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蝦

鉤蝦

鉤蝦是指端足目(Amphipoda)鉤蝦亞目(Gammaridea)的種類。鉤蝦體多左右側扁,長度5-40mm。鉤蝦分布於熱帶、溫帶及南北極帶海域,鉤蝦的收穫季節為2-5月,收穫時間多選擇在無風或微風的夜晚。

頭部與第1胸節或前兩胸節癒合,無頭胸甲。胸部7節、末端2節或3節常癒合。尾節完全開裂。某些種類腹部退化,僅留痕跡。複眼無柄,有的種角膜簡單為小透鏡狀。第1觸角單肢或雙肢,第2觸角單肢,柄多為5節,常粗大。大顎切齒和臼齒變化較大,甚至退化,小顎一般為兩板。胸肢7對,單肢形,第1對胸肢特化為顎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鉤蝦亞目
  • 拉丁學名:Gammaridea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甲殼動物亞門 
  • :軟甲綱 
  • 亞綱:真軟甲亞綱 
  • :端足目
  • 亞目:鉤蝦亞目
  • 分布區域:熱帶、溫帶及南北極帶海域
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環境條件,放苗前準備,苗種投放,日常管理,收穫,常見種類,主要價值,

生活習性

鉤蝦多數營底棲生活,主要生活在海底基質的表面或內部,其中穴居於泥沙中的種類特別多。它們的步足有些肢節變寬,用來挖掘泥沙,底節板也非常發達,用來保護柔軟的鰓以及抱卵囊中的卵和胚胎。
鉤蝦既能爬行,又能游泳。爬行者主要利用步足,尾肢也協助推動,爬行時多數種類背面朝上。鉤蝦類可藉助腹部的伸曲,以及尾肢的強力推抵而做跳躍運動。
鉤蝦在遇到敵害時有躲避行為,如快速潛入棲管或泥沙中,或迅速跳躍逃離。保護色也適用於避敵。
鉤蝦
鉤蝦營自由生活。底棲性種類的食物主要為動植物碎片、藻類和動物屍體等浮游性種類的食物營獵食生活,主要捕捉浮游藻類和小型浮遊動物,如撓足類、小型端足類、小型甲殼動物以及小型螺類等也有少數底棲性種類營獵食生活,常具發達的複眼,有利於發現捕食的對象。

分布範圍

鉤蝦類海產種分布於熱帶、溫帶及南北極帶海域,生活於潮間帶潮下帶和深海。養殖方法

環境條件

鉤蝦的養殖池池底以泥沙底質為最好,水深應在1m以上,冬季水位應在1.5m以上,鹽度要求在30-35,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水源水質應符合相關的規定,其中溶解氧應在4mg/L以上,pH值7.8-8.8。

放苗前準備

在進水前15-20d,用生石灰兌水對池塘進行徹底消毒,主要是殺滅池中的野生雜魚。
可安排在8-9月,經進水濾網向池塘內注水,注意冬季水溫較低時,應適當提高水位。
水草的投放可安排在放苗前20-30d,也可與苗種同時投放。投放時應選擇無風的傍晚或夜間,可選擇在池內草較多的地方或者全池投放,投放地點應選擇在上風向處。
對水草施肥應採用無機複合肥料和生物有機肥相結合的方式。

苗種投放

鉤蝦的苗種投放應選擇晴天無風的傍晚或夜間,以春秋季為宜,水溫穩定在10℃以上,投放地點應選擇在上風向處。同時,注意放養池塘鹽度和原池水鹽度相差不超過3,水溫不超過3℃,放苗密度控制在每畝2kg左右。

日常管理

養殖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池塘中底質和水質的變化情況。砂泥質底的底泥以淺黃色並無臭味為佳,當底泥發黑並伴有惡臭味時,可以考慮使用光合細菌以及複合益生菌等微生物製劑,對池塘底質進行改良。
應主要注意觀察水色,養殖池水色以淡黃綠色為佳。當水成為黑褐色、醬油色或者土黃色,透明度小於20cm時,應該立即採集措施。
水草重量(濕重)與鉤蝦重量(濕重)之比,宜控制在70:1左右,當比值低於35:1時,應適時補充水草。主要補充的種類為硬毛藻或滸苔類的水草,補充時應使養殖池塘內水草重量與鉤蝦重量之比保持在50:1至90:1。

收穫

鉤蝦的收穫季節為2-5月,收穫時間多選擇在無風或微風的夜晚,收穫網具選用60目的濾網或手推網,收穫規格主要為體長0.3mm以上的個體,收穫後去除多餘水分和雜質後即可運輸。

常見種類

中華原鉤蝦Eogammarus Eogammarus sinensisRen, 1992
體軀強壯,光滑,頭側葉平截,眼較小,黑色,圓形。第1腹節下緣前部具長剛毛,第2、3腹節後腹角尖突,下緣具3-5個較大刺,第1-3腹節背后角具幾個短毛。第4-6腹節背部各具兩組短刺,第4節為3-5對,第5、6節為3-4對。尾節裂刻達葉長的2/3,葉末端鈍圓,每側有2刺,葉背面具1刺。

主要價值

1、作為重要的環境指示生物
鉤蝦近年來已逐漸成為沉積物環境質量研究的主要受試生物,由於部分種類對污染沉積物非常敏感,已成為各國開展沉積物生態毒理學檢測的優選受試生物之一。
2、作為重要的餌料生物
鉤蝦在海洋食物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鉤蝦是甲殼動物中最大的類群之一,它們個體小,種類多,繁殖快,分布廣泛,在不同的水深,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水質條件下都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