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築城體系

長城築城體系

中國古代構築的以長城城牆為主體,與其他工程設施相結合的連續線式防禦工程體系。它是城池築城體系的發展和運用。歷史上先後有 8個諸侯國和10多個王朝構築、修繕過長城,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構築和修繕的長城均超過5000公里,俗稱萬里長城。它是中國冷兵器時期規模宏偉、堅固完善的築城設施,是世界著名的古代軍事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城築城體系
  • 地理位置:中國
結構組成,體系發展,明長城,明長城特點,附屬設施-墩台,八達嶺長城,黃花城長城,司馬台長城,金山嶺長城,

結構組成

組成 長城築城體系,由長城城牆關隘、敵台(見圖)、烽堠、障礙物和外圍關堡組成。長城城牆是長城築城體系的主體工程,城牆高、厚、堅固,城牆上築有敵台、雉堞等戰鬥、觀察工程設施。關隘包括關城和外圍關堡等,它是長城築城體系的主要防守據點,根據長城總的布局,結合地形建於險要的山口或重要交通孔道處。敵台主要用於側射進入城牆根下的敵人,有實心和空心兩種。實心敵台與城牆同高,凸出於城牆外。空心敵台多騎牆構築,高於城牆,大敵台分上、中、下層,小敵台多為兩層,都具有戰鬥、望和掩蔽作用,是戍守長城的主要戰鬥工程設施。烽堠又稱烽火台,是警戒和傳遞軍情的通信工程設施,建於山嶺或開闊地,遇有敵情,即以烽燧報警,白天施煙,夜間舉火,傳遞信息。障礙物構築在關隘附近和長城重要地段的外側,有壕溝崖壁、陷坑等。外圍關堡是在長城重要的防守地段上,為加大防禦縱深,在外圍要點上構築的前哨城堡。
[山西應縣小石口長城空心敵台]如圖

體系發展

沿革 長城築城體系的發展,主要有三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7世紀,楚國即在封疆上構築過長城。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戰國之交,各諸侯國之間戰爭頻繁,中山等國各築長城以自衛,而秦、趙、燕三國,為了防禦匈奴貴族的襲擾,又在其北部築長城。這個時期的城牆主要是土石牆,牆高只有3~4米,有的則是利用原有的河堤改築的,防禦設施不完善。
秦、漢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從公元前214年開始,對原來燕、趙和秦國的長城加以增築和修葺,使之連成一體,構成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迄遼東,長達五千餘公里的長城。漢朝除修繕秦修築的長城外,還在陰山以北修築了一道外長城,在陰山以北內蒙古境內的高闕至居延一線修築了城障,並將秦長城向西延伸至鹽澤(一說玉門,鹽澤即今新疆羅布泊);鹽澤以西至喀什僅築有亭障、烽堠,從而構成了西起喀什,東至遼東,長達一萬餘公里的長城築城體系。這個時期的長城築城體系,除在城牆上築有觀察、戰鬥、掩蔽設施外,還築有外圍關堡和烽堠,在險要地段建有關城,使其聯屬相望;在長城的外側還築有障礙,如壕溝、陷坑等。城牆的選線注意了巧妙地利用地形,選建在蜿蜒曲折的山嶺上或沿河構築。城牆的構築注意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經過黃土高原或平坦地形的長城,一般築夯土牆;在少土的山地,採用石砌牆;玉門關一帶的漢長城,是用砂礫石與紅柳或蘆葦層層壓疊構築的。烽堠成方形,有夯土和石砌兩種,底部邊長4~9米,高度與底部邊長相近。根據防禦需要,有的直接建於城牆上,有的則獨立地構築在長城內外,有的又將幾個成犄角配置,構成烽堠群。
金、明時期 金朝共修築了兩道長城:一道東起內蒙古的根河南岸,西至肯特山東南麓(今內蒙古自治區),全長約700公里;一道東起嫩江西岸的尼爾基(今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西至大青山後(今包頭東北上廟溝),全長約2500公里(不含複線、支線)。明朝在洪武至萬曆的200多年時間裡,利用秦、北魏北齊、隋修築的長城,先後加修過18次,完成了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總長約6300多公里的長城的構築。金、明兩代的長城與前代所築的長城相比,建築布局更加合理,工程設施更為齊全,使長城更適於防守。明代軍隊(特別是嘉靖以後)逐漸大批裝備火器,影響到長城的建築。保存至今的明代長城,將綿亘的城垣與關城、烽堠、城障等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城牆與壕塹的結合比以前有較大的改進。重要地段由於構築了外壕、外牆和內壕、內牆,城牆上增築了敵台,外圍構築有關堡、烽堠,從而增加了防禦層次,增大了防禦縱深,使防禦更具有堅韌性。城牆的高度和厚度較以前都有增加,如八達嶺一段,城牆平均高7~8米,厚6~7米。明代後期還出現了能用於射擊、觀察、掩蔽並能貯存物資、裝備的空心敵台。這個時期的施工技術也有發展,城牆的砌築廣泛套用了單面或雙麵包磚,磚縫採用了石灰漿勾縫技術,在特殊地段上則利用山崖建雉堞,或劈山成壁作城牆。

明長城

明長城特點

長城築城體系到了明代已發展到完善程度,並具有如下特點:①採取以關城為重點,以長城城牆相連線,構成點線結合、以點護線的築城體系。如薊州鎮是守衛京師(今北京)的重要防區,燕山山脈橫貫境內,山巒起伏,溝深谷狹,地勢險要,其長城的構築,主要著眼於控制山谷,扼守高地,伸出兩翼,掩護關口。山海關是薊州鎮防區通往塞外的主要通道之一,控制著山、海之間的隘口。山海關關城的防禦設施完備而堅固,城牆高約13米,厚約7米,城牆上設有雉堞,城樓的南、北、東三面設有箭窗68個,城外有寬16米、深8米的護城河環繞;為加強環形防禦,在關城東、西築有羅城,南、北築有翼城,稱作“五花城”。長城經山海關關城繼續向兩側伸展,南側一直伸入大海,北側直上燕山,使山海關關城與長城結合得十分緊密。居庸關是京師通往塞外的又一重要關口,關城建在長約25公里的狹長山溝中,設有城堡四座,其中以居庸關關城作為屯駐重兵的地方;在北面的八達嶺山坳中建居庸外鎮作為前沿陣地,地勢極為險要,是主要的防守營堡;再往北是岔道城,作為前哨關堡;居庸關關城的南面為南口堡,作為內部接應的場所,並起著防備敵兵迂迴襲關的作用。②重點防區則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構成縱深、多道的築城體系。如大同鎮和宣府鎮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在宣府鎮防區,以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組成的內三關長城為基點,在其北面還築有外長城和內長城,形成以外長城掩護內長城,以內長城掩護內三關長城的築城配系,不但加大了防禦縱深,加強了該鎮的防禦,而且使友鄰重點防區的薊州鎮西翼有了可靠的屏障。遼東鎮的長城,在構築上也顯示了合理利用天然屏障的特點。如它利用遼河水險,在河東岸設定木柵,構築土垣;在山地則利用險峻的山脊,隨山順勢以人工將外側劈成陡壁。③長城城牆上大量構築具有較完善的戰鬥、生活設備的空心敵台,進一步加強了城牆的防禦能力。這種空心敵台既可用於觀察、射擊和掩蔽,又可作為武器、物資的倉庫。空心敵台有大、小兩種,大敵台多建在險要處,台高16米,分上、中、下三層。上層四周建雉堞,可供觀察、射擊用;中層為銃炮射擊室;下層為物資、軍械庫。每台可容百人戰鬥和休息。小敵台多分為兩層,四周開有箭窗,可容十餘人戰鬥和休息。

附屬設施-墩台

在長城城牆附近還構築有專門用於防守的墩台,墩台有圍牆和戰鬥、生活設施,內駐士兵;墩台間距約500米,防者能以墩台間構成的交叉火力阻止攻者前進。
長城這種據險築牆,關堡相連,烽堠相望,敵台林立,層層布防的線式築城體系,在中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秦統一之後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中,曾發揮過重要的防禦作用。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遊人開放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興建了八達嶺飯店和由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名的中國長城博物館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旅遊服務設施。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

黃花城長城

又稱金湯長城。位於懷柔區西南。始建於北齊年間,隋、唐以後曾多次修繕。明嘉靖年間將原長城加寬,並增設敵台。自南冶口以西大長峪口起,至西水峪口止,全長12.94千米,設空心敵台40座、實心敵台9座,牆台5座。長城東端城牆隨峰而築,兩邊垛口牆修築為18個鋸齒形,每層高約2米,當地人稱此處為十八蹬。懷柔城區西北築有城關,即黃花城(古稱黃花鎮),有“京師北門”之稱。長城東鄰山海關,西鄰居庸關,北鄰四海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此段修築十分精細。修有三道關卡,即頭道關、二道關、三道關。關以二道關為中心,南邊有西起旺泉峪山頂,向東經西水峪、石湖峪、撞道口、本鎮口(頭道關)、小長峪口,然後過十八蹬直達斷邊的第一道大長城。頭道關外西側山崖上刻有金湯二字,每字2尺見方。第二道長城西端在桃窪樓與大長城相接,向北經鷂子峪口折而向東,過二道關至鎮河台,然後過河向東南至東口樓南山與大長城相合,內設二道關堡,鷂子峪堡與大長城形成了完整的防禦體系。另在二道關以北3 500米處(大門口村)設有第三道關卡。長城由黃花城關向西北為撞道口,留有關門券拱門洞,為過往通道。南側有一石匾,題曰“撞道口”,建於萬曆五年(1577)。鷂子峪城為沿線城堡中保存最好的一座,門額書“鷂子峪堡”,為萬曆二十年遺物。長城修復後闢為旅遊區,有金湯池、半壁山等景觀。2004年黃花城長城修繕工作作為該年度北京“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畫項目之一,修繕三道關卡中的頭道關,其範圍西起撞道口,向東至關口,由大壩穿過水庫向東至小城嶼,總長約4 000米,包括空心敵台敵樓13座,城門(關門)2處,附牆台2處,實心敵台、東西堡城各1處,邊牆約3 300米,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同年修繕工程啟動。

司馬台長城

獨具“險、密、奇、巧、全”五大特點的司馬台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的古北口鎮境內,距北京120公里。它東起望京樓,西至後川口,全長5.4公里,敵樓35座,整段長城構思精巧,設計奇特,結構新穎,造型各異,堪稱萬里長城的精華。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讚譽道: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馬台長城又堪稱中國長城之最。司馬台長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築遺址。

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是長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之一,位於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市密雲縣交界處。始建於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為大將徐達主持修建。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薊鎮總兵官戚繼光、薊遼總督譚綸在徐達所建長城的基礎上續建、改建。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區、一級旅遊景點,並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