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典(1989年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電影)

開國大典(1989年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電影)

《開國大典》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古月孫飛虎主演,於1989年9月21日首映。

該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基本介紹

  • 導演:李前寬、肖桂雲
  • 編劇:張天民、張笑天、劉星、郭晨
  • 主演:古月,孫飛虎
  •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 中文名:開國大典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拍攝日期:1988年11月11日-1989年6月11日 
  • 類型:歷史,劇情
  • 片長:164分鐘
  • 上映時間:1989年9月21日 
  • 色彩:彩色
演職員,電影視頻,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1949年1月28日,中國共產黨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勝利,毛澤東等領導人與西柏坡的民眾一起歡慶勝利。而在南京,蔣介石發布了新年文告,李宗仁成為代總統。北平和平解放 ,蔣介石黯然下野,離開南京。中共七屆二中全會舉行,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搬到北平,周恩來代表中共,張治中代表國民党進行談判,進展甚微,最後破裂。毛澤東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百萬雄師下江南,解放南京,鄧小平和陳毅制定了《入城守則》。蔣介石最後一次拜別蔣母墓,悄然離開大陸。毛澤東進入北平後,積極籌備開國大典的各項準備工作。9月 30日,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廣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 3點,毛澤東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開國大典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毛澤東古月張克謠中共中央軍委主席
蔣介石孫飛虎----中華民國總統,國民黨總裁
周恩來黃凱----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總理
李宗仁邵宏來----中華民國副總統
朱德劉懷正----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劉少奇郭法曾----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任弼時路希----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
張治中智一桐----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
陳毅劉錫田----第三野戰軍司令員
鄧小平盧奇----第二野戰軍政委
劉伯承傅學誠----第二野戰軍司令員
粟裕祝普恭----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
湯恩伯葉慶林----京滬杭警備總司令
宋慶齡肖慧芳----孫中山的夫人
彭德懷丁笑宜----第一野戰軍司令員
林彪田甬----第四野戰軍司令員
葉劍英林中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齊振雲朱德承----第三野戰軍連長
蔣經國陳國典----蔣介石長子
葉子龍石維堅--------
毛岸英劉之冰----毛澤東的長子
米高揚肖立昂----蘇聯共產黨特使
江青張安安--------
聶鳳智郭柏松----第三野戰軍第27軍軍長
顧祝同鮑烈----中華民國國防部參謀總長
何應欽陳學剛----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
白崇禧陳繼銘----華中軍政公署長官
鄧穎超潘家鳴----周恩來夫人
廖夢醒申雲----廖仲愷女兒
司徒雷登馬爾·丁斯----美國駐華大使
傅作義張連伏----華北剿總司令
張群李叔廉----行政院長
蔣孝文維爾旦--------
程潛黃小立----湖南省主席,國民黨上將,起義軍官,中央軍委副主席
毛人鳳劉龍----國民黨保密局局長
章士釗張啟德----民主人士
屈武張奕----北平談判顧問
俞濟時卞正威----蔣介石秘書
劉厚同蔣伯平----傅作義談判代表
蔣方良星海----蔣經國妻子,蔣孝武母親
邵力子林農----國民黨員,談判代表
杜聿明趙慶華----華中剿總總司令
張瀾牛星麗----民盟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職員表

製作人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配樂剪輯道具美術設計造型設計服裝設計燈光錄音布景師
張敬平(製作主任) 崔斌(製作主任) 王海峰李前寬 肖桂雲朱德承 劉之冰 康莉張天民 張笑天 劉星 郭晨李力 王小列 鐘文明施萬春吳方海孫貴忠(道具設計) 靳國亭 周惠林王興文 韓剛 王子偉(副美術設計)郭珍(化妝造型) 劉歡(化妝) 劉小紅(化妝) 呂小平(塑型)李敬平 安立新 胡連仲於長江 高力李振鋒(錄音顧問) 王昕超(副錄音)朱平(繪景) 劉鳳臣(置景) 殷惠連(置景) 徐士義(置景)
擬音
孫凱、孫嵐
煙火
尚德惠、王榮、朴光赫、孫友東、曲洪寶
技巧製作
李文凱
特技攝影
張興文
演奏
中央樂團交響樂隊
指揮
編輯
李彬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 該片於1989年11月9日至1990年3月1日在香港上映,共113天,打破了《梁山伯與祝英台》連映107天的國產片在港上映記錄。
  • 該片在香港上映後,杜聿明的女婿楊振寧不但出錢買了一個拷貝,還邀請片中杜聿明的扮演者趙慶華去美國考察。
  • 在拍攝蔣介石逃離溪口的戲時,按照歷史歷記錄,導演再現了蔣坐著竹筏子上船的細節,而劇組所雇用的竹筏主人的爺爺正是當年為蔣劃竹筏的人。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結果
1990年
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
《開國大典》
獲獎
最佳導演
李前寬,肖桂雲
獲獎
最佳剪輯
吳方海
獲獎
最佳編劇
張天民、張笑天、劉星、郭晨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孫飛虎
獲獎
最佳男主角
古月
提名
最佳錄音
李振鐸
提名
最佳化妝
郭珍、劉曉紅
提名
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
《開國大典》
獲獎
最佳男主角
古月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孫飛虎
獲獎
1989-1990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優秀故事片
《開國大典》
獲獎
第12屆長影“小百花”獎
優秀故事片
《開國大典》
獲獎
優秀故事片男主角
古月
獲獎
優秀故事片男配角
孫飛虎
獲獎
優秀故事片編劇
張天民、張笑天、劉星、郭晨
獲獎
優秀故事片導演
李前寬、肖桂雲
獲獎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動機
1980年,李前寬、肖桂雲夫婦在拍攝《佩劍將軍》時接觸並了解了許多解放戰爭英雄的事跡,對他們為共和國的誕生所付出的血的代價有了真切的感受。從那時起,李氏夫婦與編劇張天笑就萌生了把從三大戰役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這段歷史搬上銀幕的願望。另外,作為新中國成立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認為自己有義務為領導人民走向光明的黨及其締造者留下歷史的記錄。為此他們努力了八年,其間參加了多部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的籌備工作,積累了創作經驗。
劇本創作
編劇張笑天等人在創作之初感到最難把握的問題是如何協調巨觀與微觀的關係,因為開國大典前夕發生的任何一段歷史都可以單獨拿來拍一部片子。但是編劇們認為劇本不應該是編年史,也不是軍教片或文獻片。所以,他們決定把所有重大歷史事件推到後景,只作為人物活動的舞台,影片的總體風格是從大處著眼,巨觀上採用寫意的手法,而在描寫人物和細節時,採取工筆細描的手法。
在表現歷史的角度問題上,張笑天認為僅僅“再現歷史”是不夠的,而且作家的愛憎、傾向必然流露在字裡行間、體現在人物的內心世界中。所以,他決定採用春秋筆法,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審視、剖析過去的歷史,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現實高度對四十年前已經走過的歷史加以評價。在劇本創作中,他試圖傳輸儘量多的時代信息,覆蓋面大一點地涵蓋歷史,這個“涵蓋”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在人物塑造方面,編劇認為之前表現毛澤東胸襟、氣度、智慧與決斷的影片屢見不鮮,但真正把筆觸深入其內心的卻鳳毛麟角,更沒有影片敢寫他犯錯誤。為了表現開國典禮前毛澤東的內心活動,他們設計了毛澤東與毛岸英在開國大典前夕談話一場戲,通過毛澤東在父子對話中回憶為革命犧牲的楊開慧、方誌敏,以及黃火培所說的“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以求展現毛澤東對戰友的情感以及在政治上深謀遠慮的個性。同時,為了使人物更加親切真實,他們又設計了毛澤東違反中央紀律“微服私訪”逛夜市吃羊泡饃的細節,以便拉近領袖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對於反面人物蔣介石,編劇的思路是塑造一個與過去銀幕上的蔣介石不同的個性化的蔣介石,在真實的基礎上,透視其本性。於是他們冒著政治風險,表現蔣介石的“人情味”,設計了當半壁江山幾不可保之時蔣介石聽孫子背李煜的詩詞、去天童寺抽籤、在“國恥日”不讓家人舉火等細節。
文學劇本經電影局、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討論於1988年7月底通過。
總體結構
導演確定影片的總體結構是以毛澤東、蔣介石為主幹,二人周圍的重要人物則為支幹,並據此對文學劇本中的細枝末節進行了刪減,例如河思源一家被殺、張治中的夫人如何在中共地下黨的幫助擺脫軍統的追殺、毛岸英率工兵到頤和園探雷等情節,因與影片總體風格不統一,有礙主體形象的營造,所以全被砍掉。另一方面,導演又特意增加了毛澤東周圍戰友們的戲,使主幹周圍的支幹儘量充實。在篩選內容時,為了使情節條理清晰,強化兩個階級、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衝突,導演有意識地表現毛與蔣的對應,毛、蔣與其周圍眾將領的對應,他們各種家庭的對應。例如開國大典前夕,毛澤東、蔣介石分別與兒子談話,以及毛澤東和戰友們在北京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蔣介石一家則在同一天停煙火一天。

影片評價

該片是一部既嚴格尊重史實,又充分發揮編導者的創造才華,將歷史的豐富內蘊予以深入開掘的成功之作。它對於中國重大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創作中長期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模式化有所突破,使這類影片的藝術質量獲得更快的提高,是一次具有啟發意義的實踐。(中國作協影視文學委員會委員、《文藝報》編審鐘藝兵評)
該片中有關領袖的趣味性細節既豐富了人物性格和時代背景,又增強了影片的親和力,一掃以往紅色電影高高在上、嚴肅刻板的舊面貌。(時光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