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電子化

銀行電子化

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的發明及廣泛的套用前景為銀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些大銀行紛紛將這一新技術運用於銀行業務的改革和銀行業工作方式的更新,從此銀行業邁出了電子化的步伐,使具有數百年歷史的銀行業發生了本質性的變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行電子化
  • 外文名:Electronic banking
  • 啟用年代:20世紀80年代
  • 起源:美國
概述,產生與發展,美國銀行業金融電子化,日本銀行電子化,我國銀行電子化,銀行電子化系統的分類,國外傳統分類,我國的分類,銀行電子化系統特點,銀行電子化的意義,我國的發展現狀,

概述

銀行也是商品經濟的產物。自從1580年在義大利威尼斯誕生第一家銀行起,隨著商品交換、貨幣流通的迅速擴大,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銀行業獲得了空間飛速的發展,銀行業的地位、作用日益加強,其工作效率和貨幣流通能力成為整個經濟發展速度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科學技術是人類現代文明的基石,是深灰發展的推動力。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的發明及廣泛的套用前景為銀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些大銀行紛紛將這一新技術運用於銀行業務的改革和銀行業工作方式的更新,從此銀行業邁出了電子化的步伐,使具有數百年歷史的銀行業發生了本質性的變革。

產生與發展

美國銀行業金融電子化

美國作為信息技術極為發達的國家,在銀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客戶多元化需求的壓力下,大力發展銀行電子化事業,不斷開拓新的服務領域,投入巨資建立了以計算機網路為支撐的全開放、全方位、全天候的現代化銀行體系。
第一階段:20世紀60年代的後台電子化。
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的前台電子化。
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的網路化發展。
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銀行業利用外部集成服務來曾加以前內容信息技術處理的價值,通過綜合內外各方面的資源,從各種專業角度打破了銀行緣由的常規進行創造性思考,更加注重創新,使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不斷湧現。

日本銀行電子化

比起美國銀行,日本銀行電子化稍有落後,但緊跟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金融工程發展步伐,為日本金融事業稱雄亞洲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日本銀行界一般把全國計算機系統劃分為行內系統(Inner Bank system)和跨行系統(Inter Bank system)。

我國銀行電子化

我國銀行電子化的發展,相對發達工業國家而言起步較晚,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至今短短不到半個世紀的歷程,但發展速度較快。我國銀行電子化建設經歷了三個重要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起步階段。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到80年代初,以中國銀行引進第一套RICOH-8型主機系統為標誌,我國銀行電子化建設進入試點。
第二階段:推廣套用階段。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商業銀行以全面實現櫃檯業務處理計算機自動化為目標,開發了許多業務套用系統,這一階段主要還是以計算機代替手工操作為主,進一步在大中城市推廣套用各類櫃檯業務處理系統。
第三階段:發展創新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是我國銀行電子化建設發展的趕超,不僅體現在計算機數量規模的擴大上,而且還體現在網路框架建設的統一性和標準性上,更主要體現在套用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極大的拓展。

銀行電子化系統的分類

國外傳統分類

零售銀行業務系統
批發銀行業務系統
信用卡業務系統

我國的分類

銀行電子化管理系統:商業銀行電子化管理系統、中央銀行電子化管理系統
銀行電子化業務處理系統:商業銀行電子化業務處理系統、中央銀行電子化業務處理系統
銀行電子化自動處理系統:ATM系統、POS系統、Call Center 系統、自動銀行系統、信用卡業務處理系統

銀行電子化系統特點

及時有效
準確可靠
連續可擴
開放多功能
安全保密

銀行電子化的意義

銀行電子化系的發展策略,使其逐漸從單一的完成支付計算等傳統業務的信用中介部門,發展成為多功能、全方位、全天候的金融服務體系,有力地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世界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信息化進程。

我國的發展現狀

櫃面業務已實現電子化
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我們現代化支付系統日趨完善
資金清算系統穩步發展
信貸管理信息系統規範創新
辦公自動化建設成效顯著
銀行卡業務加速發展
網路金融發展前景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