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紅磚建築

閩南紅磚建築

閩南話把房子叫。閩南紅磚古厝,紅磚紅瓦,艷麗恢弘,盡顯建築之張揚,而內在則質樸端莊。

壯麗的閩南紅磚古厝主要分布於福建廈、漳、泉等地,在台灣金門最為集中。紅磚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體系。“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樑畫棟皇宮式。”是對閩南紅磚建築特色的形象表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南紅磚建築
  • 外文名:Red brick construction in South Fujian
  • 地理區域:福建、台灣
簡介,建築特色,泉州“最紅”,主要分布,紅磚文化,聯袂申遺,

簡介

台灣廈門泉州漳州長大的人,都對紅磚非常親切。自家的屋頂、外牆、小巷的地板,到處都是紅磚。。
泉州蔡厝古民居首先是我們看到的外牆,除了整面牆用紅磚砌起外,窗戶的圓雕、浮雕、透雕都是紅磚。其次是鋪地板的紅磚。方形、長方形、八角形、六角形等。以往有錢人家的紅地磚可以厚至五六厘米,一般人家是二三厘米。再次是紅瓦蓋頂,紅瓦分為板瓦(又稱為陰陽瓦)、望瓦、筒瓦。一般居民使用板瓦和望瓦,只有宗祠、廟宇和大戶人家的建築才使用筒瓦。由紅磚建成的建築物,主要有三類,一是歷史古街建築,薌城區的歷史古街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建築;二是鄉村民居;三是名人富家宅院建築。漳州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富貴人家的祖屋大厝,建築多是富麗堂皇。這些建築都是漳州紅磚傳統建築的精華體現,如薌城區的蔡竹禪故居、湘橋古厝、龍海的楊厝、南靖的德遠堂等。紅磚赤瓦、燕尾山牆,鑲嵌上精美的木石雕刻裝飾……這樣的紅磚古厝在福建閩南一帶十分常見。作為福建土樓、土堡、紅磚、灰磚四大民居建築之一,紅磚古厝已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在福建加快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借鑑福建土樓成功申遺的經驗,2017今年3月,閩南紅磚建築聯袂“申遺”工作也有了實質進展。據泉州市旅遊局局長張錫坤介紹,國家文物局目前已將“閩南紅磚聚落”列入預備名錄。閩系紅磚建築,在閩南以泉州為核心,主要分布於泉州、廈門、漳州等地,在台灣以金門最為集中。2010年12月,由國家文物局、台灣文化資產保護部門等機構,在泉州聯合舉辦了海峽兩岸文化遺產保護論壇暨閩系紅磚建築保護與傳承論壇,海峽兩岸80多位專家學者共商閩系紅磚建築的保護與傳承,並達成共同為紅磚建築申報世遺的共識。
泉州蔡厝古民居泉州蔡厝古民居

建築特色

紅磚白石雙坡曲
黃金良在其著作《泉州民居》中認為,泉州傳統民居造型樸素,色彩和諧明亮,空間層次明確,石材與片磚插花砌築的牆體,山花與入口的紅磚貼面,形成強烈的個性。特別是本地所特有的橘紅色貼面磚和層面瓦,使建築呈現了統一的暖色調。“色感異常強烈,形成最具特色的紅磚文化區。”
泉州地區的這種紅磚在燒制時,由於堆疊形成特有的印記,而印記在建築時因刻意整齊堆疊,形成別具一格的建築裝飾。至於“雙坡曲”,是指屋脊兩邊的瓦面並非如其他地方的直線坡度,而是略下彎呈弧度下降。從外觀上看,其獨特的“曲線美”能給人美感,但科學上也有其道理。黃金良分析認為,這種“雙坡曲”,使得雨水在屋面流下時,先蓄勢下滑,後在屋檐口完成“衝刺”,出得更遠更徹底。
出磚入石燕尾脊
出磚入石是閩南紅磚區建築中一種十分獨特的砌牆方式,利用形狀各異的石材和紅磚交壘疊砌,因其外觀而得名。相傳明末,閩南地區發生大地震,地震過後當地人民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的磚、石、瓦、礫構築成了這樣一道獨特的牆體,後來被人們廣泛套用,沿襲成風。用這種方法砌成的牆不僅堅固防盜、冬暖夏涼,而且古樸美觀,成為我國民居建築藝術的一大傑作。在蟲尋埔等沿海一帶,也有用海蠣殼作為出磚入石材料的。據說這種材料從非洲等地運來,成為泉州對外交往密切、“梯航萬國”的一個佐證。
據考證,我國古代有敬天的思想,而屋脊上的“鳥”有如天使,是一種通天的靈物,能通天敬神,燕尾脊由此而來。燕尾脊是正脊做成曲線的形狀,兩端往上翹起,類似上弦月形,而在尾端分叉為二,像燕子的尾巴一樣。在傳統建築中,燕尾脊約定俗成是代表主人曾經中舉,或是用在宮廟上,但在泉州古厝中,只要規模稍大的大厝都可見到。
雕樑畫棟皇宮式
皇宮式即按皇宮式樣建造的大厝,也稱官式大厝或“皇宮起”,是泉州傳統民居的典型。在這種建築中,木雕、彩繪、石刻、透雕、泥塑、剪貼等民間手工藝精品隨處可見。
鳥瞰——閩南紅磚建築鳥瞰——閩南紅磚建築
明清建造的正規宮殿式民居規格巨大,建築宏偉,往往為群體建築,在建築造型上既堂皇古雅,又肅穆大方,在文化內涵上,既體現了與中國封建社會自然經濟相適應的封閉式主次尊卑尚禮氣氛,又讓人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其布局具有按中軸線對稱排列,多層次進深,前後左右有機銜接等特點。另外,建築群內名人雅士的墨跡於門牆、廳壁上隨處可見,內容豐富多樣,體現皇宮式大厝主人較高的文化品位和崇尚風雅的心理。
中西合璧
土樓在泉州數量不多,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等內地縣份,沿海縣份個別地方也有。除土樓外,泉州還有木樓、竹樓、吊腳樓等建築型制,主要分布在永春、德化等竹木資源豐富的地方。
泉州土樓基本上興建於清代,在其建築外觀上,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封閉性和防衛性,尤其是後者。不少土樓都有瞭望台、射擊孔,牆壁和大門都很厚實,不但要封鐵皮,還要在門上方安置水槽,以防火攻。這使人聯想到土樓民居形成時期的戰亂頻繁、土匪出沒的歷史背景。而在土樓的內部結構方面,則又使人感受到一種囿於封閉圈裡的相對開放性,至少在各家日常生活中的隱秘性方面,就不如村落聚居模式的一家一戶小住宅。土樓居民的集體意識比較強烈,風雨同舟,同甘苦,共患難,一旦發生戰事,一座土樓就是一個戰鬥的集體。
在泉州各種傳統建築中,中西合璧式的建築在近現代尤為多見,相當部分都是當年的華僑回國建造,有的建築材料還是從國外漂洋過海運回的。至今,散落在大街小巷中的中西合璧的古民居建築就是明顯的佐證。這些中西合璧建築,是了解各個時期泉籍華僑活動、商貿往來、歷史文化的難得的素材,更是研究泉州近現代建築歷史的“活史料”。

泉州“最紅”

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探訪,它坐落於南安市官橋鎮漳里村,俗稱“漳州寮”,距泉州市區20公里。遠處望去,只見牆壁、屋頂、地面,整座建築上下都透著紅色,且布局嚴整,規模宏大。當地導遊告訴記者,閩南各地的紅磚厝還有不同的特色:閩南紅磚建築以泉州為核心,向周邊輻射,其中泉州的“最紅”;漳州紅磚厝的特點則多為紅磚灰磚混搭,紅磚多用於裝飾部分,而金門、廈門的紅磚厝也略有不同。
廈門海滄新垵紅磚古民居  漳州龍海東園鎮埭尾村埭美社水上古民居,人稱“閩南第一村”。站在村外的高處俯瞰,水道像一條翡翠環,將整個村子圈起來。紅磚瓦、灰白牆、燕兒尾、水環繞,是它的特色。276座紅磚古厝比肩依偎,古厝之間邊門對著邊門,中間僅隔一米多寬,當邊門全部打開,就形成一條由村頭到村尾的快捷通道。這種特殊格局,不僅體現了閩南建築的精巧構思,還蘊涵了閩南人和諧共處的人文精神。據了解,埭美社已有560多年的歷史,由開漳聖王陳元光第25世孫陳均惠的第八世後裔開基,至今仍為陳氏族群的聚居地。
閩南紅磚建築的起源尚無定論。福建博物院副研究員樓建龍認為,早在宋代,這種建築已經在閩南地區開始推廣和建造。紅色的建材是專用於皇家宮殿、廟宇及帝王宗祠這一類建築,被稱為宮廷色,本為“庶民不許”,卻在閩南民間大量使用,這除了與閩南人長期從事海外貿易,民間積累了巨大財富以及炫奇鬥富、講求排場的鄉風有關外,由於福建沿海地區自古以來都是“山高皇帝遠”,加上閩南人“敢為天下先”的特性,使得外形富麗堂皇,被稱為“皇宮起”的違禁紅色建築在閩南一帶悄然風行。紅磚建築以三間張雙落大厝為基本單元,大量使用紅磚紅瓦,廣泛套用白色花崗岩做台基階石,屋頂多為兩端微翹的燕尾脊,壁、廊、脊等細部裝飾十分精緻,不僅外觀獨特,而且在裝飾與色彩紋樣等方面都與其他區域的建築截然不同,既有“東方家園”雅稱,又有“中西合璧”美譽,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
廈門海滄新垵紅磚古民居廈門海滄新垵紅磚古民居

主要分布

閩南紅磚建築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泉州、廈門、漳州、莆田等地,在台灣以金門最為集中。

紅磚文化

紅磚文化是閩南建築文化的重要代表,擁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閩南當地對紅色有著特殊的喜好,紅色磚瓦被工匠們以巧妙的工藝用於傳統建築中。

聯袂申遺

近年來,隨著風雨的侵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兩岸紅磚建築的保護都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現存的紅磚建築還有多少,福建各地還在摸底調查中。據廈門市粗略統計,現存紅磚厝大概1600幢,主要分布在島外四區,面積最大的位於海滄,現存600多幢,餘下的多集中在同安和翔安;根據漳州市的初步調查,全市的紅磚建築有近千座,所轄八縣二區一市的鄉村都有,較密集、較大規模的主要分布在龍海、龍文、薌城、長泰、南靖,其中龍海市存量最多;泉州保存較好的紅磚厝還有五六百處,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和晉江、南安、石獅等縣市。
去年,福建省文物局開始組織專家們對紅磚古民居建築群進行考察,今年2月又進行第二次考察,目的就是初選“申遺”點,爭取在3月底之前完成閩南紅磚建築申報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的申報檔案,並提交國家文物局研究、審定。 兩岸的專家學者並不特別關心申遺的成功與否,他們更重視的是申報的過程。泉州市文物局局長出寶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申遺過程將有利於保護紅磚建築,包括對建築周邊的歷史風貌整治、文物生存環境保護與提升等。清華文化遺產研究所副所長魏青說,閩南有很多個體保存相對好、歷史價值也非常高的紅磚建築,可惜周邊環境和世遺的要求實在相差太遠。像漳州台商投資區白礁村潘厝社,目前雖有23座較完好的紅磚厝,因其四周高樓林立而失去申報資格。廈門的新垵紅磚厝建築群,雖然現存600多棟古厝都是典型的紅磚民居,但是因為高低不等的鋼筋水泥建築雜亂地矗立在紅磚厝建築群里,破壞了周圍的環境。
台灣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廖志中副教授則認為,古蹟和歷史建築是一個國家文化傳承的象徵,它的保存不僅在見證歷史,也在彰顯一個國家人民對文化資產的認知程度,並反映這個國家的科學發展以及技術研究的文明層次。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首席總建築師黃漢民認為,保護遠比“申遺”重要,要保護好紅磚建築的整個環境。在做好保護的同時,今後新的建築也要延續原來的地域特色,避免“千城一面”。
據悉,選點考察工作的摸底調查從2016去年2月底就已開始,全省篩選出了50多個紅磚建築的片和點,專家們第一次考察後,又從中篩選了10多個候選點。3月下旬,福建有關部門借國家文物局對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進行調整的契機,已經正式提交項目申報,國家文物局目前已將閩南紅磚建築群列入預備名錄。
對此,專家們表示,正式申報也僅僅是一個開始,對相關遺產資源的調查梳理以及紅磚建築概念界定等問題,還有很多工作有待補充和完善,閩南紅磚建築申遺的路還很漫長。“申遺成功之後,閩南紅磚古厝將得到更好的保護,不僅僅有歷史、文化價值,這也是珍貴的旅遊資源。”曹春平教授曾表示,兩岸申遺從歷史上來講是站得住腳的,一旦成功,也將推動兩岸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