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山

銅梁山

銅梁山位於湘潭縣西南邊陲的歇馬與雙峰縣井字街之間,距湘潭市區90公里,海拔613.1米,長4公里余,寬2公里許,屬昌山西走分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銅梁山
  • 地理位置:湘潭縣西南邊陲的歇馬與雙峰縣
  • 距市區:90公里
  • 海拔:613.1米
簡介,傳說,

簡介

相傳古代曹家坳西面山圫里有一古寺——新庵,因無人住持,殿堂失修,屋宇破爛,當地民眾將其拆除了。拆屋時,發現屋樑為銅梁所架,並突然一聲巨響,發出萬丈光芒,銅梁騰空而飛。人們驚訝之際,只見銅梁迅速降落於山下響水潭中。從此,人們便把這山叫做銅梁山。
元末,漢王陳友諒之湖廣參政易華,曾屯兵於縣西烏石寨,並在周圍建立48寨,抵抗明軍。其中,就有銅梁山的香爐寨及周圍的周公、牛皮、石磯、兜公等5寨。這5寨,峰連峰,寨連寨,構築成一道古代軍事“長城”。
銅梁山銅梁山
銅梁山,險峰峭立,幽谷懸泉,杉竹茂密,雲霧環繞,風光十分秀美。春天,百花吐艷,萬紫千紅;盛夏,氣溫只20餘度,是理想的避暑佳境。這裡有兩條青石板路登山,一條從北麓石龍口福星亭至南麓雙峰縣蔣市街,上七下八,全長15華里,是清代曾國藩所修,也是曾國藩從外地回鄉的必經之路。一條從東麓塘灣里蜿蜒上山,至西麓雙峰縣土地沖,相傳也是曾國藩所修。這兩條石梯路都陡峭難行,上下運物,全憑肩挑槓抬。遇冰雪,便無法攀登,交通幾乎中斷。然而,人們在此徒步登山,逐級上升,卻別有一番情趣。現在山(湘鄉山棗)花(石)公路傍山而過,簡易公路則盤旋而上,直達頂峰。
銅梁山景點頗多。沿著石板路由北向南,入口處便是石龍口。兩邊石山高立對峙,山泉從中吐瀉,形狀像龍口,因此得名。古時有石龍寺。曾國藩在此建福星亭,設驛站,與南麓同福亭隔山相望。據光緒《湘潭縣誌·山水》載:“昔衡陽夏叔直避世湘邵,嘗至銅梁,倚樹聽泉,有詩志勝。”有《銅梁山》詩曰:“志勝山下石龍口,雙根虬斗一徑寒。穿懸溜瀉春崩湍,激竅匯為響水潭。”
據康熙、乾隆《湘潭縣誌》載:石龍口還是宋進士廖宋民讀書的地方和隱士李半村隱居的地方。由石龍口拾級南登2公里許,便是一個“之”字大三彎。由此登山,即出現一個山排,排下面是懸崖陡壁,百丈深淵,遊人如果站在這裡往下看,驚險之感,油然而生。1988年,銅梁村在河槽里建起三彎電站,利用水力發電照明。
由三彎繼續攀登,過曹家坳,便出現一高谷平疇,四周高山環繞,海拔664米,東西長3公里許,南北寬1公里余,平疇有水田123畝,住村民400餘人,這便是縣境地勢最高的山村——頂峰村,可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別具風光。
村口曹家坳,原有溪水從巨型青石溝壑傾瀉而下,形成高100餘米、寬5米餘的瀑布,這是銅梁景觀的閃光之處。瀑布飛瀉時,不斷地形成水霧,繚繞四周,甚至被清風吹過山坳,送至三彎石徑,給遊人帶來襲人的陣陣寒氣。瀑布入山麓響水潭時,又形成潔白的水花,時時翻滾,永不停息。尤其在大雨過後,兩側山窩又有9條瀑布出現,形成一個銅梁瀑布群。這些瀑布群所傾瀉的一條條水流,就像一幅幅錦繡,把銅梁山裝點得無比美麗。震動山谷的瀑布聲,就像在高奏一曲曲銅梁山的讚美樂章!

傳說

遊人來此,大飽眼福,且會留下難忘的回憶。在瀑布懸崖中,有一水潭叫扮(湘潭方言“跌”的意思)水洞。潭口直徑僅1米許。相傳有人用7天時問,採集葛藤,連結成繩,繩頭系石,投入洞中,誰知藤盡而石不著底,可見深不可測。1988年在瀑布上游建座頂峰水庫,其流水大壩海拔400餘米,相對高差230餘米,為全縣水庫庫位海拔高度與相對高度之最。大壩長25.5米,高13米,庫容4萬餘立方米。庫內水清如鏡,儼如天池。遊人若身臨其境,能立即產生清淨、涼爽、優美、舒適之感。但瀑布水被引入水庫後,要到庫滿水瀉時,才能再現瀑布,景觀為之遜色。然而,三彎電站建立後,一根根凌空飛架的銀線,卻使銅梁山上下,戶戶照上了電燈。每當夜色降臨,燈火如繁星閃耀,別是一番景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