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處女

鐵處女

鐵處女(英語:Iron Maiden)是中世紀歐洲用來處決拷問刑罰的一種酷刑刑具和執行裝置,猶如一個鐵柜子,由鉸鏈、大量釘子和兩扇門罩組成,高得足以圍住一個人。由於鐵處女的使用難以考證,所以有人認為它是虛構的產物。

鐵處女被視為是一種獨特的日耳曼發明,被認為起源於中世紀晚期的某個時候,這個裝置在德國稱為“Eiserne Jungfrau”,看起來與埃及木乃伊石棺相似。

在16世紀的德國紐倫堡製作的鐵處女特別有名,各地的仿製品多以此為原型。與名稱所暗示的不同,它的主體是木製的,只有釘子是鐵制的(釘子的卡子和門的合葉也可能是鐵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處女
  • 外文名:Iron Maiden
  • 類型:刑具
  • 用途:處決犯人
詳介,結構特徵,配套設施,發展歷史,傳說故事,史料,現代展覽,大眾文化,

詳介

鐵處女是眾所周知的“鐵娘子”,一種人形鐵框,兩面互相用鐵鏈聯接,將犯人綁在其間,再把兩面合攏,框上許多突出的長釘,就會貫穿釘入受害者身內。釘子尖銳的前端慢慢刺入身體,先是手腕,然後是腳等其它幾個部位,接下來是眼睛、肩膀和臀部。受刑過程疼痛非常,但又不至於立刻要了受刑者的性命。期間,他們不停地發出悽慘的叫聲,有時連續哀號幾天才能死去。
鐵處女
把犯人放入鐵處女內部的空洞中,然後把門關上,犯人就會被門上的釘子刺穿全身。現存的鐵處女的釘子長度相差很大,基本上沒有生存空間。 不過有史料記載其中的釘子不是很長,只要不亂動就只會受輕傷。因此,有人認為鐵處女除了用來處刑,也可以用來拷問,甚至可能只是用來嚇人的。如果實際使用鐵處女殺人的話,死亡的原因應該是出血過多導致休克

結構特徵

外形呈人形,高約2米,內部有人型的空洞。前面可以從左右打開,內部的空洞可以容納人。概述提到過,它基本上是木製的。因為是木頭制,所以為了達到一定的強度,必須做得比較厚,而鐵制的則會薄一些,這一點即使是從照片上也能區別。門上有向內刺的釘子,主體的內部也有釘子,雖然號稱為了不讓受害者的慘叫傳出鐵處女而採取了很多措施,不過從物理上看是不可能的。另外有文獻記載說,門的設計很巧妙,以至於在受害者死亡以後,即使不用打開門,屍體也會自己落下。但是,除非是大量處刑,否則不用眼睛去確認而讓屍體自行落到地上並沒有什麼好處,而且為了短時間內把人刺死,屍體估計被釘子釘住而難以落下,所以推測這種記載是虛構的。
大部分鐵處女的外表像個人型棺材,內側各個地方都裝有可活動鐵釘,靠改變釘刺的不同部位進行拷問。尤其是會引起劇烈疼痛的地方和靠近致命處的鐵釘是可活動的。執行人故意把這些地方的鐵釘稍稍向外拔了一點,這樣可以延長受刑人的痛苦。
特徵:
該刑具有四個基本特徵,這四個基本特徵也充分顯示了其非人道的特點:
一、若從小孔向裡面釘入長釘會把受刑者的身體打通。為了增加受刑者的痛苦,還特地避開了受刑者的致命要害。由於該刑具是垂直放立的,因而受刑者在桶棺內完全是被鐵釘懸掛起來的。
二、桶棺內的空間極其狹窄,這會不斷地帶給受刑者的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三、這種刑具雖然四面也有對開的門,但即使把所有的門都打開,受刑者也跑不掉。

配套設施

如果只有這樣,德國其實也不配被稱作世界工藝技術最先進的國家。在經過剛剛的一番折騰之後,很顯然鐵處女內部已經一片狼藉,要把屍體處理掉就成了很噁心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德國人在鐵處女底下安置了一整條垂直的地道,行刑者只需啟動機關,打開暗門,屍體就會直直落下。在地道的盡頭則是一連串轉動的刀刃,結合上屍體從高處落下的衝擊和銳利的刀刃,這倒霉傢伙的屍體就會被切成碎片,正好落入紐倫堡中的培革尼茲河,最後流入萊茵河中。行刑者最後只需要把血水沖入隧道中就可以保持乾爽清潔。

發展歷史

致命的擁抱:鐵處女(Iron Maiden)
翻開拷問史,在眾多關於拷問器具的記載當中,以人體形狀為模型製作的器具最多。這種器具往往都有左右對開的兩扇門,門裡面裝置有尖銳的釘子,一關上門,裡面的人就會體會到鐵釘刺穿身體的疼痛。在這類刑具中最為有名、而且不得不提的就是德國的“紐倫堡鐵處女(Virgin of Nuremberg)”,至今大部分的鐵處女外型都是仿造這台原型機所製造的。
讓人意外的是,這種怪異的處刑工具竟然擁有相當久遠的歷史。最早的記載是公元前205年至194年,統治斯巴達的暴君那比斯(Nabis)。他經常會說:“如果我無法說服你,或許我美麗的愛琵加(Apega)可以。”然後,這個倒霉的傢伙就會被領到一個以暴君美麗妻子為外型的雕像面前,雕像的雙臂上有尖利的刀刃,受刑者就會在這致命的擁抱中被殺死。
1788年在紐倫堡同樣延續著其他變相的拷問制度。應該說1788年的確是個劃時代的年份,當時歐洲啟蒙思想已經達到了最高潮;法國大革命也已經醞釀成熟;英國工業革命亦取得了驚人的發展;新大陸美國也確立了共和制的國家。但就在這樣的時代里,同樣存在著遊街示眾、肢解、車輪刑、割舌、斷手等殘酷的刑罰。而且從中世紀延續下來的各種殘酷刑罰,這種陋習一直延續到拿破崙時代之後。其中最為嚴厲的地方有奧地利和德國交界處的拜恩州(現德國的西南部)、除了托斯卡納(譯者註:義大利中部丘陵地帶,主要城市有佛羅倫斯比薩等)地區的盧卡巴馬(義大利中部城市)之外的義大利全土,當然不用說西班牙也要算上一個了。
由於該刑具是在紐倫堡製作的,且其原型被雕刻成一張少女的臉,因而被叫做“紐倫堡鐵處女”。這樣的一口活棺材居然被稱作處女,真是讓人不寒而慄,據推測這也是當權者的狡猾之處,他們利用動聽的名字(鐵處女)和可親的外觀(少女的臉龐),企圖給人一種好的印象,來掩飾人們對該刑具的恐慌。

傳說故事

有人認為鐵處女是匈牙利的巴托里·伊莉莎白伯爵夫人(Báthory Erzsébet,1560年8月7日-1614年8月21日)的發明,不過因為當時沒有記錄,所以估計是後世的創作。在傳說中,在受害者死後,將鐵處女的地板移開,屍體會隨著水流到城堡之外,而且在屍體流過的路線上設有鋒利的刀,當屍體出現在城堡以外的時候,已經不成人形了。
有一種說法認為,一個女傭在給伯爵夫人梳頭的時候,不小心把她弄疼了。她非常生氣,用髮簪刺向女傭的心臟。當她擦去手上的鮮血時,發現手上的皮膚似乎是發出了金色的光輝,這讓她相信處女的血有保養皮膚的功效。於是她抓了很多美麗的處女,並且為了榨取她們的鮮血而製作了鐵處女。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從鐵處女流出的血會通過管子流入到伯爵夫人的浴室中。

史料

由於史書中對該種裝置的使用情況記載得不是很多,所以很難判斷這種刑具的存在是傳說還是事實。因為關於拷問的史料文獻都是以19世紀的研究為基礎,而當時的研究受浪漫主義思想和民間傳聞的影響較深。而有關“鐵處女”使用的記載很少,從1515年8月15日第一次使用該裝置起,只有幾十年的時間。當天,法官把受刑者關入“鐵處女”中,門只是“稍稍”地關了一下:“釘子尖銳的前端慢慢刺入了那男子的身體,先是手腕,然後是腳等其它幾個地方,接著是小腹、胸、膀胱和局部肌肉,接下來是眼睛、肩膀和臀部。看上去雖然很疼,但還不至於立刻要了犯人的命。這期間那男子不停地發出悽慘的叫聲,顯然他非常痛苦,就這樣連續哀號了兩天他才死去。”根據這篇文章的記載,恐怕當時的“鐵處女”內側各個地方都裝有鐵釘,靠改變釘刺的不同部位進行拷問,而且鐵釘還是可以活動的,尤其是會引起劇烈疼痛的地方和靠近致命處的鐵釘是可活動的,執行人故意把這些地方的鐵釘稍稍向外拔了一點,這樣可以延長受刑人的痛苦。
18世紀後,紐倫堡逐漸取消了審訊時實行拷問制度的習慣,在1784年出版的旅遊指南中,明確記載有“‘鐵處女’這一可憎的、令人戰慄的拷問器具,成為了“弗雷德利克.巴爾巴羅薩時代的古董”的字樣。雖然該書把時代弄錯了將近400年(弗雷德利克.巴爾巴羅薩時代比中世紀還要久遠),但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當時的“鐵處女”已經成為博物館中的收藏品了。

現代展覽

2006年5月29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次中世紀刑具展上,一名女士親身體驗一種名為“紐倫堡處女”的刑具。參加這次展覽的共有約60種從公元1100年左右開始在歐洲民事及宗教法庭上使用的刑具。

大眾文化

以下為有鐵處女出現的大眾文化作品。
電影:
動畫:
遊戲:
漫畫
電視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