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義西組

1937年E.Norin在庫魯克塔格西段作路線地質調查時命名。主要為海相碎屑岩、火山岩和雜礫岩(冰成岩)的互動層,尚夾少量碳酸岩,底部多為一層底礫岩。沿走向火山岩(包括中基性火山熔岩、集塊岩、火山碎屑岩)與碎屑岩、紋板岩、雜礫岩(冰成岩)的互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義西組
  • 外文名:Beiyixi Fm
  • 地區代碼:4
  • 地層單位編碼:04-65-0300
  • 地層地質年代:Z1
  • 層型:正層型
  • 階代碼:Z1
命名,沿革,特徵,層型,構成,分布,備考,

命名

1937年E.Norin在庫魯克塔格西段作路線地質調查時命名。命名剖面在西庫魯克塔格阿勒通溝的支溝貝義西(拜義西)乾谷。

沿革

本組原始命名地區的層型剖面較簡單,E. Norin原始定義是指一套粗碎屑岩、灰岩及火山岩和一套角礫狀粗蛇紋石-正片麻岩的巨厚雜岩,底部為一套厚層噴發-沉積岩。經鄧自華(1959)等研究認為,原貝義西組實際包括了更古老的前寒武紀片麻岩及片岩,不應屬本組。同時認為E. Norin所定名的阿勒通溝組與貝義西組為沿走向之相變。高振家、朱誠順等(1979、1981)根據完整的照壁山剖面,將鄧自華所修訂的貝義西組(冰磧岩、火山岩為主)的上部單獨分出稱照壁山組(碎屑岩),僅將下部稱貝義西組。同時認為E. Norin所劃分的阿勒通溝組與貝義西組並不是完全相同的層位,一部分與貝義西組為上下關係,建議予以保留該名稱,賦予新的含義,該組並有酸性火山岩出現。

特徵

層型

正層型:庫魯克塔格阿爾通溝支溝拜(貝)義西乾谷剖面。阿爾通山南貝義西剖面,諾林,1937,東天山西庫魯克塔格地質(英文)。

構成

貝義西組主要為海相碎屑岩、火山岩和雜礫岩(冰成岩)的互動層,尚夾少量碳酸岩,底部多為一層底礫岩。沿走向火山岩(包括中基性火山熔岩、集塊岩、火山碎屑岩)與碎屑岩、紋板岩、雜礫岩(冰成岩)的互層。本組產微古植物:Asperatopsophosphaera umishanensis, Pseudozonosphaera verrucosa, 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 Leiopsophosphaera sp.等。該組主要分布在庫魯克塔格地區,西起庫爾勒市以西拜什布拉克、西山口向東到尉犁縣北部照壁山、辛格爾塔格及南部的雅爾當山,並一直東延到鄯善縣以南的玉勒袞布拉克等地。其岩性、厚度變化較大,在庫魯克塔格西部,碎屑岩、紋板岩及雜礫岩(冰成岩)較發育,並有較多的碳酸鹽岩夾層,向東、向南至牙爾當山及玉勒袞布拉克一帶則以火山熔岩占優勢,厚度亦增大。岩層厚度一般變化在640—1670m。本組底部與青白口系帕爾崗塔格群(北塞納爾塔格組)為不整合接觸,底礫岩或冰成岩可超覆於下伏岩層不同層位;頂部與照壁山組為整合過渡。在本組下部火山岩中曾獲 (814.1±97.3) Ma的Rb-Sr法全岩等時線年齡(據王炯章等1988),同時測得侵入於下伏前震旦紀變質岩並為貝義西組所不整合覆蓋的花崗岩Rb-Sr法全岩等時線年齡為 (920.6±90.9)Ma。故本組底部的年代約為800—850Ma。據李永安(1984)測定,本組的古緯度為32.6,古極地位置為-6.6φ;36.9λ。

分布

新疆東天山庫魯克塔格。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彭昌文
作者1: E.Norin
年份1:1937
作者2:高振家
年份2:1979
作者3:朱誠順
年份3:1981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