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得雷德玫瑰鸚鵡

阿得雷德玫瑰鸚鵡

阿得雷德玫瑰鸚鵡(學名:Platycercus adelaidae)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鳥體為由淺到深的橘紅色;前額、鳥喙和眼睛之間、頭頂為橘紅;頭部兩側和頸部為橘黃;臉頰為藍紫色;腹部和胸部為黃色或是偏淺至橘紅;頸部和背部黑色,每片羽毛均帶有橄欖黃和深橘紅的滾邊。棲息於森林、棕櫚樹林、開闊的平原以及林地、農耕區等。通常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主要的食物為水果、漿果、種子、堅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於澳洲南部。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阿得雷德玫瑰鸚鵡體長35 - 36 cm,曾經是深紅玫瑰鸚鵡的亞種,後獨立為一個物種。鳥體為由淺到深的橘紅色;前額、鳥喙和眼睛之間、頭頂為橘紅;頭部兩側和頸部為橘黃;臉頰為藍紫色;腹部和胸部為黃色或是偏淺橘紅;頸部和背部黑色,每片羽毛均帶有橄欖黃和深橘紅的滾邊;背部下方橄欖黃,到尾巴上方覆羽漸漸變為橘黃色,並帶有橘紅色。翅膀彎曲的地方和外側中間覆羽為亮藍色,次要覆羽淺藍;次要飛行羽、外側主要飛行羽的小覆羽、翅膀內側覆羽為深藍;上方尾羽中間為深藍紫色,底色為深綠。尾羽外側為深藍,並帶有淺藍滾邊和羽尖;鳥喙灰白色;虹膜深棕色。雌鳥體型比較小,顏色偏橘色,翅膀內側的淺色條紋偶爾會顯現出來,鳥喙較細窄。幼鳥的羽色以橄欖綠為主,除了前額、頭頂、臉頰上方、喉嚨、部分胸部上方、大腿、尾巴內側覆羽以外皆為橄欖綠;翅膀內側覆羽、次要飛行羽覆羽為深橄欖綠;翅膀內側覆羽為深藍色;尾羽內側淺灰藍色,翅膀內側帶有些淺色條紋,幼鳥需要16個月才能長成成鳥般羽色。

棲息環境

阿得雷德玫瑰鸚鵡主要棲息於樹木茂密的山谷、沿著河流的狹長森林、熱帶草原、農耕區和果園;有時候會在阿得雷德市郊區的公園和花園出沒。

生活習性

平時大多成對或是組成4到5隻左右的小群體;在繁殖季節後,幼鳥們會組成一個群體過著四處遊牧的生活;它們生性相當活潑,並不怕人,可以在有限的距離內接近;時常在高大的樹木上覓食,或是在地面的水坑飲水;在某些地點它們會有季節性遷移的習性;它們飛行時翅膀拍動的相當急速,成波浪狀,會伴隨尖銳刺耳的鳴叫,很類似深紅玫瑰鸚鵡
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種子、植被、植物嫩芽、漿果、水果、花朵、昆蟲以及其幼蟲等為食,由於時常前往農耕區覓食,尤其是當地的櫻桃園和穀類作物是它們的最愛,因此被當地農民視為害鳥。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得亞南部的弗林德斯山脈南部。從南澳崇高山脈(Mount Lofty Ranges) 到菲爾半島(Fleurieu Peninsula)。

繁殖方式

繁殖期多在 9-1月間,求偶時雄鳥會靠近雌鳥翅膀微開且不停地拍動,尾部也會一直擺動,頭部不停地晃動、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續地發出啁啾的鳴叫聲,之後雄鳥會有餵食雌鳥的行為出現,這表示配偶之間的感情非常好,主要築巢於樹洞內,一窩產3-8枚卵,孵化期約21天,雄鳥一天餵食雌鳥2次,5周后幼鳥羽毛長成,再與親鳥相處一個月後即離巢;籠養鳥需定期作驅蟲的工作,新引進飼養的鳥適應環境後十分強壯,能耐低溫,成鳥較有侵略性,購買時注意雄鳥是否對雌鳥有攻擊性,需成對分開飼養,喜愛啃食樹枝。
繁殖難度不高,有時會有拔羽的症狀出現,也會拔幼鳥的羽毛,所以不宜讓幼鳥待在巢內過久,一發現幼鳥被拔羽毛的情形需馬上移出巢外手養,繁殖期間雄鳥會追著雌鳥跑,由於體型大,巢箱要夠深((約60厘米),一窩產5-8枚卵,孵化期約21天,幼鳥約在35天左右時羽毛長成。

亞種分化

阿得雷德玫瑰鸚鵡(2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Platycercus adelaidae adelaidae
2.
Platycercus adelaidae subadelaidae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