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家廟

關公家廟

關公家廟,坐落在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十一公里處的常平村。這裡是關公的祖居之地,南依氣勢蒼茫的中條山,北臨煙波浩水的古鹽池,山明水秀,地靈人傑。一九八六年祖廟被山西省政府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公家廟
  • 坐落在:坐落在今山西省運城市
  • 時間:一九八六年
  • 地位: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歷史,環境,傳說,文化,文化產業,關公家廟開光,銅像代表,相關文摘,銅像,

簡介

歷史

關公家廟創建年代不詳。據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李瑤撰《重修解州常平義勇武安王廟記》碑載,"王世為解州常平里人,里有王廟,建自金大定十七年(1177)"。然刻石說到"本社人王興將一○五四年前祖塔重加完葺"。若漢已有塔,斷廟應不會晚建於千年之後。不過,金已有廟則確證無疑。又據碑刻與志書記載,明成化十二年(1476),嘉靖三年(1524)、九年(1530)、三十四年(1555)、四十四年(1565)、隆慶二年(1568)、萬曆二十一年(1593)、四十五年(1617)、清康熙十二年(1673)、二十八年(1689)、乾隆二十八年(1763)、嘉慶二年(1814)、二十五年(1820)、道光十五年(1835)、二十九年(1850)、同治九年(1870)、至民國時期曾多次重修。廟內建築多為明清時期遺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復工作亦時有進行。尤其是一九九一年祖廟收歸解州關帝廟文管所統一管理後,更是強化保護管理,加大維修力度,修復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
關公家廟

環境

關公家廟現占地面積近一萬三千四百平方米,所有建築都坐北朝南,沿南北方向的中軸線有序分布。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門、儀門、獻殿、正殿、娘娘殿和聖祖殿;中軸線東西兩側,基本對稱地配有東、西木牌坊、鐘樓、鼓樓、祖宅塔、官廳、廊房、左碑亭、右碑亭、關平、關興夫婦殿及道士院等建築。家廟總體布局呈前朝後宮形制,各種建築在端莊中見出古樸,於氣勢內蘊含秀逸。整個家廟內,古柏參天,一片肅穆,一派莊嚴。
當然,這也是海內外唯一的關公家廟。因此,與解州關帝廟一樣,同樣是無數關公及關公文化的崇拜者們和關注者們嚮往的一塊聖地。

傳說

作為關公的家廟,這裡自然有許多關於關公家世和家庭的故事在世代流傳,其中有許多早已轉化成了這家廟中有關建築和實物。當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崇拜者們,懷著虔誠的心情,邁入這座古色古香的家廟中後,所了解到的關公故事,所認識到的關公文化,遠較世上流傳的史書、小說、戲劇、曲藝等等更為豐富和生動。
關公家廟
據關公故里的民間傳說,少讀《春秋》而深明大義的關公,在年輕之際,因不滿當地惡霸橫行鄉里,便仗義而起,將惡霸打死後出逃他鄉。關公的父母,為使關公斷絕對雙親的牽掛,使之安心在外,便雙雙投井而亡。後人為了紀念這對深明大義而堅烈剛毅的父母,在其投井處建築磚塔,供人憑弔。此塔仍完好地保存於關公家廟之中,向世人講述著關公青少年時義勇雙全的往事,以及悲愴、悲壯的家事。
關公家廟中的聖祖殿,供奉著關公始祖及關公上三輩祖父母的生像。在關公故里的傳說中,關公的始祖為夏代忠臣關龍逄。關公的曾祖父、祖父、父親均為耕讀傳家、純樸善良的百姓。這座為天下關帝廟中所獨有的聖祖殿和殿內所奉禮的關公祖宗塑像,使關公文化的內涵更為豐富、深刻和系統。關公文化中忠、信、義、勇的內涵來源於中國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化,前後繼承,一脈相傳;關公文化不僅包含著傳統的社會道德內容,同時還蘊含著傳統的家庭倫理內容。

文化

關公家廟中,娘娘殿內那儀態端莊、神情淑靜的關娘娘塑像,關平、關興夫婦殿中儒雅純樸的關平、關興夫婦塑像,將關公文化中所蘊含著的家庭倫理道德內容,作了進一步的拓展與完善,即賢妻良母式的道德呼喚,以及子承父志式的倫理規範。
至於圍繞著關公家廟中那些虎柏、鳳柏、"五世同堂"桑樹等神奇植物,所流傳著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則更為關公的生平和身世增加了傳奇的內容和神話般的色彩,使關公的故事和關公文化,在一般的民眾之間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流傳。同時,也為關公廟宇帶來了更為興盛的香火,贏得了更加眾多的敬仰和崇拜。前人詠關公家廟有詩云:"舊宅千餘載,看侯去不歸。英雄輕書錦,田舍薄征衣。古墓高槐合,遺龕細草霏。畫梁雙燕子,還似漢時飛。"常平關公家廟,作為海內外獨一無二的祭祀關公家庭的廟宇,作為關公文化拓展和深化的重要實物載體,在認識和研究關公文化中具有獨特的價值和地位。確實,在細雨微風、雙燕斜飛中,參拜或憑弔這座古柏森森、青草萋萋的古老家廟,能使人產生無限的感傷和感慨,同時也能使人領悟到關公文化更為豐富、複雜的精神和內涵。
關公家廟

文化產業

關公的故里在古河東郡(今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那裡有全國最大的?>關帝廟關公家廟和關公祖塋。是全球關公信仰者的朝拜聖地。隨著關公文化和關公故里旅遊的興起,關公故里已形成了專業生產關公銅像的巨大產業鏈。
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是:“解州關公”銅像。這裡的“解州關公”不僅是地域意義上的名詞,它是一個文化品牌,已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是中國關公第一品牌,山西省著名文化品牌。關公故里“解州關公”銅像傳承中國青銅歷史,承載千年關公文化,融入關公故里純正氣脈,成為最有價值的山西文化名片,頗受社會各界青睞。具有以下特點和文化內涵:
1、關公面部神態逼真,表情豐富賦予關公生生活力;
2、紋飾寫實精美,雕刻工藝精湛。
3、藝術造型參考解州關帝廟內歷代壁畫和歷史資料;
4、原創作品均由著名雕塑家和關公研究專家指導把關;
5、作品泥塑模型取用黃河之水和關公故里黃泥土精雕細琢;
6、選用關公故里中條山產的優質電解銅精心澆鑄;
7、傳統手工流程,千錘百鍊,表面防鏽防氧化特殊處理;
8、產權的唯一性。所有作品均已進行著作權登記和申請外觀專利保護;
9、在關公故里關公家廟開光接靈,最為正宗富有靈氣;
10、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代表山西傳統文化的特定產品;
11、2011年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山西省政府特選文化禮品
12、非物質文化遺產“關公信俗”的最好載體;

關公家廟開光

關公家廟,坐落在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十一公里處的常平村。這裡是關公的祖居之地,南依中條山,北臨古鹽池,山明水秀,地靈人傑。
關公家廟占地面積近13400平方米,家廟總體布局呈前朝後宮形制所有建築都坐北朝南,基本對稱地配有東、西木牌坊、鐘樓、鼓樓、祖宅塔、官廳、廊房、左碑亭、亭、關平、關興夫婦殿及道士院等建築。各種建築端莊古樸,內蘊秀逸。
常平家廟是海內外惟一的關公家廟,是海內外關公敬仰者的朝拜聖地。

銅像代表

1、世博會關公青銅雕像《夜讀春秋》。2010年代表山西省政府參加上海世博會,引起很大反響。
2、《誠信》關公。2011年第六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山西省人民政府精選特色文化禮品,贈送給世界五百強公司領導。

相關文摘

中國關廟雖多,但關聖家廟卻僅此獨有,天下無雙。關聖家廟亦稱[關帝祖祠],位於關公故里的運城常平村,與解州關帝廟遙相呼應,相傳系常平村民於隋朝初年創建,始為祠堂,至金代形成廟宇。據明神宗萬曆二十年(西元1599年)魏養蒙所撰的《重修常平關聖家廟碑記)稱,金代常平里舍人王興於金世宗大定十七年(西元1177年)創建正殿三間,轉護環廊四十間,寢殿、儀門各三間,大門三間,北向。後來又有常平村人胡錀對廟宇進行過局部修葺及增擴,至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西元1777年)興建聖祖殿,此後再無修葺。
廟宇坐北向南,規模宏偉,布局嚴謹,殿閣壯麗,占地13,320平方公尺。廟前建牌坊三座,位於東西兩側者為木結構,三門四柱廡殿頂,分別名為「靈鐘鹺海」、「秀毓條山」;居中者為石結構,三門四柱,正前方置鐵獅一對,明間門頟書「關王故里」四字。廟內中軸線上由前至後依次排列著山門、午門、獻殿、崇寧殿(關帝殿)、娘娘殿(關夫人殿)、聖祖殿等六座建築,兩側則配置鐘、鼓二樓及廂房、配殿、碑亭、迴廊及道士院等,在總體布局上與解州關帝廟同樣沿襲了「前朝後寢」之型制。山門、午門、獻殿均面闊三間,單檐懸山頂,灰色筒板瓦覆蓋,綠琉璃瓦剪邊。崇寧殿是廟內主體建築,建於磚砌台基之上,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四周迴廊均進深一間,總面寬七間,總進深六間,重檐歇山頂,綠琉璃覆蓋,施花琉璃脊飾;大殿明間施板門兩扇,左右次間施直欞窗;殿內木雕神龕裝飾富麗,內置關羽像,器宇軒昂,神情肅穆。龕內、外分置侍者像四尊,造型豐滿,神態逼真,謙卑恭謹。娘娘殿面闊與進深各五間,重檐歇山頂,殿前檐建插廊,施垂花門,左右兩側建配殿,自成院落;殿內神龕供關夫人像,左右兩側侍女像或持帕、或握笏,恭身肅立,乃清代塑像之佳作。聖祖殿在廟宇後端,建於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西元1773年),面闊三間,單檐懸山頂,灰色筒板瓦覆蓋,置於磚石構築的台基之上,殿前月台寬敞,殿內供關羽始祖、曾祖、祖父和父及其三祖夫人像,為海內外其他武廟所未見。
廟內東隅午門前檐右側有六角七級磚塔一座,高約15公尺。塔的底部為方形基座,四壁鑲嵌金世宗大定十七年(西元1177年)、明世宗嘉靖八年(西元1529年)和四十四年(西元1565年)以及清仁宗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年)四通碑碣。塔身上下收分較大,層間疊澀出檐,反疊澀收進,形成下層塔檐及上層基座,極頂砌築圓盤,惜其上塔剎今已不存。磚塔肥碩持重,端莊穩健,平素無飾,歷經明嘉靖年間(西元1552~66年)河東地區大地震的考驗而安然無恙。廟南中條山下古柏蒼翠,石碑林立,乃關氏祖墳。由關聖家廟至關氏祖墳的通道上建有獻殿、祭台等,惜今已不存。廟內有各種碑碣數十通,對關羽封號及關族世襲,廟宇沿革等記述甚詳。
關聖家廟古木參天,盤根錯節,蒼翠蓊鬱,扎枝縱橫,幾乎每株古樹都有雋永神奇的傳說。
娘娘殿院內有古桑一株,乃明代所植,樹齡逾500餘年,粗可合圍,表皮鱗狀,俗謂之「麒麟皮」。一般桑樹所結桑椹一年僅成熟一次,但是這株桑樹的桑椹卻於一年之內可五熟五落。其下部有五條樹根,約碗口粗細,裸露於地面約1公尺。根部上方為樹幹,樹幹距地面約5公尺處伸出五株粗枝,不但與樹幹下五條祖根相互呼應,也與家廟供奉關羽之曾祖、祖父、父親、關羽本人、關羽子關平及關興五代暗合,號稱「五世同堂桑」。
廟院內娘娘殿西北隅另有古柏一株,名曰「雲柏」,樹幹中裂,以鐵箍環護,樹身傾斜,與地面成45度角,直指10公里外的解州關廟。每至嚴冬,大雪紛飛,籠罩萬物,此柏卻落雪必化,無有覆壓,故亦稱「熱柏」』、「化雪柏」、「無雪柏」。據自東瀛的參觀者聲稱,此類樹種世界上屬瀕危植物,已極罕見。
廟內主體建築崇寧殿前檐左右兩側各有古柏一株,名「龍」、「虎」柏,二柏主幹內側距地面約1公尺處樹皮凸凹,形成龍身、虎首,自然天成,唯妙唯肖,令人稱奇。鄉里習俗以紅繩纏繞龍、虎柏身,然後裁龍柏、虎柏所纏紅繩一段為幼子做項圈,便是認其為「乾爹」,可保佑子女健康成長,鴻福齊天。此俗歷久不衰,遺風迄今猶存。

銅像

關公家廟銅像——作為運城乃至山西的一張名片,關公《夜讀春秋》坐像自在上海世博會展出以來吸引了數十萬來自全世界各地遊客的眼球,忠義仁勇和崇和尚德的關公精神備受海內外人士稱讚。“團結中華兒女,代表民族精神”參展的關公《夜讀春秋》坐像高68厘米、寬45厘米、厚36厘米,展示在世博會山西館的“人文·城市之路”展區。整尊坐像從底座到雕像共分5層,由下而上層層遞減呈金字塔狀。雕像用料純正,做工精湛。正在讀《春秋》的關公神態端莊,目光炯炯有神。丹鳳眼、臥蠶眉的面部特徵最大限度地貼近了史料所載。頷下一把長須捋於胸前,線條清晰流暢,用刀一氣呵成,將美髯公的威風和瀟灑展示得淋漓盡致。關公衣服上的紋飾,雕刻精細,栩栩如生。雕像背景以中國紅為基本色調,兩邊配有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撰寫的一副對聯:“忠義二字,團結了中華兒女;春秋一書,代表著民族精神。”組委會對“和”字一見鐘情。
關公家廟關公家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