樂這兩種氣質不同的文化影響,在電影和廣播音樂的創作方面成績尤為突出。在創作上,他運用包括格里戈里聖詠、基督讚美詩以及爵士樂和十二音技巧(但排斥無調性)等古今各種不同的藝術手法,並吸收了華格納、施特勞斯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風格,將之形成自己的藝術特點。尤其是20世紀20年代的作品,大部分節奏強烈、不協和、嚴峻,調性處理極為自由。也集中體現了他的藝術個性,帶有濃郁的東方古風的。

個人作品

清唱劇《大衛王》是他的成名作
郵票上的阿瑟·奧涅格郵票上的阿瑟·奧涅格
《火刑堆上的貞德》
《死亡之舞》
《太平洋231號》
《安提戈涅》
《猶滴》
《昂費翁》
《橄欖球》
專著:《守舊者的絮語》和《作曲家自述》
個人生活
1913年起,奧涅格開始了他的音樂活動,除了1914-1915年在瑞士軍隊短期服役外,基本上都在巴黎,與作曲家薩蒂、德彪西、拉威爾和斯特拉文斯基等皆為好友,並不斷得到他們的指點。1920年,他與青年作曲家米約、奧里克泰耶菲爾、普朗克和迪雷等人組成音樂團體“六人團”。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他創作了不少清唱劇、歌劇、芭蕾舞劇、電影和廣播劇音樂,在樂壇頗負盛名。
戰後,奧涅格在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校任教,併兼任幾家報紙的音樂評論員。1946年任法國科學院院士。1947年偕鋼琴家妻子安德里·沃拉伯格去美洲舉辦音樂會和演講會,但剛抵達紐約即犯嚴重的心絞痛病,以致計畫取消。1955年11月27日在巴黎去世,終年63歲。生前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音樂部主任、國際作曲家協會主席。1971年,由其遺孀出資設立了“奧涅格作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