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烈士陵園

鎮江烈士陵園

鎮江市烈士陵園坐落在風景如畫的北固山前峰,占地近百畝。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江蘇省省會鎮江的國民黨軍法會審處。北固山,作為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共產黨人的刑場,灑滿了數百名革命志士的鮮血,故素有“小雨花台”之稱。鎮江烈士陵園原名鎮江烈士墓,建於1966年春,同年8月市委、市政府將分散在我市南郊、寶蓋山、北固山、九華山桃花塢等地的134位烈士墳墓,集中遷移安厝於烈士墓內,並於9月12日在紀念廣場北端破土動工建革命烈士紀念碑,於年底竣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鎮江烈士陵園
  • 地理位置鎮江市
  • 著名景點鎮江烈士紀念館
  • 建築面積:3180平方米
歷史沿革,旅遊特色,建成“八大紅色景點,不斷改革創新環境和設施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批紀念建築物,現代化的氣息,堅持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教育對象,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的建設,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的烈士陵園,長期以來,崇高的敬意,激發青少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志,家鄉的熱愛之情,走出陵園走向社會,及時性,淨化他們曾經污濁的心靈,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其他相關,

歷史沿革

1975年3月20日,鎮江市烈士墓“革命烈士事跡陳列室”建成,並面向全市廣大民眾展出。1977年,鎮江烈士墓經市編委同意更名為鎮江市烈士陵園管理所。1982年5月鎮江市政府公示鎮江市烈士陵園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隨著時間的推移,烈士紀念碑風化破損,市委、市政府決定重建烈士紀念碑。1992年蘇民優(92)5號檔案批准同意鎮江烈士陵園管理所更名為鎮江市烈士陵園管理處。1993年4月5日,重建的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此後,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對烈士陵園基地建設的投資,先後建成了“紅領巾廣場”、“烈士陵墓移址工程”、“大型浮雕牆”、“警世碑”、“北固英烈群雕”、“忠烈祠碑”等,2002年,又把重建紀念館作為民辦十六件實事之一,新建的烈士紀念館,總建築面積3180平方米,重點陳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直至社會主義建設時期231名烈士事跡,採用了聲光電控多媒體等高科技陳展手段,全方位對廣大民眾進行直觀形象地教育。

旅遊特色

建園三十年來,陵園始終以“褒揚先烈、教育後人”為宗旨,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共建共育等方法,廣泛開展了“少年先鋒崗”、“向革命烈士交份滿意答卷”、“栽花植樹慰英靈”、“邁好青春第一步”、“向革命烈士獻朵進步花,說句悄悄話”、“清明緬懷先烈吟詩會”,“萬人百歌頌英烈”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新穎、主題突出、頗具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社會參與率和教育感染力顯著提高,先後接待社會各界人士近400萬人來園憑弔和瞻仰先烈。同時陵園還加強內部的正規化管理和基礎設施改造,園容園貌進一步改觀,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宣傳教育基地的作用。成為我市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一九九四年六月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設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五年一月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為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同年十月被評為全國烈士紀念建築物管理先進單位;一九九五年至二000年連續被評為鎮江市“文明單位”和江蘇省優撫事業先進單位;一九九七年、一九九八年分別被省政府命名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一九九七年至二000年連續被江蘇省精神文明委評為“江蘇省文明單”;二00一年被國務院、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稱號。
千百年來,大自然造就了鎮江這塊山靈水秀的寶地。鎮江市烈士陵園就坐落在名揚千古的甘露寺“劉備招親”的北固山前峰。由於第二次國內革命鬥爭時期這裡是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共產黨人的刑場,因此素有“小雨花台”之稱。如今革命先烈遠離我們而去,但他們留下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成為我們的寶貴財富,成為教育後代、高揚愛國旗幟、培育民族精神的“精神食糧”。眾所周知,烈士陵園的主要工作,就是褒揚先烈,教育後人。多年來的這項工作和其它各行各業一樣,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改革、不斷創新,改革事業才能發展、才能前進;創新事業才有朝氣,才有活力。如何弘揚烈士精神,讓烈士精神從這裡延伸,使烈士陵園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主要陣地,對此,鎮江市烈士陵園探索出了一條創新之路。

建成“八大紅色景點

營造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的良好環境氛圍環境是陵園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條件,是教育人、感召人、鼓舞人的一種氛圍。多年來鎮江烈士陵園褒揚烈士工作的著眼點,首先放在高揚烈士精神

不斷改革創新環境和設施上

建園之初,鎮江市烈士陵園內眾多的革命遺蹟已被歲月所淹沒。196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關懷下,鎮江市烈士陵園將分散於我市各地的134位烈士墳墓集中遷移安厝於園內。同年,又在正門中軸線的北端修建了高9.9米、水泥結構的革命烈士紀念碑。1975年,在多位專家的考證下,在正門東修建烈士事跡陳列室,將十多年來收集整理的30餘位重點烈士事跡進行展出,成為當時不可多見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當時,作為唯一展示鎮江籍烈士事跡的展館,吸引了眾多的民眾前來參觀。多年來,為了將陵園建成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陵園領導多次邀請專家、學者召開聽證會,充分挖掘和整理烈士事跡。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經過多方努力,1992年陵園重建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30餘米。1997年,又將原烈士墓遷移至紀念碑兩側,新的烈士陵墓呈月牙形,安厝在綠草叢中。在隨後的幾年中,鎮江市烈士陵園為了讓更多的人牢記歷史,牢記鎮江曾遭受兩次外來入侵,牢記數百年來無數的革命先烈在中國革命歷程的不同時期英勇奮鬥、前赴後繼的動人形象和崇高精神,緬懷死難同胞,先後修建了警世碑、浮雕牆、北固英烈群雕、忠烈亭等

一批紀念建築物

2002年10月在原簡陋窄小的烈士陳列室基礎上,烈士陵園又建成鎮江烈士紀念館,這是陵園整個設施建設中的一個亮點。在陵園的積極爭取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烈士紀念館工程歷時兩年,耗資1200餘萬,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重點展出了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的160多年中犧牲在鎮江的烈士和鎮江籍的3000餘位烈士中的231位。兩年來,紀念館已接持了海內外參觀人士10多萬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吸引了全國包括上海龍華、淞江、浙江杭州、撫順等知名紀念館、陳列館的專家和同行來這裡參觀,一致認為烈士紀念館在全國各地比比皆是,但是,其布展的形式與內容以及手段大都是圖片、資料加實物的傳統形式,而鎮江烈士紀念館具有

現代化的氣息

鎮江烈士陵園定位於“現代化的、全省領先的烈士紀念館”,強調“立足鎮江,尋求鎮江特色”,在缺乏經驗、缺乏資金的情況下,牢牢把握設計定位的基礎上,大膽起用和諧、明朗的色彩,內涵豐富的設計符號,不同特色的環境氛圍,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有張有弛的空間處理,將之與聲、光、電相結合,確保了鎮江烈士紀念館精品工程的實現,成為2000年鎮江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標誌性工程。
烈士陵園是一塊莊嚴肅穆的神聖土地,是一個淨化人們靈魂的場所。陵園除了要加強在設施上的建設和改善以外,還要在栽花植樹、美化陵園方面下功夫,向生態化、綠色化方向發展,以襯托烈士精神青春常在。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鎮江市烈士陵園通過深入挖掘烈士陵園擁有的歷史內涵,確立了“南陵北園”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在這個規劃下,我們除了擁有了八大紅色景點,還在陵園內大面積的種植了許多植物,如黃楊、紅葉寂木、廣玉蘭、杜鵑、八角金盤等,使烈士陵園園林化,一年四季生機盎然,以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憑弔烈士墓,參觀烈士事跡展覽。

堅持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教育對象

,採取生動活潑的多種教育形式《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面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既面臨新的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加強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重點的

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的建設

使用和管理,積極主動地為未成年人開展活動創造條件。
烈士陵園是對未成年人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但是,光有好的“基地”而不去發揮作用,“基地”就會流於形式,長此以往,“基地”將會失去功效。近些年來,我們不斷開拓創新、積極發揮“基地”作用,讓烈士陵園成為教育廣大青少年的德育搖籃。
1989年,我們率先在全國開展了“少年先鋒崗”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從當初的一所中學到現在已有20餘所學校積極參與,即每年清明期間,由各市屬中學每天選派學生代表來烈士陵園,站在紀念碑兩側為烈士站崗、守靈,寓意著共產主義事業後繼有人、世代相傳。這些佩戴紅色綬帶站在紀念碑前的少先隊員成為每年清明期間烈士陵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一活動已堅持了十六年之久,既給學生以深刻的教育,又讓他們增強了歷史責任感。
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作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需要加大力度落實和實施。作為

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基地的烈士陵園

必須不斷地深入宣傳烈士事跡。陵園最吸引未成年人的就要數烈士紀念館了。紀念館內生動感人的烈士事跡和珍貴的烈士文物 ;聲、光、電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視覺和聽覺上的衝擊深深地吸引了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為了讓參觀者更好地受到教育,我們實 行了免費參觀、義務講解制度,並邀請各大中國小在校和部分學生一起參與到義務講解員的行列,這一措施有效地擴大了烈士褒揚教育的覆蓋面,加強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

長期以來

為了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我們一直強化基地服務意識。對前來陵園開展活動的社會各界,除熱情接待,提供一流的音響和乾淨的場地等以外,我們還深入挖掘陵園紅色景點的歷史內涵,如鴉片戰爭時的十三門遺址和忠烈祠碑、土地革命時期北固山刑場等,通過向他們一一的介紹,讓所有來烈士陵園的廣大民眾參觀後,進一步增強對這片英雄的土地及長眠在這片土地上的英烈深厚的感情和

崇高的敬意

此外,我們積極編寫以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烈士事跡宣傳專輯,如《忠魂譜》、《北固英烈頌》、《丹心碧血》等;編印了每年一期的《鎮江英烈報》;拍攝了烈士事跡電視宣教片《悠悠北固慰忠烈》等,這些宣傳材料進一步幫助了廣大青少年,深入地了解祖輩血雨腥風的苦難史、波瀾壯闊的鬥爭史和浴血奮戰的光榮史。
在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中,鎮江市烈士陵園充分利用清明節和重大節日、紀念日,舉辦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活動,並做到不固守成規、流於形式,結合實際,不斷創新。如在紅軍長征六十周年時舉辦的演唱活動、在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舉辦的圖片展、在北固英烈殉難七十周年舉辦的紀念活動、在鎮江解放55周年舉辦的大型廣場文藝演出活動等,讓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在活動中進一步

激發青少年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志

毛主席雷鋒同志題詞40周年之際,我們舉辦了“我與雷鋒同行”大型圖片展,將雷鋒事跡圖片和我市40年來在學習雷鋒行動中所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先進集體事跡圖片製作成40塊宣傳版面,邀請青少年來參觀學習,向社會各界進行宣傳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據統計,有6萬餘人參觀了展覽。通過活動,激發了各界民眾特別是青少年端正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這些活動中我們不僅見識到了各個學校對在校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培養;感受到了文化戰線上的愛國主義熱情;還體會到了當代學生對美好

家鄉的熱愛之情

清明是烈士陵園最忙碌的時候,鎮江市烈士陵園抓住這一時機,把握機會,開展了以清明祭掃為主題的 “向革命烈士交份滿意答卷”、“向烈士說句悄悄話”等活動,以實際行動告慰先烈。2001年,為了突出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和雷鋒同志奉獻社會的精神內涵,開展了“手拉手、繼傳統,做跨世紀的新主人暨繪畫21世紀百米長卷活動”、“新世紀,我向烈士學習什麼?”徵文活動。2004年上半年陵園聯合市委市級機關工委、鎮江市總工會、共青團鎮江市委員會、鎮江市教育局、鎮江市日報社、鎮江市廣電局等13家單位共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學先烈、爭率先、創業績”演講比賽活動;“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領巾志願者”啟動儀式暨“從小做了不起的鎮江人”百米書畫長卷展示活動,讓褒揚烈士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充滿生機和活力。

走出陵園走向社會

深化改革的新形勢,給烈士褒揚工作帶來了新情況和新問題,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新的內涵,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僅僅局限在烈士陵園內等人上門或是請人上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送上門,把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向社會延伸。
發揮好“愛國主義基地”作用,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運用新近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大社會活動,不斷給“基地”教育賦予新的內容。鎮江籍的《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及妻子朱穎在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美國悍然轟炸中犧牲的訊息一經傳來,我們就在最

及時性

短時間內收集整理了大量圖片、實物以及聲像資料,成功舉辦了許杏虎朱穎烈士事跡展,使數萬幹部民眾和青少年緬懷烈士的光輝形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了反對美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正義感,而後又在全省範圍內進行了巡迴展出,社會反響強烈。
黨中央、國務院頒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這一重要內容的檔案,建國以來還是頭一個。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中國未來的希望。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設,關鍵在於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近幾年來,我們還組織專門人員主動到工廠、企事業單位舉辦革命烈士事跡報告會,特別是每年定期去到句容少管所,為在那裡服刑的少年犯上革命傳統教育課,並向他們贈送革命烈士書籍、《鎮江英烈報》、學習用品等,把關心和溫暖送到大牆內,用烈士的精神

淨化他們曾經污濁的心靈

作為鎮江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往年,我們只考慮有一些民眾特別是未成年人沒有機會參觀我們的烈士紀念館,為了彌補這一 缺陷,從根本上關心愛護未成年人,加強他們的德育教育,我們組織了由講解員、黨史專家、大學生義務講解員為團體的烈士事跡宣講團來到各個學校,為在校的大、中、小學生進行烈士事跡的宣講。為了讓烈士們的生動事跡深入人心,我們採用了宣講、提問相結 合的方法,在學生中產生了強烈的互動效應,受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四、

協調社會各方面力量

育隊伍,提高教育效果。
鎮江市烈士陵園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關心下,在市民政局領導下,與市委宣傳部、關工委、黨史辦、法院、地方志、工青婦、駐鎮部隊、各類學校以及各新聞單位等形成“基地”教育網路,使“基地”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年年有新創意、新內容、新形式。我們與鎮江高等專科學校、第十三中學、五條街國小等大、中、國小校攜手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青少年在課餘來到陵園參觀學習、增長知識。我們還與京口法院聯繫,共同建立了“少年犯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讓失足的青少年也能受到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為了能引起青少年對愛國主義教育的廣泛興趣,陵園還邀請揚中的老同志鮑元瑞不定期的來到陵園,在烈士紀念碑前為青少年宣講烈士事跡。我們還努力結合新形勢、新任務,與社會各界聯繫,做到各項活動及早考慮及早準備;並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宣傳媒體報導活動實況,讓未成年人在家裡也能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其他相關

總之,發展是硬道理,沒有發展就沒有進步。烈士褒揚工作就是要在發展中體現它的價值。今後,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不斷探索愛國主義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讓愛國主義教育的旗幟永遠在烈士陵園高揚,讓中華民族精神在後人身上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