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逾時

李逾時

李逾時(1906年2月1日-1931年9月19日),原名振華,邳縣柴莊人(今江蘇省邳州市碾莊鎮才莊)。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1926年加入共青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領導者和卓越軍事家。

1928年4月任中共邳縣特支書記,同年秋調東海地區組建中共東海特支,後改為中共東海縣委、東海中心縣委,李逾時任書記,積極發展黨的組織,宣傳發動民眾,領導工人鬥爭、農民暴動和學生運動,掀起革命浪潮,被稱為“李旋風”。1930年參與創建紅軍第14軍,任政治委員。

1931年6月,李逾時在鎮江被捕,1931年9月19日,在去鎮江北固山雞子嶺刑場的路上,李逾時高呼革命口號,高唱《國際歌》,從容就義,年僅25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逾時
  • 別名:李振華
  • 出生地:江蘇邳縣柴莊
  • 出生日期:1906年2月1日 
  • 逝世日期:1931年9月19日 
  • 畢業院校:徐州市江蘇省立第十中學
  • 主要成就: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生平,人物故事,人物評價,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李逾時兄弟4人,他排行老大。李逾時7歲入家塾就讀,後轉至姜集高等國小讀書,畢業後考入徐州市江蘇省立第十中學。
1926年10月,北伐軍攻克武昌,武漢成為當時革命的中心,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進步青年。李逾時毅然離開學校,奔赴武漢,經在北伐軍中工作的共產黨員郭子化(同鄉人)的介紹,於當年12月考入國民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1927年2月改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主持這個分校日常工作的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優秀黨員惲代英。由於李逾時思想進步,革命志向堅定,不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5月,武漢政府所轄的獨立第十四師師長夏斗寅率部叛變革命,李逾時和軍校同學一起,參加了葉挺指揮的討伐叛軍的戰鬥。在戰鬥中,他能打善戰,機智勇敢,受到惲代英的讚揚。
7月15日,汪精衛叛變革命後,武漢形勢發生急劇變化。軍校學員大部分改編入軍官教導團,一部分被派回原籍從事革命活動。李逾時受黨的派遣返回邳縣。當時全國革命處於低潮,但邳縣地處偏僻,距反革命活動中心較遠,反革命魔爪還未來得及伸到這裡,李逾時利用這一有利條件開展革命活動,在工人、農民、士兵、學生中積極發展黨員,於1928年4月,正式成立中共邳縣獨立支部,李逾時任支部書記。到當年6月,全縣發展60多名黨員,建立起9個支部。李逾時還打入國民黨縣黨部並任邳縣工會會長,利用公開合法身份經常深入工人中開展工作,又利用在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的同學關係,與打入邳縣警備大隊第二中隊任隊長的共產黨員宋綺雲(後來任愛國將領楊虎城的秘書)以及邳縣警備大隊附徐懷雲、第一中隊長宋學珍等一起,懲辦了一批惡霸地主,一時把國民黨在邳縣教育界和婦女會、學生聯合會等組織的領導權,都控制在共產黨人手上。
1928年7月,李逾時遵照江蘇省委指示,離開邳縣,前往東海開展建黨工作。東海縣位於隴海鐵路東段,當時縣城為海州(今屬連雲港市),文化比較發達,工人多,鹽民多,他們受的壓迫重,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強烈。李逾時一到海州,便與在東海中學師範科讀書的共產黨員惠美琬(浴宇)接上關係,經過短時期工作,即在海州白虎山上召開了東海獨立支部成立會議,李逾時任一支部書記,惠美琬任宣傳幹事,不久又在東海中學成立支部。學生黨員就業和回鄉後,贛榆、沭陽、灌雲等縣的黨的組織也迅速發展起來。同年12月,中共東海獨支改為東海縣委,李逾時任東海縣委書記。12月5日,李逾時代表東海縣委參加中共徐(州)海(州)蚌(埠)特委舉行的代表大會,當選為特委委員。不久,經中共江蘇省委批准,正式成立東海中心縣委,由李逾時任書記,楊光鑾任組織部長,惠美琬任宣傳部長,領導東海、灌雲、沭陽、贛榆等縣黨的工作。
當時在東海地區黃包車是走街串巷、跑碼頭的唯一交通工具,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僅新浦一地,黃包車工人就增加到500多人。1929年初,新浦汽車公司資本家包攬乘客,搶走黃包車的生意,斷了黃包車工人的生路。李逾時組織新浦黃包車工人開展反包攬鬥爭,聯合海州、大浦、板浦、南城等城鎮碼頭1000多名黃包車工人遊行示威,砸爛資本家的汽車。國民黨政府派出軍警鎮壓,僅新浦一地就有200餘人被捕入獄。李逾時又發動被捕工人家屬扶老攜幼到國民黨衙門“要飯吃”,“要親人”,迫使反動當局把被捕人員全部釋放,鬥爭取得勝利。
雲台山上有萬畝山林被山霸霸占著,不準窮人上山砍柴拾草,使向來靠上山拾草擔柴度日的貧苦農民生活更加困苦,怨聲載道。李逾時決定以大村為中心,發動一次反山霸鬥爭。他先派3名黨員深入貧窮農民中組織“扁擔會”,提出“創共產,救窮人,除山霸,還山林”的鬥爭口號,幾天之內。會員即達300多人;並吸收骨幹參加黨組織,正式建立了雲台支部。1929年初夏的一天,上山砍柴的農民和山霸發生衝突,“扁擔會”會員,揮舞紅旗,肩扛扁擔,手持鐵斧、大刀,蜂擁上山,山霸的看山隊聞風而逃,“扁擔會”占領了雲台山。山霸對此不肯罷休,請國民黨灌雲縣常備隊來鎮壓,“扁擔會”早有準備,打得常備隊落荒而逃,李逾時在“扁擔會”的基礎上,創建了一個武裝團,迅速發展到1000多人。
李逾時領導東海地區革命鬥爭,得到了江蘇省委和徐海蚌特委的肯定。徐海蚌特委在當年年底給江蘇省委的報告中指出:“自振華去(東海)後,將那些較好一點的人找到了,同時在最近有相當的發展。”省委稱讚:“自振華去東海後,打開了局面,形勢有了相當的發展。”
1929年5月16日,李逾時在花果山三元宮內召開黨的秘密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東海、灌雲、沭陽、贛榆4縣黨的領導骨幹70多人,他們利用花果山香期,扮作香客進山,白天遊覽,夜間開會。會上,特委代表傳達了黨的“六大”會議精神,李逾時作了形勢任務報告,確定了在新形勢下黨的任務和鬥爭策略。這次會議,對東海、贛榆,沭陽、灌雲等地革命鬥爭的發展,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國民黨當局對李逾時在東海的革命活動,早已注意,於1929年6月1日發動大搜捕,包圍並搜查了各級工會和學校,數十名革命志士遭到逮捕,李逾時也在被通緝之列。當年7月,省委決定調他至通海地區工作,領導南通、海門啟東如皋泰興靖江泰縣、東台等縣的革命鬥爭。
1929年11月,李逾時和另一名通海地區黨組織的負責人劉瑞龍去上海參加中共江蘇省第二次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省委召開專門會議,聽取李逾時和劉瑞龍關於通海如泰地區工作和游擊運動情況匯報。省委常委羅邁(李維漢)、李富春、陳雲、廖慕群(何夢雄)、李碩勛等出席了會議,黨中央代表李立三、周恩來、項英等也出席作指導。他們對通海如泰地區的情況很感興趣,確定在通海如泰地區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調何坤、余乃誠、張愛萍等一批骨幹加強紅十四軍的領導。李逾時根據會議的決定,當即在上海草擬了紅十四軍的編組計畫。同年冬,紅十四軍軍部組成,由何坤任軍長,李逾時任政治委員,薛竟衡任軍參謀長,余乃誠任軍政治部主任。
1930年2月,李逾時主持召開通海區內各縣縣委書記聯席會議,傳達了中共江蘇省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討論了通海如泰地區的政治形勢和工作路線,研究了開展游擊戰爭和紅軍游擊隊的編組、幹部選拔、建立指揮機關、在基層建立黨團組織以及開展政治工作等問題。會後李逾時和何坤一起,對通海如泰紅軍游擊隊進行編組。同年3月,通海特委成立,李逾時任特委書記。4月16日,何坤軍長在圍攻老戶莊戰鬥中犧牲,5月省委任命李逾時為紅十四軍軍長兼政治委員。6月,省委又派張世傑來紅十四軍工作。李逾時和張世傑一起著手整編部隊,按照中央蘇區正規軍的編制。將在通海一帶活動的第一支隊改編為第二師,將原在如泰地區活動的第二支隊,改編為第一師。經過整頓後,紅十四軍的戰鬥力得到提高。6月14日,駐黃橋的“剿共總指揮部”對紅十四軍第一師活動的中心地區如皋西鄉六甲、大小陳家堡一帶發動所謂“八路圍剿”,李逾時指揮部隊採取集中優勢兵力,攻敵一點的戰術,利用瀰漫的大霧,在六甲橋西頭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將敵先頭部隊一個連大部殲滅。其他各路敵軍聽說先頭部隊吃了敗仗,慌忙撤退。同時,李逾時還發動紅軍協同地方黨組織在通海如泰地區的部分鄉村建立蘇維埃政權,開展燒田契分土地的鬥爭。同年8月3日,李逾時親自指揮,在黃橋發動了總暴動。參加戰鬥的除紅十四軍一師外,還有武裝農民5萬餘人。黃橋當時是敵李長江為首的“蘇北剿共總指揮部”所在地,駐有省保全隊、縣警察隊和寇子卿的“剿共游擊隊”,鎮四周環水,河寬8丈,深3丈多。敵人在四門要道口築了4個大碉堡。李逾時以紅一師二、三兩團擔任主攻,一團、教導大隊及赤衛軍佯攻古溪、蔣垛、季家市、盧家莊、老葉莊等據點,阻擊出援之敵。深夜12時,紅軍大隊人馬從橫家垛出發,凌晨2時進入陣地,將黃橋團團圍住,迅速築好工事。天快亮時,李逾時下令圍困北門的紅軍開始進攻,並從紅軍中抽調會游水的戰士組織突擊隊渡河強攻,摧毀碉堡,衝過北關橋。西門的紅軍也突破了敵人的封鎖線,過了赤柏橋。沒有料到,負責攻打南門的李吉庚和攻打東門的李洽平已暗中降敵,關鍵時刻,突然撤兵,把敵人引到紅軍後面,以致北門和西門的紅軍向縱深發展時,腹背受敵,傷亡很大,李逾時不得不下令撤出戰鬥。
黃橋戰鬥失利後,李逾時召開了紅軍幹部和如泰縣委負責人會議,總結了黃橋戰鬥失利的教訓,研究內部肅反和整頓軍紀問題,用計將李吉庚的爪牙張大(楊子儉)、王侉兒抓來殺了。9月9日,李逾時帶領部分紅軍在鎮濤區田家鋪開民眾大會,突然遭敵人襲擊,由於敵眾我寡,損失很大。此後,國民黨瘋狂“清剿”,並派省保全處長親自駐黃橋“督剿”,紅十四軍被迫化整為零,分散進行艱苦的游擊活動。
當年10月,李逾時奉令回省委參加反“立三”路線的鬥爭,以後就留在省委任外縣工作委員會委員,後又任省委巡視員。11月江南省委又派李逾時到浙南巡視,撤銷了浙南特委,重新恢復了永嘉、台州中心縣委。1931年6月26日,李逾時到徐海蚌地區巡視工作,他和愛人呂繼英一上火車就發現有特務盯梢,車到鎮江,兩人剛下車,就被盯梢的特務截住,帶到鎮江輪船碼頭萬全樓旅館,軟禁在一個房間裡。李逾時乘敵人防備疏忽,迅速銷毀檔案,拉著呂繼英衝下樓,推倒警察,奪門而出。此時大批武裝敵人趕來,又被捕,押至鎮江公安局偵緝隊看守所。在敵人的刑庭上,李逾時一口咬定自己叫張文生,敵人嚴刑拷打,也沒能使他屈服。敵人欺騙呂繼英說:“你男人一切都承認了,你為什麼還不肯說。”呂繼英說;“他已經說了還問我做什麼?”敵人又故意把他倆帶到一間空房裡,說:“你們兩人好好商量商量,還是招與不招。”說著把門帶上,躲在窗下偷聽。呂繼英看到李逾時腳拖大鐐,遍體鱗傷,心疼萬分,問道:“敵人是怎樣折磨你的”。李逾時堅強地說:“這些不要問,酷刑嚇不倒我。”接著用手勢告訴妻子:認識他的壞人較多,估計為革命犧牲的可能性很大,鼓勵懷孕在身的妻子要堅強。暗示妻子如能把孩子生下來,要好好撫養,長大了交給黨。呂繼英頻頻點頭表示領會他的意思。
紅十四軍軍旗紅十四軍軍旗
敵人的陰謀又一次遭到失敗後,就把他倆解到國民黨設在鎮江的軍法會審處審理。會審處處長錢家驤多次親自開庭審訊,都毫無結果。錢家驤只得叫叛徒王益之(曾任通海特委委員、泰興縣委書記)到刑庭上指認。王益之一見李逾時,嚇得連連向後退。錢家驤陰險地對李逾時說:“看看你的部下也被我們請來了。”李逾時怒不可遏,拖著沉重的鐐銬,走近審判台,拿起硯台向王益之猛然砸去,錢家驤慌忙叫人將王益之帶走,宣布暫時退庭。
李逾時的身份暴露後,敵人施盡了酷刑,他始終堅強不屈。敵人決定殺害他,就義前他告別難友說:“我犧牲了,黨的工作是不會完結的,革命的烈火是撲不滅的,共產黨一定要勝利,活著的一定要堅持鬥爭下去!”1931年9月19日,在赴鎮江北固山刑場的途中,李逾時一路高呼“共產黨萬歲”、“打倒國民黨,為死難烈士報仇”等口號。高唱《國際歌》,表現了共產黨員視死如歸的偉大氣魄。
李逾時犧牲時年僅25歲。1982年,張愛萍題寫了“李逾時烈士之墓”的碑文。

人物故事

1931年6月26日,李逾時到徐海蚌地區巡視工作,他和愛人呂繼英一上火車就發現有特務盯梢,車到鎮江,兩人剛下車,就被盯梢的特務截住,帶到鎮江輪船碼頭萬全樓旅館,軟禁在一個房間裡。李逾時乘敵人防備疏忽,迅速銷毀檔案,拉著呂繼英衝下樓,推倒警察,奪門而出。此時大批武裝敵人趕來,又被捕,押至鎮江公安局偵緝隊看守所。在敵人的刑庭上,李逾時一口咬定自己叫張文生,敵人嚴刑拷打,也沒能使他屈服。敵人欺騙呂繼英說:“你男人一切都承認了,你為什麼還不肯說。”呂繼英說;“他已經說了還問我做什麼?”敵人又故意把他倆帶到一間空房裡,說:“你們兩人好好商量商量,還是招與不招。”說著把門帶上,躲在窗下偷聽。呂繼英看到李逾時腳拖大鐐,遍體鱗傷,心疼萬分,問道:“敵人是怎樣折磨你的”。李逾時堅強地說:“這些不要問,酷刑嚇不倒我。”接著用手勢告訴妻子:認識他的壞人較多,估計為革命犧牲的可能性很大,鼓勵懷孕在身的妻子要堅強。暗示妻子如能把孩子生下來,要好好撫養,長大了交給黨。呂繼英頻頻點頭表示領會他的意思。

人物評價

他學習勤奮,成績優異,性格剛強,見義勇為,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許。
李逾時生前用過的眼鏡李逾時生前用過的眼鏡
在戰鬥中,他能打善戰,機智勇敢,受到惲代英的讚揚。李逾時領導東海地區革命鬥爭,得到了江蘇省委和徐海蚌特委的肯定。徐海蚌特委在當年年底給江蘇省委的報告中指出:“自振華去(東海)後,將那些較好一點的人找到了,同時在最近有相當的發展。”省委稱讚:“自振華去東海後,打開了局面,形勢有了相當的發展。”
李逾時將他那一腔熱血,灑在了北固山麓,將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給了他為之奮鬥的共產主義理想。青史千秋留英名。
在前進的征途上,李逾時等革命烈士的獻身精神和英雄氣概已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人物紀念

2006年,碾莊鎮莊村建設了李逾時將軍紀念館,當時,時任江蘇省委書記的李源潮派人向將軍墓敬獻了花圈。徐州市委書記徐鳴和李逾時將軍之子李鐵成為將軍墓揭碑。
李逾時紀念館李逾時紀念館
李逾時紀念館展室建築面積90多平方米,展室內分“志在四方”、“風華正茂”、“革命征程”、“英勇獻身”四個部分。生動再現了李逾時將軍救國救民的志向,探求真理的足跡,英勇殺敵的壯舉,寧死不屈的氣節。
2006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點。李逾時將軍紀念館已被確定為“徐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邳州市共產黨員教育基地”。
在鎮江烈士陵園有李逾時烈士的雕塑。2011年2月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在鎮江市視察期間,與家人來到鎮江烈士陵園。英烈亭下,李源潮手捧黃白兩色菊花,莊重地敬獻在革命英烈、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軍長兼政委李逾時烈士的雕塑前,並鞠躬致敬;在李逾時等革命烈士的紀念碑前,李源潮獻花鞠躬,表達對革命先輩的追思之情。離開烈士陵園前,李源潮提筆寫下:百年激盪英雄出,將軍熱血今有無。捨生取義入青史,回眸遺願成宏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