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根廷制度
  • 行政單位:24個
  • 外交政策:獨立自主
  • 飲食特色:炭燒烤肉
  • 國家格言:在聯合與開放之中
區劃,簡史,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外交關係,經貿往來,文化交流,民間友好,飲食,

區劃

全國劃分為24個行政單位。由22個省、1個地區(火地島行政區)和聯邦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組成。各省名稱如下:布宜諾斯艾利斯、聖菲、科爾多瓦、門多薩、圖庫曼、恩特雷里奧斯、查科、科連特斯、薩爾塔、聖地亞哥德埃斯特羅、米西奧內斯、聖胡安、胡胡伊、里奧內格羅、福莫薩、丘布特、聖路易斯、內烏肯、拉潘帕、卡塔馬卡、拉里奧哈和聖克魯斯。

簡史

16世紀前居住著印第安人。1535年西班牙在拉普拉塔建立殖民據點。1776年西班牙設立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首府的拉普拉塔總督區。1810年5月25日布宜諾斯艾利斯人民掀起反對西班牙統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第一個政府委員會。1812年起,阿根廷人民在民族英雄聖馬丁的領導下,開展了反對西班牙殖民軍的大規模武裝鬥爭,終於在1816年7月9日宣告獨立。1853年制定第一部憲法,建立了聯邦共和國,烏爾基薩當選為第一任總統。1862年巴托洛梅·米特雷擔任總統,結束了獨立後長期的分裂和動亂。自20世紀30年代起出現軍人與文人交替執政的局面。1983年,阿方辛民選政府上台,恢復憲制,大力推進民主化進程。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和英國因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歸屬問題,爆發了馬島戰爭,同年6月14日,英軍擊敗了阿軍,繼續占領馬島。

政治

1853年制定第一部全國統一憲法。1994年8月22日,憲法經第四次修改後實施。修改後的憲法規定,阿根廷為聯邦制國家,實行代議制民主,內閣是政府執行機構。總統、副總統由普選產生,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執掌國家最高行政權,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憲法還規定設內閣總理一職。總理、部長和總統府各國務秘書均由總統任命。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國會分參、眾兩院,擁有聯邦立法權,參、眾議員均由直選產生,可連選連任。

經濟

阿根廷物產富饒,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是綜合國力較強的拉美國家。工業門類較齊全,主要有鋼鐵、電力、汽車、石油、化工、紡織、機械、食品等。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核工業發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現擁有3座核電站。鋼產量居拉美前列。機器製造業具有相當水平,其生產的飛機已打入國際市場。食品加工業較先進,主要有肉類加工、乳製品、糧食加工、水果加工和釀酒等行業。阿是世界葡萄酒主要生產國之一,年產量30億公升。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銀、鈾、鉛、錫、石膏、硫磺等。
現已探明蘊藏量:石油28.8億桶,天然氣7635億立方米,煤炭6億噸,鐵3億噸,鈾2.94萬噸。水力資源豐富。森林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1/3左右。沿海漁業資源豐富。國土面積的55%是牧場,農牧業發達,畜牧業占農牧業總產值的40%。全國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阿是世界糧食和肉類重要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糧倉肉庫”之稱。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高粱和葵花籽等。近年來,阿根廷已成為南美最大的旅遊國家,主要旅遊點有巴里洛切風景區、伊瓜蘇大瀑布、莫雷諾冰川等。
農牧業發達,為世界主要的農牧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牧場和草原占全國土地面積的55%,耕地占12.7%。畜牧業有牛、羊、豬、馬;農產品有小麥、玉米、大豆、高粱、大麥、棉花、亞麻籽等。羊、牛的頭數和小麥、玉米、大豆的產量都居世界前列。工業產值超過農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0%左右,工業部門齊全。有食品、紡織、皮革等農牧產品加工工業,近年來鋼鐵、汽車、化工、石油開採和提煉、電子、電力等部門發展甚速。交通發達,鐵路全長約4.4萬公里,公路105萬公里。出口以農牧產品為主,其中肉類、小麥、玉米、大豆、亞麻籽、羊毛等占出口總值的75-80%,近年來工業品出口亦有大幅度增長。進口多為機器設備、工業原料、化學品等。

軍事

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下設國防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由副總統、內政部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和經濟部長組成。軍事委員會由國防部長、三軍聯合參謀長和陸、海、空三軍種參謀長組成。三軍聯合參謀長鬍安·卡洛斯·穆尼奧洛(Juan Carlos Mugnolo)。實行志願兵役制,服役期為一年。現總兵力為7.3萬人。2000年國防開支為34.4億美元。

文化

華麗高雅、熱烈奔放的“探戈”舞源於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視為國粹。 阿根廷探戈發源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港口地區。大批源於非洲、北美甚至歐洲的移民滯留在港口,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外來社會群體。他們大多社會地位低下,生活不穩定,在酒吧里靠唱歌、跳舞來消磨時光.阿根廷探戈實際上是這種特殊環境下產生的一種特殊藝術形式,其舞蹈是在米隆加、哈巴涅拉、坎東貝等拉美、非洲等多種民間舞蹈基礎上演繹而成的。阿根廷探戈其實非常不同於我們看到國標舞中的探戈表演。它其實是一種唱多於跳的藝術形式。而且它的唱是清一色男性,且都是獨唱,偶爾有幾個小滑稽劇穿插。
激昂的鍵盤手風琴是伴奏的主旋律,它特有的切分節奏總是給人以心靈的撞擊。阿根廷探戈有著自己的名稱Milonga. 阿根廷探戈舞也不像國標舞中的探戈,阿根廷探戈是兩個舞伴的身體並行直立,幾乎貼在一起(就是因為這個貼身動作,在探戈被引進巴黎時曾引起軒然大波),並且快速旋轉、踢腿,非專業人士很難將這些動作連貫起來。或許正因為太過難學和曲高和寡,阿根廷人對於探戈的態度,有些類似中國人對京劇的看法——年紀大的人喜之不盡,而年輕人卻敬而遠之。 阿根廷的探戈舞演員已經不止一次地把那飄逸、灑脫、典雅、含蓄的舞蹈和以獨特切分音為鮮明特徵、節奏明快的音樂帶給我們,激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
一提起探戈,人們也自然會想到在國內看到的國際標準舞的探戈,那種節奏感極強的舞步,與其他音樂不同的旋律。而國際探戈是從阿根廷融跳、唱及樂曲為一體的探戈發展演變而來的,它們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但是,國際中的探戈已經規範化,而阿根廷的探戈則更加活潑、歡快,花樣迭出。阿根廷是探戈的故鄉。阿根廷人酷愛探戈。許多人都會跳探戈,平時到處都能聽到探戈舞曲。阿根廷人把探戈看作是自己國寶,是民族的驕傲。阿根廷政府宣布探戈是阿根廷民族文化遺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於外國人來說,探戈只是一種獨具魅力的舞步,而對阿根廷人來說,它已是與生活密不可分。融化在血液里的文化。 探戈可唱可跳可演奏,它是一種集音樂、舞蹈、歌唱和詩歌於一身的綜合性藝術形式。
由於它是拉普拉塔河流域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更確切地說,探戈應該是烏拉圭的蒙得維地亞人和阿根廷的布宜諾斯人共同創造的藝術形式,是他們共同的文化財富。但因為布宜諾斯艾利斯是個港口城市,無論從地理位置、人口及在歐洲的影響等方面,都處於優勢,因此探戈後來在蒙特維特亞就逐漸衰落了。 由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年曾是大量移民流入的門戶,所以探戈的音樂、舞蹈、詩歌、唱詞等都受到過多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尤其是歐洲文化和非洲文化的影響。 音樂方面,探戈最主要受到的是早在1850年左右西班牙水手們帶來的安達盧西亞“探吉約”歌舞的影響。其次,是非洲黑人音樂的影響,探戈音樂中使用大量節奏明快的切分音就是這一影響的表現。再就是高喬人“米隆加”音樂的影響,吉他作為演奏探戈不可缺少的樂器之一就是這一影響的標誌。到了1920年前後,大量義大利、西班牙等移民的湧入使探戈音樂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早期歡快的四二拍逐漸變成了適於表達憂傷情感、節奏較慢的四四拍。
內容方面,探戈音樂和即興編出的唱詞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完全是歡快、開朗、風趣、詼諧的。隨著大批義大利和西班牙移民的到來,它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移民們擔著開墾、致富的目的而來,最後只能定居下來,無法返回故土同親人團聚,這就使探戈增添了表達移民思念故鄉和懷念親人的憂鬱、傷感、淒涼的內容。此後,由於歌詞作者大多是移民的後裔,因此無論是歌詞內容還是在歌詞中使用的大量外來俚語,都反映著外來文化的影響。 舞蹈方面,探戈的雛形源於阿根廷牧民男子粗壯有力的獨舞,在形成過程中主要是受非洲黑人舞蹈的影響。18世紀末19世紀初,貶賣黑奴在美洲很盛行。當時在拉普拉河流也出現了大量非洲黑奴。他們對探戈舞蹈中的折腰、扭擺等動作都源於非洲舞蹈的動作。此外,也有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的影響。
阿足球以其自由灑脫的風格而風靡世界,多次獲世界盃冠亞軍。阿根廷的烤牛肉也是聲名遠揚。 教育:教育水平較高,實行義務初等教育。2000年文教經費為33.1億美元。文盲率(10歲以上人口)為3.8%。6歲——14歲兒童入學率為99%。15歲——17歲入學率達80%。阿共有81所高等學府,其中公立大學36所,私立42所。著名大學有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拉普拉塔大學、科爾多瓦大學等。新聞出版:全國發行各類報紙2062種,雜誌96種,還有250種外文出版物。首都及各省重要報紙35家。主要報紙有《民族報》,1870年創刊;《號角報》,1945年創刊;《紀事報》,1963年創刊;《新聞報》,1869年創刊。重要周刊有《市場》、《索莫斯》、《人物》等。美洲通訊社屬總統府新聞國務秘書處領導。阿根廷新聞社和報聯社均為私人通訊社。調幅電台101家,調頻電台約1500家。開放式電視台46家,超高頻電視台115家,微波電視台61家,有線和閉路電視台866家。

外交

奉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不結盟立場和各國人民自決、不干涉內政,主權國家一律平等的原則。  與中國關係:

外交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在阿根廷和其他拉美國家中引起較大反響。中國也很重視開展與拉美國家的關係。20 世紀五六十年代,中阿民間往來較多,促進了兩國關係的發展。1972 年2 月19 日,中國與阿根廷正式建立外交關係。阿根廷成為拉美地區與中國較早建交的國家之一。
20 世紀80 年代,中阿在各領域友好合作關係進一步發展。90 年代以來,兩國關係的發展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高層互訪不斷,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友誼。兩國政府間建立了政治磋商機制,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有著一致或相似的觀點和立場,在國際機構中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兩國已就建立中阿21 世紀全面合作夥伴關係達成共識。

經貿往來

早在20世紀50 年代,中國、阿根廷之間就有經貿往來,1954 年10 月阿根廷工商界代表團訪華,1957 年6 月中國人民銀行代表團訪阿,1958年10 月中阿代表在北京簽署兩國銀行間支付契約。60年代,中國大量進口阿根廷栲膠和小麥。1972 年兩國建交後,雙方經貿合作關係有較大的發展。1977 年2 月雙方簽署中阿政府間貿易合作協定,1978 年5月簽署海運協定,1980 年6 月簽署經濟合作協定等,對兩國經貿關係的發展起了較大的推動作用。2003 年中阿貿易總額達30 億美元左右。阿根廷已成為中國在拉美地區主要貿易夥伴之一。
中阿在科學技術方面也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1980 年6 月,雙方簽署了中阿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合作領域包括和平利用原子能、南極考察、農牧業研究和航天科學研究及套用等。為了協調和推動合作項目的落實,還成立了科技合作混委會。
中國和阿根廷在經貿和科技合作方面有著很強的互補性,發展前景廣闊。

文化交流

阿根廷是拉美國家中較早同新中國進行文化交流的國家。20 世紀五六十年代,中阿間規模較大、有影響的藝術團組互訪交流有30 多起。其中1953 年12 月在阿根廷舉行的中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的畫展,1956 年10 月中國大型藝術團訪阿和1962 年9 月阿根廷民間藝術團訪華等,影響都比較大。
1972 年兩國建交後,雙方文化交往更加頻繁。1980 年6月7 日簽署了兩國政府間文化交流換文,1984 年8 月9 日簽署了兩國文化協定,從政府層面上保證和推動了兩國間的文化交流。
阿根廷文化中傳奇粗獷的高喬傳統、優美浪漫的探戈藝術、精湛高超的足球水平以及鮮嫩可口的阿根廷烤肉等,都為中國人所喜愛。而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中國東方文化,也受到阿根廷人民的青睞和讚美。文化交流已成為中阿人民世代友好的橋樑和紐帶。

民間友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阿根廷兩國交往主要表現在民間方面。民間友好往來增進了相互了解和友誼,帶動了兩國間經貿和政治關係的發展。
1972 年中阿兩國建交後,民間往來更加頻繁,內容更加充實,範圍更加廣泛,涉及兩國工會、婦女、青年、文化、教育、科技、體育等各個領域,為中阿友好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 世紀90 年代以來,中阿雙邊友好合作關係穩步、順利發展。北京市同布宜諾斯艾利斯市、上海市與羅薩里奧市、河北省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吉林省與恩特雷里奧斯省分別簽署了友好省、市關係協定。
體育阿根廷國家足球隊是最成功的國家足球隊之一,潘帕斯雄鷹們曾奪得2屆世界盃,奧運金牌。 阿根廷曾經進入過4次世界盃決賽:包括1930年2-4敗於烏拉圭,1978年以3-1擊敗荷蘭首次奪得世界盃,1986年3-2擊敗西德再登頒獎台,但4年後再遇西德以0-1衛冕失敗。 另外阿根廷是奪得最多美洲杯冠軍的球隊,共14次奪冠,2004年擊敗巴拉圭贏得奧運金牌,而1928年及1996年得到銀牌。 其他錦標包括6次奪得世青杯冠軍(1977年、1979年、1995年、1997年、2001年、2005年及2007年),1992年奪得聯合會杯。 現任國家隊主教練:巴西萊

飲食

阿根廷是一個移民國家,85%以上的居民來自於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後裔,所以它的飲食文化也攙雜了歐陸西餐的成分,肉食方面主要以牛、雞、驢為主,甚少吃豬,而炭燒烤肉是當地的特色。
這裡的招牌炭烤王中王牛扒,不需要醃製,只是灑上點鹽,直接用炭火烤至七八成熟,外表烤得略有點焦,肉香味飄散開來,吃起來外酥內嫩,裡面還保留著肉汁。阿根廷人對烤肉的吃法是,吃一口烤肉,再吃一口蔬菜,所以在每一份烤肉上來的時候,也會配上些新鮮的蔬菜沙拉,這樣吃起來不至於肥膩。炭烤牛肋條也是肉質甘香,配上用洋蔥、青紅椒切細的香料,不肥不膩,香嫩可口。
馬黛茶也是阿根廷的特色,據說這種茶是被阿根廷譽為“國寶”、“國茶”,在當地語言中“馬黛茶”就是“仙草”、“天賜神茶”,因為它含有多種營養成分,不僅可以清除膽固醇、降低血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神醒腦等等,所以阿根廷人認為“馬黛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他們每人每天都在喝,從小孩到老人,從都市到鄉村,甚至有“寧可食無肉不能居無茶”這樣的說法。  原來馬黛茶的喝法還有一定的講究,不是像喝一般的茶或咖啡,是要先用特製的吸管、勺子、過濾器三合為一的工具,放進沖了水的茶里先吹一口氣,然後再慢慢的吸,可以輕輕拌一下,但不可經常攪拌。喝起來有點像苦丁茶的味道,如果覺得苦,可以加點砂糖。吃烤肉喝馬黛茶可以消暑降火,看來這才是真正的“鬼佬涼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