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區歸德鎮

長清區歸德鎮

長清區歸德鎮地處山東省長清區中西部,東倚泰山,西臨黃河,距長清區6公里,距省會濟南30公里。全鎮9個辦事處,106個行政村,79861人,幅員面積148.8k㎡,丘陵、平原、灘區各占三分之一,耕地面積10.5萬畝,其中糧田面積8.5萬畝,是濟南市人口和面積較大的鄉鎮之一,是山東首批中心鎮,濟南市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清區歸德鎮
  • 面積:148.8k㎡
  • 人口:79861人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歷史沿革,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化事業,基礎設施,

歷史沿革

唐武德年間高氏建村,以村北中間高、四周低形似烏龜背,名龜背莊,後雅稱歸德。到宋代形成鎮店,始名歸德鎮。抗戰時期為第二區區公所駐地。1958年秋建歸德公社。1959年撤銷長清縣建制後劃屬歷城縣。1961年恢復長清縣建制時還屬。1984年撤歸德公社建歸德區。1985年改歸德區建歸德鎮至今。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1986年, 全鎮共有中學8所,國小76所,教職工690人,在校生12000人。12年來,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合點並校,加強對學校的全方位目標管理。1997年,有中學4所, 國小49所,幼稚園74所,教職工643人,在校生1萬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國小畢業升學率99%,國小在校生鞏固率100%,國中在校生鞏固率100%。1995年,該鎮實施教育“兩基”達標,投資1000多萬元新建15幢教學樓,建築面積達到25000平方米, 併購進一批教學設備,改善了教學條件,提高了教學質量。1996年被評為濟南市義務教育先進鎮。

科技事業

鎮黨委、政府重視科技工作,鎮、辦事處、村都設立了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完善了組織網路,配備了得力幹部,並大力發展了“兩高一優”農業。投資50萬元,修建了歸德鎮成教中心,用於發展農業科技,培訓科技人員5000名。 1994~1997年,共引進實施各類科技計畫38項,其中國家級星火計畫2項、火炬計畫1項、“863”計畫1項、燎原計畫1項,省、市級星火計畫、科技攻關計畫8項。

文化事業

1986年,全鎮文化娛樂設施比較簡陋,活動較為貧乏,此後鎮黨委、政府逐年增加對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1996年,投資50萬元建成電視轉播台。是年, 承辦了聲勢浩大的省、市文化下鄉開幕式。1997年,有文化站1處,電影放映組3個, 年均放電影1272場;文化大院15處,文化專業戶30家。每逢春節都舉辦踩高蹺、扭秧歌等豐富多彩的民間娛樂活動。同時還成立了書法、信鴿、花卉等8個協會。

基礎設施

境內220國道、濟兗、濟平省道3條公路幹線縱貫南北,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1996年,整修了衛樓村至董窪村的瀝青路,開通了歸南村至王魏辦事處的防汛路,220國道標準路建設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吳渡黃河浮橋建成通車, 加強了兩岸的經濟聯繫。1995年,投資200萬元,建成了高標準的郵電通訊大樓, 全鎮有80%的村通了電話,電話裝機量達到800多部。1997年,鎮郵電局投資300多萬元,修建了尋呼台,鋪設了3000米的地下電纜。 市場建設隨著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歸德鎮十分重視市場建設。1997年鎮政府駐地商業街商貿網點發展到140個,成為一條新興的三產聚集帶。建起了占地4.3公頃的蔬菜批發市場,並在其北側、西側營造15處商品房,成立了蔬菜批發市場管理辦公室,完善了蔬菜批發市場的綜合服務功能,全鎮的菠菜、大蒜及其它蔬菜源源不斷地打入東北市場。以220國道兩側開發為重點,在後夏村西新建了1處專業批發市場,並開發建設了鳳鳴、 萬莊兩處商業小區。?村、翟莊、國莊辦事處駐地村各修建了1條長50米的商業街,並在原有1處農村集貿市場基礎上又各增建2處農村集貿市場,逐步形成了3~5村1處集市的市場網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