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岐鎮(廣東吳川市轄鎮)

長岐鎮(廣東吳川市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岐鎮下轄十二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96條自然村。十三個村(居)委會。該鎮總人口78950人(2017年) ,男女比例為1:1.105,家庭戶戶數13429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該鎮歷史悠久,梧山嶺貝丘遺址,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岐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東吳川市
  • 下轄地區:轄十二個村委會、一個居委會、96條自然村
  • 政府駐地:吳川市長岐鎮政府
  • 電話區號:0759
  • 郵政區碼:524531
  • 地理位置:吳川市北部
  • 面積:60.5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78950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吳川八景
  • 機場:粵西國際機場(籌建階段)
  • 火車站吳川火車站(籌建階段)
  • 車牌代碼:粵G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經濟概況,基礎建設,吳川特產,名勝古蹟,

建制沿革

長岐鎮為吳川市轄鎮,鎮人民政府駐長岐圩,故名。長岐圩,始建於宋淳熙年間,以此地有長岐村得名。長岐鎮於1958年為前進公社,1959年為長岐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3月撤區建鎮。

行政區劃

位於吳川市區西北邊,毗鄰吳川市區,面積為60.5平方千米(2017年)。
長岐鎮下轄十二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96條自然村。十三個村(居)委會分別為:山秀村委會,人口5438人;多曹村委會,人口4850人;下蒼居委會,人口2470人;良村村委會,人口3845人,洪江村委會,人口7318人;黎屋村居委會,人口7823人;蘭溪村委會,人口7860人;蘇村村委會,人口7900人;肖山村委會,人口4255人;鑒東村委會,人口5943人;新聯村委會,人口4238人;頓流村委會,人口5725人;高辣村委會,人口5275人。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5176

23348

21828
家庭戶戶數
10194
家庭戶總人口(總)
44895
家庭戶男
23168
家庭戶女
21727
0-14歲(總)
18385
0-14歲男
10297
0-14歲女
8088
15-64歲(總)
23434
15-64歲男
11426
15-64歲女
12008
65歲及以上(總)
3357
65歲及以上男
1625
65歲及以上女
173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4518
78950人(2017年)。

地理環境

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日照充足,氣候宜人,四季常青,年平均氣溫24℃,最高38℃,年均降雨量為1860毫米,70%集中於夏秋兩季。境內有鑒江、三丫江流經本鎮,可通航行。常年水位在在2.8-.36米之間(珠江水準點)。主導風向:春夏秋季常吹東南風,冬季多吹東北風,在夏秋兩季常受颱風侵襲,年均刮3-5次風力不等的颱風。
長岐鎮屬熱帶溫潤區,西北部為山地,東南部為平原地帶,水陸交通便利。土壤肥沃,主要為黃粘土。

經濟概況

長岐鎮是個傳統農業鎮,農業以水稻、花生、番薯、蔬菜、水果、淡水魚、畜牧業為主。2000以來,長岐鎮農業向特色化、商品化方向發展,呈現幾個亮點有:一是訂單農業——超甜玉米種植面積2500畝;二是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1300畝;三是蘇村優質番薯種植面積達3000餘畝。此外還有香蕉、草莓、花卉等。長岐鄉鎮企業主要有電珠、羽絨、麻繩、模壓、軋鋼、紅磚、塑膠、造紙、印刷等行業,產品銷國內外。長岐鎮鎮熱帶溫潤區,西北部為山地,東南部陸交通便利,土壤肥沃,主要為黃粘土,蘇村黑石嶺鐵礦藏量達600萬噸,含鐵量高。
2012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3.091億元,比2011年增長0.7%;完成工作總產值7.18億元,增長11.4%,國稅收入360萬元,增長36.3%,地稅收入666萬元,增長16.6%;鎮級一般預算收入236萬元,增長22%,全鎮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8億元。

基礎建設

重點建設項目進一步推進。2012年,茂湛鐵路建設累計完成征地120畝,拆遷房屋33間4750平方米,建造面積約3000平方的吳川火車站候車大樓即將竣工,站前廣場也正在進展施工中,連線火車站的大坡村至黃趾村段進站公路,也開始前期的測量和環評工作。
吳蓬公路(一期)連線線征地拆遷工作在2012年初已經全面完工,全程5公里的公路在2012年底已經建成通車,s285沙美至龍首段的公路維修工作在2011年10月全面整修完成,困擾我鎮民眾多年出行難問題得到根本解決,改善了我鎮的經濟發展環境。
經濟發展概況 糧食生產嚴格按照落實耕地保護和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大力推廣新技術、良種技術,提高單產,確保了全鎮糧食總產穩中有升,2012年長岐糧食總產18357噸,增長5%,農業總產值2.71億元,增長1.8%。二是調整農業結構,扶持農民種植“三高”農業和“訂單”農業。超甜玉米的種植面積達到3500畝,反季節蔬菜及外運菜種植面積達2100畝,吳川“四大名食”之一——蘇村番薯種植面積超過4000畝。工業方面,繼續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新增規模企業有:南星塑膠(升格)有限公司,聚達混凝土(屬飛地政策,稅收分成)。2012年,全鎮工業總產值7.98億元,再創新高。
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2012年,長岐鎮竣工或開始修建的農村道路約12公里,新建文化樓3個,特別是鄭山村、肖山村文明村建設整體創建,整體推進,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效顯著。惠及民生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全面竣工並投入使用,4條村委會4萬人口將告別飲水難問題;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2年共投入扶貧資金19萬元,開展扶貧項目2個,脫貧民眾200多人。
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工作 一是加強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工作,一、配足配強中心工作人員,完善中心硬體設施,建立鎮班子和“八長”輪值接訪制度;二是切實抓緊抓好信訪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2012年全年共受理調解案件20件,其中調解成功14件,參與調解的部門包括派出所、司法所、國土所等相關職能部門;三是繼續加強和完善信訪工作,做好重點對象的穩控。2012共疏導、勸解越級上訪事件8宗,處理信訪件58件,特別在黨的十八大會議召開期間,沒有發生上訪事件,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四是深入推進法制宣傳和普法教育工作。

吳川特產

【蘇村番薯】
蘇村番薯蘇村番薯
“吳川番薯貴過米。”這是許多人熟知的一句俗話。吳川長岐鎮蘇村種植的番薯尤為出名,是吳川特產之一。蘇村的地理環境獨特,這裡的土壤屬粘質土,含各種微量元素,其中土壤里各種鈣化合物含量很高,加上有光照,雨量充足,番薯高產而且味道獨特。每年收穫季節,客商紛紛到蘇村搶購番薯運到珠三角等地銷售。蘇村番薯的品牌效應,也帶動了整個吳川的番薯產業,該市的吳陽、中山、長岐、塘尾、振文等地建起萬畝優質番薯生產基地。
【番薯之鄉】
廣東吳川,是我國番薯種植的“祖家”,吳川人林懷蘭是中國引種番薯第一人。番薯又稱甘薯、紅薯、山芋,自明朝引入我國,初時僅在廣東、福建一帶種植,後幾遍及全國。番薯最早為明朝的吳川人林懷蘭從越南引入。據商務印書館於1934年編印的《辭源》載:番薯“其本出於交趾(今越南),吳川人林懷蘭嘗得其種以歸,遍種於粵,因不患凶旱。電白縣有懷蘭祠,題曰番薯林公廟”。可見吳川人種植番薯已有數百年歷史。

名勝古蹟

梧山嶺貝丘遺址位於長岐鎮黎屋村南的梧山嶺上,當地民眾稱為“蜆殼埠”。該遺址地於1983年11月由縣文物普查人發現。1984年至1986年,經省、市文物專家兩次複查核實,鑑定為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 公元1983年11月,吳川地區文物普查隊在長岐梧山嶺上發現一處史前生活村落遺址梧山嶺貝丘遺址。經國家有關專家鑑定,該遺址為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期的貝丘遺址。長岐鎮梧山嶺貝丘遺址揭示,早在新石器時代,粵西先民便繁衍生息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