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地區基礎設施與可持續發展

長江地區基礎設施與可持續發展

《長江地區基礎設施與可持續發展》是1999年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志龍。

基本介紹

  • 書名:長江地區基礎設施與可持續發展
  • 作者:陳志龍
  • ISBN:9787543019997
  • 頁數:378
  • 出版社武漢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區域形象設計與傳統的區域發展戰略研究的差別在於:傳統的發展戰略是從區域在全國戰略的地位出發,根據全國對這個地區的要求來考慮如何運用本區域的資源以達到一定的戰略目標,是“順向”的思維方式;而區域形象設計則是先提出希望在公眾面前準備塑造成一個怎樣的形象,然後提出客觀區域系統本身要發展到何種程度,並且在實踐中對這個區域進行建設,使這個區域發展符合設計的要求,同時按照設計思想對當前的事物本身進行比較好的宣傳介紹,把事物本身充分地顯示出來,是“逆向”的思維方式。
正因為《長江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叢書的區域形象設計與傳統的區域發展戰略研究思維方式不同,從而使引入區域形象設計後的《長江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叢書具有了“雙向思維”的特徵,即將傳統的區域發展戰略的順向式思維和區域形象設計的逆向式思維二者統一了起來,使得《長江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叢書更具獨特的生命力,更能在社會公眾中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長江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叢書成功的區域形象設計,可以通過各種有效的宣傳渠道傳播,使該區域內的社會公眾更好更快地接受所設計的區域形象,形成一種

作者簡介

陳志龍,1946年出生。1965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系。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讀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86年初調至上海工作。現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世界經濟系教授,兼任上海揚子江國際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從事國際經濟合作領域的研究,教學。1993年起開始了對長江地區開發開放問題的研究。近年來,應邀作為訪問學者先後出國考察與交流,並多次承擔大型國際會議的籌備工作。編著的出版物有《浦東開發開放簡論》、《長江流域經濟發展報告(1990-1994)》、《開放與合作:中國基礎設施與基礎產業》、《國際經濟合作概論》、《邁向21世紀的東方大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港問題探討》等。

圖書目錄

總序
1 緒論 長江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思想
1.1 長江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回顧
1.2 長江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戰略目標
1.3 長江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參照標準
1.4 長江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主體機制
附錄:為發展提供基礎設施——世界銀行的忠告
2 長江經濟帶建設方略
2.1 加快長江經濟帶綜合開發的基本思路
2.2 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拓展橫向運輸幹線
3 長江治理與開發綜述
3.1 治理與開發長江是長江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首要內容
3.2 長江經濟帶建設對長江治理開發的新要求
3.3 1998年長江洪災後對長江治理開發的新認識
4 長江地區交通發展研究
4.1 滬蘇浙交通發展研究
4.2 長江中游沿岸地區交通發展研究
4.3 重慶地區鐵路發展研究
4.4長江地區航空發展研究
5 整治長江航道,發展長江航運功能
5.1 長江幹流航運發展規劃總體構想
5.2 加強長江中下游航道港口建設
6 長江地區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6.1 加速長江水電開發
6.2 華東地區發電能源建設展望
6.3 華中地區發電能源建設展望
6.4 長江地區的核電建設
7 長江地區通信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7.1 國際電信技術發展背景
7.2 我國通信與信息基礎設施的總體構想
7.3 長江航運通信與信息服務網
7.4 長江地區信息網路建設進程
8 對長江地區可持續發展最具戰略意義的三項巨型工程
……
9 長江地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10 長江地區基礎設施籌資途徑探討
11 長江地區的借鑑:美國高速公路建設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