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商丘開元寺)

開元寺(商丘開元寺)

商丘開元寺位於商丘市睢陽區火神台旅遊區(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始建於唐朝開元年間。唐朝會昌年間,武宗下詔大除佛寺,佛祠因此遭焚滅銷毀,一無遺存。北宋時期,開元寺改稱寶融寺,南宋趙構即位後又將其改為商丘寺,後又改名開元寺至今。明清時期幾經重修後,法鼓重振,僧侶雲集,香火旺盛,弘法利世。開元寺有不少帝王如趙匡胤、趙構等,以及許多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攬勝,被譽為豫東名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元寺
  • 時代:唐朝開元年間
  • 所在地:河南省商丘市
  • 現任住持:釋演法
  • 開放時間:早08:00-晚18:00
  • 門票:免費開放
建設沿革,歷史事件,寺院住持,文物遺存,參觀參考,交通路線,聯繫方式,圖冊,

建設沿革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史稱“開元盛世”,而開元寺就建於這個時期,公元713年,正處於唐朝開元之初。唐玄宗開元年間,玄宗皇帝勵精圖治,任用賢臣,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少有的“開元盛世”的強盛局面。於是,玄宗皇帝令天下廣建佛寺。商丘開元寺就是在那種情況下建成的。
唐朝會昌年間,唐武宗下詔大除佛寺,佛祠因此遭焚滅銷毀,一無遺存。
北宋時期,開元寺改稱寶融寺,南宋趙構即位後又將其改為商丘寺,後又改名開元寺至今。
明清時期幾經重修後,法鼓重振,僧侶雲集,香火旺盛,弘法利世。

歷史事件

歷史上,開元寺內曾設過八關齋會。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叛將尹子奇圍攻睢陽,張巡、許遠以身殉職,城內軍民死傷殆盡。時隔3年,史思明又率兵來攻,宋州(治所在商丘)刺史李岑為賊所困,城內驚恐,惶惶不可終日。副元帥李光弼派河南節度使田神功前來救援,使得叛軍撤退。因此,全城軍民對田神功這一功績萬分感激。田神功原是史思明的部將。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唐代宗廣德元年(即公元755年至763年),安祿山與史思明舉兵叛唐時,田神功隨同叛將南德信、劉從諫圍攻睢陽。田神功斬殺了南德信,趕走劉從諫,率領將士歸順大唐,解除睢陽之圍。田神功歸降後被封為鴻臚寺卿,後遷任徐州刺史、淄青節度使。
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睢陽又被叛兵所困。田神功率兵再解睢陽之圍。後來,田神功屢次受到朝中嘉獎,安史之亂平息後第二年,田神功拜汴宋節度使,遷兵部。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四月,田神功患病數月,未用藥而愈,宋州官吏徐向等為了封迎田神功,便於五月初八那天帶頭以俸錢30萬兩,在城南開元寺設八關齋會,來報答田神功解救睢陽城的恩德。其後,文官設1500人為一會,武官設500人為一會,地方士紳設5000人為一會。州縣官吏、富豪鄉紳等都連續設會,飯僧數千,一時佛飯香供擺滿郊野,經聲佛號晝夜不息,善男信女,四方雲集,可以想像當時齋會的場面是如何盛大。會後,州郡長官又請來當時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撰書《有唐宋州官吏八關齋會報德記》以示紀念,全文940字,立為八楞碑,置於開元寺東側,這就是“八關齋”。碑文結構謹嚴,體方筆圓,端莊雄偉,行筆兼用篆隸筆意。
此後,朝代更迭,兵荒馬亂,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往昔繁華渾似夢,都隨流年四散。飽經滄桑的“八關齋”碑,卻一直默默地守候著這座幾經榮枯的開元寺,伴著寺中的晨鐘暮鼓,挺立於歲月的風雨之中。
唐武宗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因皇帝痛惡僧民耗蠹天下財力,下詔大除佛寺。“凡熔塑繪刻堂閣殿宇關於佛祠者焚滅銷破,一無遺存。遣御史復視之,州縣震畏,至於碑幢銘鏤贊述之類,亦皆毀折瘞藏之。”一時間,與佛事有關的塑像、繪畫、碑幢等被一概銷毀。開元寺及“八關齋”碑也在這場劫難中被毀。因該碑“大不可折,遂鏨鑿缺敗以仆之”。
事隔5年後,一位名為崔倬的人到睢陽任宋州刺史,為尋訪前賢事跡,在礫壤之中尋找到被毀的“八關齋”碑。但此碑已是“瘢痍壞失,文義乖絕,尋澤研究,不可復知”。後來,又從前任刺史唐氏家中求得原碑文拓片,命令工匠將“八關齋”碑重刻立於原址。
明朝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夏,黃河泛濫,水決入城,睢陽古城被滔天洪水所吞噬。開元寺遭受滅頂之災,整個寺院瞬間蕩然無存。後正德年間重築新城時,新城址“為避窪趨高乃徙而北之”。今天的睢陽城南門即為古城的北門處。嘉靖年間為防水患,在城外重新修築護城大堤。“新堤築成,水患有防。”於是在開元寺原址北端建大殿三楹。原來立於開元寺門內東側的“八關齋”碑,則被留在新修的大堤南側。再後來,在碑亭北面,護城堤南側修建三間大殿。當時正逢巡撫御史王楠到此視察,他認為“八關者乃佛事戒規也,而飯僧懺悔,事不雅馴,不足傳於後也”,於是命令地方官吏將三間大殿改設顏魯公之神主牌位,春秋祭祀,並為其題寫“顏魯公祠”。從此,“八關齋”碑亭的三間廢寺,便改為“顏魯公祠”。
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為防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再次攻城,開始加固城堤。據《偶更堂文集》載:“李自成將通境邑,……一時近郭祠宇,毀棄殆盡,顏祠既不可保,將所謂石幢者,欲盡碎之,而以危然不得仆。”為利於防守,與護城堤相毗鄰的“顏魯公祠”被拆除,祠中僧人遷至閼伯台麓商丘寺內。故其有“西開元寺”之稱。護城河被加深後,河水漫浸到“八關齋”碑石,後來,該碑被移至護城河西約35米處。到了清順治年間,告老還鄉的國史院大學士宋權,為“八關齋”碑修建了碑亭。康熙年間,又有人在碑亭北側修建大殿三間,供奉佛像,復名開元寺。

寺院住持

商丘開元寺現任住持法名釋演法,祖籍河北省邯鄲市邱縣古城營村,二零零零年于山西省五台山碧山寺發心休學,二零零三年於四川省綿陽市聖水寺禮常印長老為師,剃度出家。後參學於開封古觀音寺、西安臥龍寺、杭州靈隱寺。二零零九年受商丘市睢陽區宗教局禮請住持開元寺至今。
開元寺住持-釋演法近照開元寺住持-釋演法近照

文物遺存

新中國成立後,“八關齋”作為文物得到保護,1952年,商丘縣人民政府將八關亭修葺一新。可惜,這個早在1963年就被河南省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八關齋”在“十年動亂”中被毀。歷經千年的“八關齋”碑被推倒在地,斷為兩截。後被當地文物部門收藏。
飽經歷史磨難的“八關齋”,許多古蹟都難覓當年的風采,但“八關齋”碑的歷史卻永遠令人神往。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當地信佛者不斷增加,商丘居士王文軒聯繫江蘇常州釋慈亭(原西開元寺僧人)、上海居士王尚茂等徵得泰國華裔居士莊文的善施。莊文自認是莊周后裔,祖居宋國蒙澤,故為家鄉開元寺贈翡翠玉佛一尊(法身高50厘米,據說是全國最大的翡翠質佛像),由4名和尚護送,專程飛抵上海,又乘車送至常州。1989年8月中旬於常州天寧寺舉行交接儀式,9月18日在火神台舉行安坐儀式。時任商丘縣副縣長的吳宏蔚到會講話,宣布商丘開元寺對外開放和商丘縣佛教協會籌備組成立。1991年5月,台灣護國寺住持如虛法師(原籍商丘縣)捐贈《大藏經》一部及人民幣40餘萬元,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還為該寺親題“商丘開元寺”。開元寺為這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和這片擁有5000年歷史底蘊的厚土,重現了一枝瑰麗的藝術奇葩。

參觀參考

交通路線

乘坐9路公車到西關站下,轉乘28路到商丘火神台下車步行1800米即到達開元寺!

聯繫方式

商丘開元寺(睢陽區佛教協會駐地)主 持:釋演法
地 址:商丘市睢陽區火神台旅遊區

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