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洞

銅梁洞

銅梁洞位於重慶市合川區涪江南南津街街道辦事處轄區海拔444.3米的合川城區第一高峰——銅梁山上,銅梁山因其山岩質如銅色,故名銅梁山。早在西晉時期,左思《蜀都斌》即有記述。明正德九年(1514 年),改名“金榜山”,以象徵科第吉祥之意,並鐫刻《金榜山新名記》石碑立於山上。後又恢復銅梁山名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梁洞
  • 地理位置:中國重慶市合川區南津街街道
  • 海拔:444.3米
  • 別名:金榜山
  • 面積:2.5平方千米
介紹,史 傳,二仙台,近代,

介紹

史 傳

相傳唐閭丘和尚在銅梁洞修行。據《民國合川縣誌》記載:閭丘唐合州人,世居州南之銅梁山.唐高宗時舉進士 , 能詩文,與杜審言友善.後髡髮為僧,居銅梁洞五十年乃去。宋室南渡後,趙氏子孫及其臣僕多逃往合州。明萬曆《合州志●山川》載:“山即趙伯宜之別業,有宿雲崖、方崖、松風閣、讀書堂、博占齋、靈觀、三清樓。山上崖璧留有周祜(魯國公趙憲仲弟)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趙彥情淳熙二年(1175年)、沈汝一淳熙十一年( l185年)摩崖題刻詩文。元朝時道人張三豐雲遊來合川,亦於銅梁洞修煉,洞遂更其有名。後來便以洞名代替山名。

二仙台

洞附近有二仙台(後名二仙觀),始建於明代初,奉祀張三豐和其師火龍真人。由於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極其崇拜張三豐,因此二仙台在當時盛極一時,住廟道士多達數百人。明成化九年(1473年),知州譚升序其盛況:“崖復以樓,石洞四,前刻神像,左鑿門,後通山洞,石床各一,鼎爐支石備在,道士謂閭邱煉丹處也。” 明隆慶五年( 1571年),靈觀、三清樓毀於兵火。萬曆七年(1579年)州人李存瑞重建,明末復毀於兵火。入清以後.清朝統治者因不滿張三豐在世時反對異族統治,致使二仙台荒廢二百餘年。迫至民國初年,萬縣道人譚遁九來合川布道,募捐重修二仙台,民國10年(1921年)9月竣工,邑人莫致中作《創修銅梁洞二仙觀記》。重修的二仙觀為磚石結構,坐南向北,與縣城遙遙相望,總計樓房三層,高聳出山外,貌似一座西洋式教章,可稱中國道廟建築的巨大革新。第一層祀王爺,第二層祀張三豐和火龍真人,第三層祀玉皇。觀外有平房一列,為接待廳和宿舍。

近代

石 刻
銅梁洞是人們歷來嚮往的名勝地,民國14 年(1925年),前清縣丞邑人徐晴輝題刻游銅梁洞詩云:“歸來何處可探幽?南有一峰天外浮。兩大乾坤收洞取,千重山水繞樓頭。石題詩句留仙跡,屐破苔痕訪舊遊,羽容攀譚風月好,渾忘世變幾經秋。”山上今存宋至民國時期摩崖碑記十餘處,還有摩刻於木板上的何紹基、康有為、翁同酥、劉石庵等人書法,散見於農家門壁。
楊瑞符墓
1939年5月,戰功赫赫、九死一生的楊瑞符將軍,奉命帶著他的妻兒及負傷的內弟來到大後方,選址于山清水秀的合川銅梁洞二仙觀養傷。在養傷期間,合川社會各界和絡繹不絕的市民前往二仙觀拜望這位抗日英雄。在此期間,楊瑞符將軍將孤軍奮戰四行的詳細經過寫成《孤軍奮鬥四日記》,發表在1939年6月12—17日《合川大聲報》副刊上,極大地鼓舞了合川民眾的抗日激情。1940年初,楊將軍在松滬戰役中留下的槍傷復發,經送重慶搶救無效,病故於醫院,終年37歲。死後追贈陸軍少將。遵照楊將軍生前囑咐,由民生公司的船隊將其靈柩運回合川時,城關鎮一千餘市民胸戴白花,聚集在小南門碼頭,以悲痛的心情,迎接英雄遺體,並護送至銅梁洞,安葬於二仙觀左側。當時,二仙觀道長譚遁九感於與楊瑞符將軍萍水相逢,交往莫逆,對其抗日殊勛十分崇敬,將自己多年積蓄捐出,購置楠木棺材一副,埋葬忠骨,以示道家愛國愛教之意。縣人胡南先、歐陽伯森等人又發起募捐,為楊將軍修了紀念塔,塔上刻有孤軍抗日的碑文。墓前還立有石碑一塊,上刻:抗日將軍楊瑞符之墓。每年,均有成佰計千的市民和學生到此祭拜英雄。
森林公園
多年來,銅梁山加大了綠化力度,種植了大量松樹等樹木,打造了銅梁洞森林公園,修建了方便市民登山的健身步道。銅梁洞森林公園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悠久的人文歷史、宜人的氣候環境,成為人們休閒遊玩的理想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