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通溝組

1937年E. Norin命名;命名剖面位於鐵門托洛蓋塔拉西北的鐵門托洛蓋;參考表剖面位於中庫魯克塔格、和碩縣烏什塔拉以南的照壁山。本組主要由灰色、灰色及少量紅褐色中—細砂岩、粉砂岩、粉砂質板岩和紋層狀板岩所構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勒通溝組
  • 外文名:Aletonggou Fm
  • 階代碼:Z1
  • 地區代碼:4
  • 地層地質年代:Nh
命名,沿革,發現,爭議,重新界定,特徵,構成,接觸關係,分布,備考,

命名

1937年E. Norin命名;命名剖面位於鐵門托洛蓋塔拉西北的鐵門托洛蓋;參考表剖面位於中庫魯克塔格、和碩縣烏什塔拉以南的照壁山。

沿革

發現

最初E. Norin命名的阿勒通溝組是在喀拉帖肯烏拉(Karatekenula)山脈外側的山前和鐵門托洛蓋塔拉發育的一套噴發岩地層,主要是霏細角斑岩、石英斑岩和與礫岩長石砂岩、石英及綠泥石板岩互層的火山碎屑岩。

爭議

當時與貝義西組關係不明。1957年鄧自華根據實地調查,認為E. Norin的阿勒通溝組,實際為貝義西組的相變產物,從而將這一名稱摒棄,統稱貝義西組。1957—1959年朱誠順、陳哲夫等(1981),曾將E. Norin劃分的阿勒通溝組與特瑞愛肯組合併,統稱奧吞布拉克岩系,並劃分為上、下兩個次級地層單位。上部以冰磧岩為主;下部為火山岩碎屑岩。1977—1979年高振家、朱誠順等(1981)複查了上述地區,認為E.Norin所命名的“阿勒通溝組”,並不相當於貝義西組,是產於特瑞愛肯冰磧岩(雜礫岩)之下並呈假整合或不整合覆蓋在照壁山組之上的另外一套火山岩及碎屑岩沉積,建議把這一套地層,恢復使用阿勒通溝組。

重新界定

高振家等測制了照壁山、辛格爾塔格、玉勒袞布拉克等地的參考剖面。通過對完整剖面的研究,高振家等(1984)重新厘定阿勒通溝組的含義為:整合於特瑞愛肯組雜礫岩(冰磧岩)之下,假整合(或不整合)於照壁山組砂岩之上。岩性以細碎屑岩為主,局部相變為火山岩,中、下部常夾有海相雜礫岩(冰磧岩)及薄層碳酸鹽岩或少量火山岩。

特徵

構成

其特徵之一,是在細碎屑岩中有時可見有大小不一的礫石(墜石);砂岩中有數量不等的塊狀冰磧泥礫岩(雜礫岩)的不穩定夾層(單層有數十到一百餘米)及灰岩薄夾層或透鏡體。砂岩中發育有波痕及斜層理。在部分地區,本組上部常有較多的中酸性、酸性(少量基性)火山熔岩及凝灰岩。在細碎屑岩中產豐富的微古植物,含 Trachysphaeridium cultum,T. Hyalinum,Pseudozonosphaera asperella,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ensis,A. Umishanensis等。主要特點是在西部火山岩夾層逐步增多(以上部較發育),中部地區火山岩甚少,碎屑岩中落石普遍並夾有較厚塊狀冰成礫岩(雜礫岩,厚度從20—130m以上)。在東部火山岩亦不多見,但常有凝灰砂岩等夾層。

接觸關係

本組底部與照壁山組為假整合或局部不整合接觸,其間常有一層塊狀冰成岩(雜礫岩為界),是分層的主要標誌之一。頂界與特瑞愛肯組為不整合接觸。厚度變化較大,一般為自580—1500m左右,中部較厚,向東、向西變薄,中部局部地區(柯斯坦布拉克)厚度可達2017m。

分布

本組分布面積甚廣,西起西庫魯克塔格的喀拉帖肯烏拉、西山口,向東到和碩縣以南、尉犁縣以東的中庫魯克塔格地區的照壁山、幸格爾塔格,以及興地以北的柯斯坦布拉克,一直東延到東庫魯克塔格、玉勒袞布拉克一帶,在南部的牙爾當山亦有出露。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 E.Norin
年份1:1937
作者2:陳哲夫
年份2:1981
作者3:高振家
年份3:1984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