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郡

長興郡

長興郡朝鮮語:장흥군), 是大韓民國全羅南道南部的一個郡,位於長興半島東半部,東臨寶城灣,耽津江流經。面積617.96方公里,2009年人口大韓民國全羅南道南部。下分3邑、7面。高麗仁宗時始稱長興1895年升為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興郡
  • 外文名稱:장흥군
  • 地理位置:大韓民國全羅南道南部
  • 面積:617.96方公里
  • 人口:4.0044萬
一般現狀,地形,山嶽,河川,行政區域,歷史沿革,

一般現狀

地形

本郡位於全羅南道,從北方到東南方境界的高地帶,達到和順和寶城郡的境界,鄰接得糧灣,安糧,龍山,冠山,大德,會鎮五個邑面鄰接海岸線與高興,莞島郡形成境界。
從北部西南方境界的山嶽地帶形成靈岩、康津郡的境界,龍盤田野,夫山田野,一個勁飄動的田野等東北邊的寶城江流域和南部的得糧灣流著大小河川流域分散平野。

山嶽

本郡的山嶽是盧嶺山脈的一部分支脈,以北方有治面的三界峰為據點,東南連線於長平面的鳳尾山和碧玉山(479.2m)等,中央連線有治面的迦智山(509.9m)、龍頭山,與寶城郡境界的,長興郡的帝岩山(807.0m),安陽面的獅子山(666.0m)凹魚山等。
從西南連線有治面的國師峰(613.3m),夫山面的修仁山(516.2m),龍山面的芙蓉山(609.0m),冠山邑的天冠山(723.1m)和陽岩峰(464.9m),形成南北一帶的山脈。

河川

本道三大河中的一個耽津江發源於靈岩郡金井山以後,匯合有治,夫山長興大小20個河,在長興郡叫禮讓(又叫錦剛),到舍人岩匯合在發源於靈岩郡月出山的金剛川流到康津灣。
河流域展開著龍盤,夫山,飄揚的田野,富於農產品,夏天棲息本郡的名產銀魚。

行政區域

下設3邑7面,分別為長興邑 冠山邑 大德邑 蓉山面 安良面 長東面 長平面 有治面 夫山面 會鎭面
長興郡行政區域分布圖長興郡行政區域分布圖

歷史沿革

三國時代
原來百濟烏次縣統一三國以後,新羅景德王時代改稱烏兒,然後,做寶城郡宜寧縣。
高麗時代
高麗初改稱鄭晏以後,屬於靈岩, 仁宗時改城長興,提升知事府,叫睛洲冠山。
元宗6年(1265年)提升和洲牧。
忠宣王2年(1310年)再降為長興府。
-這時因為小矮個的侵略居民全部搬到山區。
朝鮮時代 李太祖元年(1392年)壘遂寧縣的中靈山,作為治所。
李太祖元年(1392年)壘遂寧縣的中靈山,作為治所。
13年(1413年)的第二年把都護府移設到遂寧縣。
世祖(1457年)設鎮,設兩縣管轄康津、海南。
宣祖32年(1599年)把兵馬節制使營從康津移設到長興。
宣祖37年(1604年)搬到康津舊營。
縣宗9年(1699年)並設全營。
高宗32年(1895年)稱長興郡。
肅宗9年(1683年)把鎮移設順天。
近代以後
1914年泉浦、會寧、熊峙等三個面編入寶城郡以後改編11個行政區。
1936年11月1日合併和廢合面,廢合不同面的長興面和南下、南上兩面,以龍山面廢合下發、固麻、竹青、古邑面,以冠山面改稱九個面。
1940年11月1日長興面提升為一邑八個面持續275個裡。
1973年7月1日因行政區的調整,長東面光平里調整為長平面。
1980年1月1日長興邑乾山三區、汭陽里、大德面、會鎮裡分轄為279個裡。
1980年12月1日冠山面和大德面提升為冠山邑和大德邑作為三邑六面。
1982年1月1日長興邑乾山四區、元道里、大德邑會鎮裡、安良面水門裡分轄為三邑283個裡。
1985年10月19日設定大德邑會鎮出張所。
1986年4月10日大德邑分為會鎮面作為三邑七面。
1986年7月15日分轄為冠山邑玉堂、龍山面忍庵、豐吉里、安良面海倉三區、長東面北橋一區、長平面龍江二區、鳳林里、牛山里、青龍里、會鎮面、真木二區,改編為三邑七個面294個裡行政區,到現在。
姐妹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海鹽縣 韓國首爾銅雀區、釜山影島區、京畿道城南市盤唐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