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閔行

老閔行

老閔行是一個通俗地名,位於閔行區西南部,是現閔行區的前身,現在通常指代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建國初期大批的重工業從上海市區遷到黃浦江邊,隨著產業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老閔行地區聚集起了不少產業工人,他們在這裡建立起了家庭,慢慢的在這裡形成了一個極具規模的聚居區。

1992年,原來的“閔行區”和“上海縣”合併為新的“閔行區”,所以人們習慣於把江川路街道稱為“老閔行”。老閔行可以分為兩塊,老的是江川路,又叫它“一號路”,是老閔行的核心所在,這裡商業、生活等配套十分齊全。新的是東川路,它是由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通車而興起的新型商圈,與江川路相比較,這裡起點更高,規劃周全,是未來老閔行的發展重點。註:只有老閔行的叫法,沒有新閔行的叫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閔行
  • 地理位置: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
  • 地理特色:黃浦江畔,黃浦江中游
  • 城區面積:27平方公里
  • 戶籍人口:約11萬人
  • 常住人口:約14萬人
  • 主要醫院: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 軌道交通: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
  • 高等院校: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
  • 國家高新區: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國家開發區:上海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
歷史,地理位置,周邊景點,

歷史

“閔行”一詞已成為今日閔行區的簡稱,而“老閔行”一詞也被世人約定俗成為一個專用名詞,指代今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
老閔行
歷史上的閔行老鎮,地處古岡身地帶,無水旱之患,有三千年文明積澱。黃浦江閔行義渡在元代已設立,明代初又設立巡檢司署,使這裡成為申江門戶,水陸要津,因而農商雲集,逐步形成黃浦江中游的重要市鎮。又歷經四百年滄桑歲月,人口日增,經貿活躍,建起了大小街巷和連片宅院,於明末清初正式被官府確立為建制鎮,並以重鎮載入史冊。以後的三百年間,這裡五方雜處,群賢畢至,書香傳世,人才輩出,被譽為上海城郊首鎮。上海市縣分治和滬閔路開通後,閔行老鎮更顯繁盛,人文日益薈萃,使上海西南地區成為滬郊顯赫之地。抗戰勝利後,民族工業在這裡崛起。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能源裝備產業從這裡起步,一系列工業奇蹟先後誕生,地區面貌隨之發生巨變。
歷史上的“老閔行”地區,文化底蘊深厚,經貿市面繁華,社會影響廣泛,具有“申江門戶,水陸要津;農商雲集,經貿重鎮;群賢畢至,書香傳世;國企搖籃,工業新城”等地域特點,因此人稱“小上海”。“老閔行”的發展過程,是人口遷徙聚集的過程,是區域地貌轉變的過程,是生產和生活方式轉變的過程,因此是典型的區域性城市化的過程。城鎮的興旺帶動了周邊農村的發展,而工業化的興起又使城鎮獲得持續推進的動力。城鎮文化的擴散和滲透,影響著“鎮上人”和“鄉下人”的一切,提高了地區對外開放程度,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交流,從而縮小了城鄉發展的差距。
“老閔行”在城市化過程中,持續地吸引眾多外來戶在此落地生根,海納百川,形成五方雜處的局面,而且互相包容,逐漸混合一體,構成了新型的地域文化。同時,這裡眾多的本土人士勇於拓展自己的成長空間,闖蕩上海灘,努力打拚,且有所作為。他們的成功,給家鄉引入時代新風,使這裡與上海城市文脈產生了種種聯繫。他們及他們開闢的內河航運線和修築的老滬閔路,成為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結合和城鄉交流的紐帶,使這裡別具一格地充滿著都市近郊城鎮的獨特氣度。
閔行老街”延續數百年的建城史和影響力,能在江南地區城鎮群中脫穎而出,確實可稱之為“大上海的縮影”。其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文史研究者的關注,必將有助於上海地方史研究工作的深化和拓展。
20世紀80年代起,隨著閔行老鎮的改造和開發,民族民間民俗文化遺存岌岌可危。人們發覺,失憶者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會失去共同的精神家園。於是,對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形成共鳴。
摘自《老閔行記憶》張乃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地理位置

位於上海市閔行區南部。轄40個社區。辦事處駐鶴慶路398號,郵編200240。轄區內閔行汽車站和閔行至西渡輪渡是聯繫市區中心與相鄰各區縣的交通樞紐,主要道路有江川路東段、滬閔路、蘭坪路、瑞麗路、昆陽路等,黃浦江北沙港穿境。
2000年,撤銷華坪路街道碧江路街道,設立江川路街道(駐碧江)。2000年8月,轄43個居委會,面積27.2平方千米,人口114508人。2004年6月,轄35個居委會(北街、河東、華江新村第一、華江新村第二、高華新村第二、高華新村第三、東風新村第一、東風新村第三、新閔新村、滄源新村第一、滄源新村第二、滄源新村第三、蘭坪新村第一、蘭坪新村第二、汽輪新村第一、汽輪新村第三、瑞麗新村、電機新村第一、電機新村第二、電機新村第四、電機新村第五、紅旗新村第一、紅旗新村第二、紅旗新村第三、紅旗新村第四、紅旗新村第五、紅旗新村第七、昆陽新村第一、昆陽新村第三、鶴北新村第一、鶴北新村第三、鶴慶新村第一、鶴慶新村第二、紫藤新園、富仕名邸)。
附:華坪路街道位於閔行區南部。1960年建閔行鎮街道,1963年改名為浦東街道,1982年建華坪路街道。1997年,面積8.9平方千米,人口4.8萬,轄14個居委會。境內商業網點密布。
附:碧江路街道位於閔行區西南部。1960年建一號路街道,1982年建碧江路街道。1997年,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6.9萬,轄21個居委會。

周邊景點

閔行公園:東臨橫涇港,西靠滬閔路,南北分別與上海市閔行中學上海市榮譽軍人療養院為鄰,占地面積6.06萬平方米。園內建有棚架長廊、大型假山盆景、荷花池、磨菇亭、假山等,以高大喬木、四季花木和高低錯落的綠籬分隔空間。園西建活動區,園東設定土山、密林、草坪、花徑、溪流、魚池。園東北有總面積3300平方米的規則式花壇群,壇中植各色月季。園內活動區設定了兒童遊樂碰碰車、小火車、電動車、海洋球、搖馬、馬拉車、高架飛機、賽車等兒童遊樂設施。是上海市首批免票入園的公園之一。獲上海市雙優公園和上海市“七不”文明公園稱號。
門票價格免費
開放時間06:00-18:00
交通: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東川路站(過滬閔路再向南步行約1000米);公交可乘坐徐閔線、816路、958路、閔行11路(滬閔路江川路);閔行29路、虹橋樞紐4路、江川1路(江川東路滬閔路)等。
紅園:南臨江川路,東鄰紅園路,西接瑞麗新村,北至賓川路。全園面積4.08萬平方米。公園內大量種植紅葉李、青楓、紅楓、三角楓等紅葉樹種,依山傍水,聚散相成。水面自然曲折,湖中心南部的無名島由三曲平橋與岸相連,山腰建有楓亭,水道上架有“凌波橋”,湖面可以行船盪漿。園內大樹參天,綠蔭蔽日,樹木生長茂盛,分為“櫻花爛漫”、“玉蘭爭艷”、“桂子飄香”、“水杉林”、“雪松林”、“棕櫚林”等植物景區。
門票價格免費
開放時間05:00-19:00
交通:閔行40路、閔行16路、閔東線(江川路汽輪機廠)
龍音寺:原名觀音閣,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直到1937年惠明老師太主持重建觀音閣並改名為龍音寺。解放後,被閔行草織廠、街道工廠占用。1985年落實宗教政策,歸還宗教場所。由於閔行老街改造需要,1995年底在市宗教局、市佛協、區宗教辦的領導通過多方面的協調,落實了拆一建一的政策,將龍音寺調產遷移到上海市閔行區,是一座破舊的民宅。1996年2月在政府支持下,市佛協委派市佛學院畢業生信弘法師擔任修復工作。如今再度恢復,香火旺盛,信眾雲集,將來還要擴建大雄寶殿,成為閔行區有規模的開放佛教活動場所之一。
交通:江川1路(新閔路平山路);閔行29路、閔行11路(華坪路滬閔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