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墩子虎耳草

阿墩子虎耳草

阿墩子虎耳草(學名:Saxifraga atuntsiensis W. W. Smith),為虎耳草科、虎耳草屬下的一個種。多年生草本,高3.3-5厘米,叢生。小主軸分枝;花莖中下部無毛,上部被腺毛。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3-5厘米,叢生。小主軸分枝;花莖中下部無毛,上部被腺毛。莖生葉肉質,近中下部者密集,呈蓮座狀,近倒卵形,長3.5-4毫米,寬1.6-1.8毫米,先端急尖,無毛,3脈,上部者較疏,近長圓形,長4.3-5.4毫米,寬1-2毫米,先端鈍,無毛,5脈。花單生於莖頂;花梗纖細,長1.5-1.9厘米,被腺毛;萼片在花期反曲,稍肉質,近長圓形,長4-4.3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鈍狀急尖,無毛,3脈於先端匯合;花瓣黃色,卵形,長5.8-6.1毫米,寬3.4-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狹縮成長1-1.1毫米之爪,3-4脈,側脈旁具不明顯之4痂體;雄蕊長4.9-5.4毫米,花絲鑽形;子房上位,闊卵球形,長約2.5毫米,花柱長約1.6毫米。花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300-5200米的高山草甸和高山碎石隙。

分布範圍

產自四川(松潘、康定、稻城)和雲南(德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