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胃健脾丸

開胃健脾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具有開胃健脾,增進飲食之功效。主治脾胃不和,胃口不開,飲食無味,嘔吐噁心。

基本介紹

  • 名稱:開胃健脾丸
  •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 組成:白朮、厚朴、橘皮、枳實
  • 功用:開胃健脾,增進飲食
  • 主治:脾胃不和,胃口不開,飲食無味,嘔吐噁心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白朮(炒)三百二十兩、厚朴(炙)一百六十兩、橘皮一百六十兩、枳實一百六十兩。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每服二錢,溫開水送下,一日二次。

功用

開胃健脾,增進飲食。

主治

脾胃不和,胃口不開,飲食無味,嘔吐噁心。

方義


腹脹痞滿為本方的主症。腹之所以脹,胸之所以痞滿。則由於食滯氣阻;而食之所以滯,氣之所以阻,又由於脾虛不運。故本症的病機病理是脾虛不運,飲食停滯。脾虛當補,食滯宜消。倘只健脾,不消導,則已滯之積不得去;若只消滯不健脾,即使暫去,猶有再積之虞;故宜健脾消導,消補齊治,始能兩全齊美。方用白朮健脾除濕,復中焦的健運,有陳皮之助則效更顯。枳實利氣機,泄痰滿,除痰食,得厚朴之配則力更著,共起健脾消滯之功。故對脾虛胃弱,飲食停滯,胸脘痞滿者用之效佳。

運用


1、用於脾虛不運,飲食停滯之胸腹脹滿,噯氣吞酸,大便溏瀉等症。

2、用於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倒飽嘈雜,胸膈不暢之症。

使用注意

忌生冷飲食。

附方

名稱:木香丸
組成:木香、桂心、川芎、羌活、附子、川大黃、檳榔、乾薑、郁李仁、牽牛子、青橘皮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以生薑、橘皮湯送下
主治:脾胃不和,腹脅脹滿,時有絞痛,不思飲食
出處:《聖惠》卷九十八
名稱:開胃通滯湯
組成:山梔、曲、香附、陳皮、蒼朮、甘草、黃芩、滑石、乾薑、白芷、川芎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腹痛,脈結或伏,痛引兩脅及肩背,不可俯仰,屬氣滯,感輕而不寒不熱者
出處:《證治寶鑑》卷十一
名稱:開胃醒脾丸
組成:厚朴、生老薑
用法:水一兩升,同煮乾,揀去姜,將厚朴焙乾。又用乾薑一兩、甘草五錢、水一升,再同厚朴煮乾,揀去甘草,將乾薑、厚朴焙燥,研為細末;另用大棗一斤、生老薑二兩煮熟,揀去姜,將棗搗如泥,和厚朴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清晨米飲湯送下
出處:《梅氏驗方新編》卷十八
功用:補脾胃虛損,溫中進食,降氣化痰,去冷飲泄瀉
名稱:內消丸
組成:楂片、麥芽、靈脂、香附、陳皮、神曲、青皮、萊菔、厚朴、半夏、檳榔、枳實、砂仁、三棱
用法:上為細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大人每服二錢一分,早空心白水送下;十四歲至十歲,每服一錢半;十歲至五歲,每服七分
主治:氣積、痰積、食積、茶積,脾虛胃弱,胸中脹滿,消化不良,反胃噁心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功用:消食化積,除脹去滿,健胃扶脾,增進飲食
名稱:和胃湯
組成:谷芽、麥芽、神曲、焦雞內金、焦山楂、陳皮、枳殼、蘇梗、桔梗、萊菔子、佩蘭、藿香、甘油
主治:慢性胃炎(飲食積滯型)。食欲不振,納食不佳,脘腹脹滿,舌苔白厚,脈沉弦
出處:《臨證醫案醫方》
功用:和胃理氣,增進飲食
名稱:備急經健脾丸
組成:厚朴、棗、生薑
用法:上先入鍋內猛火炒勻,攪,候紫焦傾出,為粗末。每藥末一斤,入良姜四兩,乾薑四兩(炮裂)、神曲四兩,同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五
功用:暖脾胃,增進飲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