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蟲科

鐘蟲科

鐘蟲科通稱鐘蟲。因體形如倒置的鐘而得名。中國已發現111種。鐘蟲科動物鐘狀身體的底部收縮為帚胚,由此長出能伸縮的、內含肌絲的柄,以固著在各種基質(絲狀藻類、水草、浮遊動物、底棲動物、石、砂、泥等)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鐘蟲科
  • 拉丁學名:Vorticellidae
  • :動物界
  • 原生動物門(Protozoa)
  • 亞門纖毛亞門(Ciliophora)
  • :寡膜綱(Oligohymenophorea)
  • 亞綱:緣毛亞綱(Peritrichia)
  • :緣毛目(Peritrichida)
形態特徵,繁殖,價值,

形態特徵

成體營固著生活,不需在水中遊動,體纖毛退化,但表膜上仍可看到微細的橫紋。前連線埠圍部分的纖毛十分發達,由3片(內緣的中膜和內膜、外緣的外膜)左旋小膜口圍帶組成(見圖)。當口圍帶上的小膜擺動時,產生水流,把食物捲入口圍的漩渦內,通過口前庭內纖毛的擺動,食物進入胞口,形成食物泡,在細胞質內進行食物的消化。一般以細菌和碎屑為食,也有的吃小的藻類。伸縮泡靠近口前庭,通過一小管或不大的儲蓄泡把排泄物送到口前庭再排出體外。伸縮泡有呼吸和調節滲透壓的作用。大核可呈帶狀、香腸狀或馬蹄狀,小核圓形。
鐘蟲科鐘蟲科
除了單個生活的鐘蟲外,還有群體生活的種類,柄分叉呈樹枝狀、每根枝的末端掛了鐘形的蟲體。柄內肌絲相互連線,只要觸動點,群體上的全部蟲體和柄一起收縮,如聚縮蟲;也有的肌絲在柄的分叉處斷路,各蟲體和其柄獨自收縮,如單縮蟲;更有的柄內無肌絲,因此只有蟲體收縮,整個樹枝狀的柄不能收縮,如累枝蟲。

繁殖

無性生殖是由母體不等分裂,大的仔體留在柄上,小的仔體在反口區產生一圈纖毛環,脫離母體,以反口纖毛環為前端在水中遊動,稱為幼期游泳體。在適當條件下,游泳體以反口端固著在基質上,長出柄,反口纖毛環退化,成為成體。

價值

無論是單個的或是群體的種類,在廢水生物處理廠的曝氣池和濾池中生長分豐富,能促進活性污泥的凝絮作用,並能大量捕食游離細菌而使出水澄清。因此,它們是監測廢水處理效果和預報出水質量的指示生物。典型種是鐘形鐘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