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

基本概述,病因,感染途徑,檢查,治療,專家提示,感染髮病機理,下尿路感染,臨床表現,治療,預防,

基本概述

尿道感染一般分為上泌尿道感染和下泌尿道感染。按細菌侵入的途徑又可分為:血性感染、上行感染、下行感染。婦女大部分是上行感染,這是因為女性尿道直而短,細菌容易上行至膀胱造成感染,另外,女性尿道外口與陰道口、肛門很近,容易受糞便及明道內排泄的細菌所污染,加上老年婦女膀胱完全排空能力減退,細菌極易在殘餘尿液中繁殖。臨床上常見的為下尿道感染即膀胱炎,是老年婦女的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率高於男性8-10倍,因此預防很重要。
健康人,膀胱內的尿是無菌的,即無細菌或其他感染微生物存在。將膀胱內尿排出體外的管道,即尿道,不存在感染性病原體或僅有極少病原體,不會引起感染。但是,尿路的任何部位都可受到感染,這些感染通常分為下尿路或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指的是膀胱或尿道的感染;上尿路感染指的是腎臟或輸尿管的感染。

病因

病原體通常經兩個途徑之一侵入尿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途徑為經尿路下端--男性的陰莖端開口或女性外陰的尿道開口,結果是經尿道向上擴散的上行性感染;另一可能的途徑是經血源性途徑直接感染腎臟細菌病毒、真菌或很多寄生蟲均可引起尿路感染

感染途徑

一般認為,尿道感染的途徑有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和直接感染四種方式。
(1)上行感染:絕大多數尿感是由上行感染引起的。正常情況下,尿道口及其周圍是有細菌寄生的,但一般不引起感染。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有輕微損傷時,或者細菌的毒力大,粘附尿道黏膜和上行的能力強,容易侵襲膀胱和腎臟,造成感染。由於女性尿道口靠近肛門,且女性尿道遠較男性為短而寬,女嬰的尿道口常被糞便污染,故更易致病。
(2)血行感染:細菌從身體內的感染灶(如扁桃體炎鼻竇炎、齲齒或皮膚感染等)侵入血流,到達腎臟,先在腎皮質引起多發性小膿瘍,然後,沿腎小管向下擴散至腎乳頭和腎盞、腎盂黏膜,但炎症亦可從腎乳頭部有輕微損傷的乳頭集合管(如尿中的結晶損傷)開始,然後向上向下擴散。血行感染途徑較為少見,不及10%。血行感染比較多見於新生兒,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症患者的血行性腎感染。
(3)淋巴道感染: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的淋巴管與腎周圍的淋巴管有多數交通支,升結腸與右腎之間也有淋巴管溝通。當盆腔器官炎症、闌尾炎和結腸炎時,細菌也可從淋巴道感染腎臟。這種感染途徑更為少見,甚至於這種感染途徑是否存在,目前也有爭論。
(4)直接感染:外傷或鄰近腎臟的臟器有感染時,細菌可直接侵入腎臟引起感染,但是,這種情況臨床上是十分罕見的。

檢查

1.肋腰點壓痛、腎區叩擊痛
2.尿常規檢查,尿中白細胞增多、膿尿
3.尿沉渣塗片染色,找到細菌
4.尿細菌培養找到細菌
5.尿菌落計數>10的5次方/ml,有尿頻等症狀者,>10的2次方/ml也有意義;球菌10的3次方-10的4次方/ml也有診斷意義;
6.一小時尿沉渣計數白細胞〉20萬個
7.血常規示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核左移
8.血沉增快

治療

1.對症支持治療;
2.針對病原體的治療(頭孢唑啉鈉,諾氟沙星
3.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4.對所有病人均鼓勵多喝水,喝水少的病人應給予輸液,保證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5.部分病人可配合服用中藥。三金片,銀花泌炎靈片等

專家提示

尿路感染,多見於育齡期女性,注意外陰的清潔衛生很重要。尿路感染多有一定的誘因,故應仔細檢查患者有無尿路結石,腎或輸尿管有無畸形等情況。除藥物治療外,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這樣起到尿路沖洗的作用,對於尿路感染的治療也很重要。另外,目前淋球菌性尿道炎也很常見,如有者,應先按淋病治療。套用中醫中藥治療尿路感染已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可以套用如清熱解毒的板蘭根、地丁、敗醬草、車前草等,此外,還應注意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感染髮病機理

1.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肥大可阻塞尿道致膀胱排尿不全,老年人前列腺液的抗菌能力較弱,而且,前列腺炎細菌極易侵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若伴有前列腺結石,也增加了感染機會,而且感染難以消除。
2.其他泌尿道的異常:致使泌尿道異常的後天因素較多,如神經源性膀胱收縮無力、異物、腫瘤、狹窄和因創傷、手術或輻射引起的改變,致膀胱排空功能減退,殘餘尿量增多。若尿路管腔內壓升高或尿路某段過度擴張,或有尿路插管,細菌進入膀胱,易引起繁殖而導致尿路感染的發生。

下尿路感染

膀胱和尿道的細菌性炎症,統稱為下尿路感染,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桿菌和葡萄球菌,多數為繼發性的,女性較多見。常見的誘因有尿道梗阻、鄰近器官的炎症、膀胱或尿道器械檢查、創傷、手淫等。

臨床表現

尿路感染的主要表現分:起病多急驟,尿頻,尿急,尿痛,或有黏液性分泌物。檢查尿液有膿細胞、少量紅細胞。

治療

包括:①增強機體抵抗力,治療原發病灶並消除衣發因素;②多飲水,熱水落石出或1:50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③抗感染:可選用增效聯磺1克,每天2次,慶大黴素片8萬單位,每天3次,諾氟沙星0.2克,每天3次,嚴重者可靜脈滴注氨苄青黴素2-4克或丁胺卡那黴素0.4-0.6克;④尿道刺激症狀明顯者,可用適量解痙止痛藥,如山莨菪鹼5-10毫克,每天3次口服,或阿托品片0.3-0.6毫克,每天3次。

預防

1.保持外陰清潔。
(1)女嬰在大小便後應及時更換尿布,洗滌會陰和臀部,所用尿布必須乾淨清潔。l歲以後的孩子,不論男女,都應穿瞞擋褲,不要就地而坐,以免外陰和尿道感染。
(2)成人應每日清洗外陰1次,勤換內褲,大便後擦拭肛門,應從前向後,避免將肛門污物帶到尿道口。
(3)禁用坐浴 如果坐在浴盆內洗澡,污水容易浸入尿道,引起感染。因女性尿道短而寬,尿道口與陰道、肛門靠近,尤應注意。
2.注意性生活衛生。泌尿系感染的發病原因,性生活衛生習慣不良較為常見,男女一方外陰陰道、尿道的病菌極容易傳給對方,也容易自身感染。因此性生活前,應清洗外生殖器。如果使用避孕工具,應將避孕工具清洗或消毒。性交前後,都應排尿一次。此外,戒除手淫,尤其是用器物手淫,防止尿道感染和損傷。
3.防止尿液滿留。
(1)有尿意時,及時排尿,不要憋尿,每晚臨睡前,排空膀骯。
(2)懷孕5個月以上的婦女睡覺時以左側、右側臥位為宜,免得子宮壓迫輸尿管,引起尿流不暢。
(3)積極治療引起尿路梗阻的疾病,如泌尿繫結石、腫瘤、前列腺增生包莖腎下垂、瘢痕狹窄、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等。
4.清除入侵病菌。
(1)積極治療感染性疾病,如扁桃體炎、皮膚簾腫或外傷感染、膽囊炎盆腔炎闌尾炎、前列腺炎、齲齒感染、鼻竇炎等,要足量用藥,徹底乾淨,防止病菌通過血行、淋巴道等進入泌尿系,同時殺滅已經侵入泌尿道的病菌。
(2)多喝開水,增加尿量,使尿液不斷地沖洗泌尿道,儘快排出細菌毒素,保持泌尿道清潔。
5.根治防變。
(1)徹底治療:已經發現泌尿系感染的病人,要在足夠的療程內足量用藥,不可以掉以輕心。間斷治療或過早停藥,就有可能遷延不愈轉為慢性。一般要求,在症狀完全消失,尿液檢查恢復正常後,還要繼續用藥3—5天,停藥後每星期複查1次尿液,連續3次以上末見異常方可認為基本治癒。
(2)尋找慢性病因:慢性病人要查找遷延不愈的原因,看看是否存在尿路梗阻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尿道口的感染性疾病;是否有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病、腫瘤、結核病、其他腎臟病等;是否近段時間內還在服用免疫抑制藥物如強的松、昆明山海棠、青黴胺及抗腫瘤藥物;是否違背醫囑用藥不正規等等。然後有針對性地預防和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3)長期追蹤觀察:慢性泌尿系感染的徹底治癒是長期的事情,應追蹤觀察。如在停藥後6—9周內症狀再現,應視為重新感染或原病復發,要再連續招藥半年左右。停藥後的半年裡仍要每月複查尿液,有復發徵象立即治療,避免病情演化至最後,成為尿毒症等。
6.動靜適宜。加強體育鍛鍊,增強體質,是預防發生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方面。一旦感染,在發熱、尿化驗異常的急性期,應臥床休息。恢復期就要參加適度的體力活動,避免體質虛弱,遷延不愈。活動的方式可因人而異,但不能過疲勞。
7.食藥預防。
(1)用車前草、蒲公英、金銀花、野艾、白茅根等淡煎或浸泡,代茶常飲。
(2)絲瓜子9克,焙乾研末,用黃酒送服,每日1次或分2次服。
(3)綠豆衣或綠豆,煮汁服
(4)銀花60克,加白糖120克同煎,頻服。或金銀藤120克,水煎服。
(5)小薊草15克,馬蘭根15克,水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